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锥子脸”之外,谁将率先成为现象级的内容供应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锥子脸”之外,谁将率先成为现象级的内容供应者?

越来越多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专业素养过硬的大咖,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直播当中去。

采访:江宇琦、蒲草、李威、王湘君

作者:江宇琦

“和微博、微信有点不一样,视频PGC要求观众花费几分钟来观看,所以它的观看成本比较高,这就要求视频内容有一定价值,必须是训练有素的人产生内容。”在谈到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张朝阳等业内人士看来,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推动了影像表达浪潮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直播从单一的秀场向优质PGC内容转变将成为关键。相较于过往的“素人主播时代”,转变过程中,那些训练有素的主播的加入将是更为有效的推动力。

就这一问题以及时下越来越严格的直播审查机制,艾瑞咨询分析师郭成杰也曾说过:“靠打色情、暴力等擦边球的'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未来有潜力的主播或将走向专业化。”

渠道爆炸,内容升级,“秀场女孩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有些无力了。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那些在原有领域里的“大咖”,很有可能成为颠覆这个行业的人。那事实究竟是否如此?

1、直播开启“专业大咖时代”

打从1997年接触互联网开始,史航的网龄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从最早的BBS到微博,再到后来的视频节目,每一次互联网的变革里,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一次,他出现在了直播的舞台上。近期,由他担当主持的YY直播综艺节目《怪咖来撩》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毒舌浪潮”。节目里斗嘴姜思达、再战《小时代》粉丝等话题性十足的内容,让这位毒舌怪大叔成了以秀场美女为最大亮点的YY上,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

史航

这其实并不是史航第一次涉足直播。早在2016年年初,因“一碗绿豆汤而引发的争论”,他和袁腾飞就曾在YY上有过一次“约聊”,这次约聊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吸引到了数万人围观。

“我当时根本不知道YY是个平台,我以为YY就是随便说话,不知道YY平台,也不知道‘在直播’平台,什么都不知道。”正是由于这次直播,让史航对直播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由此和YY结缘。

而YY之战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团队开始找上史航,希望和他有一定合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腾讯的《黑镜实验》。

“那七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随时有人拍,如果你出门或者别的哪个女孩来看你,一下就看得见,全方位揭露自己的生活。他们后来也找了别人,找演员找很多人,在我之后约了50个人全都拒绝,50个名人,都不干,就我没有私生活。”史航笑称。

这样的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直播的兴趣,所以当有朋友找到他,希望他来做一档直播节目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史航坦言,过去不管是在做自己的节目《鹦鹉说》、《史航说书》,还是主持一些节目、典礼,尽管有的说话要比做直播多,可直播才是最累的。“你不说话的时候你没闲着,你在绷着等着这个状态。你要面对各种路人,各种突发状况,神经绷得最紧。”

他的搭档、《奇葩来了》女辩手徐佳丽对此则表示:“这种直播只有像史航老师这样的才做得来,只有他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才能处理那么复杂多变的情况,奉献那么精彩的直播。”

这或许能够很好地反应时下直播行业的变化。有人称,直播已经开启了“专业时代”,对于内容要求的变高,因而对于主播、节目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虽然秀场模式依旧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最为火爆的领域,但商业模式上的缺陷,使得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被逐渐打破。

直播平台“在直播”的副总裁王朝阳认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走专业化的道路是直播日趋成熟的“必经之路”。

“现在很多人表示看不懂直播,不明白直播将来该如何发展。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直播的门槛低造成的,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回头看看过去火过的东西,就有机会找到答案——因为直播和过去火过的不少东西都有相似之处。比如网络大电影,网大之所以能火,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低但是有一定的专业度。手机直播同样门槛低,而且它的门槛更低,毛边感更重,所以专业度将是直播发展的关键。”王朝阳对《三声》说。

徐佳丽介绍,她最近加入了袁腾飞领衔的“鼹鼠家族”,准备从下个月开始,和他们一同在花椒上进行直播。鼹鼠家族由众多文化界名人组成,致力于“文化娱乐化”的目标,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示文化的魅力。

袁腾飞

这只是大咖来袭的冰山一角。据《三声》采访和调查,越来越多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专业素养过硬的大咖,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直播当中去。

业内人士认为,这就像游戏主播一样:“游戏直播之所以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正是由于主播大多是游戏高手,各自领域内的大神,直播内容具有较大的可看性。”

