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Z世代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看亲密关系的?

“年轻人真的不想恋爱结婚了吗?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记者 | 林子人

近日,共青团中央一课题组调研发现,作为未来十年结婚的主力军,“Z世代”年轻人结婚意愿呈下降趋势。调研中,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这个问题,25.1%受访者选择“不确定”,8.9%受访者选择“不会结婚”。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高19.29%。调研中还有“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受访者选择“不谈恋爱”,26.3%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在下降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番调研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弥漫在社交网络上年轻人“恐婚”的情绪。“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等话题冲上热搜,不出意料地再次引起热议,特别是世代间的观点和立场对立,年长者觉得年轻人的“不婚主义”太以自我为中心,在生育率下降的当下甚至是不负社会责任。然而这种指责所忽视的是,如果“不结婚”“不谈恋爱”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代际现象,那么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年轻人的真实处境和想法:Z世代是谁?他们真的都是“不婚主义者”吗,对他们来说结婚和恋爱已经不能带来幸福了吗?他们对亲密关系有怎样的忧虑和期待?

传统和现实的双重挤压:Z世代的婚恋烦恼

“Z世代”通常被定义为出生于1995年-2009年的人,在Z世代之前,还有“X世代”和“Y世代”的说法。1991年,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德(Douglas Coupland)首次在小说《X一代》(Generation X)中提出了X世代,小说讲述的是1960年代出生的三个年轻人的故事。小说出版最初并未引起过多关注,但X世代的说法被急欲开拓后婴儿潮市场的营销界人士注意到,并逐渐由媒体推广开来。在美国,X世代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之后,出生于1965年-1976年的一代人。这代人被认为是不拘泥于旧观念、自由思考、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对消费敏感、能够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年纪偏大的那部分人。

1993年8月,美国杂志《广告时代》的一篇评论又提出了“Y世代”的说法,用于指代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人群。在那之后,就是X世代了。与此同时,美国也有“千禧一代”的说法,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定义,千禧一代指1981年-1996年出生的群体。

韩国消费者趋势研究者林洪泽在《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一书中指出,一个“世代”的形成通常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之上,这些共同经历往往是通过以国家为单位的制度变化或大型事件获得的。因为在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相似的经历,同龄群体在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水平、文明程度、思考方式就具备诸多共性,会在时代特征的推动和压力下为了生存努力适应,采取一致行动。比如与婴儿潮一代不同——在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福利有较多保障的大背景下,他们普遍认为忠诚勤奋地工作是实现“美国梦”的前提——X世代开始出现较高的失业率和较低的经济自主性,因此他们对职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较低,以适应企业削减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单方面违约的职场风气。从全球范围来看,X世代之后的Y世代和Z世代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且职场的不稳定性愈发强烈。

林洪泽认为,无论是在韩国还是中国,上述这些发祥于北美的世代称呼都无法完全适用,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IT技术的发展速度让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愈发明显。他认为中国以10年为单位划分世代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有参考价值。他发现,生存环境日趋艰难是两国80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他们开始上大学的21世纪初期,大学学费上涨,加上住房价格等物价上涨,结婚和生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在韩国有放弃恋爱、结婚、生育的‘三抛族’和‘N抛族’。中国则流行起了意为‘什么都没有’的‘裸’。”

美国90后作家戴三才(Zak Dychtwald)在游历中国时记录了他对中国同龄人的观察,中国千禧一代的婚恋烦恼是他特别注意到的问题之一。戴三才发现,年青一代被夹在传统与现实两座大山之间,父母从传统观念出发提出的期待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力面前显得越来越沉重——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结婚,有房才是“合格”的单身汉,“成功”完全由物质水平衡量……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成家前需要先立业,但立业的前提是读大学、找工作、赚钱,因此中国年轻人社会性断乳越来越延后。2017年,进入初婚的中国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推迟至26.9岁与25.8岁。城市地区的平均结婚年龄更晚,早在2013年,上海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就已超过30岁。与此同时,城市生活的高昂成本(特别是房价飙升)也让部分年轻人对恋爱结婚望而却步。

