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乳升级:认养一头牛的全链路数字化进阶

将钉钉作为新生产力工具,认养一头牛通过数智体系升级全产业链。

河北衡水,认养一头牛康宏牧场,牧场副场长房建凯已经习惯了一种“屏幕里的工作”。青贮管理中,通过一个二维码,他就可以把车辆信息、现场感官检测,籽粒破碎、切割长度等情况扫入系统,实时反馈在手机屏幕里。

在挤奶大厅,原奶在手机端生成唯一ID,管理员直接派送运输任务。过磅、装车、铅封状态,运输过程中司机状态、车内温度、湿度以及后续原奶质检结果都通过手机留存。

奶牛通过佩戴智能项圈——每天吃什么,打了什么针,身体是否健康,运动步数,发情和反刍情况等所有数据都会被实时记录,共享钉钉端。

奶源和牧场管理被认为是衡量乳业发展水准的核心标准之一,这也是过去中国乳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

过去十年、代购、洋奶粉成为国人唯一的选择。而今,数字化浪潮向每一个行业奔涌而来, 新兴中国乳业品牌投身于数字化建设,借助新生产力工具,重塑产业。

新玩家的奥秘

今年5月,在F·FBIC 2021(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上,国家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就断言:“自2021年(最迟2023年),中国乳业将迎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即第二个黄金十年”。

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乳业品牌涌现。而这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玩家之一,便是创立于2016年的认养一头牛。

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品牌,认养一头牛连续多年闯进了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在天猫等多平台乳制品旗舰店实现“双十一”销量第一,更在短时间内累计了全网2000万用户,成为新锐乳业的头部玩家。

2014年,创始人徐晓波从澳洲引进6000头荷斯坦奶牛,斥资4.6亿元在河北故城建立首个牧场“康宏牧场”。2016年“认养一头牛”品牌正式成立。从建立之初,创始人徐晓波就打定主意要做行业中的“鲶鱼”,去刺激、激活乳制品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

长期以来,源头牧场的牛群管理、青贮饲料和奶源溯源一直是传统乳业难以突破的痛点。

食品行业是一个需要全流程高度监测的行业。对于乳业而言,青贮饲料是基础,牛群管理是根本,而原奶品质则是生死线。

但仅仅是最基础的青贮饲料部分,就涵盖了地块勘测,收割、运输、质检、入窖等十多个环节,涉及田间地头的管理员、勘测员、厂长、门卫、质检人员、财务以及供应商等多个角色。

过往监管多依赖人力和十多张纸质表格,每天要花费30分钟到1小时填表,内容复杂,人为判断也总有偏差。出现问题还需要拨打各方电话核查处理,再进行补救措施。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投入巨大。

认养一头牛的做法是,全链路数字化。

钉钉上的牧场

2018年,认养一头牛将牧业1000多人和上游供应商接入钉钉实现组织数字化后,进一步将青贮系统与钉钉集成,实现业务数字化。 二维码用作饲料唯一标识,业务人员登陆钉钉青贮系统后,会获得相应权限,通过扫码、拍照上传和简单填写完成地块勘测,收割、运输、质检、入窖等环节的信息录入、留存以及外部供应商协同。

以往工作流程开始发生改变。

牧场勘测后,钉钉平台会自动生成饲料定价单,财务确认后,推送供应商确认,确认完毕,财务点击按钮,自动导入SAP系统,完成青贮定价、厂商确认、入账的整个闭环。

而一旦业务人员发现切割长度过长或籽粒破碎程度无法满足要求,便能扫码获取相应地头人员和供应商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其进行割台调刀。

窖头人员也能扫码获取饲料信息,指导车辆运输进入相应窖口,确保不同牛群、不同配方的使用。

“依托钉钉集成和开放能力,我们从田间地头的饲料收储、奶源追溯到经营数据呈现都能通过钉钉端看板呈现,快速反馈决策,不用再去费时费力重新做系统。“ 认养一头牛PMO何仕楠表示。

