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裁员背后,贝壳的隐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裁员背后,贝壳的隐忧

贝壳迎来“至暗时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伯虎财经

“小道消息,贝壳找房上海研发整个团队被优化,裁员补偿为‘N+3’”。

10月11日,一条消息在整个房产界炸开了圈。

10月12日,在上海中海国际11层,四五个背着双肩包的青年陆续走出,其中一个人在门口停下,拿起手机拍下蓝色的“贝壳金服”几个大字。六天后,他在这里的办公痕迹将会被完全抹去。

上市一年多来,贝壳找房接连遭遇了股价跳水、创始人左晖离世、地产政策调控等,如今迎来至暗时刻。

01 裁员

“贝壳裁员N+3实锤,18号全走完。平心而论上了3个季度班补了3个月,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但是的确算良心了。”

10月11日,一位贝壳买房员工在脉脉上感慨。

房产中介迎来了裁员大潮,刘杰万万没想到,这回裁到了自己头上。

刘杰回忆道,10月8号国庆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贝壳上海公司内部还一切正常,大家手头工作按需推进。

10号晚间陆续有消息传出贝壳上海可能要裁员,由于传播范围不大,加之工作仍然在正常推进中,裁员的消息并没有在内部引起较大恐慌。

但就在11日上午,贝壳上海的员工被陆续分批次叫进会议室内,公司方面通知,由于战略调整,需要关闭包括研发及贝壳金融在内的多个部门。

在研发部待了3年的刘杰,不得不面临被裁的命运。

一位接近贝壳上海公司的人士透露,当地被裁人员共200多人,其中贝壳上海研发团队、贝壳金服员工分别裁了100多人。

前院失火、殃及池鱼,转眼深圳区域也开始裁员。紧接着,又被爆出贝壳后台职能部门裁员的城市,蔓延到了重庆、惠州、杭州乃至全国。

目前来看,贝壳的区域公司一般包括14个主要部门,分别是产品运营、品质管理、交易服务、客户赋能、财务、人力行政、业务策略、法务、客服、市场公关、经纪人增长、政府关系、市场研究、新居住服务。 

其中,交易服务中心、新居住服务中心和品质管理中心属于前台业务部门,剩余中心属于后台职能部门。

尽管贝壳对外强调贝壳上海人员优化没有“一锅端”,核心两大板块研发和金融是重灾区。

但14个部门里,就有11个部门被裁员。

可见,这次裁员力度有多大。而贝壳上海给出的赔付方案是“N+3”(N即在贝壳的工作年限)。

有内部人士推测,另外3个月的工资可能是年终奖,由于贝壳上海一直实行16薪,即年终奖正常情况下为4薪(可浮动),截至目前前三季度的工作已经完结。

表面上虽然有体面的“N+3”补偿金,但据接近内部的人士爆料,实际操作却走了样——只要拿了,就会进入公司的黑名单,以后永无再录用的机会。

据刘杰爆料,更为残酷的是,贝壳为了让新老员工主动离职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逼退老员工,通过制定高目标高绩效让员工自动离职;为了劝退新员工,会表示“转正难度极大”,劝其另谋高就。

裁员,成了贝壳的10月主题曲。

02 贝壳怎么了?

自贝壳诞生,就一直饱受争议和质疑。

一方面,通过与链家、德祐等品牌合作,快速的加盟扩张;另一方面,既是运动员又要当裁判的野心,让贝壳找房被同行敌对。

这样的好日子,在2020年被按了一下暂停键。

去年6月左右 CIO(其实在互联网公司这就是边缘业务)一把手周小龙离职,今年贝壳金服 CEO Ling 被停职,这两位是上海研发中心最高的领导者。

在市场看来,此轮贝壳上海人员优化并不意外。

今年5月以来,多数热点城市收紧调控政策,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易居数据显示,9月,11个热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仅为4.3万套,同比跌45.5%。

