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瞄准汽车云,字节云业务走向“阿里腾讯百度”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瞄准汽车云,字节云业务走向“阿里腾讯百度”化?

字节选择汽车云切入战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文|美股研究社

字节跳动被媒体报道进军云计算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现在,更多的信息披露出来。

36氪报道,在从亚马逊云和京东云等公司招募人员的同时,字节已经推出汽车云业务,涵盖了云计算三大层面的服务,并且正与一家新造车和货运自动驾驶公司等洽谈“智驾云”的项目合作。这意味着,字节一进入这个领域就推出了完整的垂直行业方案,并开始推进商业化。并且,消息称其计划2025年整体营收追赶腾讯。

值得关注的是,从细分垂直行业切入,或发挥在特定行业的优势发展云业务,一直是很多主流云计算厂商的重要战略路线。字节选择汽车云切入战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在不同细分领域刻苦钻研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京东云等这些玩家们,又是如何思考自己的定位的?

字节选择汽车云,错位竞争还是优势杠杆?

字节选择汽车云,在美股研究社看来,这与近两年的智能网联汽车风口关系紧密。

不过,字节并不打算自己下场造车,原因也不难理解,相比面向用户的造车,如此重模式的C端产品并不是字节的强项。不过,在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云业务是不可或缺的,而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自建云服务体系的能力必然比不上驾轻就熟的互联网企业。这是一块确定性更高的市场,车企在智能化历程中,对数据中心、数据平台、云端服务、场景引擎等的需求更为明确。

另外,公有云市场格局已经被巨头站稳。Canalys于9月16日发布中国云计算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分别以33.8%、19.3%、18.8%、7.8%的市占率位列前四名。对字节而言,先选定一个领域进入有助于打响品牌第一枪。正如36氪报道中提及,字节推出的是完整的垂直行业云方案。

那么,它有何信心能从汽车云服务市场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字节旗下汽车资讯社区产品懂车帝持续保持在同类产品月活排行前三,并且成长极快。它作为垂直领域产品,积累了许多关于汽车行业经销、用户等核心数据,对于反哺车企经营作用匪浅,并可以集成到汽车云服务中。

而字节擅长的娱乐业务也在汽车云中得到了方案上的体现——“火山车娱”集成了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字节系的内容生态,并已经在运用在与吉利和长安等车企的合作中。

字节还投资了一系列相关公司补全自身在汽车体系上的不足。比如今年3月它参与了对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的A轮融资。有了充分的数据积累,加上火山引擎等产品的B端积累,字节选择汽车云是从现有底蕴出发先锚定这个规模充足的市场,强调渗透重要性第一,营收目标的实现相对长期。

在智能汽车浪潮下,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都在角逐汽车云市场,华为有“八爪鱼”项目,腾讯也有主打仿真技术的汽车云业务,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有结合自身生态的车联方案,如腾讯的TAI车联网方案,阿里巴巴旗下的斑马网络。字节的垂直领域切入战,依然需要不小的功夫。

云计算精细化,有风险的好生意

虽然大部分云计算厂商不会只定位垂直行业,但它们都有明确的优势领域。

比如阿里云与腾讯云两家代表性厂商,都是从各自的本来业务中抽取出核心优势,转化为云计算业务最初的发力点,然后才延伸到更为全面的领域。

阿里云在优势的金融、电商领域通过差异化方案助力零售数字化改革,工业领域则形成了以工业大脑为核心的一站式开发方案配套能力。腾讯云在大流量业务基础上对社交、游戏、视频等互动娱乐及金融科技领域都具有领先地位。

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百度智能云在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专研不容忽视,也与其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方面的布局有关。比如中车长客上海研发中心由于数据庞大、分析困难等问题,导致故障难以预测。

京东云的优势是商贸+农业打造产业链高效一体化发展。此外,金山云的游戏、直播,华为云的智慧政企等都是垂直领域或行业不可忽视的优势力量。选择垂直领域作为重点好处是可以发挥自身及关联公司在相关行业的积累效用,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都与主体业务实现了充分协同。

虽说字节入局汽车云也做了前期准备,但杀入该赛道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是不能忽视。

在云计垂直领域,厂商必须持续保持该领域的优势,才能持续获得客户青睐。对于在汽车领域有数据依仗的字节或是其它几家业务广泛的巨头,这一风险相对可控。不过,另一问题随之出现——容易过度依赖大客户。对字节而言,虽然已经与吉利、长安等达成合作,但大车企只偏爱单一供应商长期来看很难保持,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是字节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举例来说,华为智能车云服务同样定位全栈;腾讯云在2018年就发布了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既包括广汽、长安等老牌主机厂,也涵盖了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阿里云也是在2018年成立了汽车智能出行事业部,合作伙伴包括福特等知名品牌。

在美股研究社看来,如何发展差异化方案布局或许是一条出路,如何更精准抓住行业普遍痛点,再对应企业调整方案,更具有普适性。对于字节来说,入局汽车云显然也要走好差异化路径。

结语

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有一句名台词:想当将军夫人,就得先嫁给中尉,跟他在边境上、森林里、沙漠上,先过上二十年。放到云计算领域,那就是想要“出人头地”的厂商们,注定要先深耕基础很长时间,拿出一个能让行业信服的案例。由此理解,字节选择先推出完整的汽车行业云方案,更显得顺理成章。

而放眼整个云计算领域,大部分玩家在垂直行业具有的代表性经验证明,字节跳动这条路可能会走对,虽然中期目标距离尚远,但云计算行业是否会又一次被这条“鲶鱼”搅动,很快就会见分晓。这些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好生意,字节从来不惧于尝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6.3k
  • 腾讯控股今日耗资约10亿港元回购263万股
  • 腾讯与广汽集团战略合作升级,将共同推出自动驾驶轻地图解决方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瞄准汽车云,字节云业务走向“阿里腾讯百度”化?