打通“任督二脉”,数字化就会带来连锁效应,认养一头牛单个牧场开票人员减少1-2人,每天可减少60多分钟填表时间,收储效率提升20%,饲料品控提升了25%。

“过去最多能收3000吨青贮,今年能收到将近5000吨,通过钉钉提高效率,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进度,大概能减少三分之二的人力。”房建凯说。

抓住奶源痛点

过去十年,中国牛奶消费者对于牛奶品质的焦虑直接体现在被代购搬空的“洋奶粉”上。9年前,徐晓波同样因为在香港代购了8罐进口奶粉而被扣留。

原奶品质溯源,一直是围绕在消费者和乳业从业人员心头的难题。

其最大的痛点在于,整个过程同样需要全流程监测,从挤奶、封装、运输、质检到加工,涉及奶厅人员、车辆调度人员、司机、质检人员等众多人员。认养一头牛将奶源溯源系统搬上钉钉,使产奶、罐装、运输、质检、加工环节流程标准、在线化,实现精准管控。

挤奶大厅生产原奶后,会在钉钉平台生成唯一编号ID,牧业管理员会通过钉钉生成派车任务推送至司机。在奶厅,原奶过磅、奶罐装车、铅封检查等状态能一键录入钉钉平台。

此外,奶罐车运输过程中车内温度、湿度、封装、时长也会实时反馈,进行异常通报;每天派车情况,实收奶源重量、质量、月计划是否达标等都会在手机端呈现。

从源头开始,认养一头牛将钉钉作为全链路数字化的入口。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去年认养一头牛的平均单产为12.5吨,相比之下老牌的养牛企业基本在11吨以下,其牧场单产比行业平均高出15%-20%,接近美国水准。”认养一头牛CEO孙仕军透露。

研发出精准的产品

麦肯锡在2020年10月针对美国50多位乳业高管做调查时发现:美国乳业正在将提高数字化程度和分析预测能力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数字化已经不仅仅是乳企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工具,其对产业链的重塑和改变,或将影响整个乳业市场的格局与发展水平。

除了与乳业发达国家在奶源和牧场管理的差距,中国乳企在品类创新、技术投入度上都有需要弥补的短板。

对于认养一头牛而言,牧场的集成应用只是其产业链最前端的数字化实践。如果将视角拉至全链路,除了源头牧场管理和工厂的数字化、全渠道的精细化运营同样不可或缺。

成立至今,认养一头牛除了线上自营渠道之外,还与盒马等新零售品牌进行合作,基于互联网形态接近消费者需求,品牌在几年内触达了几千万用户。

这对用户端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认养一头牛CIO温嘉璐表示,之所以要做“端到端”的数字化,是因为传统牧业最前端的销售信息、销售预测到供应链、牧场,种种节点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割裂”。这也导致了国产乳业在品类创新和用户体验中无法更好触及消费者需求。

“数据割裂”并不是认养一头牛一家企业面临的挑战,而是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而钉钉则成为一个连接数据节点的新生产力工具。

目前,认养一头牛数据中台已与钉钉端深度融合,企业十多个一级组织的经营、销售、月度计划等报表、数据都能通过钉钉端商业智能看板统一呈现,让各级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策略。

比如在产品销售端,发货量、发货达成率可通过发货看板实时呈现;而每天新老用户数、销售金额以及复购、拉新率等则能通过看板及时汇集,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618大促为例,孙仕军表示,通过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和数据中台,认养一头牛能预测出大客户复购量和新客量,根据前期用户的分布情况,相对准确地测算出618促销中新老客所在区域,再倒推至仓储提前准备,以提升整个运营效率。

“未来,认养一头牛还将继续通过企业的数智化,从用户需求出发倒推整个产业链建设,并借助钉钉这样的新生产力工具,进一步加强牧场、养殖、供应链、营销等核心环节的全链路数字化,认真做好一杯中国好牛奶。”孙仕军表示。

过去中国乳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新一代的乳业玩家们正在通过科技与精细化管理奋力追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钉钉

