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集英社的网漫败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集英社的网漫败仗

日本漫画大厂在主场败给了韩国人。

图片来源:pexels-Erik Mclean

文|三文娱 阿靓

纸质漫画时代,集英社风头一时无两。

《少年jump》1968年创刊,从80年代前期《北斗神拳》开始连载,到90年代中期《灌篮高手》连载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jump黄金期”。1994年时单期销售量达653万本,创下历史记录。《阿拉蕾》、《圣斗士星矢》、《JOJO的奇妙冒险》、《幽游白书》、《浪客剑心》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说集英社独自撑起日本漫画的半边天并不为过。

到今天,集英社在纸质漫画的地位都无法撼动。

但这个世界级的漫画大厂,却在日本输给了一家韩国企业。

因为在电子漫画时代悄然来临的时候,集英社没有做好准备。

如今,占据日本电子漫画市场第一位置的,是韩国公司Kakao旗下的电子漫画平台Piccoma。这家韩国公司仅2021年Q2的利润就有13522亿韩元,约合1304亿日元,是目前韩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

电子漫画时代悄然来临的几年里,集英社的营收在下滑

当初靠漫画席卷世界的集英社,却在短短几年之内被韩国人“偷了家”。

怎么败的?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时代来临,电子漫画兴盛。

日本漫画市场中纸质漫画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霸权,面对少子高龄化、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最终也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据日本全国出版协会,日本出版市场规模自1996年达峰后就一路滑坡,在2013年电子出版开始兴盛之后才有了转机。2019、2020年的回升,主要是《鬼灭之刃》(集英社)的大热。由此,纸质+电子漫画甚至逐渐成长为出版市场的支柱。

因为学习参考书和童书这类教育类需求非常稳定,书籍市场变动不太大。但漫画的主阵地杂志却明显受到了影响。

2014年时,纸质杂志市场规模占出版物总额的37.6%,纸质漫画占11.9%,电子漫画还只有5.2%;到了2020年,纸质杂志的市场规模缩水到22.9%,纸质漫画占11.6%,而电子漫画的市场规模份额已经扩张到21.2%。

下图是漫画市场发展情况。柱形图中,蓝色为纸质漫画杂志,红色为纸质漫画,绿色为电子漫画。

及至2020年,纸质漫画杂志市场规模跌至627亿日元,纸本漫画为2079亿日元,乘借《鬼灭之刃》的东风也没能赶上2014年前的任何一年;而电子漫画市场规模达3420亿日元,超过前两者之和。纸质漫画风光不再,电子漫画成为主流已经是大势所趋。

日本漫画体量大,惯性也大。在纸质漫画的舒适区待久了,等集英社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日本漫画市场问题频发。

首先就是盗版问题。日本漫画盗版网站可说遍布全世界,据日经中文网引用数据,预计2020年造成的的损失约为2100亿日元。

盗版漫画网站无需自己原创、购买内容,只需复制正版内容就能赚会员费和广告费,因此甫一出现就给各家漫画出版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集英社、讲谈社、KADOKAWA等漫画大厂积极应对,推动立法,打击“漫画村”等盗版网站,组织创建ABJ(Authorized Books of Japan)标识(2018年11月起使用,带有ABJ标识的才能算合法电子出版物)。

截至2021年10月14日,共有199家企业注册了814项ABJ标识服务,其中集英社注册59项。

最终,漫画村倒了,盗版网站相关法律法规也已经落实。虽然“越南系”盗版网站仍旧猖獗,但规则已经建立,日本电子漫画盗版市场似乎得到了控制。

但是几家老牌漫画企业回头一看,电子漫画市场突然来了一群陌生人。

外企和新公司在它们不注意、不重视时,已经打入日本漫画市场。

以亚马逊、NTT DOCOMO、谷歌、乐天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各家电子漫画服务雨后春笋般崛起,服务涵盖线上PC端、移动端、Kindle阅读器等多个终端。

服务方式也多种多样,从付费会员、积分制到各种“双十一”一般的打折计算方法,再到“等待即可免费阅读”,电子漫画行业可说花样百出,就连细分垂类(如异世界为主的BOOK WALKER、成人漫画为主的FANZA)也逐渐明晰起来。

不过除了上述平台之外,后起之秀还在不断涌现,“偷家”偷得最狠的还是韩企。

败给了谁?

