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曙群:给航天器“拧螺丝”,缔造“太空之吻” | 百年初心奋斗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曙群:给航天器“拧螺丝”,缔造“太空之吻” | 百年初心奋斗者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和团队负责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从神舟到天宫,从天舟到嫦娥,王曙群带领团队参与了不同型号的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实习记者 赵珺

编辑 刘素楠

202110160时,王曙群打开手机,紧张又兴奋地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升空直播。6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组成四舱(船)组合体——“太空之吻”成功!

王曙群暂时松了一口气。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他和团队负责的就是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从神舟到天宫,从天舟到嫦娥,王曙群带领团队参与了不同型号的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三十多年来,他从一名负责装配和维修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我国唯一的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

王曙群投入地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1989年,王曙群从技校毕业。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不安的年代,在轰轰烈烈的下海潮之中,王曙群却选择了逆流而上

没能去当兵,造火箭也算沾点边吧。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王曙群,一直对部队和集体生活充满感情。于是,他来到149厂上班,跟随师父单培林从事工装模具装配和维修的工作。

起初,这名技校的优秀毕业生认为这份工作并非难事,但是一次复杂零件的加工,让他发现自己和师父划的标准线存在毫厘的偏差,而这微不足道的偏移,在累积后会造成零件整体近1厘米的误差。航天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精密仪器制造来说,精准就是全部生命。从那以后,航天工作只有01的区别追求绝对的满分成为他的工作信条。

王曙群一直把钱学森当作自己的榜样。尽管我从事的工作不像科学家那么艰辛,但是从老一辈航天人身上,我们学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王曙群直言,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家国情怀和对航天事业的责任心,这份工作无比枯燥和煎熬。参与工作7年之后,王曙群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中级技工考试,破格入选高级技工培训班。此时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他就此加入了中国载人航天研制、生产的战队,开始了他将要为之奋斗终生的对接机构装调之路。

2011113日凌晨1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然而对于王曙群等人而言,只有整个航天周期顺利结束,他们的工作才算圆满完成。欢庆背后艰辛,王曙群最清楚不过

参加工作初期,王曙群曾信心满满地认为只需两三年时间,团队就可以按照图纸把合格的产品装调出来。但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研究技术的空白,还有国外对航天技术的严格封锁

没有技术缺乏经验,王曙群和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直到1998年,对接机构才进入了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由于当时很多工作都是首次接触,团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而航天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求一旦遇到问题就要推翻重来高试错成本对应着高强度工作,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王曙群着迷一般进行装配、试验、分析、再装配、再试验、再分析……

王曙群在办公室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安装在对接环上的上支点和安装在对接框上的下支点形成一个闭环的自差动回路系统,该回路系统由数百对齿轮与轴承组成,整个传动链长达约6米。

如此长的传动链,普通的齿轮传动精度一般最高只能调整到3毫米~5毫米,而对接环在初始位置、对接位置和极限位置的运动精度误差均要求不大于1毫米,俯仰、滚转和偏航角度均不大于2′,要求整整提高了5倍。

王曙群通过对整个传动链的仔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逆向调整方法——自上而下调整法,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使对接环在各个位置的精度误差均不大于0.5毫米,各方向角度偏差均不大于1′,成功实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各种姿态下自由度方向均能够实现交会对接的目标,一举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测试,待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连续做3137个小时的试验,就是王曙群团队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所作的努力。

航天事业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你才敢保证自己经手的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王曙群认为,这就是对接机构研制必备的、基础的工作态度,也是航天工作带给自己的宝贵的收获。

王曙群和团队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王曙群很喜欢杨利伟说过的一段话:有一种生活,如果没有体验过,你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如果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如果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于王曙群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杨利伟曾给出如此评价: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

一切为了航天员的安全是对接机构的工作底线和标准。

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中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因此,12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

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王曙群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发生了严重偏差,但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寻。从那天起,他便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中,每天在家的时间不足8小时。

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摸索,王曙群终于发现: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这就导致了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不仅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王曙群带着徒弟测量12把对接锁的数据。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丰富的经验。飞行器事业部主任皮刚对王曙群的技术攻关工作记忆犹新:2013年到2016年是型号任务的空档期,交会对接二期任务结束了,空间站的任务还没提上来。组织没安排,通常大家会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但王曙群却利用宝贵的空闲时间主动总结、提升能力,把前期十几年的研究经验撰写成多篇论文,还着力投身于团队人才培养和技能输出等工作中去。

这种老黄牛精神,让工作室的同事们都深为敬佩,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家,投入到永无止境的学习中去。

除了勤恳,王曙群认为创新也是从事航天工作必不可少的品质。在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采用熔焊技术制造的导管合格率仅为20%左右,管路多余物清洗合格率为77%左右。王曙群给自己定下目标:必须攻克超细直径检漏管路制造这项关键技术,提高对接机构的可靠性。

