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实探北京主供气源地:中石油长庆油田首个百亿方采气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实探北京主供气源地:中石油长庆油田首个百亿方采气厂

写着“陕京1#”、“陕京2#”和“陕京3#”等字样的外输管线,昭示着这片黄土地与京津冀的紧密联系。

图片来源:长庆油田

记者 | 侯瑞宁

11月中旬,黄土高原刚刚经历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残雪未消,一座天然气集气站,孤坐在梁峁之上。方圆十几公里,沟壑纵横,不见人烟,唯有秃木枯草盘踞其间。

在一片黑黄底色里,穿着红色工装的杨晓东格外显眼。作为中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员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这处“南37集气站”开始巡检。

虽然该站已实现无人值守,但杨晓东和同事们仍需要定期进行人工巡检。按次检查完集气站的采气装置、分液罐等设备,各参数运行正常,他放下心来。

杨晓东面色发红,微裂的嘴唇上结出一个血痂。自从冬供以来,他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长庆油田是北京供气的主力气源地,一到冬季,他们的保供任务繁重。加之今年年底,采气一厂的产量要冲刺百亿方大关,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界面新闻从长庆油田获悉,今年12月底,采气一厂年产气量将从去年的90亿方增至100亿方,成为长庆油田第一个百亿方采气厂,相当于建成一个近800万吨油当量的大油田。

长庆油田采气一厂陕参1井,发现于1989年6月,由此拉开了该油田“油气并举”的序幕。拍摄/侯瑞宁

11月15-17日,在北方城市全面迎来供暖之际,界面新闻走进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采气一厂基地,从采气、集气、净化、储气、外输等环节对其冬供和上产进行了探访。

自1989年6月被发现以来,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已有32年的历史,目前矿区分布在陕西、内蒙两省区10个市、县(旗)境内,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主要负责靖边气田、苏东南区开发建设,管理九个作业区

采气一厂也是长庆油田第一大采气厂。长庆油田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长庆油田的天然气产量将同比增长22亿方至470亿方,其中采气一厂的产量占比将超过20%。

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去年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其中,天然气产量448亿方,占到中石油同期天然气产量将近50%,占到国内同期天然气总产量将近四分之一。

“长庆油田每年向陕京方向供气超过200亿立方米。”长庆油田上述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自1997年9月10日向北京供气以来,采气一厂已成为北京供气的主气源地

谈及今年冬供的特点,采气一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生产保供时间提前、生产负荷高于往年。这给平稳安全保供带来了挑战。

为此,采气一厂在三季度完成了全厂118座集气站、5座净化厂的10套净化装置检修工作,今年10月就已全面启动了冬供作业模式

采气一厂厂长王振嘉称,目前采气一厂的日产气量保持在2500万立方米左右的高位,预计今年冬季日供气峰值将达3280万立方米。

长庆油田采气一厂气井压裂准备工作现场。拍摄/侯瑞宁

保证快速增产、上产是冬季保供的又一挑战。为此,采气一厂提前部署新井建设。

11月16日,在靖边县枣刺梁村一处空地上,长庆采气一厂员工陈兴官和同事们正在做气井压裂前的准备。陈兴官对界面新闻表示,这八口气井开工于今年6月,预计12月底投产,日产量将达到40万方,为冬季用气高峰助力。

“对于采气一厂来说,这八口井算得上是高产井。”陈兴官很高兴。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85%以上属于极难有效开发的致密气。目前投入生产的气井,平均单井日产气不到1万方,是国内高产气田的1/100。

陈兴官对界面新闻表示,这处气井井组投产后,将会输送到西1集气站,进行简单的天然气和液体水的分液处理,然后进入采气一厂第一净化厂。

第一净化厂始建于1996年4月,最初年处理能力为36亿方,曾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经过改扩建,目前该厂具备40亿方的年净化处理能力。

第一净化厂厂长蔡之兴对界面新闻称,天然气进入净化厂,经过深度的脱水、脱硫工艺后,才能成为具有商品价值的天然气。该厂外输的天然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指标,硫化氢含量从此前的20毫克每立方米降至6毫克每立方米。

对于天然气净化厂而言,最危险的作业集中在脱硫环节。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进行工业生产时,风险系数较高,一旦泄露,会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去年采气一厂的净化厂均引进了巡检机器人,并配备了工业摄像头。