说的就是韩国公司Kakao开发的Piccoma。截至2021年10月6日,piccoma下载数已超过3000万。如今,Piccoma一家韩企,却成为了日本电子漫画市场销售额第一名。

Piccoma由Kakao的日本分公司Kakao Japan负责。Kakao是一家韩国互联网企业,旗下有著名的app“Kakao Talk”。2021年Q2,Kakao利润达13.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

2020年8月,主打韩漫的Piccoma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漫画平台。根据App Annie于2020年发布的8月、9月和10月全球iOS&Google Play非游戏类App收入Top10榜单,Piccoma都榜上有名——8月居于第十位,9月居于第7位,10月居于第8位。其中,Piccoma是该榜单唯一个漫画平台。

同样是正版,“免费”的诱惑力足以改变许多人曾经的付费阅读习惯。当消费者被漫画内容吸引,产生想要立刻阅读后续内容的急切时,冲动消费也变得理所当然。

这种互联网公司思维十分奏效。进入日本市场以来,Piccoma的营业额以平均2倍的速度增长,即2017年的销售额相比2016年增长了14倍,2018年增长了156%,2019年继续增长130%。到2019年的第四个季度,Piccoma才正式开始盈利。此时,Piccoma年销售额达到了134亿日元。

到了2020年,Piccoma年销售额突破376亿日元,成为日本和世界漫画app销售额双冠。今年6月,piccoma还获得了600亿日元左右的投资,发展势头迅猛。在Kakao的Story事业部中,Piccoma比重逐渐增大。2021年Q2,Piccoma盈利超1000亿韩元。

Piccoma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不问出处。老出版社作品也好、个人漫画也好,Piccoma都积极吸收,招聘漫画作者、编辑和合作方的消息占据公司官网首页。

此外,Piccoma母公司是韩国公司,理所当然地有日本本土看不到的大量韩国漫画,韩漫算是Piccoma与众不同的一块金字招牌。除了韩漫之外,日本漫画和中国漫画也为数不少,充分保障了内容的多样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上述的电子漫画平台之外,还有不少没有列入统计的平台在争抢这块潜力巨大的蛋糕。但这趟电子漫画的高速列车上,老牌漫画大厂的位置显得有些尴尬。

集英社的网漫“大反攻”

盗版危机似平未平,电子漫画平台入口也在不知不觉间已被占掉。集英社回首一看,掌握财富密码的竟然变成了韩国人。

但它却因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未能及时地把电子漫画重视起来。

也因此,集英社经历了一段利润瓶颈期。2015—2017财年,集英社的营收从1221.59亿日元下滑至1175.21亿日元,净利润维持在40-60亿日元区间,并在2018年财年下滑至25.26亿日元。

面对困境,集英社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打击盗版、推动立法、ABJ标识上文已经提到。(事实上集英社连注册ABJ都要先观望一段时间)。法律法规对于版权的保护给作为版权所有方的集英社打了一剂强心针,也减少了利润的损失,这也为后面集英社围绕大热IP进行全方位开发打下基础,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说说集英社的举措。

首先,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子漫画网站和应用。其实早在1997年起,集英社就已经开设了几个网页,例如提供新刊预定和试读的S-manga(仍在运营)。

不过当年的网站都不怎么出圈,和今天的电子漫画商业模式也并不相同。

集英社旗下真正符合当下电子漫画平台模式的《少年jump+》建立于2014年。它是王牌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的电子版,呈现形式也是每日更新固定连载的模式。

集英社的漫画IP数量不少,但这个网站就像《知音漫客》早年开发的“漫客栈”APP一样,因为不够强大的整合性和交互性显得差强人意。但对于《周刊少年jump》的粉丝,这显然是个不错的平台。

集英社也曾尝试开发知名漫画IP的专属APP。根据集英社的ABJ注册情况,集英社注册了银魂、海贼王、火影忍者的专属漫画APP软件,目前正在开发中,具体实施结果犹未可知。集英社注册的59个ABJ能用到什么程度值得观望。

其次,丰富的IP版权为集英社开展多方合作、融入电子漫画市场提供了基础。集英社作为版权方,授权各大漫画网站使用集英社版权漫画。毕竟《周刊少年jump》在动漫受众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各个漫画平台要想达到覆盖面广,就免不了购入集英社旗下的作品。

