正在阅读:

对话古陶瓷学者穆青:陶瓷文化,冀有荣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古陶瓷学者穆青:陶瓷文化,冀有荣光

瓷器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文 | 耿丽娜  

古陶瓷制作艺术,这项穿越千年而来的传统工艺,历久弥香,有着别样的魅力和吸引力。它惊艳你的不只有美丽的外观,更有背后浓浓的古典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2021年的夏天,界面河北与河北省古陶瓷学者穆青老师连线,与他一起来邂逅和了解河北古陶瓷文化的前世今生。

古陶瓷学者穆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化符号 国家印象

陶瓷是日常生活用品,围绕它而产生的陶瓷制作艺术是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陶器的国家之一,更是世界上唯一最早烧制出瓷器的国家。瓷器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界面河北:说起古陶瓷,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但关于古陶瓷的历史,却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您能简单给我们做个科普吗?

古陶瓷学者穆青(以下简称穆青):中国陶瓷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便出现在中华大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土与火”的艺术不断丰富、成熟、推陈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又经过千余年的创造积累,东汉时期首先由浙江地区的制瓷工匠“点土成金”,创烧出成熟的青瓷。此后历代各具风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穷,美不胜收。中国陶瓷经历了从陶到瓷,陶、瓷齐驱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瓷器对世界瓷器发展的影响更是举世瞩目,英文“CHINA”一词除了“中国”外还有“瓷器”的意思,可见陶瓷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

中国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而“陶瓷”一词则包含着“陶器”和“瓷器”两个品种:陶器使用普通黏土为原料,胎体表面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烧造温度较低;瓷器采用优质粘土或瓷石为原料,胎体表面施石灰釉,在高温中烧成。陶瓷器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了艺术的享受。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工艺技术与艺术特征。如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黄河流域出土的彩陶上,描绘着大量抽象或具象的精美图案。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之余,开始把信念、对自然的认识,对美的理解以绘画的形式体现在陶器上。例如黄河上游的先民出于对黄河的敬畏与崇拜,将气势磅礴的波涛旋涡作为陶器的装饰元素,从原始的角度体现自然的力量;黄河中下游区域则更多的出现鱼纹、花卉以及抽象的几何图案。充分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河北窑系  千年不断

河北是中国古代北方最早烧造瓷器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北方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国瓷器史上举足轻重。至迟在北朝时期,河北先民已经能够烧造瓷器。唐宋时期,河北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瓷器产地,著名的邢窑、定窑、磁州窑代表了当时北方瓷器的最高水平,产品流布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还远销到世界各地。一窥河北灿烂的陶瓷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为后辈人不断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富史料。

界面河北:北方地区,具体到我们河北的古陶瓷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地方的瓷器分别有什么样的特色?

穆青:北方烧瓷晚于南方,北朝后期刚刚起步但发展极为迅速,经过隋代的过渡,至唐代已经完全成熟。品种也从刚开始模仿南方青瓷改变为烧造白瓷、黄釉瓷和黑瓷,其中白瓷逐渐成为主流,以至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生产格局。唐代白瓷以邢窑最为出色,素有“类银”“类雪”之美誉,不仅入贡皇室还远销海外。邢窑的出现,不仅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还为以后彩瓷、青花瓷等著名瓷器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邢窑白釉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从唐代创烧到元代消亡,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定窑晚唐时期已能烧造精美的高档白瓷,从宋代起进入鼎盛时期,以擅长烧制精美的刻花、印花白瓷著称于世。北宋后期,定窑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流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印花白瓷成为定窑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由定窑创造的“覆烧法”新工艺极大地提供了单位面积产量,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产生过重大影响。

北宋定瓷白釉龙首净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民间窑场,产品种类繁多,除了白釉瓷之外,还烧造青釉瓷、黑釉瓷、绿釉瓷、三彩等。磁州窑的装饰技法更是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白地刻划花、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白地黑绘划花、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绿釉黑花等。磁州窑瓷器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白釉黑彩。磁州窑彩绘充分学习借鉴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表现力非常宽广,民间喜闻乐见的花卉、动物、人物、历史故事、民间俚语、诗词歌赋等都能出现在瓷器上。磁州窑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故而使得各地窑场纷纷效仿,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

金瓷州窑白地黑花童子钓鱼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磁州窑始终保持着千年窑火不断,从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陶瓷生产从未间断,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坚守荣光 冀往开来

瓷器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艺术化的追求,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考察它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优势,整合陶瓷语汇资源,提出它的现代意识,将有助于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

界面河北:河北古陶瓷艺术有何传承和创新之处?都做了哪些工作?

