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冠疫苗接种扩展到3-11岁人群,建立免疫屏障在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冠疫苗接种扩展到3-11岁人群,建立免疫屏障在即?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指出,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覆盖,努力实现尽可能高的疫苗覆盖率,为我国研究调整防控策略创造条件。

2021年10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点,3~11周岁适龄儿童正在接种新冠疫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近段时间,新一轮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持续扩散至十余省份。在此背景下,为全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我国各省区市一方面启动加强针免疫接种,同时也正在部署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儿童青少年耐受性良好

2021年10月28日,北京市疫苗接种组织协调工作组表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北京市今日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北京市接种方案,3-11岁人群包括在校(园)学生和非在校(园)人群,接种时接种者需年满3周岁。

此前在10月26日下午,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在前期疫苗接种工作基础上,浙江省进一步扩大接种人群的年龄范围,将疫苗接种人群年龄由12岁以上调整至3岁以上。综合国家疫苗供应情况,浙江计划11月20日前,完成3-11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12月20日前,完成两剂次全程接种。

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除北京、浙江外,海南、湖北、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河北、安徽、广西、山东、黑龙江等多个省区市也已先后宣布全省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此外,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0月27日发布信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上海将按照知情自愿原则,10月28日20时起启动6-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登记预约接种。6-11岁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根据有关部署安排另外适时启动接种工作。

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并未公开宣布启动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曾在今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3-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的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的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据悉,3-11岁人群获批使用的疫苗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包括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等分装)、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生物)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各地疾控部门发布的公告显示,只要年龄在3-11岁、身体健康、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的儿童均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对于大众关心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安全性问题,疾控部门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已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在3-17岁人群中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岁-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一样,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

界面新闻注意到,各地3-17岁人群接种工作均强调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以及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例如,浙江省表示,鉴于3岁至11岁年龄段属于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性,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代签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海南、广西、湖南长沙市等地均表示,为确保接种安全,要求各接种单位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和接种后留观制度;各接种单位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儿童适用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医疗救治保障,以及疑似异常反应救治保障。

何时才能建立免疫屏障?

此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全面覆盖12岁及以上人群。据国家卫健委网站通报,截至2021年10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133.9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曾表示,我国疫苗接种总人数9月中旬已达110084.2万,其中102220.7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日前,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邵一鸣在博鳌亚洲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上指出,现在国内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80%以上的水平。

接种率达到多少才能全面建立免疫屏障?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8月份曾公开表示,80%以上的人口接种疫苗之后,中国就可以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但是,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确定的一个数值,但目标还是要尽可能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应种尽种”,“ 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覆盖,努力实现尽可能高的疫苗覆盖率,为我国研究调整防控策略创造条件。”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此前提出80%以上接种率就能建立免疫屏障这一判断是基于一个主要前提,即疫苗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但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德尔塔毒株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疫苗虽然在预防发病、重症方面效果明显,但在阻断传播方面还不彻底,所以对于免疫屏障何时建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判断。

同时,金冬雁也强调,接种疫苗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疫苗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的危险性,将新冠肺炎流感化,并将全球大流行转为一个风土病;另一方面,疫苗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传播,但能降低超级传播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目前中国能够控制住疫情,疫苗有最大的功劳。”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在数据完整、观测充分的情况下,疫苗接种可以进一步扩展到3-11岁年龄段,“如果儿童没有接种疫苗,相当于群体免疫屏障出现了一段空白。”

金冬雁表示,3-11岁人群接种疫苗不仅是对儿童的保护,更是对60岁以上老人等免疫功能相对较低人群的保护。因为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一旦有疫情发生,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学生放学回家后,又会造成家庭传播。

同时,金冬雁也指出,扩大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是全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研发出能更好阻断病毒传播的高质量疫苗,否则即使达到100%接种率,仍然不能杜绝新冠病毒的传播。