最近集英社趁着连出爆款,例如所谓的“鬼灭咒回电锯人”,更是开展了诸多合作,电子漫画平台呈现出一派“鬼灭之刃遍天下”的盛景。

最后,集英社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新主意,那就是从内容供给侧入手,推广便捷的漫画制作软件来提高产能、深挖人才与作品。

其结果就是APP“World Maker”。

2021年9月8日,少年jump+公布了一款APP“World Maker”。只要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软件就能自动生成分镜。只要再添加角色和背景,就可以完成漫画制作。

电子漫画时代之前,集英社自认是不缺IP的。日本漫画在全世界有着很高的地位,集英社作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读者评价不过关便会被腰斩的模式,造就了集英社作品少而精的特点。培养成功的头部作品所带来的的利润,足以弥补腰斩作品又替换新作的损失。

但电子漫画网站的海量内容攻势如洪水一般席卷而来。门槛低、不会被腰斩、平台成立初期待遇高,这些都诱惑着集英社的潜在创作力量。集英社被祛魅,不再成为投稿作者的首选。

“World Maker”就是集英社的对策之一。通过降低创作门槛丰富内容、汲取创意,调动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这也能有利于更多人接触漫画,算是想将漫画打入下沉市场的一种尝试。

少年Jump+还举办了第一届基于“World Maker”的“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日元,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

但是,这个方法真的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吗?

推特用户@mizno7 的作品“World Maker”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是门槛低,只要有想法就能做漫画。而缺点,以上面的作品为例,能看出它和普通漫画的最大差别——

精细度太低。与其说这是漫画,不如说这是草稿或者分镜脚本。想靠这样的作品挖掘潜在创作者,并不一定可行。

不过,当做影视脚本制作工具,或者做熟练漫画家的草稿制作工具,倒是很不错的路线。对于新的创作者也并不一定一无是处,在培养漫画创作意识上,“World Maker”的作用仍然可圈可点。

“World Maker”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海外,下一步能否承担起集英社发展电子漫画的重任,还需要关注它后续的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集英社的网漫败仗

日本漫画大厂在主场败给了韩国人。

图片来源:pexels-Erik Mclean

文|三文娱 阿靓

纸质漫画时代,集英社风头一时无两。

《少年jump》1968年创刊,从80年代前期《北斗神拳》开始连载,到90年代中期《灌篮高手》连载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jump黄金期”。1994年时单期销售量达653万本,创下历史记录。《阿拉蕾》、《圣斗士星矢》、《JOJO的奇妙冒险》、《幽游白书》、《浪客剑心》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说集英社独自撑起日本漫画的半边天并不为过。

到今天,集英社在纸质漫画的地位都无法撼动。

但这个世界级的漫画大厂,却在日本输给了一家韩国企业。

因为在电子漫画时代悄然来临的时候,集英社没有做好准备。

如今,占据日本电子漫画市场第一位置的,是韩国公司Kakao旗下的电子漫画平台Piccoma。这家韩国公司仅2021年Q2的利润就有13522亿韩元,约合1304亿日元,是目前韩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

电子漫画时代悄然来临的几年里,集英社的营收在下滑

当初靠漫画席卷世界的集英社,却在短短几年之内被韩国人“偷了家”。

怎么败的?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时代来临,电子漫画兴盛。

日本漫画市场中纸质漫画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霸权,面对少子高龄化、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最终也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据日本全国出版协会,日本出版市场规模自1996年达峰后就一路滑坡,在2013年电子出版开始兴盛之后才有了转机。2019、2020年的回升,主要是《鬼灭之刃》(集英社)的大热。由此,纸质+电子漫画甚至逐渐成长为出版市场的支柱。

因为学习参考书和童书这类教育类需求非常稳定,书籍市场变动不太大。但漫画的主阵地杂志却明显受到了影响。

2014年时,纸质杂志市场规模占出版物总额的37.6%,纸质漫画占11.9%,电子漫画还只有5.2%;到了2020年,纸质杂志的市场规模缩水到22.9%,纸质漫画占11.6%,而电子漫画的市场规模份额已经扩张到21.2%。

