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云教你玩转网络大电影:小而美,专而精才是王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云教你玩转网络大电影:小而美,专而精才是王道

仔细一想,网络大电影跟阿里的电商模式真是神相似!不管是形式还是理念,都高度吻合。

在网路时代,速度会愈来愈快,变化也会愈来愈快。将来,企业的比赛,第一比的是价值,是其独特的创造意识,第二比的是个性,第三比的是规格。未来的世界是小的世界。

——马云

马云爸爸一手打造起来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让“互联网”、“电商”、“平台”成为21世纪资本最偏爱的词汇。将阿里巴巴比作帝国,马云比作国王好像也是大家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称谓。因为阿里巴巴背后是数以亿计的商户和网民,用户数轻轻松松可以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流水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多圈。

其实这个帝国的本质阿就是一根线,线的两端牵着制造商和消费者,省去了传统零售的复杂环节,让商品交换变得简洁高效。在这里,千千万万的小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曝光在互联网上,等待消费者的选择、评价和打分,有的人日进斗金,有的人赔钱赚吆喝,还有人亏得血本无归。

仔细一想,网络大电影跟阿里的电商模式真是神相似!不管是形式还是理念,都高度吻合。

第一像:运作方式

以爱奇艺、乐视、腾讯为代表的视频平台相当于淘宝、天猫、聚划算这些购物平台;网络大电影就是供消费者选购的商品,观众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随时对消费商品的使用和服务进行线上评价,观众可以随时对网络大电影的观感进行弹幕和影片打分。

阿里巴巴的开创性在于省去了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不受门面、地域、时空的限制;网络大电影的开创在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拿不到龙标和排不到片了。第二像:发展轨迹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初期,带动了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历史上最壮大的创业潮也随之诞生,好多淘宝店家在刚开始时,以次充好或者打价格战刷好评,透支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大浪淘沙之后,赚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钱也越来越难赚。这种发展轨迹跟网大何其相像!

2014年刚提出网络大电影时,大部分都赚钱了,然后大量快钱蜂拥而至,大量粗制滥造的网大仿佛一夜间涌了出来,网络大电影迅速被打上“短平快”“三俗”的标签,那些拥有电影梦却畏惧于传统影视行业高门槛的人,闻声而来,打着梦想的旗号对这片处女地肆虐开发。突然间,大家发现赚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能收回成本已经很困难了。平台不得已开始呼吁精品化网大的方针,也有一些良心网大开始生长出来。但是,池子里的水已经浑了,想要再变成以前的清水,难。第三像:存在问题

发展问题和难题也相似。淘宝上充斥假货、A货和次品,网大市场充斥着恶俗、低幼、脑残、蹭IP;淘宝刷单就像网大刷量一样。

 

近期,网大市场好像有点降温,其实不是这个市场不行了,而是市场正在经历大洗牌,不久就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在这样的变革之际,马云之前提出的对淘宝的定位“企业大并不好,企业小才是美”完全可以套用在网大身上,那就是——小而美,专而精。

独特的创造意识是网大竞赛的最有利武器

网大市场拼的第一要素就是创意。网大相对于院线,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创作者可以不带镣铐,自由起舞。而这个区别于院线的优势正是网大应该越来越要突出的地方。以前你只能在给你的白纸上画画,而现在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画板,只要你的创意够牛逼,制作糙一点都会有人买账。网大第一个爆款《道士出山》总成本28万,制作和故事都可以说是糙的不能再糙,但是偏偏分账上千万,直到现在都难望其项背,其实他的核心就是“林正英僵尸”这五个字;还有《山炮进城》系列,口碑票房双丰收,核心是“本山黑土文化”。由这两个爆款可以知道:值钱的不是大牌演员,不是剧本,就是这几个核心的创意。

令网络大电影(wxs360)欣慰的是,目前网大已经涌现了一批创意超赞的作品,比如美女人工智能与宅男的爱情故事《硬盘少女》,二次元、三次元互穿的《乒乓侠》,日漫英雄和中国传统英雄乱斗的《中国队长》、网络版霹雳娇娃《粉红军团》,电竞题材的《电竞高校》等;据说还有几部直播题材的网大也会上线。这些网大都具有对互联网的高度敏感,都有一个核心创意点,并且一切围绕核心创意进行,进行深度开发,吸引了大量点击。