这种过去只存在于游戏领域的“盛况”,正随着更多领域的大咖的加盟,而变得不同。

2、“我就是为直播时代而生的”

和史航“误打误撞”进入直播圈不同,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资深的星座爱好及研究者卢迪则坦言,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早“在直播”时代之前,卢迪就想过通过互联网将自己拥有的星座知识,以某种方式“售卖”出去。他尝试过做公众号,为了阅读量,他甚至有过日更的想法;他也和视频网站有过合作,生产过视频内容。

“在我进入之前,这些领域就已经有一些星座大号了,像微博上的同道大叔。我和他们的关系就像狐狸和大象,狐狸你想法再多,怎么比得过大象呢?”卢迪表示,这所有的尝试,都没有取得他理想的效果。

就在卢迪因为此前的失败有些灰心的时候,直播时代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我开始接触直播的时候,就意识到,这将会是颠覆我们熟知的移动传媒的一种工具,一种新的联系,就像电话和微信一样,视频直播将会建立另一个联系。所以,视频直播的出现会带来一个大号新出的时代。你要知道,每一次屌丝逆袭,都是在换代的时候,大象转型是慢的,大象转身怎么比得过狐狸?”

卢迪

在意识到原有领域的大号不会轻易放弃既有的阵地,在短时间内转型后,卢迪决定“走在时代之前”,迅速抢占直播领域的赛道。

除了时间差,卢迪认为他自身的优势也能助他在行业里迅速站稳脚跟。一方面,对于星座的了解将是他直播节目的基础,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多年做主持所积累的直播经验,让他能更好的适应直播这种方式。

卢迪说,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主持人的作用正在被弱化,尤其是真人秀的出现,使得主持人变成了“念广告的人”了,特别是传统录播节目里的剪辑手法,让人们忽视了主持人在串场、控场时的作用。“我们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平时看电视节目,没人说主持人如何如何,但现在我们看一些网综,特别是直播类的节目,大家弹幕里都在刷这个主持人水平怎么那么低。”

直播的出现,尤其是当直播向PGC内容转型的过程中,主持人的优势再度显示出来。直播受限于设备、空间以及对其互动感的要求,时常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尤其是当一档直播里同时有多位嘉宾入镜或者直播过程中有大量互动内容时,很多素人主播、主持,时常会陷入慌张,节目也很有可能失控。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以前做节目,好多嘉宾一起七嘴八舌的局面见多了,控场什么的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卢迪说,第一次做直播,他就感觉十分得心应手,过往的经验和积累给了他很大帮助。

这点史航也有相同的感悟,他表示,每次做直播,他花在准备上的时间并不需要多。“比如说今天要表白,我就在我的微博里搜‘表白’俩字,我以往的微博足够用了。”剩下的,就主要靠他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做编剧所培养的创造力,靠临场去创造新的亮点,这也是史航对于直播的认识和做直播时的重要理念。

基于这样的理念,他选择了徐佳丽作为他的节目搭档。过去人们对于徐佳丽的认知,都集中在她的外表和网红身份上,却忽略了她厦门大学文学学士、历史爱好者、前脱口秀演员等身份。可经过几次合作,史航意识到:“她可不止是有胸,她脑子里有料,很适合做直播。”

徐佳丽

“一开始是史航老师的搭档不是我,是一个挺可爱的小女孩。但是这个行业对于主播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一期两期,你看一位萌萌的妹子在那给你串场,觉得挺好的,但时间久了你就疲乏了。”徐佳丽说,她最开始只是作为节目嘉宾去参加史航老师的节目的,没想到会被史航老师相中,成为新的搭档。

徐佳丽认为,做主播绝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像史航这样做直播节目,难度要远高于在秀场里和大家单纯聊聊天。“我以前是做脱口秀时就感觉到,这种临场感、互动感对于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发现,直播是很适合我们主持人的。一个视频产品,掐头去尾,前期的准备后期的制作都被刨除,拼中间段,现场的控制力、创意,那主持人显然是最占优势的。”卢迪说,他曾看过一个类Papi酱的短视频节目,也是讲星座的,说得还不错,可是看花絮时才发现,讲星座的那个人,连话都说不利索,这样的人显然是无法“在直播”领域生存下去的。

