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联想讲不出“科创”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联想讲不出“科创”故事?

联想在科技创新新浪潮中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

图片来源:Pexels-Olenka Sergienko

文|红周刊记者  惠凯/见习记者  胡家铭

·编者按·

联想从来不缺故事。无论是早年靠中科院20万元启动资金在一间小平房创业起步,还是巨资买下IBM的PC事业部、服务器,以至于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种种。

如今,联想又新添了一个故事,就是时隔一个工作日走完了A股IPO报送和撤回的“全流程”。

对这出“大逆转故事”,联想的解释是客观因素导致,舆论却在反复拆解联想的研发能力并点出其不符合科创板定位。

其实比联想撤回上市申请原因更重要的问题是:联想在科技创新新浪潮中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

这个问题的结果决定了联想还能不能走向未来十年。

研发“断层”

最近这几年,联想集团对创新和研发给予了不小的重视,这对扭转外界对联想“电脑组装品牌”的印象有一定帮助。

事实上,联想创业之初是技术“主导”营收,最知名的创新产品是汉卡。到1994年联想上市,“科技的联想”还是实至名归的,比如那一年联想旗下的程控交换机事业部的销售额远超华为公司。但也是在那一年,联想爆发“柳倪之争”,柳传志主张走搁置研发的“贸工技”发展路线,联想技术代表人物倪光南主张走研发优先的“技工贸”发展路线。之后,倪光南出走,他所留下的做芯片、走高技术路线等“资产”也一同被彻底抛弃。

也就是从1994年至今,联想业务的驱动力来自管理、销售、渠道、并购等。柳传志的各种演讲中,他提到最多的是联想管理和模式创新等,技术研发的提及频率很低。另外,联想集团也因此在并购的路上越走越远,2004年收购了IBM PC业务,2014年收购了IBM的服务器业务。

从经营层面来看,2000年前联想集团业务虽然波折但爆发式上升,2000年后虽然通过并购等拿到PC销售世界冠军,但薄利化明显。据Wind,联想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大约为16%,但在342家科创板公司中,有271家公司去年的销售毛利率≥30%。

一位要求匿名的知名券商投行部门TMT业务负责人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毛利率是反映企业研发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科创板企业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联想集团的毛利率过低,也说明联想集团的业绩来源更多是代工和贸易。”

正如前文所述,联想正在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似乎寥寥。10月1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排名榜单和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创新状况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想控股在“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进入前十位。(见表1)

但与研发投入排名不符的是,在工商联“2021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的前十位中,则不见联想踪影。而与联想同为3C制造行业的小米则位列第八。(见表2)

​据了解,小米的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起稳定在3.5%以上,金额在2020年度为92.56亿元人民币,虽低于联想同期的98亿人民币,但贡献出了远高于联想的发明专利数。

另外,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共拥有专利信息37037项,其中真正已经授权生效的专利仅为9769项,占整体专利数量的31.78%,而在最近三年,联想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为2114项、968项和488项,亦处于逐年缩减的状态。(见附图)

从专利质量来看,以联想2019年专利情况为例,在这一年公开的2114项专利中,真正生效的发明授权仅有378项,剩下1310项尚未正式生效。此外,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有425项,占据整体数量的五分之一多。

对比而言,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240351件专利申请。值得注意的是,从专利类别上来看,华为所有专利中有96.92%的专利是发明专利,共计232937件;外观专利仅占2.11%,共5072件。(见表3)

因此,一直以中国领先科技公司自居的联想早已不能和17年前不如自己一个事业部的华为相提并论,“研发断层”情况较为明显。

PC符号

和研发能力需补长相比,联想在业务矩阵的突破上也存在较大困难。联想是从PC起家,至今仍被外界定义为PC厂商,因为其八成收入来自PC和智能设备,而且去年PC业务表现非常亮眼。

