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传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化妆品类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低个位数,这一方面与各地疫情反复以及今年多发极端异常天气、线下零售消费意愿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份额的争抢主战场,国际大牌、免税商店在中国市场纷纷加大打折促销力度,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加剧了对国内外化妆品企业的冲击。
日前,包括上海家化、贝泰妮、华熙生物在内的国内化妆品上市企业以及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等外资巨头均发布了2021三季报。各家三季度业绩情况有何亮点?遇到了哪些难题?如何继续寻找生意的第二增长曲线?可从其最新财报中窥探一二。
上海家化前三季扣非净利4.74亿,美妆增速跑赢行业水平
10月26日晚间,上海家化披露2021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3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上升35%;扣非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72%,经营性现金流9.8亿元,同比提升59%。
△截自上海家化财报
前三季度,上海家化持续围绕“123经营方针”深化公司经营改革,护肤美妆品类实现超25%的增速。上海家化方面表示,围绕“品牌创新”,公司持续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梳理了清晰的品牌及品类定位,并持续聚焦在高端护肤和功效性护肤的重点品类领域。继而实现护肤美妆品类远超化妆品行业平均水平。
△上海家化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渠道方面,电商渠道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超45%的高速增长。截止目前,电商渠道已与阿里、拼多多、抖音、唯品会等多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大力发展店铺自播与会员运营,提升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沟通效率,并根据运营数据的反馈,集中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升级后的产品及体验。
线下渠道,上海家化新零售业务前三季度取得100%+增长,并在线下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至10%+。商超渠道,上海家化拓展自有到家平台、运用到店促销赋能、会员直播助力销售;百货渠道,优化提升会员运营效率;屈臣氏渠道,推进生态圈投放,通过会员运营、线上平台及其自有到家平台,持续推动渠道进阶。
报告期内,上海家化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护肤美妆品类试水数字化运营,用内容运营赋能品牌。
贝泰妮单季净利同比增64.29%,前三季研发费用提高44.48%
10月26日,薇诺娜母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贝泰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05%至21.1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03%至3.55亿元。
△截自贝泰妮财报
贝泰妮表示,今年前9个月的营收增长,主要因公司的产品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销售规模和销售收入增长较快所致。今年第三季度,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47.29%;净利润9023.63万元,同比增长64.29%
值得注意的是,贝泰妮在今年前三季度在研发活动上投入较多,2021年1-9月,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6848.1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4.48%。
功效性护肤赛道领航者薇诺娜作为贝泰妮的核心品牌,在今年天猫预售中再度突破,赢得了开门红:前15分钟全店预售金额破2亿,超去年同期全天预售,截止21日0:14分破7亿,超去年双11全期。其中,200万套薇诺娜舒缓修护冻干面膜上架即售罄,王牌产品舒敏保湿特护霜破2亿,且清透防晒乳、舒敏面膜单品均破亿。
在昨日财报发布的同时,贝泰妮还发布公告称,为充分利用公司在国产化妆品领域的资源、发挥公司丰富的行业经验,打造专业化的皮肤大健康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公司拟出资4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南贝泰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核准为准)。
华熙生物三季报净利5.55亿,研发投入同比增101.18%
昨日(10月26日),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76亿元,同比增长65.69%;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4.22%,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截自华熙生物财报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12亿元,同比增长88.68%;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6.91%。主要系公司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同比取得较快增长,原料产品收入和医疗终端产品收入同比取得平稳增长。
