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即将施行,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纳入监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即将施行,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纳入监管

公众发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随申拍”等渠道进行报告或者举报,部门应当完善报告和举报的处置流程和奖励制度。

图片来源:图虫

刘素楠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0月28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介绍,《条例》共九章,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框架结构上,本次修订以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为中心,将安全生产放在城市“大生产”“大安全”的背景下进行总体布局,增加第二章安全风险防控和第三章社会共治两个专章,对城市安全生产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规范进行归纳和提升。

《条例》注重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第二章安全风险防控对此作了系统、全面的规范。

《条例》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测工作,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要求相关部门开展风险研究,定期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强化数字化管控,推动“两网融合”,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提升风险识别、研判和处置能力;强化规划和项目防控,明确编制相关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安全防控需要,实行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和一体化提升改造。

《条例》第三章社会共治重点对社会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参与安全治理作了规定。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运用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事故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

公众发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随申拍”等渠道进行报告或者举报,部门应当完善报告和举报的处置流程和奖励制度。

《条例》要求建立专家库,发挥协会组织作用,保障专家、专业机构等参与风险评估等工作;要求高危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明确保险公司应当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确立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条例》重申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条例》注重生产经营单位全流程规范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全员责任制,落实“一岗一责”;明确危险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安全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工作,按照要求向相关部门实时、准确、完整地报送相关数据。

同时,《条例》要求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完善承发包管理制度和危险作业安全规范,细化各方责任,强调流程管控。

聚焦新业态和事故隐患,《条例》回应了问题短板。

《条例》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增加相应的安全生产要求;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具有作业指令权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明确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业主方的房屋安全责任;增加对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改变工艺、相关研发试验等的安全评估要求和安全流程设置要求。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李彩云指出,本次修订创设性的增设了风险防控和社会共治两个章节,在全国同类地方立法中系属首创,将极大地促进安全生产治理在理念、方法、主体上的三个转变。

首先是观念思维的转变,从查事故、除隐患为主向风险预防转变,注重识别评估风险、监测预警风险、应对管控风险和跟踪更新的全过程闭环治理,同时关注复合风险、潜在风险、风险耦合、风险周期等开展研究,完善防控措施。

其次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本次修订为数字化的信息获取、交互共享、监控提升和发现预判增设了多项法律支持,应急管理部门将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和两网融合赋能,利用感知技术、数据分析、企业码等新技术,推动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条例》的修订也体现了治理主体的转变。“我们将全面深化安全生产的社会治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发挥好“五进”教育、举报奖励、行业自律、责任保险等关联多方主体的各种治理方式,充分利用‘随申拍’等新途径,增强全社会、全民的安全意识、防护自救能力和治理参与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多元共治、齐抓共管。”李彩云说。

《条例》还对危险作业管理、变更管理、外包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关键环节增设了制度规范;同时,增加多项行政处罚、实行单位个人双罚制、实施信用惩戒、拓展行刑衔接、引入公益诉讼,用法律手段促使责任履行。

李彩云表示,应急管理部门将不断深化分类分级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和效能,用严格执法让法律制度发挥实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即将施行,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纳入监管

公众发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随申拍”等渠道进行报告或者举报,部门应当完善报告和举报的处置流程和奖励制度。

图片来源:图虫

刘素楠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0月28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介绍,《条例》共九章,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框架结构上,本次修订以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为中心,将安全生产放在城市“大生产”“大安全”的背景下进行总体布局,增加第二章安全风险防控和第三章社会共治两个专章,对城市安全生产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规范进行归纳和提升。

《条例》注重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第二章安全风险防控对此作了系统、全面的规范。

《条例》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测工作,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要求相关部门开展风险研究,定期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强化数字化管控,推动“两网融合”,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提升风险识别、研判和处置能力;强化规划和项目防控,明确编制相关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安全防控需要,实行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和一体化提升改造。

《条例》第三章社会共治重点对社会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参与安全治理作了规定。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运用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事故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

公众发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随申拍”等渠道进行报告或者举报,部门应当完善报告和举报的处置流程和奖励制度。

《条例》要求建立专家库,发挥协会组织作用,保障专家、专业机构等参与风险评估等工作;要求高危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明确保险公司应当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确立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条例》重申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条例》注重生产经营单位全流程规范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全员责任制,落实“一岗一责”;明确危险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安全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工作,按照要求向相关部门实时、准确、完整地报送相关数据。

同时,《条例》要求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完善承发包管理制度和危险作业安全规范,细化各方责任,强调流程管控。

聚焦新业态和事故隐患,《条例》回应了问题短板。

《条例》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增加相应的安全生产要求;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具有作业指令权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明确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业主方的房屋安全责任;增加对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改变工艺、相关研发试验等的安全评估要求和安全流程设置要求。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李彩云指出,本次修订创设性的增设了风险防控和社会共治两个章节,在全国同类地方立法中系属首创,将极大地促进安全生产治理在理念、方法、主体上的三个转变。

首先是观念思维的转变,从查事故、除隐患为主向风险预防转变,注重识别评估风险、监测预警风险、应对管控风险和跟踪更新的全过程闭环治理,同时关注复合风险、潜在风险、风险耦合、风险周期等开展研究,完善防控措施。

其次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本次修订为数字化的信息获取、交互共享、监控提升和发现预判增设了多项法律支持,应急管理部门将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和两网融合赋能,利用感知技术、数据分析、企业码等新技术,推动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条例》的修订也体现了治理主体的转变。“我们将全面深化安全生产的社会治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发挥好“五进”教育、举报奖励、行业自律、责任保险等关联多方主体的各种治理方式,充分利用‘随申拍’等新途径,增强全社会、全民的安全意识、防护自救能力和治理参与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多元共治、齐抓共管。”李彩云说。

《条例》还对危险作业管理、变更管理、外包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关键环节增设了制度规范;同时,增加多项行政处罚、实行单位个人双罚制、实施信用惩戒、拓展行刑衔接、引入公益诉讼,用法律手段促使责任履行。

李彩云表示,应急管理部门将不断深化分类分级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和效能,用严格执法让法律制度发挥实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