随着直播受众的增多,当直播已经逐渐取代了一部分视频节目、电视节目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的时候,受众对于直播的期望也会随之变高,素人直播本身在专业素养上的缺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放大。

史航、卢迪、徐佳丽等人的加入,恰恰是这个现阶段市场所急需的。“我之前失败过好几次,直播时代到来的时候,我兴奋了好久,觉得老天赏我的几年直播经验终于派上用场了,直播时代不就是为我而生的么?”卢迪兴奋地说。根据介绍,卢迪正在建设更为完整和专业的团队以支撑其在未来直播内容发展中的地位,并寻求资本方的合作。

3、渠道战争带动内容升级

“视频直播领域,谁解决了商业模式,谁就有出路了,商业模式决定谁跑在前头。”卢迪说。

现阶段直播变现的主要方式还是打赏。但打从做直播第一天起,卢迪就发现打赏的量,根本上不去,想要依靠打赏建立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更是天方夜谭。因此,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依靠流量。

“走流量的渠道无非就两种,一个是广告,一个是路径。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容易想到的事情,但是流量变现这种思路很多素人直播、工会,其实都不太会有。”卢迪认为,这也是传统秀场模式所带来的一种局限性。

从靠打赏到走流量,商业模式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直播内容思路的转变。传统的秀场模式,靠打赏,其实是寄希望于爆款。一位来疯的主播告诉记者,他的直播间正常情况下只有几百名观众,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某一两位土豪的高额打赏。

这种模式能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但是天花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爆款的偶然性较大,可持续性较小,可复制性较低。其次,随着主播数量的增多,同质化程度也不断加深,想要“标新立异”难上加难。最后,随着对直播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很多过去基于情色擦边球的爆款更将无法生存。

尽管卢迪和徐佳丽都指出,直播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战场”还将会是秀场,但就像热度传媒的北京负责人刘洋对《三声》所言,单单依靠秀场,已经让很多工会和平台面临了生存危机,主播间的竞争已经越发激烈,能真正赚钱的主播实则是少数,不少平台也在这一过程中出局。

王朝阳在接受《三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顶级形态,直播这种形式和监管之间必然会存在冲突。大的平台会趁这个时候利用其资源、内容优势把壁垒做高,从而抬高行业标准,届时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会被淹没。监管增强后,主播的附加值其实是有所下降的,这个时候想要留住观众,必须得靠更优质的内容。”

王朝阳

现阶段,包括来疯、奇秀在内的众多平台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都将布局延展到了更为优质、更具有可延续性的内容领域上,想通过优质的PGC内容来打通流量变现的渠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于视频网站而生的直播平台,在PGC内容分成等商业方面,让渡给内容方的利益比独立直播平台要更多。

徐佳丽认为,和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一样,直播平台也会经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有巨头站出来对行业进行整合的过程,未来的直播领域也会和现在的门户、视频一样,由几个领军人物来掌握话语权。“至于哪些可以站出来,我觉得一定是那些有自己‘招牌’的人,就像视频网站领域爱奇艺的综艺和自制剧、搜狐视频的美剧这样,各个平台独一无二的东西。”

显然,就行业现状来看,这一突破口在内容。几位采访对象都表示了,现在在技术端,想要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纵使是时下最火热的VR,也没有哪家能说已经和别人有质的不同。那么,想要成为“独一无二”,就必须在内容上花力气,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和价值。

做内容有多大市场价值,是平台最需要考量的问题。几位受访者也都指出了,直播最开始的受众,都是为了“释放无聊”才去看直播的,这些人会对“没那么容易释放无聊的”内容感兴趣么?

首先,要求节目制作方在节目形式上多下功夫。王朝阳表示,现阶段很遗憾的一点在于,很多专业团队都还没能够意识到专业度对于直播的意义。他们还抱着更加精致、专业的态度来看待网络综艺、手机直播节目,没能意识到直播节目的独特性。他说,将来为两三个人打造的“微订制”或“微孵化”节目会逐渐成为主流。

他指出,在将来,以此为目标的第三方的网红公司会越来越多,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行业的变化也对这样的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单单依靠过往的网红包装手段了。他认为,将来的网红公司将朝着娱乐公司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娱乐公司如果向这一方面转型也会有较大的优势。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台湾地区也很有发展潜力,这些都值得内地的公司去学习。

