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报 李红丽
2016年最火的词大约就是网红与直播了,不论是生活还是企业经营,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词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混圈子的人,感觉整个人都比其他人low了几个层次。
2015年下半年某一天,与办公室的90后聊天,起先话题是我知道的B站和一些动漫二次元话题,紧接着他们给我普及了;李毅吧;等一些网络热门贴吧的草根文化崛起的运行模式,很快他们把话题转向了斗鱼直播、美女直播、还有papi酱,当时我这个85后就蒙圈了。于是为了不out,不被整个时代淘汰,我临时抱佛脚恶补了一下相关潮流知识。
笔者去科普了下,“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网络红人分成三代:一、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二、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三、视频时代的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痞子蔡”、“南派三叔”等网络原创作者的兴起大多是靠文字安身立命。而芙蓉姐姐、凤姐、呛口小辣椒则是通过大胆出位的言语以及图片、搞怪作秀出名;而视频时代,papi酱、模特的火爆则已经衍变成文字语言加上视频综合的表达,一是技术的发展为网红们的成长提供的便利,同时后两者也离不开团队推手的精心策划和包装。
时间发展到了2016年,移动互联网直播技术的诞生,更是加速了网红经济的发展。一部手机、一个自拍杆就可以玩直播,这让更多的网红及运营团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冒出来,网红似乎从一种萌芽的状态走到了全面繁盛期,而且,网红的变现能力突然直线提升。
一代网红们靠实力征服了市场,但拿的也只是普通的版税报酬,二代网红们通过自己的人气提升获得曝光机会,月入几十万了不得,三代网红则是广告插播、投资机会满天飞。最近国内某媒体发布了一份《网红经济报告》,该报告表述,依据国家官方统计、网络门户及第三方机构等平台数据预计,2016年网络红人产业产值接近580亿元。这一市场估值,让更多的企业跃跃欲试。
据了解,目前进行网红直播的APP已超过200个,美妆网红随着米歇尔·潘的爆红而走入大众视野,其化妆视频点击量超过8亿次,年收入1.2亿美元。国内美妆达人纷纷效仿其走红方式,各直播平台也在网罗大批美妆类网红资源。
但当我进一步接触这些美妆网红时,剧情反转了。
虽然papi酱与美妆网红不是一个领域,但当我看到第三集时,就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再看看那些对着屏幕卖萌嘟嘴、晒品牌包包的V脸大眼睛萝莉、女神,看多了,也让我全身出现不适感。后来,我有幸参加了一个美妆品牌的网红直播发布会,一众时尚、露沟露背的性感网红嘟着嘴在现场用手机直播,品牌方攒足了劲竞拍自己的限量版化妆品,网红打扮得个个像名媛,在手机前起哄,大肆夸赞品牌,那激情四射的兴奋令人咋舌。
我把我的感受反馈给90后小伙伴,他们反应不一,有的觉得看得很过瘾,也有人认为美妆网红直播就是个卖货平台,像一些微商。人们对“网红”的态度也因人而异,“哗众取宠”、“蓄意炒作”、“自由真实”、“直率个性”等不同的评价层出不穷。
与国外那些凭着自己的腔调或在艺术、时尚领域独特风格成就自己的网红不一样,“长得都差不多,偌大的眼睛、尖刀戳人的下巴、能夹死蚂蚁的双眼皮、奢侈包包等”是国内网红的标配。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还只是窥探到了一些没有影响力的网红“小巫”,如果是“范冰冰、baby”来直播肯定结果不一样。说得对,但是大牌如范冰冰者,是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卖货的,而且他们的影响力也不是靠名牌包包和整容换来的。
我想表达的是,目前大多数的网红们,原创内容质量不高,尽管靠嘲讽、低俗、擦边球的方式让网红在短时间内吸引人眼球,但也容易成为“喧嚣中的泡沫”,美妆企业在依靠网红作为意见领袖推广品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合理表达品牌的年轻潮流形象,不要过度消费品牌形象。
关于“流行”,有这么一个段子,当一位上流社会的太太在夸夸其谈:“流行的就是好的。”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反驳道:“难道连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吗?”。香奈儿小姐也曾说:“流行稍纵即逝,惟经典永恒。”
网红、直播大行其道,我们该怎么去追?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关注与被关注都来势汹汹,但这样的关注度能够维持多久却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回答的问题。依靠网红营销的品牌,如何进行持久的内容生产,同时避免内容低俗化,如何维持持久的影响力,如何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与主流价值观相契合,如何塑造品牌底蕴,这应该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好好思考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