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生物:立足于自主研发能力,专注于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创新疫苗领域

2021年10月28日,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成大生物”,股票简称“688739”)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共计发行新股数量4,165万股,发行价格110.00元/股。

成大生物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传统疫苗的升级换代和创新疫苗的研发,核心产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可采用Zagreb2-1-1注射法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乙脑灭活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国产乙脑灭活疫苗产品。

行业机遇为疫苗领域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得益于全球人均寿命的提高、老龄化比例的提升、民众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及公共医疗卫生的发展,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5-2018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从275.5亿美元增加至31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2018年疫苗市场收入占全球药品收入的2.5%。未来在创新疫苗上市及中国、印度和南美等新兴市场的销售扩张的推动下,全球疫苗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将达到559.8亿美元,占药品市场收入的比重将达到3.5%。

我国大力发展与扶持疫苗行业,相关部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疫苗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整合资源,促进疫苗行业的整体发展。另外,中国政府还采取了扩大全国免疫规划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预防性医疗保健支出,扩大计划免疫品种范围,预计将大幅增加相关疫苗的批签发量,推动国内疫苗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

2015年至2018年,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7%,投入到疫苗等预防性医疗卫生支出的费用也在不断增长。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也在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疫苗市场在2018年达到30.8亿元营收规模,预计于2023年增至44.1亿元,2018年到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5%。非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营收规模在2018年达到300.9亿元,预计到2023年增长到973.6亿元,2018年到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6.5%。非免疫规划疫苗在2018年占疫苗市场收入的90.7%,在我国疫苗市场占主导地位,随着未来几年非免疫规划疫苗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公司拥有开发疫苗核心生产技术的综合实力

成大生物拥有的主要核心技术是“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制备疫苗的工艺平台技术”,该技术最早源于技术发明者阿卡迪博士的“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疫苗技术”。取得此技术后,公司采用国际标准狂犬病固定毒株PV-2061株和低代次的Vero细胞,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工艺优化和产业化生产,逐步形成了自主拥有的核心技术“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制备疫苗的工艺平台技术”。该技术的成功标志着公司攻克了我国十几年来大规模细胞培养制备高品质疫苗的技术性难题,在疫苗生产工艺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跨国公司在我国高端人用狂犬病疫苗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推动了我国疫苗生产技术的进步。

公司的自主研发立足于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公司已初步完成了细菌疫苗技术平台、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平台的建设。基于病毒疫苗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公司已完成出血热疫苗的临床试验,并将四价鸡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等疫苗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基于细菌结合疫苗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公司已将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并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具备持续科技创新的能力,成大生物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累计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市级科学技术计划或项目14项。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公司结合已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方面进行布局;同时公司拥有将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深度融合的能力,已投入使用的生产设施均获得了中国的GMP认证,并通过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的认证,亦在多个海外国家取得GMP证书或通过GMP检查。2018-2019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销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名;在北京和沈阳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北京研发中心侧重于开发细菌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而沈阳研发中心侧重于开发病毒疫苗并设有疫苗研发中试车间。

从疫苗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疾病领域的疫苗未实现国产化或国产化产品的预防免疫能力具有局限性,亟需推进高品质疫苗产品的研发计划;公司的沈阳生产中心主要布局人用狂犬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生产车间。沈阳生产中心的场地、设备及人员均无法满足新增四款疫苗的生产需求,因此公司需新建符合国际、国内GMP标准和WHO标准的大型疫苗生产中心以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成大生物本次募集资金投向本溪分公司人用疫苗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人用疫苗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人用疫苗研发项目,对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推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成大生物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并提升生产能力,巩固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司在研项目的研发进程,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公司未来将聚焦于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近中期重点发展创新疫苗,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远期将以人用疫苗为着力点,逐步延伸至重组蛋白、抗体药物等领域,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成大生物:立足于自主研发能力,专注于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创新疫苗领域

2021年10月28日,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成大生物”,股票简称“688739”)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共计发行新股数量4,165万股,发行价格110.00元/股。

成大生物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传统疫苗的升级换代和创新疫苗的研发,核心产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可采用Zagreb2-1-1注射法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乙脑灭活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国产乙脑灭活疫苗产品。

行业机遇为疫苗领域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得益于全球人均寿命的提高、老龄化比例的提升、民众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及公共医疗卫生的发展,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5-2018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从275.5亿美元增加至31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2018年疫苗市场收入占全球药品收入的2.5%。未来在创新疫苗上市及中国、印度和南美等新兴市场的销售扩张的推动下,全球疫苗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将达到559.8亿美元,占药品市场收入的比重将达到3.5%。

我国大力发展与扶持疫苗行业,相关部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疫苗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整合资源,促进疫苗行业的整体发展。另外,中国政府还采取了扩大全国免疫规划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预防性医疗保健支出,扩大计划免疫品种范围,预计将大幅增加相关疫苗的批签发量,推动国内疫苗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

2015年至2018年,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7%,投入到疫苗等预防性医疗卫生支出的费用也在不断增长。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也在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疫苗市场在2018年达到30.8亿元营收规模,预计于2023年增至44.1亿元,2018年到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5%。非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营收规模在2018年达到300.9亿元,预计到2023年增长到973.6亿元,2018年到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6.5%。非免疫规划疫苗在2018年占疫苗市场收入的90.7%,在我国疫苗市场占主导地位,随着未来几年非免疫规划疫苗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公司拥有开发疫苗核心生产技术的综合实力

成大生物拥有的主要核心技术是“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制备疫苗的工艺平台技术”,该技术最早源于技术发明者阿卡迪博士的“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疫苗技术”。取得此技术后,公司采用国际标准狂犬病固定毒株PV-2061株和低代次的Vero细胞,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工艺优化和产业化生产,逐步形成了自主拥有的核心技术“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制备疫苗的工艺平台技术”。该技术的成功标志着公司攻克了我国十几年来大规模细胞培养制备高品质疫苗的技术性难题,在疫苗生产工艺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跨国公司在我国高端人用狂犬病疫苗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推动了我国疫苗生产技术的进步。

公司的自主研发立足于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公司已初步完成了细菌疫苗技术平台、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平台的建设。基于病毒疫苗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公司已完成出血热疫苗的临床试验,并将四价鸡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等疫苗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基于细菌结合疫苗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公司已将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并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具备持续科技创新的能力,成大生物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累计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市级科学技术计划或项目14项。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公司结合已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方面进行布局;同时公司拥有将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深度融合的能力,已投入使用的生产设施均获得了中国的GMP认证,并通过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的认证,亦在多个海外国家取得GMP证书或通过GMP检查。2018-2019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销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名;在北京和沈阳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北京研发中心侧重于开发细菌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而沈阳研发中心侧重于开发病毒疫苗并设有疫苗研发中试车间。

从疫苗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疾病领域的疫苗未实现国产化或国产化产品的预防免疫能力具有局限性,亟需推进高品质疫苗产品的研发计划;公司的沈阳生产中心主要布局人用狂犬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生产车间。沈阳生产中心的场地、设备及人员均无法满足新增四款疫苗的生产需求,因此公司需新建符合国际、国内GMP标准和WHO标准的大型疫苗生产中心以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成大生物本次募集资金投向本溪分公司人用疫苗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人用疫苗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人用疫苗研发项目,对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推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成大生物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并提升生产能力,巩固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司在研项目的研发进程,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公司未来将聚焦于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近中期重点发展创新疫苗,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远期将以人用疫苗为着力点,逐步延伸至重组蛋白、抗体药物等领域,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