字节选择汽车云切入战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文|美股研究社

字节跳动被媒体报道进军云计算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现在,更多的信息披露出来。

36氪报道,在从亚马逊云和京东云等公司招募人员的同时,字节已经推出汽车云业务,涵盖了云计算三大层面的服务,并且正与一家新造车和货运自动驾驶公司等洽谈“智驾云”的项目合作。这意味着,字节一进入这个领域就推出了完整的垂直行业方案,并开始推进商业化。并且,消息称其计划2025年整体营收追赶腾讯。

值得关注的是,从细分垂直行业切入,或发挥在特定行业的优势发展云业务,一直是很多主流云计算厂商的重要战略路线。字节选择汽车云切入战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在不同细分领域刻苦钻研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京东云等这些玩家们,又是如何思考自己的定位的?

字节选择汽车云,错位竞争还是优势杠杆?

字节选择汽车云,在美股研究社看来,这与近两年的智能网联汽车风口关系紧密。

不过,字节并不打算自己下场造车,原因也不难理解,相比面向用户的造车,如此重模式的C端产品并不是字节的强项。不过,在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云业务是不可或缺的,而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自建云服务体系的能力必然比不上驾轻就熟的互联网企业。这是一块确定性更高的市场,车企在智能化历程中,对数据中心、数据平台、云端服务、场景引擎等的需求更为明确。

另外,公有云市场格局已经被巨头站稳。Canalys于9月16日发布中国云计算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分别以33.8%、19.3%、18.8%、7.8%的市占率位列前四名。对字节而言,先选定一个领域进入有助于打响品牌第一枪。正如36氪报道中提及,字节推出的是完整的垂直行业云方案。

那么,它有何信心能从汽车云服务市场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字节旗下汽车资讯社区产品懂车帝持续保持在同类产品月活排行前三,并且成长极快。它作为垂直领域产品,积累了许多关于汽车行业经销、用户等核心数据,对于反哺车企经营作用匪浅,并可以集成到汽车云服务中。

而字节擅长的娱乐业务也在汽车云中得到了方案上的体现——“火山车娱”集成了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字节系的内容生态,并已经在运用在与吉利和长安等车企的合作中。

字节还投资了一系列相关公司补全自身在汽车体系上的不足。比如今年3月它参与了对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的A轮融资。有了充分的数据积累,加上火山引擎等产品的B端积累,字节选择汽车云是从现有底蕴出发先锚定这个规模充足的市场,强调渗透重要性第一,营收目标的实现相对长期。

在智能汽车浪潮下,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都在角逐汽车云市场,华为有“八爪鱼”项目,腾讯也有主打仿真技术的汽车云业务,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有结合自身生态的车联方案,如腾讯的TAI车联网方案,阿里巴巴旗下的斑马网络。字节的垂直领域切入战,依然需要不小的功夫。

云计算精细化,有风险的好生意

虽然大部分云计算厂商不会只定位垂直行业,但它们都有明确的优势领域。

比如阿里云与腾讯云两家代表性厂商,都是从各自的本来业务中抽取出核心优势,转化为云计算业务最初的发力点,然后才延伸到更为全面的领域。

阿里云在优势的金融、电商领域通过差异化方案助力零售数字化改革,工业领域则形成了以工业大脑为核心的一站式开发方案配套能力。腾讯云在大流量业务基础上对社交、游戏、视频等互动娱乐及金融科技领域都具有领先地位。

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百度智能云在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专研不容忽视,也与其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方面的布局有关。比如中车长客上海研发中心由于数据庞大、分析困难等问题,导致故障难以预测。

京东云的优势是商贸+农业打造产业链高效一体化发展。此外,金山云的游戏、直播,华为云的智慧政企等都是垂直领域或行业不可忽视的优势力量。选择垂直领域作为重点好处是可以发挥自身及关联公司在相关行业的积累效用,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都与主体业务实现了充分协同。

虽说字节入局汽车云也做了前期准备,但杀入该赛道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是不能忽视。

在云计垂直领域,厂商必须持续保持该领域的优势,才能持续获得客户青睐。对于在汽车领域有数据依仗的字节或是其它几家业务广泛的巨头,这一风险相对可控。不过,另一问题随之出现——容易过度依赖大客户。对字节而言,虽然已经与吉利、长安等达成合作,但大车企只偏爱单一供应商长期来看很难保持,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是字节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举例来说,华为智能车云服务同样定位全栈;腾讯云在2018年就发布了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既包括广汽、长安等老牌主机厂,也涵盖了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阿里云也是在2018年成立了汽车智能出行事业部,合作伙伴包括福特等知名品牌。

在美股研究社看来,如何发展差异化方案布局或许是一条出路,如何更精准抓住行业普遍痛点,再对应企业调整方案,更具有普适性。对于字节来说,入局汽车云显然也要走好差异化路径。

结语

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有一句名台词:想当将军夫人,就得先嫁给中尉,跟他在边境上、森林里、沙漠上,先过上二十年。放到云计算领域,那就是想要“出人头地”的厂商们,注定要先深耕基础很长时间,拿出一个能让行业信服的案例。由此理解,字节选择先推出完整的汽车行业云方案,更显得顺理成章。

而放眼整个云计算领域,大部分玩家在垂直行业具有的代表性经验证明,字节跳动这条路可能会走对,虽然中期目标距离尚远,但云计算行业是否会又一次被这条“鲶鱼”搅动,很快就会见分晓。这些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好生意,字节从来不惧于尝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