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被肆意转发,文章披露了孔子学院的乱象丛生,引发了网友对孔子学院的强烈质疑,而对于美国停办孔子学院的消息,更让人有“某位贪官被拉下水后的大快人心之感”,不少网友纷纷转发。
美国真的下令将孔子学院全部停办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虚假新闻”。
5月28日,孔子学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均对“美国下令停办60多所孔子学院”这一传闻进行了声明:
5月26日晚11时许,腾讯微信公众号“今闻解读”发表题为《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微信文章。此新闻纯属捏造,完全失实。事实真相是,目前美国109所孔子学院全部运行正常,没有一所关闭。特此声明。
申明之后,“今闻解读”公众号,在历史消息中,已经看不到上述声明中提到的那篇微信文章。但是,在微信平台搜索里,还是能看到大量被转发的《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微信文章,也的确出自“今闻解读”公众号。
假消息是如何大行其道传播开来的?
既然是假消息,自然会漏洞百出。笔者好奇心驱使,发挥了一下强大的八卦才能,这不果然人肉出了些许端倪:漏洞一:数据悬殊很大
笔者发现,文章中提到的“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跟真实数据悬殊很大。
事实上,早在2013年底,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就已达440所,孔子课堂646个,共计1086个;最新消息称,孔子学院已突破500所,孔子课堂更是超过1000家。而孔子学院在美国的数量,并非60所,而是109所。
从两组数据的比对,不难推断,这篇文章真正的发布时期至少在2013年之前。漏洞二:网上搜索无果
按照常理,如果美国下令停办孔子学校是真实事件,那么互联网上这样的新闻应该很多,而事实上,通过谷歌搜索关键词“孔子学院”以及“Confucius Institute”,均没有搜索到相关信息。
而在国内,连“知乎”这样的对时事比较敏感的网站,也并未发现对于此事的热议帖。相反,2012年5月18日,一个关于“为什么美国要求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期离境、拒提供续签?”的问题引来了“知乎”诸多网友的热议。
如果说,是中文传达速度不够及时,那么去BBC和CNN以及美国教育部网站上,笔者也均没有发现跟此事相关的蛛丝马迹。这难免有些奇怪。真相:消息源自四年前的墙外论坛旧帖
笔者在搜索相关信息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发布于2012年的名叫《美国为啥叫孔子学院滚蛋》的长博文,里面不少观点和《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文章相似,甚至表述一致。
通过对内容的更多搜索,最终指向了一篇叫做《感谢美国政府撕下了孔子学院的画皮》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是在2012年5月24日。
通过比对,网上疯传的《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文章跟《感谢美国政府撕下了孔子学院的画皮》内容完全一致,而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美国撕下了孔子学院的遮羞布!》。另外,笔者还发现这些文章早在2014年,不少微信公众号就已转载过。事情人肉到这个地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1.某个墙外的小论坛早在2012年或者更早,就已发布过此文章,并一直未清理;
2.通过复杂的互联网传播,近日被某个想成名的公众号再次发布想引发关注;
3.经过著名微博博主的转发,这个消息迅速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
4.持续发酵后,有人把标题改成了《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发布,更加抓眼球;
5.消息被贴到了国内的几个论坛(也有可能是善良的群众搬运);
6.论坛传播后,为了增加人气与访问量的博主把文章转到了博客与空间;
7.微信公众号为了增加阅读量跟粉丝,把文章贴完后发了出来;
8.借助微信朋友圈强大的转载力量,这个文章成了爆款后又有人把它转到了微博;
9.更多的转发,于是不仅我看到了,而且你也可能看到了这条假消息。
为什么文章漏洞百出,居然没人发现?还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转载?笔者在此想提醒各位网民,转发文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擦亮眼睛,千万不要沦为别人的帮凶还全然不知!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理性的网民、理性的媒体,不随波逐流。
孔子学院的全球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软实力建设。比如,德国创办了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歌德学院”,西班牙创建了“塞万提斯学院”。而孔子学院,则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孔子学院创建目的:文化输出
孔子学院,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国家把在世界各国建设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宣传中国形象、增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近年来,除了以汉语言文化推广为主的普通孔子学院之外,还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旅游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特色孔子学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推广中华文化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再是单纯的汉语推广,而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韩国首尔,截止到2015年,十年间,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人称“海外大跃进”。
从全球分布上看,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孔子学院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根据计划,到2020年,孔子学院将在近500个世界大型城市设点,基本实现全球布局,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发展瓶颈:赔本赚吆喝还遭遇关闭、停办
看到孔子学院如此迅猛的扩张,许多人为之兴奋不已:这么多洋人都学习和仰慕我中华传统文明,真乃我民族之千年盛事。孔老夫子当年“道行于天下”的未竟理想实现似乎指日可待。但是,10年来,孔子学院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外,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始终却突破不多。一方面,孔子学院在大张旗鼓地创建,仿佛建成了多少学校好像就完成了任务,可以给国人一个圆满的交代一样。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和教材编制严重不足。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甚至有很多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
近年来,孔子学院的巨额亏损也一直为人诟病。至今为止孔子学院的建立已经花了数十亿元之巨,而这几十亿元人民币大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而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大举扩张,也让一些国家产生了担心孔子学院成为文化入侵的工具的顾虑。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部分孔子学院关闭、停办的事实: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出路:调整战略,改变输出方式
有人说,孔子学院并没有对孔子的研究和其思想精神的传播有什么贡献。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教外国人中文而已,是资助人家的教育。陷入种种困境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在“究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怎样一种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一定要弄清楚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向海外传扬中国文化、孔子思想,还是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
要把孔子的儒家思想推向更多国家,还要看孔子思想与当今世界的价值观的异同之处。孔子思想基本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也有其局限性。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西方民众并不以之为然,他们要的是民主和自由,每个人能平等地生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这就与孔子思想有一定的冲突。
因此,对于孔子学院,西方社会也一直质疑不断。西方民众往往对官方机构心存警惕,认为政府和权力不应插手民间机构。以这种视角看来,他们眼中的孔子学院是在输入价值观,搞“文化渗透”,因此招致许多民众反感。
文化输出,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比如人家对我们传统技艺的追捧,对我们影视巨作的热爱,这种潜移默化中的文化输出更能让人接受。而如果以国家名义去做,就得慎之又慎。过多的政府行为,可能容易招致反感。由此可见,孔子学院那种一成不变的输出方式,显然应该有所改变了。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我们一些官员对孔子学院和文化交流的认识方式。文化交流不是一项政绩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文化交流规律办事。更重要的是,孔子学院目标还是推广文化,而文化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同,关键还是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与先进性,而不是我们投入资金的多少。归根结底,我们应在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之实现现代化,成为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先进文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创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