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媒科技评论
近日,康美药业(下称“康美”)证券集体诉讼案判决结果公布,这是全国首例的证券集体诉讼案,不过在案件本身之外,这起案件的另一个连锁反应也格外引人注目。
案件判决之后,除了该承担责任的康美董事长及高管之外,余震还波及了5名康美的独立董事,年薪约10万元的独立董事需要合计赔偿约3.69亿元。这也让不少其他上市公司的独董们感到后怕,以至于在案件判决结果公布后,多家上市公司的独董都宣布辞职,辞职潮一直蔓延至今。
康美造假案始末,曾是千亿白马股
康美的创始人马兴田和其妻子许冬瑾都来自广东的药材交易集中地潮汕,他们在1997年共同创办康美药业,公司于2002年上市。
16-18年是康美的巅峰时期,从各大财富排行榜也都可以看出马兴田及其家族彼时的风光,凭借着“靓丽”的业绩,康美在18年的总市值曾超1200亿元,称得上是医药领域的“千亿大白马”。
但也是从18年开始,康美多年以来埋下的问题开始爆雷,这一年,康美药业被爆出财务造假。同年1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康美被立案调查,而在此之前,康美的市值已经从高峰期的1200多亿元跌至200多亿元。
19年4月,康美在公告中回复立案调查的结果,称由于会计差错而导致17年的财务报表中多计入了299亿元货币资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小心”多算了将近300亿元,让市场为之哗然。
仅18天后,证监会的一则公告直接让康美打脸了,康美“299亿元资金消失之谜”并非会计差错,而是财务造假。
证监会公布称,不止2017年,康美在16-18年的财务报告中,均存在重大虚假,包括使用虚假银行存单、虚增存款、收入造假等。
一年后,也就是去年5月,证监会的调查结束,康美不止虚增了299亿元,而是887.1亿元,可以称得上是A股最大规模的资金造假案。
由于行贿、操纵证券市场、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证监会发布对康美药业的处罚及禁入决定,康美也从“康美药业”变成了“ST康美”。
但康美仅60万元的罚款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仅仅是隔靴搔痒,于是,今年4月,5万多名投资者通过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对康美发起了集体诉讼。
11月17日,康美药业因“操纵证券市场”被判赔偿投资者24.59亿元,原董事长马兴田被判12年有期徒刑,11位高管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受到连带责任的还包括康美的独立董事和审计机构。康美5名独立董事需合计赔偿金额约3.69亿元。康美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承担100%的连带责任,与康美共同负担24亿多元的赔偿金。
赔偿3.69亿元的独立董事,年薪不过10万
在康美造假案尘埃落地之后,引起网友关注的除了康美自身受到的处罚之外,遭受连带责任的独立董事也一度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网友戏称独立董事是赚卖奶粉的钱,却承担卖毒品的风险。
康美2020年财报显示,5位独立董事月薪在1万元左右,4名董事均为大学教授,年薪约为10万元左右,而此次被判罚的3.69亿元连带责任赔偿,独董们需要工作一千年才能赚回来。
所以,独立董事到底是个什么职位?为什么他们需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风险又是不是太高了点?
简单来说,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首先,从独立董事的身份来说,他们不会在上市公司里同时担任董事外的其他职务,而其自身的职业也应该跟上市公司或其股东没有利益相关性,像大学教授这个职业,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既然身份是中立的,独立董事就被视为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保护公司利益的角色,比如对公司的管理、运作等提出一定意见,能够及时就公司经营的危险信号,违规或不当行为提出警告等。
此外,在《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中都有规定,独立董事的职责是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独立董事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而且不仅应该站在公司立场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监督公司,维护小股东,股民们的利益。
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就没有如此“理想化”了,可能有部分的独立董事是被公司领导层邀请来当“人情董事”的,就是走走过场,责任也不明确,对公司业务也不关心、不理解。
但不知者是不是没有罪?在康美造假案中,独立董事均以“没有发现虚假陈述、并不知情、没有参与动机”等作为抗辩理由,但法院最终认为其虽未参与造假,但未勤勉尽责,而且已经签字,即应承担责任作为判决依据。
虽然康美的独董们没有参与造假,但他们曾经在会议中举过手,也曾在文件上签过名,对业务不熟悉不了解,可以不担任董事,但“光拿钱不干活”可不能作为抗辩理由。
因此,在康美案判结之后,不少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掀起了辞职潮,相关媒体报道自11月12日以来,陆续有多家上市公司出现独董辞职或职务变动的情况。
独董到底冤不冤?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月薪10万却要承受上亿元的赔偿,这听起来虽然夸张,但假如跟买了康美的股票,却因为财务造假遭受亏损,甚至影响了生活、家庭的投资者来比较的话,这笔追偿又显得并不冤枉。
当然,普通人可能未必有机会成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但其实任何工作都跟独立董事的职责是相类似的:尽职且勤勉。
担任万科、格力等上市公司独董的刘教授在康美案后发表了朋友圈,任何职位权力和义务都应该是对等的,没有履行权力和责任,受到惩罚自然也不冤枉。
所以说,即便只是针对普通人,康美这个案件还是有很大教育意义的。
首先,可以推进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完善及成熟,这对所有投资者而言,都有重大意义。正是因为违法的代价足够高,对意图违法者才会有震慑力,而投资者有了赔偿机制之后,我们投资的安全性也会更高。
其次,我们不要盲目相信机构数据,要有质疑的精神。其实康美在18年被曝出财务造假之前,早在12年也被质疑过财务造假。
但因为康美的财务数据一直有专业的审计机构把关,很多投资者看着康美这只千亿大白马,会无形中增加信任,毕竟市值这么高,很多基金乃至国家队都有买入,应该不会出问题吧。
显然,盲目信任容易导致翻车,合理的质疑精神可以让我们保持警惕和清醒,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
最后,即便是普通人,我们也不要在任何地方随便签上自己的名字,名字是具有法律效力,你在任何场合被要求签名之前,请务必谨慎。
康美这个案件,对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可以纳入教科书的案例,愿以后的资本市场,能有更多的勤勉,投资者也能在一个更安全的市场里投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