其次,内容升级也对主播这一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做一些内容,会在一开始时有一些困难,毕竟这波人不是直播的第一波受众。”卢迪说,徐佳丽也认为,看直播的人并不见得想从其中获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史航更是笑称:“你说的话他们不懂、不耐烦、不爱听,你现在是给一帮外星人表演。”

即便如此,史航还是坚持要做直播,他表示,要“黏住观众”。在他看来,这就像最开始做《百家讲坛》那些人一样,“无论高晓松,无论袁腾飞,甚至易中天,所有成功的有话述的讲古的人,他成功的秘诀都是易中天那句话叫‘以熟说生’,以普通受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才会有人愿意听。”

这就对主播有极高的要求,不光要求主播能说会道,还要求他们在某些领域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王朝阳是最先将卢迪等专业人士引入直播领域的人,他认为,像卢迪这样原本领域的VIP们,“在直播”向“微订制”的内容转变过程中,会比素人主播更容易适应转型的节奏,更容易创造新的IP,真正成为“微订制”时代的“微IP”。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人通过直播平台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也许正在成为未来的趋势,甚至可能是新一批直播内容的来源。例如,王朝阳之前供职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高级制片人,担任过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总导演等职务。除了卢迪之外,王朝阳还将南京电视台的部分主持人和新闻类直播节目《直播南京》引入“在直播”平台。

光圈直播创始人兼CEO张轶在接受《三声》专访时介绍道,该公司的创业团队中主力为电视节目模式从业者、《鲁豫有约》等节目制片人等。他表示,光圈直播将在未来数月内推出四档直播形态的新节目,以求形成爆款从而拉升平台地位。

“直播的未来,将会是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卢迪说,“我判断,更大规模的内容战争将会打起来。直播会颠覆真人秀,真正打造《楚门的世界》、《饥饿游戏》,造成一个大综艺升级。对更专业的团队,更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一定更大。”

王朝阳的预测则更为直接:“我认为直播的市场还远没有到高峰期,大概还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到,现如今直播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只是个概念而已。我相信在一年之后,各大平台将会拥有他们的王牌节目,在将来,我们会拥有手机端的《快乐大本营》、偶像天团,这一切都将在更优质的时间通过更优质的平台为大家呈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锥子脸”之外,谁将率先成为现象级的内容供应者?

越来越多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专业素养过硬的大咖,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直播当中去。

采访:江宇琦、蒲草、李威、王湘君

作者:江宇琦

“和微博、微信有点不一样,视频PGC要求观众花费几分钟来观看,所以它的观看成本比较高,这就要求视频内容有一定价值,必须是训练有素的人产生内容。”在谈到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张朝阳等业内人士看来,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推动了影像表达浪潮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直播从单一的秀场向优质PGC内容转变将成为关键。相较于过往的“素人主播时代”,转变过程中,那些训练有素的主播的加入将是更为有效的推动力。

就这一问题以及时下越来越严格的直播审查机制,艾瑞咨询分析师郭成杰也曾说过:“靠打色情、暴力等擦边球的'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未来有潜力的主播或将走向专业化。”

渠道爆炸,内容升级,“秀场女孩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有些无力了。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那些在原有领域里的“大咖”,很有可能成为颠覆这个行业的人。那事实究竟是否如此?

1、直播开启“专业大咖时代”

打从1997年接触互联网开始,史航的网龄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从最早的BBS到微博,再到后来的视频节目,每一次互联网的变革里,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一次,他出现在了直播的舞台上。近期,由他担当主持的YY直播综艺节目《怪咖来撩》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毒舌浪潮”。节目里斗嘴姜思达、再战《小时代》粉丝等话题性十足的内容,让这位毒舌怪大叔成了以秀场美女为最大亮点的YY上,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

史航

这其实并不是史航第一次涉足直播。早在2016年年初,因“一碗绿豆汤而引发的争论”,他和袁腾飞就曾在YY上有过一次“约聊”,这次约聊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吸引到了数万人围观。

“我当时根本不知道YY是个平台,我以为YY就是随便说话,不知道YY平台,也不知道‘在直播’平台,什么都不知道。”正是由于这次直播,让史航对直播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由此和YY结缘。

而YY之战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团队开始找上史航,希望和他有一定合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腾讯的《黑镜实验》。