下图是漫画市场发展情况。柱形图中,蓝色为纸质漫画杂志,红色为纸质漫画,绿色为电子漫画。

及至2020年,纸质漫画杂志市场规模跌至627亿日元,纸本漫画为2079亿日元,乘借《鬼灭之刃》的东风也没能赶上2014年前的任何一年;而电子漫画市场规模达3420亿日元,超过前两者之和。纸质漫画风光不再,电子漫画成为主流已经是大势所趋。

日本漫画体量大,惯性也大。在纸质漫画的舒适区待久了,等集英社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日本漫画市场问题频发。

首先就是盗版问题。日本漫画盗版网站可说遍布全世界,据日经中文网引用数据,预计2020年造成的的损失约为2100亿日元。

盗版漫画网站无需自己原创、购买内容,只需复制正版内容就能赚会员费和广告费,因此甫一出现就给各家漫画出版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集英社、讲谈社、KADOKAWA等漫画大厂积极应对,推动立法,打击“漫画村”等盗版网站,组织创建ABJ(Authorized Books of Japan)标识(2018年11月起使用,带有ABJ标识的才能算合法电子出版物)。

截至2021年10月14日,共有199家企业注册了814项ABJ标识服务,其中集英社注册59项。

最终,漫画村倒了,盗版网站相关法律法规也已经落实。虽然“越南系”盗版网站仍旧猖獗,但规则已经建立,日本电子漫画盗版市场似乎得到了控制。

但是几家老牌漫画企业回头一看,电子漫画市场突然来了一群陌生人。

外企和新公司在它们不注意、不重视时,已经打入日本漫画市场。

以亚马逊、NTT DOCOMO、谷歌、乐天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各家电子漫画服务雨后春笋般崛起,服务涵盖线上PC端、移动端、Kindle阅读器等多个终端。

服务方式也多种多样,从付费会员、积分制到各种“双十一”一般的打折计算方法,再到“等待即可免费阅读”,电子漫画行业可说花样百出,就连细分垂类(如异世界为主的BOOK WALKER、成人漫画为主的FANZA)也逐渐明晰起来。

不过除了上述平台之外,后起之秀还在不断涌现,“偷家”偷得最狠的还是韩企。

败给了谁?

说的就是韩国公司Kakao开发的Piccoma。截至2021年10月6日,piccoma下载数已超过3000万。如今,Piccoma一家韩企,却成为了日本电子漫画市场销售额第一名。

Piccoma由Kakao的日本分公司Kakao Japan负责。Kakao是一家韩国互联网企业,旗下有著名的app“Kakao Talk”。2021年Q2,Kakao利润达13.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

2020年8月,主打韩漫的Piccoma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漫画平台。根据App Annie于2020年发布的8月、9月和10月全球iOS&Google Play非游戏类App收入Top10榜单,Piccoma都榜上有名——8月居于第十位,9月居于第7位,10月居于第8位。其中,Piccoma是该榜单唯一个漫画平台。

同样是正版,“免费”的诱惑力足以改变许多人曾经的付费阅读习惯。当消费者被漫画内容吸引,产生想要立刻阅读后续内容的急切时,冲动消费也变得理所当然。

这种互联网公司思维十分奏效。进入日本市场以来,Piccoma的营业额以平均2倍的速度增长,即2017年的销售额相比2016年增长了14倍,2018年增长了156%,2019年继续增长130%。到2019年的第四个季度,Piccoma才正式开始盈利。此时,Piccoma年销售额达到了134亿日元。

到了2020年,Piccoma年销售额突破376亿日元,成为日本和世界漫画app销售额双冠。今年6月,piccoma还获得了600亿日元左右的投资,发展势头迅猛。在Kakao的Story事业部中,Piccoma比重逐渐增大。2021年Q2,Piccoma盈利超1000亿韩元。

Piccoma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不问出处。老出版社作品也好、个人漫画也好,Piccoma都积极吸收,招聘漫画作者、编辑和合作方的消息占据公司官网首页。

此外,Piccoma母公司是韩国公司,理所当然地有日本本土看不到的大量韩国漫画,韩漫算是Piccoma与众不同的一块金字招牌。除了韩漫之外,日本漫画和中国漫画也为数不少,充分保障了内容的多样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上述的电子漫画平台之外,还有不少没有列入统计的平台在争抢这块潜力巨大的蛋糕。但这趟电子漫画的高速列车上,老牌漫画大厂的位置显得有些尴尬。