作为华熙生物整体增长的强力推动引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产品创新能力持续体现。9月,“全球玻尿酸领导者”润百颜品牌正式发布第3代玻尿酸水润次抛精华。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投入研发费用1.92亿元,同比增加101.18%。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0.85亿元,同比增加138.21%,持续加码内生创新、校企“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吸纳。前瞻性的基础研发和不断完善的中试制造及产业转化能力,为业务增长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华熙生物方面表示,通过为全球企业客户及个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生物活性物原料及生命健康终端消费品,华熙生物业绩再创新高。未来将在基础能力构建和战略领域继续加大投入,致力于研发和产品创新,利用自身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助力提升中国经济“内循环”和全球经济“大循环”。
欧莱雅前三季活性健康部领涨,高档化妆品部单季营收最高
10月22日,欧莱雅集团对外正式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欧莱雅的四大业务部门以及所有区域销售额均录得增长。截止2021年9月30日,欧莱雅前三季度总营收约为17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按固定汇率算增长18.8%,第三季度营收为605.6亿元,同比增长13.1%。
△截自欧莱雅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疫情形势严峻、旅行受到限制,欧莱雅依旧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护发和护肤产品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兰蔻和赫莲娜等高端品牌。
按部门划分,活性健康部领涨,在前三季度同比去年增长34.5%,在第三季度同比去年增长28.4%。前三季度贡献总销售额最多的部门为大众化妆品部,该部门营收677.2亿元,约占总营收的38.56%;第三季度, 该部门营收225.7亿,约占总营收的37.26%。
欧莱雅集团表示,大众化妆品部门能持续复苏,主要得益于彩妆品牌NYX和美宝莲纽约业绩的上涨以及护肤品牌巴黎欧莱雅REVITALIFT复颜抗皱紧致系列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认可。
而第三季度营收最高的部门的高档化妆品部,部门营收约23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约占总营收的39%。
欧莱雅集团还表示,所有领域的表现都明显优于全球美容市场的平均水平。在2021年前9个月,其香水销售额增长了40%,而整体市场增长了19%;护肤品销售额增长了20%,整体市场增长了9%;化妆品销售额增长了15%,整体市场增长了9%;护发和染发业务销售额增长了12%,而整体市场增长了7%左右。
欧莱雅提到,电商业务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也是欧莱雅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据悉,在2021年前三季度,电商渠道销售额收获了29.7%的同比增长,占欧莱雅总销售额的26.6%,相较于2020年23.7%的占比略有上升。
联合利华各业务提价对冲成本上升,预计明年通胀率将高于今年
10月21日美股盘前,联合利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联合利华营收134.5亿欧元,同比增长4%。销售额同比增长2.5%,销量同比降低1.5%,价格同比增长4.1%。
△截自联合利华官网
从细分业务来看,美容及个人护理业务营收为56.9亿欧元,基本销售额同比增长2.6%,销量同比降低1.3%,价格同比增长3.9%。家庭护理业务营收为27亿欧元,基本销售额同比增长1.4%,销量同比降低3.2%,价格同比增长4.8%。
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利华各业务都加入“涨价大本营。”
联合利华表示,预计全年利润率仍将保持在与预期一致的水平。预期全年基本销售增长将保持在同比增长3- 5%范围。联合利华称,通胀在2022年可能会加速,令消费品公司继续承受压力,迫使他们上调价格,以抵消能源和其他成本飙升的影响。
联合利华首席财务官格雷姆·皮特基利也认为,通胀压力几乎不会缓解,这可能对央行官员构成打击,他们希望当前的价格飙升将是暂时的。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他表示:“我们预计明年的通胀率将高于今年。”
宝洁7-9月净利同比下滑4%,美妆/牙膏/剃须刀还要涨价
10月19日晚间,宝洁集团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2021年7-9月)财报。财报显示,7-9月集团净销售额为203.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9.60亿),同比增长5%;除去外汇、收购和资产剥离的影响,有机销售额增长了4%;净利润为4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3.65亿),同比下滑4%。
△截自宝洁财报
宝洁的五个业务部门都实现了增长,按业务划分,宝洁旗下美容护肤部门销售额约为253.30亿,同比增长5%,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4%;理容部门销售额107.80亿,同比增长5%;健康护理部门销售额171亿,同比增长8%,有机增长7%;纺织品及家居护理部门销售额约447.88亿,同比增长5%,有机增长了5%;婴儿、女性及家庭护理部门销售额310.81亿,同比增长3%,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
针对市场最为关心的通胀预期方面,宝洁最新财报预计2022财年受到原材料和运费走高冲击的影响分别为21亿和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共19亿美元的预期进一步走高。公司的测算建立在现货价格上,因此预期(短期内)商品成本的压力没有放松的迹象。
宝洁介绍称,面对目前的供应链状况,公司已经通过增加备用供应商,调整运输路线绕过拥堵地区、调整产品配方来应对,甚至对供应商采取限购避免囤货。宝洁方面还表示,为了应对通胀,公司可能会提高美妆、口腔护理和剃须护理产品的价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