对女性而言,婚恋问题更为复杂。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意识到结婚有可能会限制自己在公共领域的发展与自我实现——虽然当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已获得了教育权和工作权,但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依然被归于“女性”范畴,许多职场女性需要在结束工作后回到家中进行“第二轮班”,她们因此被认为是在工作效能和潜力上次于男性的员工而难以得到同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薪资水平。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指出,生育是女性的分水岭,母职惩罚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如果在照顾家庭方面得不到另一半身体力行的支持,女性将面临重重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90后和00后女性步入婚姻的意愿和生育意愿都在下降。“中国大城市的部分女性(和男性)开水觉得结婚生子的成本太高了,此外一旦结婚就会被期待去生孩子,所以有的干脆选择不找对象。”

单身时代来临?其实年轻人依然期待爱情和婚姻

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范围内都在迎接“单身时代”的到来,据以色列学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的观察,种种社会因素导致婚姻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消费主义的兴起使社会更推崇在自由市场中从事买卖的个体,他们将个人事业(或财富积累)视作头等事务,在婚姻面前会更严谨地考虑利弊——对于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的女性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更欢迎单身人士,因为比起家庭单位中的个人,单身人士的物质消费更庞大,导致市场不断进行调整以迎合他们的需求。

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年轻人保持单身的一大因素。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放弃建立关系,转而追求个人及事业目标,且他们通常更普遍拥有独立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较高的收入,进而较少有成家的压力。另外,城市发展也会带动单身比例上升,随着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他们往往有更高的概率独自生活,享受都市独有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社交选择。

所以年轻人真的不想恋爱结婚了吗?研究发现并非如此。根据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的调查,单身美国人依然渴望爱情,希望能够与情投意合之人步入婚姻:86%的人追求“共度一生的忠诚伴侣”,90%以上的人希望找一位“尊重自己”,可以“信赖、托付终身”“让自己快乐”“抽时间”陪伴自己的意中人,超过54%的人相信一见钟情,56%的人认为应该修改法律,方便他们嫁娶,89%的人相信白头偕老。

在中国,“不婚主义”的年轻人其实也没有社交媒体上所宣传的那么多。中国社会学者於嘉、谢宇援引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指出,在25岁以下的未婚者中,不想结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10-14岁和15-19岁的青少年女性中,分别有2.8%和3.6%不想结婚,高于同年龄段男性(1.9%和1.1%)。随着年龄增加,未婚者中不想结婚的比例在男性中明显升高,在25-29岁和3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不想结婚的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但整体而言,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仍然渴望进入婚姻,两位学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婚姻状况的主要变动体现在婚姻年龄的持续推迟上,主动不婚带来终身不婚率的上升幅度比较有限。

也就是说,人们依然认为爱情、婚姻或者说亲密关系在生活中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价值。美国科普作家乔纳·莱勒(Jonah Lehrer)在《爱的旅程》一书中指出,一个略微有点反直觉的事实是,“长期恋爱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固定关系外的社交网络在不断萎缩。多项研究发现,美国人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在收窄,无论是群体成员(比如教友)、邻居还是朋友,会与之倾诉的美国人都在变少。

朋友圈变小的结果就是我们比以前更依赖自己的爱人。受访的美国人表示,自己很少跟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父母或邻居谈论生活问题,但他们跟配偶谈得要多一些。说佩是自己“唯一的密友”的受访人数在1985年-2004年间增加了约一倍。虽然离婚率也在不断攀升(美国近三十年来离婚率达到35%-45%),但心理学家发现幸福婚姻带来的回报也越来越丰厚,相爱的夫妻双方整体生活满意度更高,个人健康情况也较好。按照莱勒的说法,“婚姻是赌博,我们是在疯狂地下赌注。不过,这个赌要是打赢了,生活中就再也没有比婚姻更美好的东西了。”

真爱难觅,但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技术给了我们结识更多潜在恋爱对象的机会。《纽约时报》2011年的一篇报道援引斯坦福大学社会学者Michael J. Rosenfeld的调查指出,美国2007年-2009年间缔结的伴侣关系中,21%的异性恋情侣和61%的同性恋情侣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约会软件上寻觅浪漫爱情,这也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好奇,人们是怎样通过网络约会找对象的?约会软件能让我们的爱情更有效率吗?

