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安十三
对于喜爱电视剧的人们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倒退二十年,互联网尚未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还比较单一,电视节目无外乎CCTV几个频道以及数个地方卫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得益于资源共享的理念和各大字幕组的无私奉献,各国电视剧大量引入,对于电视爱好者来说,这真是最好的时代。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电视剧迷们追剧闲暇时,不免一番争论,到底什么剧逼格最高,什么剧质量上乘,什么剧不堪一看。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当前最热门的四种剧集。
美剧 | 财大气粗人人爱
论在天朝的受欢迎程度,美剧排第一应是毋庸置疑的。这与美剧题材的多元化有关,战争、科幻、律政、医务、时尚、伦理、新闻、金融、黑帮、刑侦、高科技……总有一款是你爱看的。
美剧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有钱!
一般的剧集,单集成本在200万到400万美元左右,情景喜剧约100万美元(20-30分钟/集)。经典、大热剧集则远不止这个数。 豪门HBO在打造精美宏大的布景和高度还原的细节方面,向来不吝重金。比如,讲述罗马辉煌时代的《罗马》单集成本高达900万,奇幻史诗《权力的游戏》单集超过600万。
而HBO 2001年花费1.25亿美金制作的10集电视剧《兄弟连》,号称史上最贵的电视剧之一。其对二战场景的真实还原,即使是最苛刻的军迷也赞不绝口。
另一类成本居高不下的剧集,则是为了支付演员高昂的片酬。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由于最后一季时每位主演的片酬涨到100万美元/集,致使每集成本高达1000万,尽管该剧场景大多是在咖啡馆和公寓里拍摄。但十年如一日黏住观众的,正是这六个演员和他们演绎的角色。
Interesting Moment
HBO那些把重金砸在场景上的剧集,通常在演员片酬上进行控制,在这些剧集里很少出现大牌明星。《权力的游戏》中至关重要的人气角色琼恩·雪诺之所以在第五季被编剧突兀杀死,盛传是因为演员基特·哈灵顿要求加薪之故。《老友记》中乔伊因为出演《我们的生活》走红,自我吹嘘对剧本贡献很大,结果惹火了编剧,角色很快被写死了。
美国电视台收视竞争非常激烈。各大电视台每一季都会推出新剧,一季大概22-25集。因制作成本较高,美剧多采用边拍边播模式。若开播后收视率未达预期,剧集将被砍掉。在这种模式下,编剧可以根据时事变化、观众反馈,随时改写剧情。另一方面,剧集的完整性和独创性却因此大打折扣,时常出现剧本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等现象。 例如,以悬疑为主,融合了宗教、惊悚、喜剧、爱情多种元素,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一度被捧为神作的《迷失》,一季复一季,挖坑复挖坑,结束时依然留下大量悬念。大概是编剧也迷失了吧。
《越狱》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后天朝观众接触到的第一批美剧。尽管该剧在美国收视口碑都一般,却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被誉为加长版《肖申克的救赎》的第一季。加长版《亡命天涯》的第二季也算中规中矩。但第三季,What the fuck !