在原来的焊接过程中,我们都是焊接两个截面。为了提高焊接质量,我们想到了通过‘管子套管子的办法,所以材料的选择是我们第一个思考的方向。王曙群说,如此一来,不仅仅解决了堵塞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和质量。

有了创新的方向,团队成员通过各项试验确认了最接近技术要求的五组材料,将每一组都分别小批量生产10个样件,在50件的试样的焊接试验与性能测试,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

终于,一种全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技术得以运用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管路焊接后焊缝的性能和气孔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满足航天焊接标准,还形成了更为严谨的企业新标准。

为了确保100%的合格,管路清洗也不得马虎。为此,王曙群成立专项项目组,通过数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艺流程的改进,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压、高纯度氮气驱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在超细导管内多次高速往复摩擦的工艺方法,优化确定了三步走的清洗技术路径同时,结合新发明的一种分解油污能力强、自身易挥发的专用清洗剂,提高干燥时间和温度,从而确保了清洗剂能完全挥发。最终,该技术荣获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现上海航天技能工人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领域的突破,实现了从制造创造的跨越。

2021年,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自4月以来,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设任务的5次发射,其中包括被称之为太空母港的天和核心舱、太空快递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以及安排两批6名航天员出差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在一次次太空之吻的背后,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已经凭借其可靠稳定的优越性能,逐步从个性化定制组批生产,为实现一年造多船打下了基础。

为满足飞行任务需求,王曙群团队每年要生产5-6套对接机构。如今在149厂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从短期规划扩展到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产品全周期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品规范化生产和特需产品差异化投产,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王曙群带着徒弟认真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事实上,天宫一号发射前还曾出现过一个问题,就是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时无法解锁分离。一面是迫在眉睫的发射任务,一面是不容忽视的设备问题,技术人员无法迅速判定问题的症结,便打电话向王曙群咨询。

王曙群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现场,列出了所有故障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某装置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判定该轴已经断裂,且是由于试验设备过载造成。后来,试验复现证实了事故原因正是如此。在顺利排除故障后,各项试验一切正常,天宫一号发射如期而至。

今年30岁的赵杰是王曙群带的徒弟,也是对接机构总装组中最年轻的一名总装工。在工作中,他对师父的印象就是近乎苛刻的严格,如果是徒弟们负责的工作出现了问题,王曙群会直接把他们叫到现场解决。

我刚开始工作台面比较乱,他就告诉我,工作台面也是工作成果的体现。我们从事的是高精密装配工作,怎么体现高精密?如果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都凌乱不堪,怎么体现出装配的细节?师父的教导点醒了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那以后,赵杰就逐渐养成了把工作台面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工作习惯。

在生活中,同事徒弟称他为老王。同为总装工的夏巧伟认为王曙群就是团队的大家长年初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回不了家,只能在单位就地过年,老王专门为他们拍了好多照片寄回各自的家里,给家人报平安。

对于一些需要在上海买房的年轻同事,老王还会主动在闲时间亲自跑去看一看哪里的户型好、哪里的价格便宜……对于徒弟们而言,王曙群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他是严师,是对接机构质量的把关人;他也是挚友,是独在异乡漂泊时可以依靠的友人。

2015年,对接机构研制进入关键时期。王曙群所在的班组接到了新的任务——开展月面巡视器的研制工作,即玉兔号月球车。

如何做到对接机构和月球车研制两手抓、两不误?王曙群想到的是让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

经过综合考量,他挑选了3“90作为月球车的主操作。王曙群不仅将自己10多年来装配工作的经验倾囊相授,还详细地讲解了月面巡视器产品的移动分系统、结构分系统装配中的几大难点、重点和易犯错的地方,以传、带、帮的形式,让年轻组员在该型号装配方面快速成长。

王曙群的工作室现在共有31名人员,其中有一半人是工龄只有23年的新员工,5人是工龄20年以上的老员工,其余员工工龄在10年左右。

大胆启用新人,是王曙群培养团队人才的一个策略。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是对接机构中的风险点,但王曙群更看重的是他们广阔的知识面和创新的思维,这是对接机构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航天研制进入新阶段,在数字化、智能化大背景下,传统的师徒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术业有专攻的专才,还有能触类旁通复合型的全才。

王曙群对年轻的航天人充满信心:未来是他们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已经交付完成了,新的时代等着年轻人去开创、去定义!