真爱不一定是“理想型”,差异也能带来幸福

10月15日播出的《幸福实验室》第二季第一集展开了一场实验。实验中,90后男生小林以线上群聊的方式,向30位90后女生提出自己的择偶标准,由女生自由决定是否继续聊天,通过一轮轮的筛选找到最匹配的女生。在群聊的第一个回合和第二个回合,小林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外貌和生活习惯上的要求,他希望女生能够理解自己想在30岁以前留一次长发,理解他有时会抽烟喝酒。

这两个回合下来,就只剩下了六位女生——这个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她们的点居然是外貌和抽烟喝酒走得最多,而不是说三观和兴趣”)。如果早早离开的一些女生能多一点耐心,或许会发现这个男生其实有挺多优点:他心态开放不拘泥于传统,有自己不愿妥协的地方但也有协商的精神,在生育问题上尊重女生的意愿(这一点很搏好感!),也愿意欣赏女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这个结果也有一点违背幸福实验室的百人调查数据:在婚姻方面,近60%的女生表示三观一致是最重要的,但在交友实验中,4/5女生不能通融的条件(deal-breaker)却是外貌和生活习惯。

每个人在寻觅另一半的时候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个“理想型”,有一个希望TA是怎样、不是怎样的模板,很多约会软件因此要求用户完成性格测试,声称通过某种算法能够给你推送匹配度最高的交往对象,网络交友如何提高匹配度于是成为了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根据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副教授Samantha Joel的研究,所谓的算法几乎完全不能预测交友匹配度,她推测称,当两个人真的彼此交流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形成一种动态的气场,它无法被事先预测,而且有时强大到足以让人们忽视他们声称觉得有吸引力的伴侣特质。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Joel要求学生在参与网络交友实验前先提出自己不能通融的条件是什么(比如抽烟或信仰某种宗教)。实验结果显示,74%认为自己真的可能在实验中收获约会对象的人最终认为不能通融的条件其实是可以忽略的;即使是那些明确认为这只是一场实验的人当中,也有40%认为可以忽视自己的“雷区”。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即将见面的那个约会对象也可能对自己有兴趣时,我们愿意对“理想型”做出一些妥协。Joel对此的解释是,“人其实并没有那么挑剔。我们觉得我们需要挑剔其实是文化使然。但在现实中,人对伴侣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Joel的发现。该研究分析了约会软件eHarmony上15万名会员的相关数据,发现整体而言在诸如“是否抽烟喝酒”之类的问题上,人们比自己以为的更宽容。eHarmony情感专家Rachel Lloyd认为,能够在网络上觅得真爱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保持开放心态,“网络约会的确好处多多,但它也让我们感到每个人都虚伪浅薄。所以需要强调的重要事项就是告诉自己找到对的人需要时间。”

事实上,心理学家发现了长久以来我们深信不疑的“灵魂伴侣”爱情神话——世界上存在一个与自己兴趣、背景和喜好都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婚姻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一项研究在对313项独立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性格和喜好方面的相似性对浪漫关系的幸福程度没有任何影响;另一项2010年针对2.3万对已婚夫妇的研究指出,相似性在影响夫妻满意度的因素中只占0.5%;一些心理学家因此认为人们不必过于相信约会软件会让我们的爱情更有效率,因为多数约会网站采用的配对策略就是相似性和互补性。

“我们理想中的人——和自己相似且喜好也跟自己一样的人——跟实际生活里真正想要的人,基本是不匹配的,”莱勒写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自己的理想恋人时,相似性并不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是会变化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稳定的爱好(比如喜欢的冰淇淋口味、周末休闲方式和喜欢的电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就像新陈代谢……人的价值观、追求和喜好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但是人们总是低估这一点。”