英剧 | 小而精,笑傲歧视链
说到英剧,就不能不提BBC。众所周知,BBC不靠广告盈利。不同于美国电视台以观众和制片商为主导,英剧在制作上普遍采用以编剧为主导的机制。创作者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比较少,可以更自由地追求艺术独创性。不用过多考虑观众的喜好和社会的接受度,编剧在题材的处理上会更加极端和纯粹。
BBC出品,必属精品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法律、道德、秩序却没有跟上,整个世界将会何等光怪陆离。2011年的《黑镜》在情节设定上天马行空到荒诞,却让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再举一例。2011年BBC推出的律政剧《皇家律师》,这部“最好看也是最难看的律政剧”,讲述人在极端压力下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对于原则、伦理、道德、信念的坚持和牺牲。与之相较,美国表弟家的律政剧《金装律师》、《金牌律师》等流于浅白,甚至获奖大户《傲骨贤妻》都显得有些软且狗血。
而近年来大热的英剧《唐家屯》、《神探夏洛克》等,凭借雅俗共赏的剧情以及精美绝伦的视听效果,尽皆风靡一时、圈粉无数。
与美剧相比,英剧还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戏剧优势。以英国历史,莎士比亚、查尔斯狄更斯、简奥斯汀等文学巨擘的作品为创作源泉,BBC制作精良的古典剧在全球都享有盛誉,其好评度甚至超过大屏幕电影。以《傲慢与偏见》为例,2005年汇集了凯拉·奈特莉等英伦当红明星的大电影, 在口碑上依然难望1995年BBC版之项背。
Interesting Moment
问题:
美剧题材那么广泛,肿么木有穿越剧啊?呃...大概因为美剧一旦穿越,就变成英剧了吧
回答:
在电视剧迷中,曾流传着这么一条歧视链:看英剧的看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看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看不起看韩剧的,看韩剧的看不起看国产剧的,看国产剧的看不起看港台剧的…… 抛开这条歧视链是否客观公正,英剧能够雄踞链条的顶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质量之高。
日剧 | 心里苦,也要保持微笑
得益于日本高度的西方化和社会高度的开放性,日剧题材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刑侦、医务、伦理、师生、爱情、职场、青春偶像,等等。如果一定要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日剧,小编会选择“真实”、“深刻”和“励志。” 日剧的主人公通常都是一个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遭遇你我他在现实中会遭遇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大龄剩女、恐婚症、离婚率居高不下一直是社会热点,反映这类社会问题的日剧也是与时俱进。
2011年,《我无法恋爱的理由》2012年,《不结婚》2013年,《最完美的离婚》2014年,《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
恋爱苦手
结婚苦手
结了也会离
不离……那就出轨吧 凤凰卫视有个节目的名字用来形容日剧非常贴切:社会能见度。在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日剧一马当先。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禁忌之恋、职场欺凌……编剧百无禁忌。这使得日剧整体色调偏向灰暗。
为了N /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Mother / 生母未必是亲妈
白夜行 / 父母造的孽,害了子女一生
直美和加奈子 / 摊上家暴的老公,只能杀了他 以上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你的心情是否和小编一样?
Life sucks! 这世界真TM操蛋。但这并不是日剧想传达的东西。无论是何种题材,日剧总在孜孜不倦的启发观众、教育观众。“还是不想放弃啊!”、“还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哪!”、“无论过去多么不幸,也想要幸福啊!”热衷说教,无处不在、时时刻刻,这是日剧饱受诟病的一个特点。
但是,在那些为生计所苦、为生活奔波的艰难时刻,偶尔喝一碗日式鸡汤,似乎也不错。
Life sucks!But, keep fighting ! Interesting Moment
印象中,荧幕上的日本人民总是彬彬有礼、一丝不苟。上一季刚结束的《直美和加奈子》中,广末凉子饰演的直美将杀人计划像工作日程表一样记录在记事本上,令粉丝们捉急不已。
姐姐,这可都是罪证,千万记得销毁啊
韩剧 | 爱情恒久远
韩剧在本国的真实情况小编不太清楚,但在我国,广受欢迎的韩剧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如《人鱼小姐》、《家门的荣光》、《住在清潭洞》、《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动辄几十上百集,温馨亲切充满生活气氛,以大妈为主要收视群体。
273集,真的是“看了又看”
另一类则是少女少妇少奶们着迷的青春偶像剧,多金深情的长腿欧巴、妆容时尚的靓丽妹子,以及永不过时的扯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无论角色的身份如何变化,故事内核始终归于爱情。
就算是外星人,也要谈恋爱 小编也曾很疑惑地问一位追韩剧的盆友,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年少无知的时候看一遍也就算了,如今你怎么还会相信这样的谎言。 盆友说,正是因为长着其貌不扬普通的脸,上着朝九晚五枯燥的班,过着白开水一样的平淡日子,人生已经如此苦逼,如果还不能看一出童话般的爱情电视剧、做一场灰姑娘遇到王子的美梦,那就太杯具了!
……小编无法反驳思密达
是啊。谁TM工作一天累成狗、脑细胞死光光,还有力气深刻地思考人生啊! 所以,电视剧集本无高下之分,喜欢的、适合的就是好的。 最后,祝大家追的剧集更新及时,没有烂尾,看得高兴,过得开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