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熬夜护肝养发美颜……这一届年轻人爱吃的软糖到底有没有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熬夜护肝养发美颜……这一届年轻人爱吃的软糖到底有没有用?

在保健品的世界里,万物皆可“软糖”。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朱欣欣

编辑 谢欣

补充维生素的软糖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或许并不陌生,但熬夜、脱发都可以靠软糖拯救?

熬夜软糖、护发护甲软糖、大餐自由软糖、美颜焕活软糖……如今,已经有一大批保健品纷纷披上了软糖的外衣,同时打出了各种功效宣称的擦边球。

保健品市场年轻化趋势早已不是稀奇事,据智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而18岁-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熬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一边“作死”,一边“惜命”,这届年轻人创造出独特的朋克养生之道。

而在保健品形态的选择上,年轻人有独特的偏好。年轻一代买的不是药品,而是“食品”。具有糖果属性的软糖以更贴近零食的形态出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面前。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年轻人线上保健品消费方式洞察》,年轻人购买保健品,和老人有本质区别。药品形态的保健品略显无趣,零食形态的保健品让热爱尝鲜的年轻一代“心水”。

某电商平台上“熬夜软糖”的商品搜索结果

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同时,几家功能性产品品牌在融资市场表现亮眼。公开资料显示,以助眠丸糖为主打产品的品牌BUFFX,从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连续获得三轮融资;2020年6月诞生的功能性软糖品牌Nelo于2021年1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功能性软糖在靠口味和便携性赢得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质疑。软糖究竟是保健品还是零食,功能性又有多少?

不管是本土还是进口的保健品,在中国市场流通,必须有“蓝帽子”标志。蓝帽产品即由官方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而界面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已上市的功能性软糖几乎都没有“蓝帽子”,这意味着其养生保健功效并没有得到官方认证,本质上更接近于零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规定食品不应标注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名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例如,Nelot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销量第一的是一款专注熬夜的“熬夜软糖”,在详情页中标明其为“膳食营养补充剂”,BUFFX也强调其睡眠软糖为普通食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或者其他医疗作用”。

Nelo的“熬夜软糖”在产品介绍中写着“0蔗糖0负担、健康无依赖、柠檬口味”。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0糖”、“护肝”、“日本进口”……在天猫旗舰店上,这样一款软糖平均每颗3元,按照说明书,建议每天服用两粒,月销达1000+。

那么,吃了“熬夜软糖”就可以肆意熬夜了吗?根据产品介绍,Nelo熬夜软糖的主要成分是青枣幼果提取粉、洋蓟汁粉、葛根提取物(均为每2粒10mg)、辅酶(每2粒6mg)。产品信息页显示,青枣幼果萃取是植物成分,可以用于肝脏日常养护。但界面记者在知网中并未找到相关研究表明青枣幼果提取物能够用于日常护肝。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顾中一认为目前植物提取物研究都很初步,“这些提取物在一些实验当中显示了可能有某些作用,但人吃了有没有作用不好说”。顾中一表示,从成分来看,所谓的“熬夜软糖”谈不上有特别的营养价值,“熬夜修复”这个概念也非常宽泛,“总体来说不值得吃”。

根据《齐鲁晚报》报道,某些功能性食品究竟有没有养生、保健功能,或者说这种产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少,普通消费者恐怕并不清楚。由于这类产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不少,如果其实际功效与宣传不相符,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食品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早日对功能性食品进行准确定性,并将其纳入法律和有效监管中。

目前,关于功能性食品的相关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针对“软糖”们,2021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修订了配套的《保健食品备案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1年版)》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首次将属于食品形态的凝胶糖果纳入了保健食品备案剂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熬夜护肝养发美颜……这一届年轻人爱吃的软糖到底有没有用?

在保健品的世界里,万物皆可“软糖”。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朱欣欣

编辑 谢欣

补充维生素的软糖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或许并不陌生,但熬夜、脱发都可以靠软糖拯救?

熬夜软糖、护发护甲软糖、大餐自由软糖、美颜焕活软糖……如今,已经有一大批保健品纷纷披上了软糖的外衣,同时打出了各种功效宣称的擦边球。

保健品市场年轻化趋势早已不是稀奇事,据智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而18岁-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熬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一边“作死”,一边“惜命”,这届年轻人创造出独特的朋克养生之道。

而在保健品形态的选择上,年轻人有独特的偏好。年轻一代买的不是药品,而是“食品”。具有糖果属性的软糖以更贴近零食的形态出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面前。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年轻人线上保健品消费方式洞察》,年轻人购买保健品,和老人有本质区别。药品形态的保健品略显无趣,零食形态的保健品让热爱尝鲜的年轻一代“心水”。

某电商平台上“熬夜软糖”的商品搜索结果

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同时,几家功能性产品品牌在融资市场表现亮眼。公开资料显示,以助眠丸糖为主打产品的品牌BUFFX,从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连续获得三轮融资;2020年6月诞生的功能性软糖品牌Nelo于2021年1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功能性软糖在靠口味和便携性赢得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质疑。软糖究竟是保健品还是零食,功能性又有多少?

不管是本土还是进口的保健品,在中国市场流通,必须有“蓝帽子”标志。蓝帽产品即由官方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而界面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已上市的功能性软糖几乎都没有“蓝帽子”,这意味着其养生保健功效并没有得到官方认证,本质上更接近于零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规定食品不应标注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名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例如,Nelot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销量第一的是一款专注熬夜的“熬夜软糖”,在详情页中标明其为“膳食营养补充剂”,BUFFX也强调其睡眠软糖为普通食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或者其他医疗作用”。

Nelo的“熬夜软糖”在产品介绍中写着“0蔗糖0负担、健康无依赖、柠檬口味”。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0糖”、“护肝”、“日本进口”……在天猫旗舰店上,这样一款软糖平均每颗3元,按照说明书,建议每天服用两粒,月销达1000+。

那么,吃了“熬夜软糖”就可以肆意熬夜了吗?根据产品介绍,Nelo熬夜软糖的主要成分是青枣幼果提取粉、洋蓟汁粉、葛根提取物(均为每2粒10mg)、辅酶(每2粒6mg)。产品信息页显示,青枣幼果萃取是植物成分,可以用于肝脏日常养护。但界面记者在知网中并未找到相关研究表明青枣幼果提取物能够用于日常护肝。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顾中一认为目前植物提取物研究都很初步,“这些提取物在一些实验当中显示了可能有某些作用,但人吃了有没有作用不好说”。顾中一表示,从成分来看,所谓的“熬夜软糖”谈不上有特别的营养价值,“熬夜修复”这个概念也非常宽泛,“总体来说不值得吃”。

根据《齐鲁晚报》报道,某些功能性食品究竟有没有养生、保健功能,或者说这种产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少,普通消费者恐怕并不清楚。由于这类产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不少,如果其实际功效与宣传不相符,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食品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早日对功能性食品进行准确定性,并将其纳入法律和有效监管中。

目前,关于功能性食品的相关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针对“软糖”们,2021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修订了配套的《保健食品备案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1年版)》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首次将属于食品形态的凝胶糖果纳入了保健食品备案剂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