“那七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随时有人拍,如果你出门或者别的哪个女孩来看你,一下就看得见,全方位揭露自己的生活。他们后来也找了别人,找演员找很多人,在我之后约了50个人全都拒绝,50个名人,都不干,就我没有私生活。”史航笑称。

这样的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直播的兴趣,所以当有朋友找到他,希望他来做一档直播节目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史航坦言,过去不管是在做自己的节目《鹦鹉说》、《史航说书》,还是主持一些节目、典礼,尽管有的说话要比做直播多,可直播才是最累的。“你不说话的时候你没闲着,你在绷着等着这个状态。你要面对各种路人,各种突发状况,神经绷得最紧。”

他的搭档、《奇葩来了》女辩手徐佳丽对此则表示:“这种直播只有像史航老师这样的才做得来,只有他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才能处理那么复杂多变的情况,奉献那么精彩的直播。”

这或许能够很好地反应时下直播行业的变化。有人称,直播已经开启了“专业时代”,对于内容要求的变高,因而对于主播、节目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虽然秀场模式依旧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最为火爆的领域,但商业模式上的缺陷,使得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被逐渐打破。

直播平台“在直播”的副总裁王朝阳认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走专业化的道路是直播日趋成熟的“必经之路”。

“现在很多人表示看不懂直播,不明白直播将来该如何发展。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直播的门槛低造成的,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回头看看过去火过的东西,就有机会找到答案——因为直播和过去火过的不少东西都有相似之处。比如网络大电影,网大之所以能火,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低但是有一定的专业度。手机直播同样门槛低,而且它的门槛更低,毛边感更重,所以专业度将是直播发展的关键。”王朝阳对《三声》说。

徐佳丽介绍,她最近加入了袁腾飞领衔的“鼹鼠家族”,准备从下个月开始,和他们一同在花椒上进行直播。鼹鼠家族由众多文化界名人组成,致力于“文化娱乐化”的目标,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示文化的魅力。

袁腾飞

这只是大咖来袭的冰山一角。据《三声》采访和调查,越来越多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专业素养过硬的大咖,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直播当中去。

业内人士认为,这就像游戏主播一样:“游戏直播之所以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正是由于主播大多是游戏高手,各自领域内的大神,直播内容具有较大的可看性。”

这种过去只存在于游戏领域的“盛况”,正随着更多领域的大咖的加盟,而变得不同。

2、“我就是为直播时代而生的”

和史航“误打误撞”进入直播圈不同,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资深的星座爱好及研究者卢迪则坦言,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早“在直播”时代之前,卢迪就想过通过互联网将自己拥有的星座知识,以某种方式“售卖”出去。他尝试过做公众号,为了阅读量,他甚至有过日更的想法;他也和视频网站有过合作,生产过视频内容。

“在我进入之前,这些领域就已经有一些星座大号了,像微博上的同道大叔。我和他们的关系就像狐狸和大象,狐狸你想法再多,怎么比得过大象呢?”卢迪表示,这所有的尝试,都没有取得他理想的效果。

就在卢迪因为此前的失败有些灰心的时候,直播时代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我开始接触直播的时候,就意识到,这将会是颠覆我们熟知的移动传媒的一种工具,一种新的联系,就像电话和微信一样,视频直播将会建立另一个联系。所以,视频直播的出现会带来一个大号新出的时代。你要知道,每一次屌丝逆袭,都是在换代的时候,大象转型是慢的,大象转身怎么比得过狐狸?”

卢迪

在意识到原有领域的大号不会轻易放弃既有的阵地,在短时间内转型后,卢迪决定“走在时代之前”,迅速抢占直播领域的赛道。

除了时间差,卢迪认为他自身的优势也能助他在行业里迅速站稳脚跟。一方面,对于星座的了解将是他直播节目的基础,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多年做主持所积累的直播经验,让他能更好的适应直播这种方式。

卢迪说,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主持人的作用正在被弱化,尤其是真人秀的出现,使得主持人变成了“念广告的人”了,特别是传统录播节目里的剪辑手法,让人们忽视了主持人在串场、控场时的作用。“我们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平时看电视节目,没人说主持人如何如何,但现在我们看一些网综,特别是直播类的节目,大家弹幕里都在刷这个主持人水平怎么那么低。”