280
  • 钉钉CTO:未来数据一定比算力贵,垂直领域的AGI很快到来
  • 阿里副总裁叶军被曝已离职,曾担任钉钉CEO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国乳升级:认养一头牛的全链路数字化进阶

将钉钉作为新生产力工具,认养一头牛通过数智体系升级全产业链。

河北衡水,认养一头牛康宏牧场,牧场副场长房建凯已经习惯了一种“屏幕里的工作”。青贮管理中,通过一个二维码,他就可以把车辆信息、现场感官检测,籽粒破碎、切割长度等情况扫入系统,实时反馈在手机屏幕里。

在挤奶大厅,原奶在手机端生成唯一ID,管理员直接派送运输任务。过磅、装车、铅封状态,运输过程中司机状态、车内温度、湿度以及后续原奶质检结果都通过手机留存。

奶牛通过佩戴智能项圈——每天吃什么,打了什么针,身体是否健康,运动步数,发情和反刍情况等所有数据都会被实时记录,共享钉钉端。

奶源和牧场管理被认为是衡量乳业发展水准的核心标准之一,这也是过去中国乳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

过去十年、代购、洋奶粉成为国人唯一的选择。而今,数字化浪潮向每一个行业奔涌而来, 新兴中国乳业品牌投身于数字化建设,借助新生产力工具,重塑产业。

新玩家的奥秘

今年5月,在F·FBIC 2021(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上,国家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就断言:“自2021年(最迟2023年),中国乳业将迎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即第二个黄金十年”。

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乳业品牌涌现。而这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玩家之一,便是创立于2016年的认养一头牛。

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品牌,认养一头牛连续多年闯进了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在天猫等多平台乳制品旗舰店实现“双十一”销量第一,更在短时间内累计了全网2000万用户,成为新锐乳业的头部玩家。

2014年,创始人徐晓波从澳洲引进6000头荷斯坦奶牛,斥资4.6亿元在河北故城建立首个牧场“康宏牧场”。2016年“认养一头牛”品牌正式成立。从建立之初,创始人徐晓波就打定主意要做行业中的“鲶鱼”,去刺激、激活乳制品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

长期以来,源头牧场的牛群管理、青贮饲料和奶源溯源一直是传统乳业难以突破的痛点。

食品行业是一个需要全流程高度监测的行业。对于乳业而言,青贮饲料是基础,牛群管理是根本,而原奶品质则是生死线。

但仅仅是最基础的青贮饲料部分,就涵盖了地块勘测,收割、运输、质检、入窖等十多个环节,涉及田间地头的管理员、勘测员、厂长、门卫、质检人员、财务以及供应商等多个角色。

过往监管多依赖人力和十多张纸质表格,每天要花费30分钟到1小时填表,内容复杂,人为判断也总有偏差。出现问题还需要拨打各方电话核查处理,再进行补救措施。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投入巨大。

认养一头牛的做法是,全链路数字化。

钉钉上的牧场

2018年,认养一头牛将牧业1000多人和上游供应商接入钉钉实现组织数字化后,进一步将青贮系统与钉钉集成,实现业务数字化。 二维码用作饲料唯一标识,业务人员登陆钉钉青贮系统后,会获得相应权限,通过扫码、拍照上传和简单填写完成地块勘测,收割、运输、质检、入窖等环节的信息录入、留存以及外部供应商协同。

以往工作流程开始发生改变。

牧场勘测后,钉钉平台会自动生成饲料定价单,财务确认后,推送供应商确认,确认完毕,财务点击按钮,自动导入SAP系统,完成青贮定价、厂商确认、入账的整个闭环。

而一旦业务人员发现切割长度过长或籽粒破碎程度无法满足要求,便能扫码获取相应地头人员和供应商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其进行割台调刀。

窖头人员也能扫码获取饲料信息,指导车辆运输进入相应窖口,确保不同牛群、不同配方的使用。

“依托钉钉集成和开放能力,我们从田间地头的饲料收储、奶源追溯到经营数据呈现都能通过钉钉端看板呈现,快速反馈决策,不用再去费时费力重新做系统。“ 认养一头牛PMO何仕楠表示。

