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前4月利润总额再降8.4% 为拯救国企中央政府密集放大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前4月利润总额再降8.4% 为拯救国企中央政府密集放大招

国企利润的持续下滑凸显了“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国企的利润正在持续下滑,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下降8.4%。其中,中央国企利润同比下降6.6%,地方国企同比下降14.2%。这只是延续了此前一直的颓势。

财政部5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平稳,部分指标持续向好。虽然收入、利润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1.3和5.4个百分点。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

进一步数据显示,1-4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6135170.6亿元,同比下降1.7%;中央企业82191.4亿元,同比下降3.9%;地方国有企业52979.2亿元,同比增长2%。

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6522.6亿元,同比下降8.4%;中央企业5054.1亿元,同比下降6.6%;地方国有企业1468.5亿元,同比下降14.2%。

数据称,前4个月,交通、石化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而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亏损。

去年,国企的整体利润就已出现了6.9%的负增长。与此同时,国企庞大的债务正成为中国经济的隐患。国资委对国企债券情况的风险排查显示,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下,国企的债务问题正日益严重。

国企利润的持续下滑和债务违约的频发凸显了国企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面临的严重问题。最近,中央高层已经连续多次公开表态,要对国企改革下“狠手”。

5月16日,习近平在听取国资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工作方案汇报时提出,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的要求。

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会议提出,将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仅仅两天之后,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三去一降一补”要制定专案、逐项抓好落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在湖北考察时再次指出,国企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现在许多国企搞各种参股,大都跟主业无关,层级多得有时连企业负责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要瘦身健体须首先剥离非主业经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主业做深做精。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25日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央密集在国企改革上“出招”,国企改革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国企的“瘦身健体”计划也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看来,中央的频繁表态无疑凸显了国企改革的紧迫性,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以来中国民间投资的快速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仅增长5.7%,与2015年同期相比更大幅下降近60%。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显著上涨。

“是什么原因使得民营资本投资如此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是前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但根本原因还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快速增长对民间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聂日明在采访中指出。

他分析称,结合最近推出的“五证合一”等简政放权政策,决策层无疑希望通过释放对国企改革的信号给民间投资增加活力,从而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下一步将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的 “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这被外界认为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国企“巨无霸”曾因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而饱受诟病。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提质增效”第一次出现在决策层的工作计划中。

早在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央企“提质增效”时就指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在18日的会议上,李克强称,将压缩央企的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会议还提出,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同时,国务院在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等层面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两年内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

为了保证煤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能够顺利展开,中央政府也在政策上不断“发力”。

财政部日前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

5月19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已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以支持地方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央企和煤炭大省也纷纷制定了“去产能”目标。

其中,陕煤化集团作为陕西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重新核定后产能将减少1619万吨;《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于日前印发,明确提出了改革实施细则,表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可以说国企当前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已经不再是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更加注重控制成本和增加效率。”聂日明表示。

在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的央企“提质增效”方案中,提出了诸多旨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稳妥地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

一直以来,社会资本难以进入主导中国经济的垄断行业。不过,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今年2月,国资委召开“十项改革试点”媒体通气会,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特别提出,市场化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提速,特别是部分垄断领域,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向社会资本放开。

国资委透露,目前试点的遴选工作仍在进行中,今年上半年将确定首批试点企业,下半年则正式启动试点。国资委要求,试点中引资规模要达到一定比例,要引入负责任的积极股东,要依照公司法严格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职权。

李锦将社会资本的注入称为国企重组的重要“抓手”。他对界面新闻指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企重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不仅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样还存在资本过剩,社会资本普遍存在无处可去的窘境,将其引进国企重组可以解决目前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高等问题。”他在采访中称。

财富证券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国企改革“提质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背景下,主动公开转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将是国资处理经营不善的上市国企的重要手段,国资卖壳现象将频出。

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广东在内的25个省市制定相关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重组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工作重点。

截至5月18日,已有55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仅5月以来就有16家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继停牌。

社会资本或许会给持续亏损的国企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在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军看来,要想顺利推动社会资本和政府“联姻”,更加细化的制度建设还需要跟进。

“民资对于参与政府项目普遍缺乏信心,因为他们不确定政府能够在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提供资金支持,又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产权保护”。他对界面新闻强调。

对此,李锦分析称,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进一步落实细则,一方面要防止损害职工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在增强民资积极性的前提下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聂日明则在采访中表示,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企的活力,但如果说能够打破垄断则过于夸张,因为垄断的背后不仅仅是出台政策那么简单。

“对一些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来说,就算引入国有资本都很困难,更何况民营资本,而这些企业也一直将非公资本视为“蛇足”,利用完之后就将其一脚踢开 ”他对界面新闻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前4月利润总额再降8.4% 为拯救国企中央政府密集放大招