直播的出现,尤其是当直播向PGC内容转型的过程中,主持人的优势再度显示出来。直播受限于设备、空间以及对其互动感的要求,时常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尤其是当一档直播里同时有多位嘉宾入镜或者直播过程中有大量互动内容时,很多素人主播、主持,时常会陷入慌张,节目也很有可能失控。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以前做节目,好多嘉宾一起七嘴八舌的局面见多了,控场什么的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卢迪说,第一次做直播,他就感觉十分得心应手,过往的经验和积累给了他很大帮助。

这点史航也有相同的感悟,他表示,每次做直播,他花在准备上的时间并不需要多。“比如说今天要表白,我就在我的微博里搜‘表白’俩字,我以往的微博足够用了。”剩下的,就主要靠他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做编剧所培养的创造力,靠临场去创造新的亮点,这也是史航对于直播的认识和做直播时的重要理念。

基于这样的理念,他选择了徐佳丽作为他的节目搭档。过去人们对于徐佳丽的认知,都集中在她的外表和网红身份上,却忽略了她厦门大学文学学士、历史爱好者、前脱口秀演员等身份。可经过几次合作,史航意识到:“她可不止是有胸,她脑子里有料,很适合做直播。”

徐佳丽

“一开始是史航老师的搭档不是我,是一个挺可爱的小女孩。但是这个行业对于主播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一期两期,你看一位萌萌的妹子在那给你串场,觉得挺好的,但时间久了你就疲乏了。”徐佳丽说,她最开始只是作为节目嘉宾去参加史航老师的节目的,没想到会被史航老师相中,成为新的搭档。

徐佳丽认为,做主播绝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像史航这样做直播节目,难度要远高于在秀场里和大家单纯聊聊天。“我以前是做脱口秀时就感觉到,这种临场感、互动感对于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发现,直播是很适合我们主持人的。一个视频产品,掐头去尾,前期的准备后期的制作都被刨除,拼中间段,现场的控制力、创意,那主持人显然是最占优势的。”卢迪说,他曾看过一个类Papi酱的短视频节目,也是讲星座的,说得还不错,可是看花絮时才发现,讲星座的那个人,连话都说不利索,这样的人显然是无法“在直播”领域生存下去的。

随着直播受众的增多,当直播已经逐渐取代了一部分视频节目、电视节目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的时候,受众对于直播的期望也会随之变高,素人直播本身在专业素养上的缺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放大。

史航、卢迪、徐佳丽等人的加入,恰恰是这个现阶段市场所急需的。“我之前失败过好几次,直播时代到来的时候,我兴奋了好久,觉得老天赏我的几年直播经验终于派上用场了,直播时代不就是为我而生的么?”卢迪兴奋地说。根据介绍,卢迪正在建设更为完整和专业的团队以支撑其在未来直播内容发展中的地位,并寻求资本方的合作。

3、渠道战争带动内容升级

“视频直播领域,谁解决了商业模式,谁就有出路了,商业模式决定谁跑在前头。”卢迪说。

现阶段直播变现的主要方式还是打赏。但打从做直播第一天起,卢迪就发现打赏的量,根本上不去,想要依靠打赏建立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更是天方夜谭。因此,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依靠流量。

“走流量的渠道无非就两种,一个是广告,一个是路径。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容易想到的事情,但是流量变现这种思路很多素人直播、工会,其实都不太会有。”卢迪认为,这也是传统秀场模式所带来的一种局限性。

从靠打赏到走流量,商业模式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直播内容思路的转变。传统的秀场模式,靠打赏,其实是寄希望于爆款。一位来疯的主播告诉记者,他的直播间正常情况下只有几百名观众,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某一两位土豪的高额打赏。

这种模式能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但是天花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爆款的偶然性较大,可持续性较小,可复制性较低。其次,随着主播数量的增多,同质化程度也不断加深,想要“标新立异”难上加难。最后,随着对直播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很多过去基于情色擦边球的爆款更将无法生存。

尽管卢迪和徐佳丽都指出,直播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战场”还将会是秀场,但就像热度传媒的北京负责人刘洋对《三声》所言,单单依靠秀场,已经让很多工会和平台面临了生存危机,主播间的竞争已经越发激烈,能真正赚钱的主播实则是少数,不少平台也在这一过程中出局。

王朝阳在接受《三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顶级形态,直播这种形式和监管之间必然会存在冲突。大的平台会趁这个时候利用其资源、内容优势把壁垒做高,从而抬高行业标准,届时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会被淹没。监管增强后,主播的附加值其实是有所下降的,这个时候想要留住观众,必须得靠更优质的内容。”

