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亿用药市场中最具潜力中药产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亿用药市场中最具潜力中药产品

在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两类疾病的双重影响下,补脾益肠丸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未来的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5年,炎症性肠病(IBD)用药市场规模高达104.3亿元,其中,结肠炎用药规模为19.2亿元,占比近两成,同比2014年增长了18.9%,是国内药品市场平均增速(7.6%)的两倍多。目前国内主治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畅销中成药当属补脾益肠丸,药智数据显示,最早关注该疾病领域并研发这一产品的是广药陈李济。

近年来,我国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以结肠炎为例,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比十年前增长十倍,达到十万分之四千。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老年人易患结肠炎主要与其抵抗力下降有关,而青壮年易患结肠炎主要与他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不正确有关。此外,有约5%的结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2015年IBD用药市场规模104.3亿元结肠炎用药占两成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以止泻、肠道抗炎/抗感染药为主的炎症性肠病(IBD)用药市场规模高达104.3亿元,其中,结肠炎用药规模为19.2亿元,占比近两成,同比2014年增长了18.9%,是国内药品市场平均增速(7.6%)的两倍多。在国内药品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结肠炎用药市场规模却逆势上扬。

从药品成分来看,2015年结肠炎中成药市场规模为5.6亿元,在结肠炎用药市场中占比为27%,高于同期国内中成药市场份额25%的平均水平。

从终端分布来看,2015年,结肠炎用药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规模为8.7亿元,占比45.5%,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零售药店,占比分别是36.8%;基层医院的市场份额很小,累计仅有8.1%。

结肠炎用药主要集中在零售药店和城市等级医院,这与结肠炎患者的用药特征和该类药品的处方性质密不可分。对于症状较轻或者年轻患者来说,会首选零售药店自我药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者老年患者来说,等级医院又成为首选。同时,结肠炎用药品类中,RX占比达到68.7%。

结肠炎病理复杂,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中西药结合,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西药以消炎为主,中药以扶正为主。目前国内主治结肠炎的畅销中成药当属补脾益肠丸,药智数据显示,最早关注该疾病领域并研发这一产品的是广药陈李济,早在1987年就拿到了CFDA批文。

结肠炎中成药畅销产品TOP10累计市场份额达77.1%

结肠炎用药中,中成药畅销产品TOP10的累计市场份额为77.1%,市场集中度高。其中,市场份额最高的是陈李济补脾益肠丸,该产品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市场份额快速扩张,2015年的市场规模已经破亿。究其原因,主要是陈李济的补脾益肠丸首创胃肠分溶双层中药丸,具有国家专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达97%,是符合目前结肠炎患者自我药疗需求的首选药品。在自我药疗、自我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患者越来越看重药品的安全性,结肠炎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潜力品种之补脾益肠丸

随着结肠炎知识的普及,以及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患者将更加重视对结肠炎的病前预防和病后保养,以防止反复发作,这也将为结肠炎中成药的发展提供潜在机会。

中康CMH数据显示,补脾益肠丸是治疗结肠炎最常用的中成药。该药品现有的生产厂家以广药陈李济为主,也是最早发现该类药品潜在市场价值的企业,因产品功效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也是广药陈李济的明星产品,在企业现有的20多个产品中销售额排名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补脾益肠丸的适应症不仅仅局限于结肠炎,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功效。相关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为IBD的前期表现,目前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在10%-20%左右,患病人群更广,患者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受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的影响,现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以中成药扶正剂为主,达到健脾和胃,收敛涩肠,保护、修复肠胃的作用,相对于化学药,中成药在发病周期中的应用时间更长,即可以配合化学药使用,更加有效缓解病症,又可以在病前预防、病后保健使用,防止病发和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带来的市场需求,为补脾益肠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该产品健脾和胃,对肠胃均有保护作用,有效的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首先。

总体来看,在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两类疾病的双重影响下,补脾益肠丸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未来的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本文来自新康界(XKJ0101)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亿用药市场中最具潜力中药产品

