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Facebook终于“放下”人脸识别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Facebook终于“放下”人脸识别了吗?

关闭人脸识别,是保护隐私还是利益驱使?

文|张书乐

上周刚改名为Meta的Facebook又放了个大招,停用关闭其人脸识别系统,这将对6亿活跃用户产生直接影响。

请注意,不是全部关闭,只是关闭了人脸识别的一项功能。

11月2日,Facebook(严格说现在应称其为Meta)宣布,“停止使用人脸识别软件,该软件能帮助其自动识别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照片与视频”。

据报道,此举是该公司人工智能副总裁杰罗姆·佩森蒂在一篇博文中发布的。在文章中,佩森蒂表示,Facebook将在未来几周关闭其面部识别系统,删除超过10亿人的个人面部识别数据,作为公司对于面部识别使用限制的一部分。

同时,该文章也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Facebook日活跃用户,即超过6亿个账户,已经选择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换句话说,6亿用户在Facebook上的日常操作将受到影响。

对于Facebook来说,这家意译为脸书的社交平台,不再用面部识别,听起来和它改名并进击元宇宙一脉相承。但从主观意愿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一次利益选择罢了。

人脸识别技术并不稀罕,许多网络电子相册都提供类似的服务,即用户只要上传照片,系统就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圈出来,建议用户标注出这是谁。

此后这一技术在10年间不断迭代、也备受争议。

一方面,Facebook通过向用户开放这项功能,让他们能够在朋友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自动发现、标记自己,进而让人与人之间能有更多互动,也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形成黏性。

另一方面,又因为这项功能涉嫌侵犯隐私,Facebook被用户诉讼,在6年法律长跑后被判赔偿6.5亿美元。

客观上,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已经成为悬在互联网科技平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社交平台上标注人脸,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可能发现并不属于自己的脸,出现在朋友圈中某个场景之下,这就构成了隐私泄露。

更大规模的隐私泄露则可能在于数据库的滥用或被盗用。而这也是人脸识别在提供用户更多方便,如手机屏幕人脸解锁,购物刷脸支付,进站免纸质车票的同时,一个让有心人获得方便、让消费者“不方便”的根本症结。

“非必要不使用,非必须不存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了人脸识别在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共识。但很遗憾,并没有成为Facebook乃至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所计划遵循的业界趋势。

究其实质,一个人脸识别标注可以带来用户黏性;而匹配了身份信息、购物信息以及各种个人习惯印记的人脸识别数据库,正是互联网科技业界一直在致力打造的大数据具体呈现,其背后可以带来的商业转换能力,无比巨大。

于是,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人脸识别对商业上的利好和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的风险,往往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一个禁忌,偶尔取消一两个功能,如物业门禁刷脸,也会尽可能低调或学着Facebook这样以偏概全用上文字游戏。

但风险已经实实在在显现了。仅仅在国内,今年2月26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就透露,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余起,其中,破获窃取、贩卖人脸数据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

表面上看,比例不大,但技术危害和可“复制粘贴”的可能性极大。

如何遏制,靠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自觉性,不足持。

佩森蒂不就在博文中描述“(美国)监管机构尚未提供明确的规则”,用来为Facebook关停这一人脸识别功能的行动迟缓,进行辩解。

如何防范,关键破局点还是在于有关部门的实质性态度。哪怕能带来99%的便利与红利,只要1%的泄露风险,也要让其无法“识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Facebook终于“放下”人脸识别了吗?

关闭人脸识别,是保护隐私还是利益驱使?

文|张书乐

上周刚改名为Meta的Facebook又放了个大招,停用关闭其人脸识别系统,这将对6亿活跃用户产生直接影响。

请注意,不是全部关闭,只是关闭了人脸识别的一项功能。

11月2日,Facebook(严格说现在应称其为Meta)宣布,“停止使用人脸识别软件,该软件能帮助其自动识别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照片与视频”。

据报道,此举是该公司人工智能副总裁杰罗姆·佩森蒂在一篇博文中发布的。在文章中,佩森蒂表示,Facebook将在未来几周关闭其面部识别系统,删除超过10亿人的个人面部识别数据,作为公司对于面部识别使用限制的一部分。

同时,该文章也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Facebook日活跃用户,即超过6亿个账户,已经选择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换句话说,6亿用户在Facebook上的日常操作将受到影响。

对于Facebook来说,这家意译为脸书的社交平台,不再用面部识别,听起来和它改名并进击元宇宙一脉相承。但从主观意愿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一次利益选择罢了。

人脸识别技术并不稀罕,许多网络电子相册都提供类似的服务,即用户只要上传照片,系统就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圈出来,建议用户标注出这是谁。

此后这一技术在10年间不断迭代、也备受争议。

一方面,Facebook通过向用户开放这项功能,让他们能够在朋友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自动发现、标记自己,进而让人与人之间能有更多互动,也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形成黏性。

另一方面,又因为这项功能涉嫌侵犯隐私,Facebook被用户诉讼,在6年法律长跑后被判赔偿6.5亿美元。

客观上,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已经成为悬在互联网科技平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社交平台上标注人脸,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可能发现并不属于自己的脸,出现在朋友圈中某个场景之下,这就构成了隐私泄露。

更大规模的隐私泄露则可能在于数据库的滥用或被盗用。而这也是人脸识别在提供用户更多方便,如手机屏幕人脸解锁,购物刷脸支付,进站免纸质车票的同时,一个让有心人获得方便、让消费者“不方便”的根本症结。

“非必要不使用,非必须不存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了人脸识别在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共识。但很遗憾,并没有成为Facebook乃至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所计划遵循的业界趋势。

究其实质,一个人脸识别标注可以带来用户黏性;而匹配了身份信息、购物信息以及各种个人习惯印记的人脸识别数据库,正是互联网科技业界一直在致力打造的大数据具体呈现,其背后可以带来的商业转换能力,无比巨大。

于是,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人脸识别对商业上的利好和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的风险,往往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一个禁忌,偶尔取消一两个功能,如物业门禁刷脸,也会尽可能低调或学着Facebook这样以偏概全用上文字游戏。

但风险已经实实在在显现了。仅仅在国内,今年2月26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就透露,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余起,其中,破获窃取、贩卖人脸数据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

表面上看,比例不大,但技术危害和可“复制粘贴”的可能性极大。

如何遏制,靠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自觉性,不足持。

佩森蒂不就在博文中描述“(美国)监管机构尚未提供明确的规则”,用来为Facebook关停这一人脸识别功能的行动迟缓,进行辩解。

如何防范,关键破局点还是在于有关部门的实质性态度。哪怕能带来99%的便利与红利,只要1%的泄露风险,也要让其无法“识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