“个性”是网络大电影最性感的地方

如今很多人都在提网感,甚至有人直接给网感下了个定义:“善搞笑”“善搞怪”“反应快”“会现挂”“爱传播”。但是在影视行业网感其实是个伪命题,网大最重要的是有趣,而有网感不等于有趣。好多制作单位在策划初期就得益于自己演员的锥子脸、大长腿、深沟,剧本台词也加了大量网络热词,认为有了这些,就一定能够吸引网民来看,请问:你们知道啥叫审美疲劳吗?

马云之所以否定互联网对大企业的作用,是因为互联网的世界里,个性最为重要,而大企业很难有个性。院线电影想要拍出个性很难,之前姜文的《一步之遥》,个人色彩浓厚,却害万达保底失败,净亏好几个亿。网大不一样,十几个人的团队,做着几十万的买卖,没有那么多束缚,想怎么显摆就怎么显摆,想怎么洒脱就怎么洒脱,有创意表创意,有情怀表情怀,想淫就淫,想浪就浪,想贱就贱,只要不装逼,有个性,照样成爆款。即使失败,换个项目立即上马!

“网大是有规格的:谁小谁赢”

未来的世界是小的世界,为什么呢?因为人变多了,分工变得更细,人群偏好越来越细分。网络大电影公众号(wxs360)前几天推送了一篇文章: 网络大电影不用取悦全部网民,得到一个细分市场你就赢了 ,论述了网大市场不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谁将细分市场研究透了,研究细了,谁就赢了一半,还有一半是要把网大内容点做精做细。互联网发展越快,越是要快工出细活!而网大做小不是指投入上越小越好,而是指在市场分析时,越细小越精确,带来的风险越小;故事情节推动上,越贴近生活,越接地气,越能产生共鸣;创意上,越细小,越密集,越引人入胜。总之,精彩甚至经典网大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个伟大的IDEA就可以撑起来的,它必须是无数个小细节堆起来的,有值得探究和挖掘的细微之处才是品质的保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云教你玩转网络大电影:小而美,专而精才是王道

仔细一想,网络大电影跟阿里的电商模式真是神相似!不管是形式还是理念,都高度吻合。

在网路时代,速度会愈来愈快,变化也会愈来愈快。将来,企业的比赛,第一比的是价值,是其独特的创造意识,第二比的是个性,第三比的是规格。未来的世界是小的世界。

——马云

马云爸爸一手打造起来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让“互联网”、“电商”、“平台”成为21世纪资本最偏爱的词汇。将阿里巴巴比作帝国,马云比作国王好像也是大家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称谓。因为阿里巴巴背后是数以亿计的商户和网民,用户数轻轻松松可以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流水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多圈。

其实这个帝国的本质阿就是一根线,线的两端牵着制造商和消费者,省去了传统零售的复杂环节,让商品交换变得简洁高效。在这里,千千万万的小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曝光在互联网上,等待消费者的选择、评价和打分,有的人日进斗金,有的人赔钱赚吆喝,还有人亏得血本无归。

仔细一想,网络大电影跟阿里的电商模式真是神相似!不管是形式还是理念,都高度吻合。

第一像:运作方式

以爱奇艺、乐视、腾讯为代表的视频平台相当于淘宝、天猫、聚划算这些购物平台;网络大电影就是供消费者选购的商品,观众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随时对消费商品的使用和服务进行线上评价,观众可以随时对网络大电影的观感进行弹幕和影片打分。

阿里巴巴的开创性在于省去了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不受门面、地域、时空的限制;网络大电影的开创在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拿不到龙标和排不到片了。第二像:发展轨迹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初期,带动了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历史上最壮大的创业潮也随之诞生,好多淘宝店家在刚开始时,以次充好或者打价格战刷好评,透支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大浪淘沙之后,赚钱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钱也越来越难赚。这种发展轨迹跟网大何其相像!