对“约会软件是否能让我们找到爱情”的问题,《幸福实验室》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这部聚焦青年人幸福观的社会实验类微纪录片的宗旨是遵从社会实验的客观结果,记录实验对象的真实反应。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片长更短,也更重视实验和观察本身——对有强烈自我意识的Z世代来说,和说教与下结论相比更重要的,或许恰恰是通过展示同龄人的想法与选择,产生情绪的共鸣,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六集的内容中,《幸福实验室》以“自我关系”“一对一关系”“社会关系”三个维度,在爱情、异性友谊、家庭关系中的在线择偶、异性友谊、安全距离、朋友圈社交、职场生存、约会软件这六个话题上邀请素人进行实验,围绕实验展开讨论。归根结底,幸福是什么的答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找。

参考资料:

【韩】林洪泽.《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

【美】戴三才.《中国后浪》.中信出版集团.2021.

【以色列】伊利亚金·奇斯列夫.《单身社会》.中信出版集团.2021.

【英】塔比·杰克逊·吉,弗雷亚·罗斯.《女性主义有什么用?》.译林出版社.2021.

【美】乔纳·莱勒.《爱的旅程:如何建立与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中信出版集团.2021.

【美】海伦·费舍尔.《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中信出版集团.2020.

《“三孩”之后:职场上,生育政策影响女性发展;家庭内,夫妻权力关系难以改变 | 专访》,界面文化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514248.html

《七月流火 | 中国婚姻形成与解体的最新趋势》,缪斯夫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EwNzMwMQ==&mid=2247489381&idx=1&sn=9e01b1fa4319a6d11161caa38fcb79f5&chksm=ec25adafdb5224b9548cf1306658d79b8907933def197239adbbf1d4a2d781ddb742dec83ffe#rd

“How Dating App Algorithms Predict Romantic Desire,” BBC, November 13, 2019.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1112-how-dating-app-algorithms-predict-romantic-desire  

“Love, Lies and What They Learned,”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2, 2011.

https://www.nytimes.com/2011/11/13/fashion/online-dating-as-scientific-research.html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Z世代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看亲密关系的?

“年轻人真的不想恋爱结婚了吗?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记者 | 林子人

近日,共青团中央一课题组调研发现,作为未来十年结婚的主力军,“Z世代”年轻人结婚意愿呈下降趋势。调研中,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这个问题,25.1%受访者选择“不确定”,8.9%受访者选择“不会结婚”。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高19.29%。调研中还有“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受访者选择“不谈恋爱”,26.3%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在下降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番调研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弥漫在社交网络上年轻人“恐婚”的情绪。“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等话题冲上热搜,不出意料地再次引起热议,特别是世代间的观点和立场对立,年长者觉得年轻人的“不婚主义”太以自我为中心,在生育率下降的当下甚至是不负社会责任。然而这种指责所忽视的是,如果“不结婚”“不谈恋爱”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代际现象,那么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年轻人的真实处境和想法:Z世代是谁?他们真的都是“不婚主义者”吗,对他们来说结婚和恋爱已经不能带来幸福了吗?他们对亲密关系有怎样的忧虑和期待?

传统和现实的双重挤压:Z世代的婚恋烦恼

“Z世代”通常被定义为出生于1995年-2009年的人,在Z世代之前,还有“X世代”和“Y世代”的说法。1991年,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德(Douglas Coupland)首次在小说《X一代》(Generation X)中提出了X世代,小说讲述的是1960年代出生的三个年轻人的故事。小说出版最初并未引起过多关注,但X世代的说法被急欲开拓后婴儿潮市场的营销界人士注意到,并逐渐由媒体推广开来。在美国,X世代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之后,出生于1965年-1976年的一代人。这代人被认为是不拘泥于旧观念、自由思考、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对消费敏感、能够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年纪偏大的那部分人。

1993年8月,美国杂志《广告时代》的一篇评论又提出了“Y世代”的说法,用于指代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人群。在那之后,就是X世代了。与此同时,美国也有“千禧一代”的说法,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定义,千禧一代指1981年-1996年出生的群体。