全国二手住房成交数据自3月达到高点后“一泻千里”,甚至还差过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二手房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的老大哥,贝壳受到的冲击不难想象。裁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房价、交易量的双降。

二手房业务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为了扩大营收结构,贝壳2019年前后开展了新房业务。

甚至乎,新房业务后来成为了公司的增长主力和业绩支撑。去年,公司新房业务收入379亿元,超过了二手房业务的306亿元。

 (图源:地产知识橘)

从营收比例来看,新房业务在逐年兴起。 但是,“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二手房和新房业务,基本是一损俱损。

这也导致贝壳的预期营收承压。

贝壳第二季度的总营收虽然有略微增加,但贝壳早在半年报中就预警,三季度的营收预计降至145—155亿元区间……

贝壳2021年半年报显示,在二季度,贝壳找房总交易额(GTV)同比增长22.2%,净营收同比增加20%。但毛利润同比下降约20%,毛利率缩水了10个百分点,净利润更是下降约60%。

为什么贝壳房子卖得更多,赚钱能力却降低了?

增长最快的新房业务,虽然看上去势头很猛,但更多是“增速不增利”。二季度贝壳支付给外部中介公司的佣金同比增加超过50%,远远超过内部佣金支付金额的涨幅。

可以说贝壳为了走量,让出了一部分利润。

这也难怪虽然保持了营收,但利润率连跌了两个季度。而与此同时,贝壳的成本却在上升。

财报数据显示,贝壳二季度成本增速几乎是营收的一倍,营收同比涨了20%,成本涨了38.6%。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壳要进行大裁员。贝壳这次的大动荡,可以说是断臂求生。

03 动荡的贝壳

回顾20年前,开办第一家链家门店时,左晖的员工只有37人。

而到了去年,贝壳找房上市之时,贝壳平台进驻了全国103个城市,链接了超过45.6万名经纪人。

20年来,左晖通过链家和贝壳做了许多重塑房地产经纪行业规则的事。

但天妒英才,2021年5月20日链家传来噩耗,左晖因病去世。如今,贝壳陷入至暗时刻,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彭永东能带领贝壳走出阴霾吗?

2010年加入链家后,彭永东在2014年创立房产服务平台“链家网”出任CEO,四年后,在彭永东的操盘下,贝壳找房横空出世。

曾经,就有人问左晖,为什么是彭永东掌舵贝壳?

“我自己很清楚,贝壳是彭永东和团队的事。”2019年,左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如此表示。

左晖早已把彭永东当成是贝壳的灵魂人物。但说到彭永东,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回到2014年,当链家的线上业务刚刚启动,“贝壳”方兴未艾之时,彭永东带着团队迁徙,从望京搬到上地西二旗。在码农扎堆的互联网公司聚集区,彭永东招兵买马,并开始申请申请“贝壳”的名称。

那时整个团队不过十几人,办公就在领秀新硅谷的1402房间。

彭永东身居一线,亲自到门店卖房,深刻感知到市场的一手的数据和信息,用调查市场为后续工作铺路。

甚至曾有一位贝壳中高层人士透露,最初从互联网大厂到贝壳面试时,一度怀疑自己来错了行业。直到彭永东提问:有没有做过实际业务,有没有感知过行业里真实的个体之后,他最终决定加入,并参与到线下实际业务中。

“这是他对我超出工作范围内的人格塑造”。

但彭永东能带上左晖的遗愿把贝壳,把链家做成一个顶尖的地产服务平台吗?