国企利润的持续下滑凸显了“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国企的利润正在持续下滑,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下降8.4%。其中,中央国企利润同比下降6.6%,地方国企同比下降14.2%。这只是延续了此前一直的颓势。

财政部5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平稳,部分指标持续向好。虽然收入、利润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1.3和5.4个百分点。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

进一步数据显示,1-4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6135170.6亿元,同比下降1.7%;中央企业82191.4亿元,同比下降3.9%;地方国有企业52979.2亿元,同比增长2%。

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6522.6亿元,同比下降8.4%;中央企业5054.1亿元,同比下降6.6%;地方国有企业1468.5亿元,同比下降14.2%。

数据称,前4个月,交通、石化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而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亏损。

去年,国企的整体利润就已出现了6.9%的负增长。与此同时,国企庞大的债务正成为中国经济的隐患。国资委对国企债券情况的风险排查显示,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下,国企的债务问题正日益严重。

国企利润的持续下滑和债务违约的频发凸显了国企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面临的严重问题。最近,中央高层已经连续多次公开表态,要对国企改革下“狠手”。

5月16日,习近平在听取国资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工作方案汇报时提出,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的要求。

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会议提出,将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仅仅两天之后,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三去一降一补”要制定专案、逐项抓好落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在湖北考察时再次指出,国企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现在许多国企搞各种参股,大都跟主业无关,层级多得有时连企业负责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要瘦身健体须首先剥离非主业经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主业做深做精。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25日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央密集在国企改革上“出招”,国企改革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国企的“瘦身健体”计划也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看来,中央的频繁表态无疑凸显了国企改革的紧迫性,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以来中国民间投资的快速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仅增长5.7%,与2015年同期相比更大幅下降近60%。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显著上涨。

“是什么原因使得民营资本投资如此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是前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但根本原因还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快速增长对民间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聂日明在采访中指出。

他分析称,结合最近推出的“五证合一”等简政放权政策,决策层无疑希望通过释放对国企改革的信号给民间投资增加活力,从而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下一步将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的 “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这被外界认为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国企“巨无霸”曾因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而饱受诟病。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提质增效”第一次出现在决策层的工作计划中。

早在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央企“提质增效”时就指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在18日的会议上,李克强称,将压缩央企的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会议还提出,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同时,国务院在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等层面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两年内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

为了保证煤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能够顺利展开,中央政府也在政策上不断“发力”。

财政部日前印发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

5月19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已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以支持地方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央企和煤炭大省也纷纷制定了“去产能”目标。

其中,陕煤化集团作为陕西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重新核定后产能将减少1619万吨;《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于日前印发,明确提出了改革实施细则,表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可以说国企当前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已经不再是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更加注重控制成本和增加效率。”聂日明表示。

在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的央企“提质增效”方案中,提出了诸多旨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稳妥地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

一直以来,社会资本难以进入主导中国经济的垄断行业。不过,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今年2月,国资委召开“十项改革试点”媒体通气会,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特别提出,市场化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提速,特别是部分垄断领域,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向社会资本放开。

国资委透露,目前试点的遴选工作仍在进行中,今年上半年将确定首批试点企业,下半年则正式启动试点。国资委要求,试点中引资规模要达到一定比例,要引入负责任的积极股东,要依照公司法严格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职权。

李锦将社会资本的注入称为国企重组的重要“抓手”。他对界面新闻指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企重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不仅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样还存在资本过剩,社会资本普遍存在无处可去的窘境,将其引进国企重组可以解决目前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高等问题。”他在采访中称。

财富证券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国企改革“提质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背景下,主动公开转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将是国资处理经营不善的上市国企的重要手段,国资卖壳现象将频出。

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广东在内的25个省市制定相关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重组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工作重点。

截至5月18日,已有55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仅5月以来就有16家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继停牌。

社会资本或许会给持续亏损的国企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在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军看来,要想顺利推动社会资本和政府“联姻”,更加细化的制度建设还需要跟进。

“民资对于参与政府项目普遍缺乏信心,因为他们不确定政府能够在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提供资金支持,又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产权保护”。他对界面新闻强调。

对此,李锦分析称,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进一步落实细则,一方面要防止损害职工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在增强民资积极性的前提下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聂日明则在采访中表示,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企的活力,但如果说能够打破垄断则过于夸张,因为垄断的背后不仅仅是出台政策那么简单。

“对一些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来说,就算引入国有资本都很困难,更何况民营资本,而这些企业也一直将非公资本视为“蛇足”,利用完之后就将其一脚踢开 ”他对界面新闻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