打通“任督二脉”,数字化就会带来连锁效应,认养一头牛单个牧场开票人员减少1-2人,每天可减少60多分钟填表时间,收储效率提升20%,饲料品控提升了25%。

“过去最多能收3000吨青贮,今年能收到将近5000吨,通过钉钉提高效率,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进度,大概能减少三分之二的人力。”房建凯说。

抓住奶源痛点

过去十年,中国牛奶消费者对于牛奶品质的焦虑直接体现在被代购搬空的“洋奶粉”上。9年前,徐晓波同样因为在香港代购了8罐进口奶粉而被扣留。

原奶品质溯源,一直是围绕在消费者和乳业从业人员心头的难题。

其最大的痛点在于,整个过程同样需要全流程监测,从挤奶、封装、运输、质检到加工,涉及奶厅人员、车辆调度人员、司机、质检人员等众多人员。认养一头牛将奶源溯源系统搬上钉钉,使产奶、罐装、运输、质检、加工环节流程标准、在线化,实现精准管控。

挤奶大厅生产原奶后,会在钉钉平台生成唯一编号ID,牧业管理员会通过钉钉生成派车任务推送至司机。在奶厅,原奶过磅、奶罐装车、铅封检查等状态能一键录入钉钉平台。

此外,奶罐车运输过程中车内温度、湿度、封装、时长也会实时反馈,进行异常通报;每天派车情况,实收奶源重量、质量、月计划是否达标等都会在手机端呈现。

从源头开始,认养一头牛将钉钉作为全链路数字化的入口。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去年认养一头牛的平均单产为12.5吨,相比之下老牌的养牛企业基本在11吨以下,其牧场单产比行业平均高出15%-20%,接近美国水准。”认养一头牛CEO孙仕军透露。

研发出精准的产品

麦肯锡在2020年10月针对美国50多位乳业高管做调查时发现:美国乳业正在将提高数字化程度和分析预测能力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数字化已经不仅仅是乳企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工具,其对产业链的重塑和改变,或将影响整个乳业市场的格局与发展水平。

除了与乳业发达国家在奶源和牧场管理的差距,中国乳企在品类创新、技术投入度上都有需要弥补的短板。

对于认养一头牛而言,牧场的集成应用只是其产业链最前端的数字化实践。如果将视角拉至全链路,除了源头牧场管理和工厂的数字化、全渠道的精细化运营同样不可或缺。

成立至今,认养一头牛除了线上自营渠道之外,还与盒马等新零售品牌进行合作,基于互联网形态接近消费者需求,品牌在几年内触达了几千万用户。

这对用户端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认养一头牛CIO温嘉璐表示,之所以要做“端到端”的数字化,是因为传统牧业最前端的销售信息、销售预测到供应链、牧场,种种节点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割裂”。这也导致了国产乳业在品类创新和用户体验中无法更好触及消费者需求。

“数据割裂”并不是认养一头牛一家企业面临的挑战,而是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而钉钉则成为一个连接数据节点的新生产力工具。

目前,认养一头牛数据中台已与钉钉端深度融合,企业十多个一级组织的经营、销售、月度计划等报表、数据都能通过钉钉端商业智能看板统一呈现,让各级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策略。

比如在产品销售端,发货量、发货达成率可通过发货看板实时呈现;而每天新老用户数、销售金额以及复购、拉新率等则能通过看板及时汇集,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618大促为例,孙仕军表示,通过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和数据中台,认养一头牛能预测出大客户复购量和新客量,根据前期用户的分布情况,相对准确地测算出618促销中新老客所在区域,再倒推至仓储提前准备,以提升整个运营效率。

“未来,认养一头牛还将继续通过企业的数智化,从用户需求出发倒推整个产业链建设,并借助钉钉这样的新生产力工具,进一步加强牧场、养殖、供应链、营销等核心环节的全链路数字化,认真做好一杯中国好牛奶。”孙仕军表示。

过去中国乳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新一代的乳业玩家们正在通过科技与精细化管理奋力追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