如今来看,一个彭永东要想解决行业之困显然有些无力。

面对如今的市场行情,除了一线销售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以外,多位受访者表示,贝壳的管理层、高管的流动性也很大。

10月12日,红星资本局联系上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原院长张键,询问贝壳裁员相关事宜。张键表示,自己已经从贝壳研究院离职,至于辞职的原因,他并未多说,但目前仍从事房地产行业相关工作。

回顾贝壳过往人事大动荡,曾出现过4次。

2018年5月,左晖召开内部战略会议。彼时,左晖对链家集团进行了一轮人事调整,将大批资源向贝壳找房聚集。

在“贝壳找房” 上线一个月后,链家的城市总经理聚集到了一起,彭永东给这群链家将士一天选择——继续在链家或是加入贝壳。

一天之后,链家调动了近 2 万人去贝壳。

这是链家团队进行第一次架构调整,曾经链家前中高层陈莉在谈论时,最高频呈现的辞汇就是“乱”。 

时隔8个月,2019年1月,贝壳进行组织调整,建立战区制,将较为独立的链家、德佑、贝壳新房业务纳入同一平台管理,意图整合旗下全部城市经纪资源。

2020年1月,贝壳找房又启动新一轮人事调整, COO线下辖战区由此前五大战区,扩充至七大战区,七大战区特首向贝壳找房COO徐万刚汇报。

第二年,贝壳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左晖拍板为贝壳再次扩权,将贝壳、德佑、链家三者办理团队归并,统一纳进了同一个办理平台之下,由贝壳找房CEO彭永东直接带领。

时间不过才过去9个月,贝壳又再一次进行人事调整,这次裁员可能会阵痛,但面对如今的局势,也是贝壳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贝壳凶猛的表象下,埋伏着深刻的分裂危机。

今年3月,链家就因多位投资人撤出投资,注册资本减少接近40%。贝壳作为从链家走出的公司,现在反过来开始接管链家,但结果并不理想。

而接过重棒的彭永东,能让贝壳涅槃重生吗?再纵观如今的市场格局,字节、阿里、安居客等大厂都在争夺房产交易平台这块蛋糕,贝壳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留给彭永东的重担,大咯。

(注:文中刘杰为化名)

参考来源:

1.财经十一人:贝壳裁员真相

2.地产知识橘:全国大裁员之后,贝壳换了一个新故事……

3.斑马消费:贝壳找房的三重挑战

4.字母榜:贝壳上海裁员倒计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贝壳找房

3.4k
  • 贝壳斥资约600万美元回购131.1万股股份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推出一批可落地的政策文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裁员背后,贝壳的隐忧

贝壳迎来“至暗时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伯虎财经

“小道消息,贝壳找房上海研发整个团队被优化,裁员补偿为‘N+3’”。

10月11日,一条消息在整个房产界炸开了圈。

10月12日,在上海中海国际11层,四五个背着双肩包的青年陆续走出,其中一个人在门口停下,拿起手机拍下蓝色的“贝壳金服”几个大字。六天后,他在这里的办公痕迹将会被完全抹去。

上市一年多来,贝壳找房接连遭遇了股价跳水、创始人左晖离世、地产政策调控等,如今迎来至暗时刻。

01 裁员

“贝壳裁员N+3实锤,18号全走完。平心而论上了3个季度班补了3个月,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但是的确算良心了。”

10月11日,一位贝壳买房员工在脉脉上感慨。

房产中介迎来了裁员大潮,刘杰万万没想到,这回裁到了自己头上。

刘杰回忆道,10月8号国庆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贝壳上海公司内部还一切正常,大家手头工作按需推进。

10号晚间陆续有消息传出贝壳上海可能要裁员,由于传播范围不大,加之工作仍然在正常推进中,裁员的消息并没有在内部引起较大恐慌。

但就在11日上午,贝壳上海的员工被陆续分批次叫进会议室内,公司方面通知,由于战略调整,需要关闭包括研发及贝壳金融在内的多个部门。

在研发部待了3年的刘杰,不得不面临被裁的命运。

一位接近贝壳上海公司的人士透露,当地被裁人员共200多人,其中贝壳上海研发团队、贝壳金服员工分别裁了100多人。

前院失火、殃及池鱼,转眼深圳区域也开始裁员。紧接着,又被爆出贝壳后台职能部门裁员的城市,蔓延到了重庆、惠州、杭州乃至全国。

目前来看,贝壳的区域公司一般包括14个主要部门,分别是产品运营、品质管理、交易服务、客户赋能、财务、人力行政、业务策略、法务、客服、市场公关、经纪人增长、政府关系、市场研究、新居住服务。 