在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两类疾病的双重影响下,补脾益肠丸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未来的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5年,炎症性肠病(IBD)用药市场规模高达104.3亿元,其中,结肠炎用药规模为19.2亿元,占比近两成,同比2014年增长了18.9%,是国内药品市场平均增速(7.6%)的两倍多。目前国内主治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畅销中成药当属补脾益肠丸,药智数据显示,最早关注该疾病领域并研发这一产品的是广药陈李济。

近年来,我国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以结肠炎为例,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比十年前增长十倍,达到十万分之四千。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老年人易患结肠炎主要与其抵抗力下降有关,而青壮年易患结肠炎主要与他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不正确有关。此外,有约5%的结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2015年IBD用药市场规模104.3亿元结肠炎用药占两成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以止泻、肠道抗炎/抗感染药为主的炎症性肠病(IBD)用药市场规模高达104.3亿元,其中,结肠炎用药规模为19.2亿元,占比近两成,同比2014年增长了18.9%,是国内药品市场平均增速(7.6%)的两倍多。在国内药品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结肠炎用药市场规模却逆势上扬。

从药品成分来看,2015年结肠炎中成药市场规模为5.6亿元,在结肠炎用药市场中占比为27%,高于同期国内中成药市场份额25%的平均水平。

从终端分布来看,2015年,结肠炎用药在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规模为8.7亿元,占比45.5%,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零售药店,占比分别是36.8%;基层医院的市场份额很小,累计仅有8.1%。

结肠炎用药主要集中在零售药店和城市等级医院,这与结肠炎患者的用药特征和该类药品的处方性质密不可分。对于症状较轻或者年轻患者来说,会首选零售药店自我药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者老年患者来说,等级医院又成为首选。同时,结肠炎用药品类中,RX占比达到68.7%。

结肠炎病理复杂,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中西药结合,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西药以消炎为主,中药以扶正为主。目前国内主治结肠炎的畅销中成药当属补脾益肠丸,药智数据显示,最早关注该疾病领域并研发这一产品的是广药陈李济,早在1987年就拿到了CFDA批文。

结肠炎中成药畅销产品TOP10累计市场份额达77.1%

结肠炎用药中,中成药畅销产品TOP10的累计市场份额为77.1%,市场集中度高。其中,市场份额最高的是陈李济补脾益肠丸,该产品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市场份额快速扩张,2015年的市场规模已经破亿。究其原因,主要是陈李济的补脾益肠丸首创胃肠分溶双层中药丸,具有国家专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达97%,是符合目前结肠炎患者自我药疗需求的首选药品。在自我药疗、自我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患者越来越看重药品的安全性,结肠炎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潜力品种之补脾益肠丸

随着结肠炎知识的普及,以及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患者将更加重视对结肠炎的病前预防和病后保养,以防止反复发作,这也将为结肠炎中成药的发展提供潜在机会。

中康CMH数据显示,补脾益肠丸是治疗结肠炎最常用的中成药。该药品现有的生产厂家以广药陈李济为主,也是最早发现该类药品潜在市场价值的企业,因产品功效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也是广药陈李济的明星产品,在企业现有的20多个产品中销售额排名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补脾益肠丸的适应症不仅仅局限于结肠炎,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功效。相关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为IBD的前期表现,目前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在10%-20%左右,患病人群更广,患者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受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的影响,现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以中成药扶正剂为主,达到健脾和胃,收敛涩肠,保护、修复肠胃的作用,相对于化学药,中成药在发病周期中的应用时间更长,即可以配合化学药使用,更加有效缓解病症,又可以在病前预防、病后保健使用,防止病发和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带来的市场需求,为补脾益肠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该产品健脾和胃,对肠胃均有保护作用,有效的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首先。

总体来看,在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两类疾病的双重影响下,补脾益肠丸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未来的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本文来自新康界(XKJ0101)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