对此,北京百脑汇市场的一位PC销售人士表示,“近两年,联想重拾性价比策略,在细分领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主打商务的X系列新品X390/395、主打游戏的拯救者系列,都获得了好评。”而且去年疫情意外刺激了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也带动了联想等消费电子企业的业绩。

据IDG的数据,2021年3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增长3.9%、达8670万台,其中联想集团出货1977万台,市占率蝉联第一。不过,在营收方面,戴尔却占据了绝对优势。公开信息显示,联想集团目前在PC市场上的首要目标是继续提高市占率;非PC业务,主要是推进向3S转型,即智能产品、智能基础设施、智慧服务。

“就业务布局来说,联想的生态基础还是很稳健,PC端、服务器端都占据了市场优势,客户群体也很庞大。”前述投行人士表示,联想的弱势在于软硬件结合、以及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外购。

但需要注意的是,PC特别是笔电市场,近几年苹果的份额快速扩张,华为、小米、荣耀也盯上了这块“肥肉”。不久前的荣耀发布会上,其CEO赵明透露,截至7月,荣耀笔记本国内份额恢复至6.6%,增速业内最快。另外,紫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也在今年官宣进军PC市场,目标全国前三,其率先重点发力的商用PC、政府和企业领域恰好也是联想的传统客户群。

横向对比,联想、戴尔、惠普是PC市场的传统三大巨头。2021财年,戴尔总营收达942亿美元、运营利润达51亿美元,均创新高。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大胆押宝存储+云计算业务。市值方面,戴尔也跑赢联想。

在核心主业遭遇挑战之际,联想其他业务包括手机、数据中心和其他等均难以成为第二成长极。例如联想近期力推、由知名男星白宇代言的摩托罗拉edge s pro,8月上旬发售以来,在京东自营店的评价有5000+条;同一价位的主流品牌手机,如荣耀50今年6月发售,目前京东店评价有20多万条,9月底发售的小米Civi、评价也超过1万条。

在主业“一枝独秀”之下,联想的管理模式和成本费用越发固化。据记者了解,与浪潮信息和小米等可比公司相比,联想的行政费用占据收入的比重几乎是他们的3-4倍,接近5%。

对此,联想解释称,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业绩增长使得员工绩效奖金提升,导致员工总薪酬金额有所上升。

但联想销售成本率一直稳定在83%左右、毛利率还是16%左右徘徊,净利率不足3%,表明其业绩增长更多的转化为了管理层和员工收入,而不是公司利润。这种情形或许可以解释资本市场为何一直将联想看作“富士康”而非华为的现象。

如何走出“朋友圈”

值的一提的是,联想集团一直享受到两种“福利”。公司最早是国有资产——中科院属企业,之后混改变为既有国资也有民资的公众企业,“亦官亦民”“非官非民”的“身份”为其在不同的市场上有所作为。

但这样的身份显然在此次科创板IPO中没有发挥作用,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对此认为,“科创板的定位是协助解决产业和科研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联想科创板IPO终止的症结在于其硬科技含量确实较低。”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也向记者表示,联想集团科创板IPO终止主要还是联想集团自身的原因:“联想集团所处的行业增长空间有限,而且研发投入确实不高。”

刘纪鹏指出,“类似联想集团这种股权架构的公司,到底是国企还是民企,有待明确。”他认为,联想集团的无实控人状态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整体来看,由于历史原因、以往科教文卫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对旗下经营性公司的管理也比较松散。但近两年,校企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相继出现债务危机,也暴露出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目前各方也在讨论是否把这种企业的国有股权从中科院-财政部的隶属关系、调整到国资委体系下。

从联想集团以及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来说,“身份”的模糊也曾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比如在投资层面,联想系可以与不同资金灵活投入各种项目中。