王朝阳

现阶段,包括来疯、奇秀在内的众多平台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都将布局延展到了更为优质、更具有可延续性的内容领域上,想通过优质的PGC内容来打通流量变现的渠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于视频网站而生的直播平台,在PGC内容分成等商业方面,让渡给内容方的利益比独立直播平台要更多。

徐佳丽认为,和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一样,直播平台也会经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有巨头站出来对行业进行整合的过程,未来的直播领域也会和现在的门户、视频一样,由几个领军人物来掌握话语权。“至于哪些可以站出来,我觉得一定是那些有自己‘招牌’的人,就像视频网站领域爱奇艺的综艺和自制剧、搜狐视频的美剧这样,各个平台独一无二的东西。”

显然,就行业现状来看,这一突破口在内容。几位采访对象都表示了,现在在技术端,想要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纵使是时下最火热的VR,也没有哪家能说已经和别人有质的不同。那么,想要成为“独一无二”,就必须在内容上花力气,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和价值。

做内容有多大市场价值,是平台最需要考量的问题。几位受访者也都指出了,直播最开始的受众,都是为了“释放无聊”才去看直播的,这些人会对“没那么容易释放无聊的”内容感兴趣么?

首先,要求节目制作方在节目形式上多下功夫。王朝阳表示,现阶段很遗憾的一点在于,很多专业团队都还没能够意识到专业度对于直播的意义。他们还抱着更加精致、专业的态度来看待网络综艺、手机直播节目,没能意识到直播节目的独特性。他说,将来为两三个人打造的“微订制”或“微孵化”节目会逐渐成为主流。

他指出,在将来,以此为目标的第三方的网红公司会越来越多,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行业的变化也对这样的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单单依靠过往的网红包装手段了。他认为,将来的网红公司将朝着娱乐公司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娱乐公司如果向这一方面转型也会有较大的优势。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台湾地区也很有发展潜力,这些都值得内地的公司去学习。

其次,内容升级也对主播这一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做一些内容,会在一开始时有一些困难,毕竟这波人不是直播的第一波受众。”卢迪说,徐佳丽也认为,看直播的人并不见得想从其中获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史航更是笑称:“你说的话他们不懂、不耐烦、不爱听,你现在是给一帮外星人表演。”

即便如此,史航还是坚持要做直播,他表示,要“黏住观众”。在他看来,这就像最开始做《百家讲坛》那些人一样,“无论高晓松,无论袁腾飞,甚至易中天,所有成功的有话述的讲古的人,他成功的秘诀都是易中天那句话叫‘以熟说生’,以普通受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才会有人愿意听。”

这就对主播有极高的要求,不光要求主播能说会道,还要求他们在某些领域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王朝阳是最先将卢迪等专业人士引入直播领域的人,他认为,像卢迪这样原本领域的VIP们,“在直播”向“微订制”的内容转变过程中,会比素人主播更容易适应转型的节奏,更容易创造新的IP,真正成为“微订制”时代的“微IP”。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人通过直播平台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也许正在成为未来的趋势,甚至可能是新一批直播内容的来源。例如,王朝阳之前供职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高级制片人,担任过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总导演等职务。除了卢迪之外,王朝阳还将南京电视台的部分主持人和新闻类直播节目《直播南京》引入“在直播”平台。

光圈直播创始人兼CEO张轶在接受《三声》专访时介绍道,该公司的创业团队中主力为电视节目模式从业者、《鲁豫有约》等节目制片人等。他表示,光圈直播将在未来数月内推出四档直播形态的新节目,以求形成爆款从而拉升平台地位。

“直播的未来,将会是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卢迪说,“我判断,更大规模的内容战争将会打起来。直播会颠覆真人秀,真正打造《楚门的世界》、《饥饿游戏》,造成一个大综艺升级。对更专业的团队,更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一定更大。”

王朝阳的预测则更为直接:“我认为直播的市场还远没有到高峰期,大概还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到,现如今直播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只是个概念而已。我相信在一年之后,各大平台将会拥有他们的王牌节目,在将来,我们会拥有手机端的《快乐大本营》、偶像天团,这一切都将在更优质的时间通过更优质的平台为大家呈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