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散发慵懒的味道,她推开低矮的木篱笆,踏着石板台阶,穿过红梅、雀梅、三角枫、黑松、荷花、栀子花、月季,用手拨开两排小吊盆绿植,抵达白色木门前。锁芯旋转,她打开房门,一只毛茸茸的金毛扑面而来,她一个踉跄,另一只宝贝小猫伏在窗边,眼神游离。
“喵!”小猫突然扑来,周静从臆想中回过神来。
现就职仲量联行华西区市场部总监的周静是个爱生活的姑娘,居住在市区的她,一直梦想有一间带着花园的洋房,养一两只宠物,有一个花园,每天清晨,赶在上班之前,她迎接着晨露修建一草一木,在绿意中开启新的一天。她说,家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品味和生活圈子。
事实上,很多人都像周静一样,渴望着诗意的居住空间。这两日,房观察采访许多房地产业内人士,他们纷纷表达了对花园洋房的向往。有人说,家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需要花草赋予其更多的内涵,如早些年浣花溪畔的春天花园;有人说,我希望小孩能在有花有草有大树的环境中成长,这样他的童年会很快乐,期待即将亮相的龙湖三千庭;还有人说,住过许多种房子,依然向往洋房那种诗意的生活。
本雅明也曾说,房屋的主人要求自己的居所有助于幻想,他组合了时空中遥远的事物,尝试把建筑看做一片湖泊,一张白纸,一面镜子,一座回音壁,回应自然的声音,照应人的活动,照应人的心境。有时候,花园洋房于屋主的含义,已突破建筑本身的形态,以具有生命力的方式,给予心灵一片栖息之地,让生活重归自在的诗意。来,细听他们的洋房情愫。
周静:买洋房产品 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仲量联行华西区市场部总监 周静
大学毕业那一年的房交会上,当时光华大道沿线某个有洋房的楼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低密、花园、楼层不高、邻居不嘈杂、小区绿化好。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这是我以后想要的居住环境(别墅太大,反而不温馨了)。
从这两年我们对住宅市场的研究来看,高端居住产品的需求呈增加趋势,这一类型的产品对高净值人群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对我来说,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房子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不同的。花园洋房通常是改善型居住需求,中产阶级是主要消费群体。而通过自身打拼而完成中产阶级转变的人群,基本上都是中年了,有家庭有孩子。因此包括医院、学校、超市等社区配置都是很重要,当然交通便利就更棒了。
但现实是,洋房类产品很少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区,有也是单价非常昂贵的稀有品。我下一个置业目标便是花园洋房,洋房产品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我不那么拜金也算不上太物质,但我认同在能力可及范围内适度的享受是一种积极的能量。我之所以对洋房有独特的情愫,主要是因为可以有一个花园。我一直梦想能在自己的花园种种花草,养一两只小动物,阳光的午后可以在花园喝一杯茶,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还有一点,选住宅跟公司选择办公楼一样,你的邻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品味和生活圈子。宁远:洋房较别墅更有家的感觉
前媒体人、前大学教师 宁远
我拥有的第一套房便是没有电梯、有两个花园、顶楼跃层的洋房,小区有很多绿树,环境不错。但随着我生活的变化,导致我对房子有不同的需求。但有一点一直没变:我始终觉得房子一定要有一个花园。
后来我也住过带花园的别墅,但是因为别墅离小孩就读的学校很远,后来换了离小孩学校近的房子。
在住过三层楼的联排别墅之后,我反而觉得平层更好。功能分区特别明显的房子,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其实,住房的空间一定是要为居住在这里面的每一个人去设计考量,家庭需要互动,住平层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密切,家的感觉会更浓。
实际上,房子的大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围的环境。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是生活在怎样的社区,社区里的人素质如何,你有什么样的邻居,附近有什么样的超市,有没有好的茶楼、咖啡馆、菜市场,以及小区里有没有特别适合孩子玩的地方。这些才是比房屋面积大小更值得去思考的东西。
傅冰:开发商对洋房产品的重视发展应该是一种趋势
成都黑蚁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艺术总监 傅冰
成都最早的花园洋房中,最有品质的是位于浣花溪的春天花园,那还是在2002年的时候。这个项目大家应该不陌生,春天花园所在的地段是现在成都最好的居住地段,无论是从环境、地段、户型等方面来看,这在当时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楼盘。另外一个在当时很有影响的项目是2003年的金林半岛。