最近几年,联想系基金在AI、半导体等领域落子不少,如联想创投在GPU领域参股了摩尔线程,AI领域投了旷视科技。另外,联想集团去年战略入股比亚迪半导体。如今上述项目正逐个上市。今年6月、比亚迪半导体提交招股书。旷视科技在今年9月通过科创板IPO、募资60亿。不过联想系基金持股都不太高,据H股招股书、联想持有旷视科技股权1.2%,持有比亚迪半导体股份0.49%。而且联想在管理层无人事任命。总之,PE投资看似更偏财务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联想系基金投资的许多项目都有柳传志“朋友圈”的影子。比如柳传志的朋友泛海实控人卢志强、阿里创始人马云等,去年泛海控股出售价值12亿美元的美国旧金山地产项目,接盘方是联想下的弘毅投资(后终止);另外在寒武纪等诸多项目上,联想也和阿里共同参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位和联想控股有过业务交流的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感觉重大的、影响到联想战略方向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柳(柳传志)的态度,下面的人无权拍板”。这也能解释为何联想的PE业务往往持股比例不高、定位偏向于财务投资人。

早年,柳传志曾专门对如何投资做过说明,他告诉公司后辈们,一家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你们得通过报表看。通过三张报表,你们能看得出来,这个团队是行还是不行?地基行还是不行?我相信,也许你们某些人是行的,但是我绝对相信,你们大部分人是不行的!”

目前,联想也认识到了它的短板所在,但只要决策机制不改变,联想也只能进行一些浅层的投资。

不过许维鸿认为,联想的投资逻辑不应被轻易质疑。“从经营的角度,联想通过资本运作、参控股一些高科技中小公司,是符合正常思路的。当然,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盲目多元化,就很危险了。”总之,联想集团的企业基因有其特殊性,和阿里、小米等公司不具备可比性。

目前,联想投资和其主业一样,也在寻找新的升级方向,但他们能走出“基因”的束缚吗?就像当年有人曾问柳传志:“未来联想是想做强还是想做大?”柳传志犹豫了半天说,“还是做大吧。”

如今,在PC领域,联想已经足够大,未来呢?

对于上述诸多问题,记者试图采访联想。联想集团品宣部门员工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当前没更多回复。

(本文已刊发于10月1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想集团

3.6k
  • 联想宣布与Meta建立新的XR合作伙伴关系
  • 实探全球最大教装展,AI大模型带来新变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联想讲不出“科创”故事?

联想在科技创新新浪潮中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

图片来源:Pexels-Olenka Sergienko

文|红周刊记者  惠凯/见习记者  胡家铭

·编者按·

联想从来不缺故事。无论是早年靠中科院20万元启动资金在一间小平房创业起步,还是巨资买下IBM的PC事业部、服务器,以至于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种种。

如今,联想又新添了一个故事,就是时隔一个工作日走完了A股IPO报送和撤回的“全流程”。

对这出“大逆转故事”,联想的解释是客观因素导致,舆论却在反复拆解联想的研发能力并点出其不符合科创板定位。

其实比联想撤回上市申请原因更重要的问题是:联想在科技创新新浪潮中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

这个问题的结果决定了联想还能不能走向未来十年。

研发“断层”

最近这几年,联想集团对创新和研发给予了不小的重视,这对扭转外界对联想“电脑组装品牌”的印象有一定帮助。

事实上,联想创业之初是技术“主导”营收,最知名的创新产品是汉卡。到1994年联想上市,“科技的联想”还是实至名归的,比如那一年联想旗下的程控交换机事业部的销售额远超华为公司。但也是在那一年,联想爆发“柳倪之争”,柳传志主张走搁置研发的“贸工技”发展路线,联想技术代表人物倪光南主张走研发优先的“技工贸”发展路线。之后,倪光南出走,他所留下的做芯片、走高技术路线等“资产”也一同被彻底抛弃。

也就是从1994年至今,联想业务的驱动力来自管理、销售、渠道、并购等。柳传志的各种演讲中,他提到最多的是联想管理和模式创新等,技术研发的提及频率很低。另外,联想集团也因此在并购的路上越走越远,2004年收购了IBM PC业务,2014年收购了IBM的服务器业务。