在现场,界面新闻看到,这台小巧的智能机器人,沿着设定路线,可以读取设备的工业压力、液位等参数,能实现实时呈像,也能对甲烷等气体进行检测。此后,这些数据将会上传至采气一厂各生产单位的中央控制室。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巡检机器人。拍摄/侯瑞宁

这只是采气一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缩影。

据王振嘉介绍,采气一厂率先在长庆油田完成数字化建设,以及率先推进气田智能化建设。

目前采气一厂已将2900余口气井、118座集气站、5座天然气净化厂、6800余台生产设备、18000余公里管线装进了计算机,接入了互联网,实现了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

为此,采气一厂的重复性工作量下降了70%以上,集气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做到了生产规模翻一番、用工总量却呈现下降趋势

除机器人之外,净化一厂让来访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写着“西气东输”、“陕京1#”、“陕京2#”和“陕京3#”等字样的外输管线。

它们昭示着这片黄土地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的紧密联系。

蔡之兴介绍称,冬季用气高峰期,净化一厂最大日外输量可达1220万方。

同期,长庆油田2万多口气井高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保持在1.2亿立方米以上。去年冬供期间,长庆油田在135天长周期高位运行,平均日供气量达到1.29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北京冬季高峰期的日需求量。

公开资料显示,负责北京城市燃气供应的北京燃气集团,去年实现天然气年累计购入量170.5亿立方米。冬季高峰期时,每天用气量一度高达1.29亿方。

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第三净化厂夜景。拍摄/侯瑞宁

为了保证冬供,储气库注采是油气田另一项重要工作。

11月15日,界面新闻记者来到长庆油田采气一厂的陕224储气库。该储气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储气库已经完成注气。今年冬季计划供气3.7亿方,比去年同期安排供气增长4000万方。

当前,陕224储气库已经做好了各项保障准备工作,可随时按照指令调整到应急调峰模式,调峰期每天最大可向外供气400万立方米,发挥储气库冬供调峰作用。

“不让老百姓受冻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采访临近结束时,界面新闻发现在长庆油田靖边基地的员工宿舍楼上,书写着这样一行红色大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实探北京主供气源地:中石油长庆油田首个百亿方采气厂

写着“陕京1#”、“陕京2#”和“陕京3#”等字样的外输管线,昭示着这片黄土地与京津冀的紧密联系。

图片来源:长庆油田

记者 | 侯瑞宁

11月中旬,黄土高原刚刚经历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残雪未消,一座天然气集气站,孤坐在梁峁之上。方圆十几公里,沟壑纵横,不见人烟,唯有秃木枯草盘踞其间。

在一片黑黄底色里,穿着红色工装的杨晓东格外显眼。作为中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员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这处“南37集气站”开始巡检。

虽然该站已实现无人值守,但杨晓东和同事们仍需要定期进行人工巡检。按次检查完集气站的采气装置、分液罐等设备,各参数运行正常,他放下心来。

杨晓东面色发红,微裂的嘴唇上结出一个血痂。自从冬供以来,他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长庆油田是北京供气的主力气源地,一到冬季,他们的保供任务繁重。加之今年年底,采气一厂的产量要冲刺百亿方大关,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界面新闻从长庆油田获悉,今年12月底,采气一厂年产气量将从去年的90亿方增至100亿方,成为长庆油田第一个百亿方采气厂,相当于建成一个近800万吨油当量的大油田。

长庆油田采气一厂陕参1井,发现于1989年6月,由此拉开了该油田“油气并举”的序幕。拍摄/侯瑞宁

11月15-17日,在北方城市全面迎来供暖之际,界面新闻走进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采气一厂基地,从采气、集气、净化、储气、外输等环节对其冬供和上产进行了探访。

自1989年6月被发现以来,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已有32年的历史,目前矿区分布在陕西、内蒙两省区10个市、县(旗)境内,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主要负责靖边气田、苏东南区开发建设,管理九个作业区

采气一厂也是长庆油田第一大采气厂。长庆油田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长庆油田的天然气产量将同比增长22亿方至470亿方,其中采气一厂的产量占比将超过20%。

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去年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其中,天然气产量448亿方,占到中石油同期天然气产量将近50%,占到国内同期天然气总产量将近四分之一。