此前,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曾光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疫苗研制正好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国家应鼓励科学、新概念的疫苗问世,审批过程可以适度加快,使其尽快投入临床使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冠疫苗接种扩展到3-11岁人群,建立免疫屏障在即?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指出,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覆盖,努力实现尽可能高的疫苗覆盖率,为我国研究调整防控策略创造条件。

2021年10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点,3~11周岁适龄儿童正在接种新冠疫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近段时间,新一轮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持续扩散至十余省份。在此背景下,为全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我国各省区市一方面启动加强针免疫接种,同时也正在部署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儿童青少年耐受性良好

2021年10月28日,北京市疫苗接种组织协调工作组表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北京市今日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北京市接种方案,3-11岁人群包括在校(园)学生和非在校(园)人群,接种时接种者需年满3周岁。

此前在10月26日下午,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在前期疫苗接种工作基础上,浙江省进一步扩大接种人群的年龄范围,将疫苗接种人群年龄由12岁以上调整至3岁以上。综合国家疫苗供应情况,浙江计划11月20日前,完成3-11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12月20日前,完成两剂次全程接种。

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除北京、浙江外,海南、湖北、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河北、安徽、广西、山东、黑龙江等多个省区市也已先后宣布全省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此外,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0月27日发布信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上海将按照知情自愿原则,10月28日20时起启动6-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登记预约接种。6-11岁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根据有关部署安排另外适时启动接种工作。

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并未公开宣布启动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曾在今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3-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的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的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

据悉,3-11岁人群获批使用的疫苗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包括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等分装)、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生物)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各地疾控部门发布的公告显示,只要年龄在3-11岁、身体健康、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的儿童均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对于大众关心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安全性问题,疾控部门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已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在3-17岁人群中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岁-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一样,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

界面新闻注意到,各地3-17岁人群接种工作均强调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以及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例如,浙江省表示,鉴于3岁至11岁年龄段属于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性,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代签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海南、广西、湖南长沙市等地均表示,为确保接种安全,要求各接种单位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和接种后留观制度;各接种单位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儿童适用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医疗救治保障,以及疑似异常反应救治保障。

何时才能建立免疫屏障?

此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全面覆盖12岁及以上人群。据国家卫健委网站通报,截至2021年10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133.9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曾表示,我国疫苗接种总人数9月中旬已达110084.2万,其中102220.7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日前,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邵一鸣在博鳌亚洲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上指出,现在国内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80%以上的水平。

接种率达到多少才能全面建立免疫屏障?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8月份曾公开表示,80%以上的人口接种疫苗之后,中国就可以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但是,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确定的一个数值,但目标还是要尽可能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应种尽种”,“ 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覆盖,努力实现尽可能高的疫苗覆盖率,为我国研究调整防控策略创造条件。”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此前提出80%以上接种率就能建立免疫屏障这一判断是基于一个主要前提,即疫苗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但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德尔塔毒株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疫苗虽然在预防发病、重症方面效果明显,但在阻断传播方面还不彻底,所以对于免疫屏障何时建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判断。

同时,金冬雁也强调,接种疫苗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疫苗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的危险性,将新冠肺炎流感化,并将全球大流行转为一个风土病;另一方面,疫苗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传播,但能降低超级传播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目前中国能够控制住疫情,疫苗有最大的功劳。”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在数据完整、观测充分的情况下,疫苗接种可以进一步扩展到3-11岁年龄段,“如果儿童没有接种疫苗,相当于群体免疫屏障出现了一段空白。”

金冬雁表示,3-11岁人群接种疫苗不仅是对儿童的保护,更是对60岁以上老人等免疫功能相对较低人群的保护。因为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一旦有疫情发生,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学生放学回家后,又会造成家庭传播。

同时,金冬雁也指出,扩大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是全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研发出能更好阻断病毒传播的高质量疫苗,否则即使达到100%接种率,仍然不能杜绝新冠病毒的传播。

此前,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曾光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疫苗研制正好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国家应鼓励科学、新概念的疫苗问世,审批过程可以适度加快,使其尽快投入临床使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