2014年刚提出网络大电影时,大部分都赚钱了,然后大量快钱蜂拥而至,大量粗制滥造的网大仿佛一夜间涌了出来,网络大电影迅速被打上“短平快”“三俗”的标签,那些拥有电影梦却畏惧于传统影视行业高门槛的人,闻声而来,打着梦想的旗号对这片处女地肆虐开发。突然间,大家发现赚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能收回成本已经很困难了。平台不得已开始呼吁精品化网大的方针,也有一些良心网大开始生长出来。但是,池子里的水已经浑了,想要再变成以前的清水,难。第三像:存在问题

发展问题和难题也相似。淘宝上充斥假货、A货和次品,网大市场充斥着恶俗、低幼、脑残、蹭IP;淘宝刷单就像网大刷量一样。

 

近期,网大市场好像有点降温,其实不是这个市场不行了,而是市场正在经历大洗牌,不久就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在这样的变革之际,马云之前提出的对淘宝的定位“企业大并不好,企业小才是美”完全可以套用在网大身上,那就是——小而美,专而精。

独特的创造意识是网大竞赛的最有利武器

网大市场拼的第一要素就是创意。网大相对于院线,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创作者可以不带镣铐,自由起舞。而这个区别于院线的优势正是网大应该越来越要突出的地方。以前你只能在给你的白纸上画画,而现在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画板,只要你的创意够牛逼,制作糙一点都会有人买账。网大第一个爆款《道士出山》总成本28万,制作和故事都可以说是糙的不能再糙,但是偏偏分账上千万,直到现在都难望其项背,其实他的核心就是“林正英僵尸”这五个字;还有《山炮进城》系列,口碑票房双丰收,核心是“本山黑土文化”。由这两个爆款可以知道:值钱的不是大牌演员,不是剧本,就是这几个核心的创意。

令网络大电影(wxs360)欣慰的是,目前网大已经涌现了一批创意超赞的作品,比如美女人工智能与宅男的爱情故事《硬盘少女》,二次元、三次元互穿的《乒乓侠》,日漫英雄和中国传统英雄乱斗的《中国队长》、网络版霹雳娇娃《粉红军团》,电竞题材的《电竞高校》等;据说还有几部直播题材的网大也会上线。这些网大都具有对互联网的高度敏感,都有一个核心创意点,并且一切围绕核心创意进行,进行深度开发,吸引了大量点击。

“个性”是网络大电影最性感的地方

如今很多人都在提网感,甚至有人直接给网感下了个定义:“善搞笑”“善搞怪”“反应快”“会现挂”“爱传播”。但是在影视行业网感其实是个伪命题,网大最重要的是有趣,而有网感不等于有趣。好多制作单位在策划初期就得益于自己演员的锥子脸、大长腿、深沟,剧本台词也加了大量网络热词,认为有了这些,就一定能够吸引网民来看,请问:你们知道啥叫审美疲劳吗?

马云之所以否定互联网对大企业的作用,是因为互联网的世界里,个性最为重要,而大企业很难有个性。院线电影想要拍出个性很难,之前姜文的《一步之遥》,个人色彩浓厚,却害万达保底失败,净亏好几个亿。网大不一样,十几个人的团队,做着几十万的买卖,没有那么多束缚,想怎么显摆就怎么显摆,想怎么洒脱就怎么洒脱,有创意表创意,有情怀表情怀,想淫就淫,想浪就浪,想贱就贱,只要不装逼,有个性,照样成爆款。即使失败,换个项目立即上马!

“网大是有规格的:谁小谁赢”

未来的世界是小的世界,为什么呢?因为人变多了,分工变得更细,人群偏好越来越细分。网络大电影公众号(wxs360)前几天推送了一篇文章: 网络大电影不用取悦全部网民,得到一个细分市场你就赢了 ,论述了网大市场不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谁将细分市场研究透了,研究细了,谁就赢了一半,还有一半是要把网大内容点做精做细。互联网发展越快,越是要快工出细活!而网大做小不是指投入上越小越好,而是指在市场分析时,越细小越精确,带来的风险越小;故事情节推动上,越贴近生活,越接地气,越能产生共鸣;创意上,越细小,越密集,越引人入胜。总之,精彩甚至经典网大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个伟大的IDEA就可以撑起来的,它必须是无数个小细节堆起来的,有值得探究和挖掘的细微之处才是品质的保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