“长庆油田每年向陕京方向供气超过200亿立方米。”长庆油田上述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自1997年9月10日向北京供气以来,采气一厂已成为北京供气的主气源地

谈及今年冬供的特点,采气一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生产保供时间提前、生产负荷高于往年。这给平稳安全保供带来了挑战。

为此,采气一厂在三季度完成了全厂118座集气站、5座净化厂的10套净化装置检修工作,今年10月就已全面启动了冬供作业模式

采气一厂厂长王振嘉称,目前采气一厂的日产气量保持在2500万立方米左右的高位,预计今年冬季日供气峰值将达3280万立方米。

长庆油田采气一厂气井压裂准备工作现场。拍摄/侯瑞宁

保证快速增产、上产是冬季保供的又一挑战。为此,采气一厂提前部署新井建设。

11月16日,在靖边县枣刺梁村一处空地上,长庆采气一厂员工陈兴官和同事们正在做气井压裂前的准备。陈兴官对界面新闻表示,这八口气井开工于今年6月,预计12月底投产,日产量将达到40万方,为冬季用气高峰助力。

“对于采气一厂来说,这八口井算得上是高产井。”陈兴官很高兴。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85%以上属于极难有效开发的致密气。目前投入生产的气井,平均单井日产气不到1万方,是国内高产气田的1/100。

陈兴官对界面新闻表示,这处气井井组投产后,将会输送到西1集气站,进行简单的天然气和液体水的分液处理,然后进入采气一厂第一净化厂。

第一净化厂始建于1996年4月,最初年处理能力为36亿方,曾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经过改扩建,目前该厂具备40亿方的年净化处理能力。

第一净化厂厂长蔡之兴对界面新闻称,天然气进入净化厂,经过深度的脱水、脱硫工艺后,才能成为具有商品价值的天然气。该厂外输的天然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指标,硫化氢含量从此前的20毫克每立方米降至6毫克每立方米。

对于天然气净化厂而言,最危险的作业集中在脱硫环节。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进行工业生产时,风险系数较高,一旦泄露,会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去年采气一厂的净化厂均引进了巡检机器人,并配备了工业摄像头。

在现场,界面新闻看到,这台小巧的智能机器人,沿着设定路线,可以读取设备的工业压力、液位等参数,能实现实时呈像,也能对甲烷等气体进行检测。此后,这些数据将会上传至采气一厂各生产单位的中央控制室。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巡检机器人。拍摄/侯瑞宁

这只是采气一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缩影。

据王振嘉介绍,采气一厂率先在长庆油田完成数字化建设,以及率先推进气田智能化建设。

目前采气一厂已将2900余口气井、118座集气站、5座天然气净化厂、6800余台生产设备、18000余公里管线装进了计算机,接入了互联网,实现了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

为此,采气一厂的重复性工作量下降了70%以上,集气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做到了生产规模翻一番、用工总量却呈现下降趋势

除机器人之外,净化一厂让来访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写着“西气东输”、“陕京1#”、“陕京2#”和“陕京3#”等字样的外输管线。

它们昭示着这片黄土地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的紧密联系。

蔡之兴介绍称,冬季用气高峰期,净化一厂最大日外输量可达1220万方。

同期,长庆油田2万多口气井高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保持在1.2亿立方米以上。去年冬供期间,长庆油田在135天长周期高位运行,平均日供气量达到1.29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北京冬季高峰期的日需求量。

公开资料显示,负责北京城市燃气供应的北京燃气集团,去年实现天然气年累计购入量170.5亿立方米。冬季高峰期时,每天用气量一度高达1.29亿方。

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第三净化厂夜景。拍摄/侯瑞宁

为了保证冬供,储气库注采是油气田另一项重要工作。

11月15日,界面新闻记者来到长庆油田采气一厂的陕224储气库。该储气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储气库已经完成注气。今年冬季计划供气3.7亿方,比去年同期安排供气增长4000万方。

当前,陕224储气库已经做好了各项保障准备工作,可随时按照指令调整到应急调峰模式,调峰期每天最大可向外供气400万立方米,发挥储气库冬供调峰作用。

“不让老百姓受冻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采访临近结束时,界面新闻发现在长庆油田靖边基地的员工宿舍楼上,书写着这样一行红色大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