从经营层面来看,2000年前联想集团业务虽然波折但爆发式上升,2000年后虽然通过并购等拿到PC销售世界冠军,但薄利化明显。据Wind,联想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大约为16%,但在342家科创板公司中,有271家公司去年的销售毛利率≥30%。

一位要求匿名的知名券商投行部门TMT业务负责人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毛利率是反映企业研发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科创板企业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联想集团的毛利率过低,也说明联想集团的业绩来源更多是代工和贸易。”

正如前文所述,联想正在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似乎寥寥。10月1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排名榜单和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创新状况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想控股在“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进入前十位。(见表1)

但与研发投入排名不符的是,在工商联“2021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的前十位中,则不见联想踪影。而与联想同为3C制造行业的小米则位列第八。(见表2)

​据了解,小米的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起稳定在3.5%以上,金额在2020年度为92.56亿元人民币,虽低于联想同期的98亿人民币,但贡献出了远高于联想的发明专利数。

另外,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共拥有专利信息37037项,其中真正已经授权生效的专利仅为9769项,占整体专利数量的31.78%,而在最近三年,联想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为2114项、968项和488项,亦处于逐年缩减的状态。(见附图)

从专利质量来看,以联想2019年专利情况为例,在这一年公开的2114项专利中,真正生效的发明授权仅有378项,剩下1310项尚未正式生效。此外,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有425项,占据整体数量的五分之一多。

对比而言,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240351件专利申请。值得注意的是,从专利类别上来看,华为所有专利中有96.92%的专利是发明专利,共计232937件;外观专利仅占2.11%,共5072件。(见表3)

因此,一直以中国领先科技公司自居的联想早已不能和17年前不如自己一个事业部的华为相提并论,“研发断层”情况较为明显。

PC符号

和研发能力需补长相比,联想在业务矩阵的突破上也存在较大困难。联想是从PC起家,至今仍被外界定义为PC厂商,因为其八成收入来自PC和智能设备,而且去年PC业务表现非常亮眼。

对此,北京百脑汇市场的一位PC销售人士表示,“近两年,联想重拾性价比策略,在细分领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主打商务的X系列新品X390/395、主打游戏的拯救者系列,都获得了好评。”而且去年疫情意外刺激了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也带动了联想等消费电子企业的业绩。

据IDG的数据,2021年3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增长3.9%、达8670万台,其中联想集团出货1977万台,市占率蝉联第一。不过,在营收方面,戴尔却占据了绝对优势。公开信息显示,联想集团目前在PC市场上的首要目标是继续提高市占率;非PC业务,主要是推进向3S转型,即智能产品、智能基础设施、智慧服务。

“就业务布局来说,联想的生态基础还是很稳健,PC端、服务器端都占据了市场优势,客户群体也很庞大。”前述投行人士表示,联想的弱势在于软硬件结合、以及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外购。

但需要注意的是,PC特别是笔电市场,近几年苹果的份额快速扩张,华为、小米、荣耀也盯上了这块“肥肉”。不久前的荣耀发布会上,其CEO赵明透露,截至7月,荣耀笔记本国内份额恢复至6.6%,增速业内最快。另外,紫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也在今年官宣进军PC市场,目标全国前三,其率先重点发力的商用PC、政府和企业领域恰好也是联想的传统客户群。

横向对比,联想、戴尔、惠普是PC市场的传统三大巨头。2021财年,戴尔总营收达942亿美元、运营利润达51亿美元,均创新高。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大胆押宝存储+云计算业务。市值方面,戴尔也跑赢联想。

在核心主业遭遇挑战之际,联想其他业务包括手机、数据中心和其他等均难以成为第二成长极。例如联想近期力推、由知名男星白宇代言的摩托罗拉edge s pro,8月上旬发售以来,在京东自营店的评价有5000+条;同一价位的主流品牌手机,如荣耀50今年6月发售,目前京东店评价有20多万条,9月底发售的小米Civi、评价也超过1万条。