近十年花园洋房项目不是太多。但从去年到今年,花园洋房开始在一些项目中呈现出来。花园洋房有其价值所在。作为改善性住宅,它应该是很多中产阶级能够去选择的一类产品。纵观成都房地产多年来的发展,我认为未来一两年,花园洋房整个产品系能受到市场关注。但同时,随着购房者买房观念的变化,在产品打造、总价控制、地段、环境、周边配套、开发商品牌等方面,都将是一个考验。
从产品本身来说,一般做洋房产品的都是品牌开发商,目前龙湖应该是市场上做花园洋房做得比较好的,万科、北大资源、麓湖的也不错。在未来,开发商对洋房产品的重视发展应该是一种趋势,因为前几年更多的产品集中在不同档次的电梯公寓,而洋房作为升级产品,肯定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一种产品,它可以用电梯公寓的价格享受到别墅的居住感觉,这种产品在未来有非常大的潜力,现在每家开发商的开发理念不一样,所以在产品品质和客户群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以及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房子存量越来越多,产品突破是开发商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花园洋房真正最考验的还是建筑本身外立面的设计,如果外立面设计有欠缺的话,那建筑整体就不太好看。
河平:成都纯粹的花园洋房太少
旅居中国8年的德籍人士 河平
我们欧洲有不少的花园洋房,基本上都是二战之后盖的,相比高层住宅来说,我们更喜欢独立的房子。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很自然的,有花有草有大树,这样的童年很快乐,我希望以后能继续住在这样的地方,也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地方成长。
这些年我奔波于欧洲和中国各地,过的是旅居生活,在中国有时候住朋友家,更多的时候住酒店。在外面住总会有不方便的时候,但每次想起家里那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就立刻放松了。这几年,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关注花园洋房,但是成都市场上这样的产品好像并不多,我觉得可以再新增一些,因为老人和从城区搬出去的这类人群,他们都会喜欢有大花园的洋房。
就我个人买房而言,首先是周边要安静,距离高速路不要太近,可是肯定也不能太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大花园和超市、学校这类的社区配套。
刘璐:低密洋房代表了人居的理想状态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刘璐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形态才是更适合人居的建筑形态。曾几何时,“花园洋房”这个概念在成都楼市上深入人心。有天、有地、有花园一度成为中产阶级向往的居住标准。虽然洋房感觉太高端了,但是花园洋房这种低密度的建筑形态仍然很受追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土地日益稀缺并向着高密化的方向发展,因而要在市区开发低密的洋房项目就越来越困难,否则一旦出现则必是天价。甚至在郊区,高层电梯公寓都一度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低密洋房肯定代表了人居的理想状态,密度低,生活品质高,这是主要优势。
据我实际体验,容积率4.0的普通住宅小区已经会出现带狗散步的人和另一个带狗散步的人所带的狗发生狗打架的情况了,绝无夸张。洋房产品除了低密以外,一楼附着有土地的室外花园和顶楼大面积的屋顶花园也是主要的卖点,这体现了有天有地的理想人居生活状态。此外,跃层洋房常见的挑高客厅也是档次的体现。洋房的这些优点在平层户型的电梯项目中较难实现。
贝月森:我愿意生活在洋房里
贝氏设计创始人 贝月森
洋房产品不错,有它存在的价值。我愿意生活在洋房里,我是个佛教徒,更崇尚自然,内外表里都如一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洋房最主要的是让它更像别墅,这样它的卖点和珍贵感会更强。另外,洋房的设计变化性更多,容易做一定的创造发挥,且产品设计更考功夫。
现在市场上对于什么是洋房没有定论,但洋房产品可以带来的舒居性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购房者首先是会对开发商品牌和对产品的打造实力特别看重。近几年,洋房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主城区,因为价格优势等原因,近郊的洋房受到关注较多。
在房观察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中,他们对于洋房虽有各自不同的情愫,但洋房本身的低密、大花园、高绿化、舒适性等因素的叠加,成为他们关注洋房的主因。
近3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超9成买房人为了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关注近郊洋房。超7成的网友关注110—160平方米左右的洋房产品,近半数网友可以接受的总价范围在100—120万元。洋房作为升级产品,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一种产品。今年年初开始,以龙湖为代表的品牌开发商都计划推出洋房产品。无疑,开发商对洋房产品的重视,既是对客群品质住宅渴求的满足,更是人居空间需求的回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