其中,交易服务中心、新居住服务中心和品质管理中心属于前台业务部门,剩余中心属于后台职能部门。

尽管贝壳对外强调贝壳上海人员优化没有“一锅端”,核心两大板块研发和金融是重灾区。

但14个部门里,就有11个部门被裁员。

可见,这次裁员力度有多大。而贝壳上海给出的赔付方案是“N+3”(N即在贝壳的工作年限)。

有内部人士推测,另外3个月的工资可能是年终奖,由于贝壳上海一直实行16薪,即年终奖正常情况下为4薪(可浮动),截至目前前三季度的工作已经完结。

表面上虽然有体面的“N+3”补偿金,但据接近内部的人士爆料,实际操作却走了样——只要拿了,就会进入公司的黑名单,以后永无再录用的机会。

据刘杰爆料,更为残酷的是,贝壳为了让新老员工主动离职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逼退老员工,通过制定高目标高绩效让员工自动离职;为了劝退新员工,会表示“转正难度极大”,劝其另谋高就。

裁员,成了贝壳的10月主题曲。

02 贝壳怎么了?

自贝壳诞生,就一直饱受争议和质疑。

一方面,通过与链家、德祐等品牌合作,快速的加盟扩张;另一方面,既是运动员又要当裁判的野心,让贝壳找房被同行敌对。

这样的好日子,在2020年被按了一下暂停键。

去年6月左右 CIO(其实在互联网公司这就是边缘业务)一把手周小龙离职,今年贝壳金服 CEO Ling 被停职,这两位是上海研发中心最高的领导者。

在市场看来,此轮贝壳上海人员优化并不意外。

今年5月以来,多数热点城市收紧调控政策,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易居数据显示,9月,11个热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仅为4.3万套,同比跌45.5%。

全国二手住房成交数据自3月达到高点后“一泻千里”,甚至还差过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二手房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的老大哥,贝壳受到的冲击不难想象。裁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房价、交易量的双降。

二手房业务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为了扩大营收结构,贝壳2019年前后开展了新房业务。

甚至乎,新房业务后来成为了公司的增长主力和业绩支撑。去年,公司新房业务收入379亿元,超过了二手房业务的306亿元。

 (图源:地产知识橘)

从营收比例来看,新房业务在逐年兴起。 但是,“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二手房和新房业务,基本是一损俱损。

这也导致贝壳的预期营收承压。

贝壳第二季度的总营收虽然有略微增加,但贝壳早在半年报中就预警,三季度的营收预计降至145—155亿元区间……

贝壳2021年半年报显示,在二季度,贝壳找房总交易额(GTV)同比增长22.2%,净营收同比增加20%。但毛利润同比下降约20%,毛利率缩水了10个百分点,净利润更是下降约60%。

为什么贝壳房子卖得更多,赚钱能力却降低了?

增长最快的新房业务,虽然看上去势头很猛,但更多是“增速不增利”。二季度贝壳支付给外部中介公司的佣金同比增加超过50%,远远超过内部佣金支付金额的涨幅。

可以说贝壳为了走量,让出了一部分利润。

这也难怪虽然保持了营收,但利润率连跌了两个季度。而与此同时,贝壳的成本却在上升。

财报数据显示,贝壳二季度成本增速几乎是营收的一倍,营收同比涨了20%,成本涨了38.6%。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壳要进行大裁员。贝壳这次的大动荡,可以说是断臂求生。

03 动荡的贝壳

回顾20年前,开办第一家链家门店时,左晖的员工只有37人。

而到了去年,贝壳找房上市之时,贝壳平台进驻了全国103个城市,链接了超过45.6万名经纪人。

20年来,左晖通过链家和贝壳做了许多重塑房地产经纪行业规则的事。

但天妒英才,2021年5月20日链家传来噩耗,左晖因病去世。如今,贝壳陷入至暗时刻,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彭永东能带领贝壳走出阴霾吗?