在主业“一枝独秀”之下,联想的管理模式和成本费用越发固化。据记者了解,与浪潮信息和小米等可比公司相比,联想的行政费用占据收入的比重几乎是他们的3-4倍,接近5%。

对此,联想解释称,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业绩增长使得员工绩效奖金提升,导致员工总薪酬金额有所上升。

但联想销售成本率一直稳定在83%左右、毛利率还是16%左右徘徊,净利率不足3%,表明其业绩增长更多的转化为了管理层和员工收入,而不是公司利润。这种情形或许可以解释资本市场为何一直将联想看作“富士康”而非华为的现象。

如何走出“朋友圈”

值的一提的是,联想集团一直享受到两种“福利”。公司最早是国有资产——中科院属企业,之后混改变为既有国资也有民资的公众企业,“亦官亦民”“非官非民”的“身份”为其在不同的市场上有所作为。

但这样的身份显然在此次科创板IPO中没有发挥作用,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对此认为,“科创板的定位是协助解决产业和科研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联想科创板IPO终止的症结在于其硬科技含量确实较低。”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也向记者表示,联想集团科创板IPO终止主要还是联想集团自身的原因:“联想集团所处的行业增长空间有限,而且研发投入确实不高。”

刘纪鹏指出,“类似联想集团这种股权架构的公司,到底是国企还是民企,有待明确。”他认为,联想集团的无实控人状态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整体来看,由于历史原因、以往科教文卫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对旗下经营性公司的管理也比较松散。但近两年,校企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相继出现债务危机,也暴露出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目前各方也在讨论是否把这种企业的国有股权从中科院-财政部的隶属关系、调整到国资委体系下。

从联想集团以及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来说,“身份”的模糊也曾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比如在投资层面,联想系可以与不同资金灵活投入各种项目中。

最近几年,联想系基金在AI、半导体等领域落子不少,如联想创投在GPU领域参股了摩尔线程,AI领域投了旷视科技。另外,联想集团去年战略入股比亚迪半导体。如今上述项目正逐个上市。今年6月、比亚迪半导体提交招股书。旷视科技在今年9月通过科创板IPO、募资60亿。不过联想系基金持股都不太高,据H股招股书、联想持有旷视科技股权1.2%,持有比亚迪半导体股份0.49%。而且联想在管理层无人事任命。总之,PE投资看似更偏财务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联想系基金投资的许多项目都有柳传志“朋友圈”的影子。比如柳传志的朋友泛海实控人卢志强、阿里创始人马云等,去年泛海控股出售价值12亿美元的美国旧金山地产项目,接盘方是联想下的弘毅投资(后终止);另外在寒武纪等诸多项目上,联想也和阿里共同参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位和联想控股有过业务交流的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感觉重大的、影响到联想战略方向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柳(柳传志)的态度,下面的人无权拍板”。这也能解释为何联想的PE业务往往持股比例不高、定位偏向于财务投资人。

早年,柳传志曾专门对如何投资做过说明,他告诉公司后辈们,一家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你们得通过报表看。通过三张报表,你们能看得出来,这个团队是行还是不行?地基行还是不行?我相信,也许你们某些人是行的,但是我绝对相信,你们大部分人是不行的!”

目前,联想也认识到了它的短板所在,但只要决策机制不改变,联想也只能进行一些浅层的投资。

不过许维鸿认为,联想的投资逻辑不应被轻易质疑。“从经营的角度,联想通过资本运作、参控股一些高科技中小公司,是符合正常思路的。当然,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盲目多元化,就很危险了。”总之,联想集团的企业基因有其特殊性,和阿里、小米等公司不具备可比性。

目前,联想投资和其主业一样,也在寻找新的升级方向,但他们能走出“基因”的束缚吗?就像当年有人曾问柳传志:“未来联想是想做强还是想做大?”柳传志犹豫了半天说,“还是做大吧。”

如今,在PC领域,联想已经足够大,未来呢?

对于上述诸多问题,记者试图采访联想。联想集团品宣部门员工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当前没更多回复。

(本文已刊发于10月16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