很少以为主语介绍自己的工作,我们团队是他提起种种成就时最常用的词。他认为,自己只是群体的代表,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把荣誉归功于团队,认为他们是航天强国建设最有力的后盾。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在王曙群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和团队的信念是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新图强

航天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说。中国航天人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他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曙群:给航天器“拧螺丝”,缔造“太空之吻” | 百年初心奋斗者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和团队负责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从神舟到天宫,从天舟到嫦娥,王曙群带领团队参与了不同型号的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实习记者 赵珺

编辑 刘素楠

202110160时,王曙群打开手机,紧张又兴奋地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升空直播。6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组成四舱(船)组合体——“太空之吻”成功!

王曙群暂时松了一口气。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他和团队负责的就是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从神舟到天宫,从天舟到嫦娥,王曙群带领团队参与了不同型号的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三十多年来,他从一名负责装配和维修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我国唯一的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

王曙群投入地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1989年,王曙群从技校毕业。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不安的年代,在轰轰烈烈的下海潮之中,王曙群却选择了逆流而上

没能去当兵,造火箭也算沾点边吧。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王曙群,一直对部队和集体生活充满感情。于是,他来到149厂上班,跟随师父单培林从事工装模具装配和维修的工作。

起初,这名技校的优秀毕业生认为这份工作并非难事,但是一次复杂零件的加工,让他发现自己和师父划的标准线存在毫厘的偏差,而这微不足道的偏移,在累积后会造成零件整体近1厘米的误差。航天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精密仪器制造来说,精准就是全部生命。从那以后,航天工作只有01的区别追求绝对的满分成为他的工作信条。

王曙群一直把钱学森当作自己的榜样。尽管我从事的工作不像科学家那么艰辛,但是从老一辈航天人身上,我们学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王曙群直言,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家国情怀和对航天事业的责任心,这份工作无比枯燥和煎熬。参与工作7年之后,王曙群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中级技工考试,破格入选高级技工培训班。此时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他就此加入了中国载人航天研制、生产的战队,开始了他将要为之奋斗终生的对接机构装调之路。

2011113日凌晨1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然而对于王曙群等人而言,只有整个航天周期顺利结束,他们的工作才算圆满完成。欢庆背后艰辛,王曙群最清楚不过

参加工作初期,王曙群曾信心满满地认为只需两三年时间,团队就可以按照图纸把合格的产品装调出来。但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研究技术的空白,还有国外对航天技术的严格封锁

没有技术缺乏经验,王曙群和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直到1998年,对接机构才进入了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由于当时很多工作都是首次接触,团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而航天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求一旦遇到问题就要推翻重来高试错成本对应着高强度工作,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王曙群着迷一般进行装配、试验、分析、再装配、再试验、再分析……

王曙群在办公室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安装在对接环上的上支点和安装在对接框上的下支点形成一个闭环的自差动回路系统,该回路系统由数百对齿轮与轴承组成,整个传动链长达约6米。

如此长的传动链,普通的齿轮传动精度一般最高只能调整到3毫米~5毫米,而对接环在初始位置、对接位置和极限位置的运动精度误差均要求不大于1毫米,俯仰、滚转和偏航角度均不大于2′,要求整整提高了5倍。

王曙群通过对整个传动链的仔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逆向调整方法——自上而下调整法,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使对接环在各个位置的精度误差均不大于0.5毫米,各方向角度偏差均不大于1′,成功实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各种姿态下自由度方向均能够实现交会对接的目标,一举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测试,待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连续做3137个小时的试验,就是王曙群团队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所作的努力。

航天事业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你才敢保证自己经手的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王曙群认为,这就是对接机构研制必备的、基础的工作态度,也是航天工作带给自己的宝贵的收获。

王曙群和团队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王曙群很喜欢杨利伟说过的一段话:有一种生活,如果没有体验过,你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如果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如果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于王曙群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杨利伟曾给出如此评价: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

一切为了航天员的安全是对接机构的工作底线和标准。

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中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因此,12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

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王曙群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发生了严重偏差,但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寻。从那天起,他便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中,每天在家的时间不足8小时。

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摸索,王曙群终于发现: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这就导致了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不仅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王曙群带着徒弟测量12把对接锁的数据。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丰富的经验。飞行器事业部主任皮刚对王曙群的技术攻关工作记忆犹新:2013年到2016年是型号任务的空档期,交会对接二期任务结束了,空间站的任务还没提上来。组织没安排,通常大家会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但王曙群却利用宝贵的空闲时间主动总结、提升能力,把前期十几年的研究经验撰写成多篇论文,还着力投身于团队人才培养和技能输出等工作中去。

这种老黄牛精神,让工作室的同事们都深为敬佩,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家,投入到永无止境的学习中去。

除了勤恳,王曙群认为创新也是从事航天工作必不可少的品质。在对接机构研制初期,采用熔焊技术制造的导管合格率仅为20%左右,管路多余物清洗合格率为77%左右。王曙群给自己定下目标:必须攻克超细直径检漏管路制造这项关键技术,提高对接机构的可靠性。