2010年加入链家后,彭永东在2014年创立房产服务平台“链家网”出任CEO,四年后,在彭永东的操盘下,贝壳找房横空出世。

曾经,就有人问左晖,为什么是彭永东掌舵贝壳?

“我自己很清楚,贝壳是彭永东和团队的事。”2019年,左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如此表示。

左晖早已把彭永东当成是贝壳的灵魂人物。但说到彭永东,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回到2014年,当链家的线上业务刚刚启动,“贝壳”方兴未艾之时,彭永东带着团队迁徙,从望京搬到上地西二旗。在码农扎堆的互联网公司聚集区,彭永东招兵买马,并开始申请申请“贝壳”的名称。

那时整个团队不过十几人,办公就在领秀新硅谷的1402房间。

彭永东身居一线,亲自到门店卖房,深刻感知到市场的一手的数据和信息,用调查市场为后续工作铺路。

甚至曾有一位贝壳中高层人士透露,最初从互联网大厂到贝壳面试时,一度怀疑自己来错了行业。直到彭永东提问:有没有做过实际业务,有没有感知过行业里真实的个体之后,他最终决定加入,并参与到线下实际业务中。

“这是他对我超出工作范围内的人格塑造”。

但彭永东能带上左晖的遗愿把贝壳,把链家做成一个顶尖的地产服务平台吗?

如今来看,一个彭永东要想解决行业之困显然有些无力。

面对如今的市场行情,除了一线销售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以外,多位受访者表示,贝壳的管理层、高管的流动性也很大。

10月12日,红星资本局联系上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原院长张键,询问贝壳裁员相关事宜。张键表示,自己已经从贝壳研究院离职,至于辞职的原因,他并未多说,但目前仍从事房地产行业相关工作。

回顾贝壳过往人事大动荡,曾出现过4次。

2018年5月,左晖召开内部战略会议。彼时,左晖对链家集团进行了一轮人事调整,将大批资源向贝壳找房聚集。

在“贝壳找房” 上线一个月后,链家的城市总经理聚集到了一起,彭永东给这群链家将士一天选择——继续在链家或是加入贝壳。

一天之后,链家调动了近 2 万人去贝壳。

这是链家团队进行第一次架构调整,曾经链家前中高层陈莉在谈论时,最高频呈现的辞汇就是“乱”。 

时隔8个月,2019年1月,贝壳进行组织调整,建立战区制,将较为独立的链家、德佑、贝壳新房业务纳入同一平台管理,意图整合旗下全部城市经纪资源。

2020年1月,贝壳找房又启动新一轮人事调整, COO线下辖战区由此前五大战区,扩充至七大战区,七大战区特首向贝壳找房COO徐万刚汇报。

第二年,贝壳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左晖拍板为贝壳再次扩权,将贝壳、德佑、链家三者办理团队归并,统一纳进了同一个办理平台之下,由贝壳找房CEO彭永东直接带领。

时间不过才过去9个月,贝壳又再一次进行人事调整,这次裁员可能会阵痛,但面对如今的局势,也是贝壳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贝壳凶猛的表象下,埋伏着深刻的分裂危机。

今年3月,链家就因多位投资人撤出投资,注册资本减少接近40%。贝壳作为从链家走出的公司,现在反过来开始接管链家,但结果并不理想。

而接过重棒的彭永东,能让贝壳涅槃重生吗?再纵观如今的市场格局,字节、阿里、安居客等大厂都在争夺房产交易平台这块蛋糕,贝壳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留给彭永东的重担,大咯。

(注:文中刘杰为化名)

参考来源:

1.财经十一人:贝壳裁员真相

2.地产知识橘:全国大裁员之后,贝壳换了一个新故事……

3.斑马消费:贝壳找房的三重挑战

4.字母榜:贝壳上海裁员倒计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