穆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支持下,定窑遗址所在地曲阳县开始了定瓷传统工艺恢复仿制工作。到了1983年,研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并召开了“定窑研究”技术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试制出的样品瓷质和纹饰接近古瓷”。此后,定瓷的传统工艺在曲阳得到传承与发展,参与研制工作的创始人陈文增先生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创办的曲阳陈氏定瓷有限公司也成为当地著名的定瓷生产企业。多年来,他们同曲阳的其他定瓷人一起,在继承传统定瓷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为定瓷的传承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在上海交通大学指导学生看标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磁州窑火生生不息,跨越千年。在邯郸,刘立中、闫宝山、安际衡等一批磁州窑文化的传承人同样不断在摸索传承创新。他们在做仿古艺术瓷的同时,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陶瓷文化相结合,生产符合当代生活的艺术瓷和生活用瓷,让当代艺术的形态与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展现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反映出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

传统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组合而成,古陶瓷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宣扬古陶瓷文化,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更是增加中华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一部分。河北古陶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对河北古陶瓷文化的研究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因此,2019年在省会石家庄市成立了“河北省古陶瓷学会”,它汇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把这项事业做好,将河北古陶瓷文化研究与发展发扬光大。成立以来,河北省古陶瓷学会通过举办瓷器展览、专题讲座等方式,给民众提供了更多古陶瓷相关的知识,通过对古陶瓷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了河北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加了河北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任重道远,冀往开来。穆青相信,这份“荣光”将推动河北古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更加灿烂的光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古陶瓷学者穆青:陶瓷文化,冀有荣光

瓷器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文 | 耿丽娜  

古陶瓷制作艺术,这项穿越千年而来的传统工艺,历久弥香,有着别样的魅力和吸引力。它惊艳你的不只有美丽的外观,更有背后浓浓的古典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2021年的夏天,界面河北与河北省古陶瓷学者穆青老师连线,与他一起来邂逅和了解河北古陶瓷文化的前世今生。

古陶瓷学者穆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化符号 国家印象

陶瓷是日常生活用品,围绕它而产生的陶瓷制作艺术是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陶器的国家之一,更是世界上唯一最早烧制出瓷器的国家。瓷器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界面河北:说起古陶瓷,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但关于古陶瓷的历史,却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您能简单给我们做个科普吗?

古陶瓷学者穆青(以下简称穆青):中国陶瓷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便出现在中华大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土与火”的艺术不断丰富、成熟、推陈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又经过千余年的创造积累,东汉时期首先由浙江地区的制瓷工匠“点土成金”,创烧出成熟的青瓷。此后历代各具风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穷,美不胜收。中国陶瓷经历了从陶到瓷,陶、瓷齐驱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瓷器对世界瓷器发展的影响更是举世瞩目,英文“CHINA”一词除了“中国”外还有“瓷器”的意思,可见陶瓷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

中国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而“陶瓷”一词则包含着“陶器”和“瓷器”两个品种:陶器使用普通黏土为原料,胎体表面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烧造温度较低;瓷器采用优质粘土或瓷石为原料,胎体表面施石灰釉,在高温中烧成。陶瓷器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了艺术的享受。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工艺技术与艺术特征。如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黄河流域出土的彩陶上,描绘着大量抽象或具象的精美图案。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之余,开始把信念、对自然的认识,对美的理解以绘画的形式体现在陶器上。例如黄河上游的先民出于对黄河的敬畏与崇拜,将气势磅礴的波涛旋涡作为陶器的装饰元素,从原始的角度体现自然的力量;黄河中下游区域则更多的出现鱼纹、花卉以及抽象的几何图案。充分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河北窑系  千年不断