韩国消费者趋势研究者林洪泽在《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一书中指出,一个“世代”的形成通常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之上,这些共同经历往往是通过以国家为单位的制度变化或大型事件获得的。因为在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相似的经历,同龄群体在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水平、文明程度、思考方式就具备诸多共性,会在时代特征的推动和压力下为了生存努力适应,采取一致行动。比如与婴儿潮一代不同——在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福利有较多保障的大背景下,他们普遍认为忠诚勤奋地工作是实现“美国梦”的前提——X世代开始出现较高的失业率和较低的经济自主性,因此他们对职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较低,以适应企业削减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单方面违约的职场风气。从全球范围来看,X世代之后的Y世代和Z世代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且职场的不稳定性愈发强烈。

林洪泽认为,无论是在韩国还是中国,上述这些发祥于北美的世代称呼都无法完全适用,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IT技术的发展速度让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愈发明显。他认为中国以10年为单位划分世代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有参考价值。他发现,生存环境日趋艰难是两国80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他们开始上大学的21世纪初期,大学学费上涨,加上住房价格等物价上涨,结婚和生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在韩国有放弃恋爱、结婚、生育的‘三抛族’和‘N抛族’。中国则流行起了意为‘什么都没有’的‘裸’。”

美国90后作家戴三才(Zak Dychtwald)在游历中国时记录了他对中国同龄人的观察,中国千禧一代的婚恋烦恼是他特别注意到的问题之一。戴三才发现,年青一代被夹在传统与现实两座大山之间,父母从传统观念出发提出的期待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力面前显得越来越沉重——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结婚,有房才是“合格”的单身汉,“成功”完全由物质水平衡量……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成家前需要先立业,但立业的前提是读大学、找工作、赚钱,因此中国年轻人社会性断乳越来越延后。2017年,进入初婚的中国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推迟至26.9岁与25.8岁。城市地区的平均结婚年龄更晚,早在2013年,上海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就已超过30岁。与此同时,城市生活的高昂成本(特别是房价飙升)也让部分年轻人对恋爱结婚望而却步。

对女性而言,婚恋问题更为复杂。随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意识到结婚有可能会限制自己在公共领域的发展与自我实现——虽然当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已获得了教育权和工作权,但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依然被归于“女性”范畴,许多职场女性需要在结束工作后回到家中进行“第二轮班”,她们因此被认为是在工作效能和潜力上次于男性的员工而难以得到同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薪资水平。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指出,生育是女性的分水岭,母职惩罚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如果在照顾家庭方面得不到另一半身体力行的支持,女性将面临重重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90后和00后女性步入婚姻的意愿和生育意愿都在下降。“中国大城市的部分女性(和男性)开水觉得结婚生子的成本太高了,此外一旦结婚就会被期待去生孩子,所以有的干脆选择不找对象。”

单身时代来临?其实年轻人依然期待爱情和婚姻

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范围内都在迎接“单身时代”的到来,据以色列学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的观察,种种社会因素导致婚姻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消费主义的兴起使社会更推崇在自由市场中从事买卖的个体,他们将个人事业(或财富积累)视作头等事务,在婚姻面前会更严谨地考虑利弊——对于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的女性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更欢迎单身人士,因为比起家庭单位中的个人,单身人士的物质消费更庞大,导致市场不断进行调整以迎合他们的需求。

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年轻人保持单身的一大因素。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放弃建立关系,转而追求个人及事业目标,且他们通常更普遍拥有独立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较高的收入,进而较少有成家的压力。另外,城市发展也会带动单身比例上升,随着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他们往往有更高的概率独自生活,享受都市独有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社交选择。

所以年轻人真的不想恋爱结婚了吗?研究发现并非如此。根据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的调查,单身美国人依然渴望爱情,希望能够与情投意合之人步入婚姻:86%的人追求“共度一生的忠诚伴侣”,90%以上的人希望找一位“尊重自己”,可以“信赖、托付终身”“让自己快乐”“抽时间”陪伴自己的意中人,超过54%的人相信一见钟情,56%的人认为应该修改法律,方便他们嫁娶,89%的人相信白头偕老。