集英社的网漫“大反攻”

盗版危机似平未平,电子漫画平台入口也在不知不觉间已被占掉。集英社回首一看,掌握财富密码的竟然变成了韩国人。

但它却因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未能及时地把电子漫画重视起来。

也因此,集英社经历了一段利润瓶颈期。2015—2017财年,集英社的营收从1221.59亿日元下滑至1175.21亿日元,净利润维持在40-60亿日元区间,并在2018年财年下滑至25.26亿日元。

面对困境,集英社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打击盗版、推动立法、ABJ标识上文已经提到。(事实上集英社连注册ABJ都要先观望一段时间)。法律法规对于版权的保护给作为版权所有方的集英社打了一剂强心针,也减少了利润的损失,这也为后面集英社围绕大热IP进行全方位开发打下基础,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说说集英社的举措。

首先,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子漫画网站和应用。其实早在1997年起,集英社就已经开设了几个网页,例如提供新刊预定和试读的S-manga(仍在运营)。

不过当年的网站都不怎么出圈,和今天的电子漫画商业模式也并不相同。

集英社旗下真正符合当下电子漫画平台模式的《少年jump+》建立于2014年。它是王牌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的电子版,呈现形式也是每日更新固定连载的模式。

集英社的漫画IP数量不少,但这个网站就像《知音漫客》早年开发的“漫客栈”APP一样,因为不够强大的整合性和交互性显得差强人意。但对于《周刊少年jump》的粉丝,这显然是个不错的平台。

集英社也曾尝试开发知名漫画IP的专属APP。根据集英社的ABJ注册情况,集英社注册了银魂、海贼王、火影忍者的专属漫画APP软件,目前正在开发中,具体实施结果犹未可知。集英社注册的59个ABJ能用到什么程度值得观望。

其次,丰富的IP版权为集英社开展多方合作、融入电子漫画市场提供了基础。集英社作为版权方,授权各大漫画网站使用集英社版权漫画。毕竟《周刊少年jump》在动漫受众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各个漫画平台要想达到覆盖面广,就免不了购入集英社旗下的作品。

最近集英社趁着连出爆款,例如所谓的“鬼灭咒回电锯人”,更是开展了诸多合作,电子漫画平台呈现出一派“鬼灭之刃遍天下”的盛景。

最后,集英社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新主意,那就是从内容供给侧入手,推广便捷的漫画制作软件来提高产能、深挖人才与作品。

其结果就是APP“World Maker”。

2021年9月8日,少年jump+公布了一款APP“World Maker”。只要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软件就能自动生成分镜。只要再添加角色和背景,就可以完成漫画制作。

电子漫画时代之前,集英社自认是不缺IP的。日本漫画在全世界有着很高的地位,集英社作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读者评价不过关便会被腰斩的模式,造就了集英社作品少而精的特点。培养成功的头部作品所带来的的利润,足以弥补腰斩作品又替换新作的损失。

但电子漫画网站的海量内容攻势如洪水一般席卷而来。门槛低、不会被腰斩、平台成立初期待遇高,这些都诱惑着集英社的潜在创作力量。集英社被祛魅,不再成为投稿作者的首选。

“World Maker”就是集英社的对策之一。通过降低创作门槛丰富内容、汲取创意,调动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这也能有利于更多人接触漫画,算是想将漫画打入下沉市场的一种尝试。

少年Jump+还举办了第一届基于“World Maker”的“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日元,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

但是,这个方法真的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吗?

推特用户@mizno7 的作品“World Maker”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是门槛低,只要有想法就能做漫画。而缺点,以上面的作品为例,能看出它和普通漫画的最大差别——

精细度太低。与其说这是漫画,不如说这是草稿或者分镜脚本。想靠这样的作品挖掘潜在创作者,并不一定可行。

不过,当做影视脚本制作工具,或者做熟练漫画家的草稿制作工具,倒是很不错的路线。对于新的创作者也并不一定一无是处,在培养漫画创作意识上,“World Maker”的作用仍然可圈可点。

“World Maker”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海外,下一步能否承担起集英社发展电子漫画的重任,还需要关注它后续的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