河北是中国古代北方最早烧造瓷器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北方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国瓷器史上举足轻重。至迟在北朝时期,河北先民已经能够烧造瓷器。唐宋时期,河北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瓷器产地,著名的邢窑、定窑、磁州窑代表了当时北方瓷器的最高水平,产品流布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还远销到世界各地。一窥河北灿烂的陶瓷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为后辈人不断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富史料。

界面河北:北方地区,具体到我们河北的古陶瓷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地方的瓷器分别有什么样的特色?

穆青:北方烧瓷晚于南方,北朝后期刚刚起步但发展极为迅速,经过隋代的过渡,至唐代已经完全成熟。品种也从刚开始模仿南方青瓷改变为烧造白瓷、黄釉瓷和黑瓷,其中白瓷逐渐成为主流,以至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生产格局。唐代白瓷以邢窑最为出色,素有“类银”“类雪”之美誉,不仅入贡皇室还远销海外。邢窑的出现,不仅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还为以后彩瓷、青花瓷等著名瓷器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邢窑白釉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从唐代创烧到元代消亡,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定窑晚唐时期已能烧造精美的高档白瓷,从宋代起进入鼎盛时期,以擅长烧制精美的刻花、印花白瓷著称于世。北宋后期,定窑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流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印花白瓷成为定窑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由定窑创造的“覆烧法”新工艺极大地提供了单位面积产量,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产生过重大影响。

北宋定瓷白釉龙首净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民间窑场,产品种类繁多,除了白釉瓷之外,还烧造青釉瓷、黑釉瓷、绿釉瓷、三彩等。磁州窑的装饰技法更是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白地刻划花、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白地黑绘划花、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绿釉黑花等。磁州窑瓷器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白釉黑彩。磁州窑彩绘充分学习借鉴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表现力非常宽广,民间喜闻乐见的花卉、动物、人物、历史故事、民间俚语、诗词歌赋等都能出现在瓷器上。磁州窑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故而使得各地窑场纷纷效仿,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

金瓷州窑白地黑花童子钓鱼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磁州窑始终保持着千年窑火不断,从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陶瓷生产从未间断,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坚守荣光 冀往开来

瓷器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艺术化的追求,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考察它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优势,整合陶瓷语汇资源,提出它的现代意识,将有助于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

界面河北:河北古陶瓷艺术有何传承和创新之处?都做了哪些工作?

穆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支持下,定窑遗址所在地曲阳县开始了定瓷传统工艺恢复仿制工作。到了1983年,研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并召开了“定窑研究”技术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试制出的样品瓷质和纹饰接近古瓷”。此后,定瓷的传统工艺在曲阳得到传承与发展,参与研制工作的创始人陈文增先生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创办的曲阳陈氏定瓷有限公司也成为当地著名的定瓷生产企业。多年来,他们同曲阳的其他定瓷人一起,在继承传统定瓷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为定瓷的传承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在上海交通大学指导学生看标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磁州窑火生生不息,跨越千年。在邯郸,刘立中、闫宝山、安际衡等一批磁州窑文化的传承人同样不断在摸索传承创新。他们在做仿古艺术瓷的同时,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陶瓷文化相结合,生产符合当代生活的艺术瓷和生活用瓷,让当代艺术的形态与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展现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反映出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

传统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组合而成,古陶瓷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宣扬古陶瓷文化,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更是增加中华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一部分。河北古陶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对河北古陶瓷文化的研究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因此,2019年在省会石家庄市成立了“河北省古陶瓷学会”,它汇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把这项事业做好,将河北古陶瓷文化研究与发展发扬光大。成立以来,河北省古陶瓷学会通过举办瓷器展览、专题讲座等方式,给民众提供了更多古陶瓷相关的知识,通过对古陶瓷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了河北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加了河北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任重道远,冀往开来。穆青相信,这份“荣光”将推动河北古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更加灿烂的光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