在中国,“不婚主义”的年轻人其实也没有社交媒体上所宣传的那么多。中国社会学者於嘉、谢宇援引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指出,在25岁以下的未婚者中,不想结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10-14岁和15-19岁的青少年女性中,分别有2.8%和3.6%不想结婚,高于同年龄段男性(1.9%和1.1%)。随着年龄增加,未婚者中不想结婚的比例在男性中明显升高,在25-29岁和3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不想结婚的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但整体而言,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仍然渴望进入婚姻,两位学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婚姻状况的主要变动体现在婚姻年龄的持续推迟上,主动不婚带来终身不婚率的上升幅度比较有限。

也就是说,人们依然认为爱情、婚姻或者说亲密关系在生活中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价值。美国科普作家乔纳·莱勒(Jonah Lehrer)在《爱的旅程》一书中指出,一个略微有点反直觉的事实是,“长期恋爱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固定关系外的社交网络在不断萎缩。多项研究发现,美国人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在收窄,无论是群体成员(比如教友)、邻居还是朋友,会与之倾诉的美国人都在变少。

朋友圈变小的结果就是我们比以前更依赖自己的爱人。受访的美国人表示,自己很少跟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父母或邻居谈论生活问题,但他们跟配偶谈得要多一些。说佩是自己“唯一的密友”的受访人数在1985年-2004年间增加了约一倍。虽然离婚率也在不断攀升(美国近三十年来离婚率达到35%-45%),但心理学家发现幸福婚姻带来的回报也越来越丰厚,相爱的夫妻双方整体生活满意度更高,个人健康情况也较好。按照莱勒的说法,“婚姻是赌博,我们是在疯狂地下赌注。不过,这个赌要是打赢了,生活中就再也没有比婚姻更美好的东西了。”

真爱难觅,但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技术给了我们结识更多潜在恋爱对象的机会。《纽约时报》2011年的一篇报道援引斯坦福大学社会学者Michael J. Rosenfeld的调查指出,美国2007年-2009年间缔结的伴侣关系中,21%的异性恋情侣和61%的同性恋情侣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约会软件上寻觅浪漫爱情,这也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好奇,人们是怎样通过网络约会找对象的?约会软件能让我们的爱情更有效率吗?

真爱不一定是“理想型”,差异也能带来幸福

10月15日播出的《幸福实验室》第二季第一集展开了一场实验。实验中,90后男生小林以线上群聊的方式,向30位90后女生提出自己的择偶标准,由女生自由决定是否继续聊天,通过一轮轮的筛选找到最匹配的女生。在群聊的第一个回合和第二个回合,小林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外貌和生活习惯上的要求,他希望女生能够理解自己想在30岁以前留一次长发,理解他有时会抽烟喝酒。

这两个回合下来,就只剩下了六位女生——这个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她们的点居然是外貌和抽烟喝酒走得最多,而不是说三观和兴趣”)。如果早早离开的一些女生能多一点耐心,或许会发现这个男生其实有挺多优点:他心态开放不拘泥于传统,有自己不愿妥协的地方但也有协商的精神,在生育问题上尊重女生的意愿(这一点很搏好感!),也愿意欣赏女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这个结果也有一点违背幸福实验室的百人调查数据:在婚姻方面,近60%的女生表示三观一致是最重要的,但在交友实验中,4/5女生不能通融的条件(deal-breaker)却是外貌和生活习惯。