在原来的焊接过程中,我们都是焊接两个截面。为了提高焊接质量,我们想到了通过‘管子套管子的办法,所以材料的选择是我们第一个思考的方向。王曙群说,如此一来,不仅仅解决了堵塞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和质量。

有了创新的方向,团队成员通过各项试验确认了最接近技术要求的五组材料,将每一组都分别小批量生产10个样件,在50件的试样的焊接试验与性能测试,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

终于,一种全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技术得以运用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管路焊接后焊缝的性能和气孔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满足航天焊接标准,还形成了更为严谨的企业新标准。

为了确保100%的合格,管路清洗也不得马虎。为此,王曙群成立专项项目组,通过数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艺流程的改进,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压、高纯度氮气驱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在超细导管内多次高速往复摩擦的工艺方法,优化确定了三步走的清洗技术路径同时,结合新发明的一种分解油污能力强、自身易挥发的专用清洗剂,提高干燥时间和温度,从而确保了清洗剂能完全挥发。最终,该技术荣获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现上海航天技能工人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领域的突破,实现了从制造创造的跨越。

2021年,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自4月以来,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设任务的5次发射,其中包括被称之为太空母港的天和核心舱、太空快递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以及安排两批6名航天员出差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在一次次太空之吻的背后,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已经凭借其可靠稳定的优越性能,逐步从个性化定制组批生产,为实现一年造多船打下了基础。

为满足飞行任务需求,王曙群团队每年要生产5-6套对接机构。如今在149厂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从短期规划扩展到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产品全周期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品规范化生产和特需产品差异化投产,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王曙群带着徒弟认真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事实上,天宫一号发射前还曾出现过一个问题,就是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时无法解锁分离。一面是迫在眉睫的发射任务,一面是不容忽视的设备问题,技术人员无法迅速判定问题的症结,便打电话向王曙群咨询。

王曙群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现场,列出了所有故障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某装置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判定该轴已经断裂,且是由于试验设备过载造成。后来,试验复现证实了事故原因正是如此。在顺利排除故障后,各项试验一切正常,天宫一号发射如期而至。

今年30岁的赵杰是王曙群带的徒弟,也是对接机构总装组中最年轻的一名总装工。在工作中,他对师父的印象就是近乎苛刻的严格,如果是徒弟们负责的工作出现了问题,王曙群会直接把他们叫到现场解决。

我刚开始工作台面比较乱,他就告诉我,工作台面也是工作成果的体现。我们从事的是高精密装配工作,怎么体现高精密?如果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都凌乱不堪,怎么体现出装配的细节?师父的教导点醒了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那以后,赵杰就逐渐养成了把工作台面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工作习惯。

在生活中,同事徒弟称他为老王。同为总装工的夏巧伟认为王曙群就是团队的大家长年初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回不了家,只能在单位就地过年,老王专门为他们拍了好多照片寄回各自的家里,给家人报平安。

对于一些需要在上海买房的年轻同事,老王还会主动在闲时间亲自跑去看一看哪里的户型好、哪里的价格便宜……对于徒弟们而言,王曙群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他是严师,是对接机构质量的把关人;他也是挚友,是独在异乡漂泊时可以依靠的友人。

2015年,对接机构研制进入关键时期。王曙群所在的班组接到了新的任务——开展月面巡视器的研制工作,即玉兔号月球车。

如何做到对接机构和月球车研制两手抓、两不误?王曙群想到的是让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

经过综合考量,他挑选了3“90作为月球车的主操作。王曙群不仅将自己10多年来装配工作的经验倾囊相授,还详细地讲解了月面巡视器产品的移动分系统、结构分系统装配中的几大难点、重点和易犯错的地方,以传、带、帮的形式,让年轻组员在该型号装配方面快速成长。

王曙群的工作室现在共有31名人员,其中有一半人是工龄只有23年的新员工,5人是工龄20年以上的老员工,其余员工工龄在10年左右。

大胆启用新人,是王曙群培养团队人才的一个策略。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是对接机构中的风险点,但王曙群更看重的是他们广阔的知识面和创新的思维,这是对接机构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航天研制进入新阶段,在数字化、智能化大背景下,传统的师徒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术业有专攻的专才,还有能触类旁通复合型的全才。

王曙群对年轻的航天人充满信心:未来是他们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已经交付完成了,新的时代等着年轻人去开创、去定义!

很少以为主语介绍自己的工作,我们团队是他提起种种成就时最常用的词。他认为,自己只是群体的代表,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把荣誉归功于团队,认为他们是航天强国建设最有力的后盾。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在王曙群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和团队的信念是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新图强

航天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说。中国航天人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他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