每个人在寻觅另一半的时候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个“理想型”,有一个希望TA是怎样、不是怎样的模板,很多约会软件因此要求用户完成性格测试,声称通过某种算法能够给你推送匹配度最高的交往对象,网络交友如何提高匹配度于是成为了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根据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副教授Samantha Joel的研究,所谓的算法几乎完全不能预测交友匹配度,她推测称,当两个人真的彼此交流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形成一种动态的气场,它无法被事先预测,而且有时强大到足以让人们忽视他们声称觉得有吸引力的伴侣特质。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Joel要求学生在参与网络交友实验前先提出自己不能通融的条件是什么(比如抽烟或信仰某种宗教)。实验结果显示,74%认为自己真的可能在实验中收获约会对象的人最终认为不能通融的条件其实是可以忽略的;即使是那些明确认为这只是一场实验的人当中,也有40%认为可以忽视自己的“雷区”。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即将见面的那个约会对象也可能对自己有兴趣时,我们愿意对“理想型”做出一些妥协。Joel对此的解释是,“人其实并没有那么挑剔。我们觉得我们需要挑剔其实是文化使然。但在现实中,人对伴侣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Joel的发现。该研究分析了约会软件eHarmony上15万名会员的相关数据,发现整体而言在诸如“是否抽烟喝酒”之类的问题上,人们比自己以为的更宽容。eHarmony情感专家Rachel Lloyd认为,能够在网络上觅得真爱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保持开放心态,“网络约会的确好处多多,但它也让我们感到每个人都虚伪浅薄。所以需要强调的重要事项就是告诉自己找到对的人需要时间。”

事实上,心理学家发现了长久以来我们深信不疑的“灵魂伴侣”爱情神话——世界上存在一个与自己兴趣、背景和喜好都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婚姻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一项研究在对313项独立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性格和喜好方面的相似性对浪漫关系的幸福程度没有任何影响;另一项2010年针对2.3万对已婚夫妇的研究指出,相似性在影响夫妻满意度的因素中只占0.5%;一些心理学家因此认为人们不必过于相信约会软件会让我们的爱情更有效率,因为多数约会网站采用的配对策略就是相似性和互补性。

“我们理想中的人——和自己相似且喜好也跟自己一样的人——跟实际生活里真正想要的人,基本是不匹配的,”莱勒写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自己的理想恋人时,相似性并不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是会变化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稳定的爱好(比如喜欢的冰淇淋口味、周末休闲方式和喜欢的电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就像新陈代谢……人的价值观、追求和喜好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但是人们总是低估这一点。”

对“约会软件是否能让我们找到爱情”的问题,《幸福实验室》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这部聚焦青年人幸福观的社会实验类微纪录片的宗旨是遵从社会实验的客观结果,记录实验对象的真实反应。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片长更短,也更重视实验和观察本身——对有强烈自我意识的Z世代来说,和说教与下结论相比更重要的,或许恰恰是通过展示同龄人的想法与选择,产生情绪的共鸣,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六集的内容中,《幸福实验室》以“自我关系”“一对一关系”“社会关系”三个维度,在爱情、异性友谊、家庭关系中的在线择偶、异性友谊、安全距离、朋友圈社交、职场生存、约会软件这六个话题上邀请素人进行实验,围绕实验展开讨论。归根结底,幸福是什么的答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找。

参考资料:

【韩】林洪泽.《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

【美】戴三才.《中国后浪》.中信出版集团.2021.

【以色列】伊利亚金·奇斯列夫.《单身社会》.中信出版集团.2021.

【英】塔比·杰克逊·吉,弗雷亚·罗斯.《女性主义有什么用?》.译林出版社.2021.

【美】乔纳·莱勒.《爱的旅程:如何建立与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中信出版集团.2021.

【美】海伦·费舍尔.《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中信出版集团.2020.

《“三孩”之后:职场上,生育政策影响女性发展;家庭内,夫妻权力关系难以改变 | 专访》,界面文化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514248.html

《七月流火 | 中国婚姻形成与解体的最新趋势》,缪斯夫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EwNzMwMQ==&mid=2247489381&idx=1&sn=9e01b1fa4319a6d11161caa38fcb79f5&chksm=ec25adafdb5224b9548cf1306658d79b8907933def197239adbbf1d4a2d781ddb742dec83ffe#rd

“How Dating App Algorithms Predict Romantic Desire,” BBC, November 13, 2019.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1112-how-dating-app-algorithms-predict-romantic-desire  

“Love, Lies and What They Learned,”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2, 2011.

https://www.nytimes.com/2011/11/13/fashion/online-dating-as-scientific-research.html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