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面对充电桩万亿“蛋糕”的诱惑,OPPO心动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面对充电桩万亿“蛋糕”的诱惑,OPPO心动了?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潮流,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陆陆续续奔向造车大军。

文|新工业洞察

近年来,共享充电桩的概念随着城市中的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们的兴起被大家所熟知。

电能作为作为优质、高效、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能够满足社会绝大多数的能源需求,电能替代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节能的新型交通工具,可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电能替代,已成为了世界各国现代交通发展的共同选择。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风口”,与之配套的充电桩行业也经历了一波野蛮生长,成为不少投资者眼里的“明星”行业。

近日,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OPPO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云快充在九个月内收获的第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洛斯、宁德时代、蔚来资本。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加速崛起、明星新势力辈出的时代拐点上,充电桩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浪潮。正值风口之上,云快充是如何从一众奋勇直追的玩家脱颖而出的?OPPO注资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突出重围的黑马

汽车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造就了新能源汽车的大火,作为与新能源汽车唇齿相依的充电桩同样是利好频出,行业发展被按下了加速键。

新能源出行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可谓是黑马辈出。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此前公布的数据中,排在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之后的第四名的企业,便是云快充。

云快充是一家为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生产商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用户提供“云端共享平台”的第三方公司,并同时是基于平台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大数据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科技性公司。

其创始人,CEO田波在创立云快充前,服务于政府部门。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毅然而然的选择了踏上充电领域这个赛道。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云快充曾是一家建桩上千根、在江苏拥有着相当可观的充电用户量的电桩运营商,但正是这样切身的运营经验,云快充才意识到了市场的分散性带来的弊端。

充电桩运营商经营状态为“小而分散,大而不强”,双边互不透明,生存艰难。因此他决定转型,放弃已经实现盈利的充电桩投资运营,专心做平台研发。

不建桩不产桩,专注技术研发与用户运营,一方面为全国电桩运营商提供从选址、建站方案、接入平台到运营提升、运维支持、金融、场站配套增值服务等全流程赋能支持,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找桩、充电、结算等全流程服务支持,同时积极探索“SaaS+N”中的“+N”增值业务。

2017年,云快充开始免费向中小运营商开放运营服务平台。同时,陆续与110家充电设备生产商合作,在它们售出设备时,无需再开发运营服务平台,可以选择直接用云快充的平台。到2019年8月,云快充接入充电终端数量突破3.2万台(充电促进联盟的统计略有滞后),覆盖城市160多座,为超过600家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月充电量超过2000万度。

就融资历程来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云快充共收获了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OPPO、物流巨头普洛斯、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及TOP级造车新势力蔚来等投资机构。

随着“脱碳”政策的深入人心,商业车领域迅速新能源化,充电成为造车产业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频频传出造车的OPPO正是盯上了这个风口,向新能源充电黑马伸出了橄榄枝。

OPPO转身,却盯上了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潮流,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陆陆续续奔向造车大军。

近日,OPPO举办开发者大会。会议上,OPPO 正式推出 OPPO 智行(OPPO Carlink)解决方案,打造专属的智能车机生态,进行车机全场景的无缝互联。

“新能源汽车”是众人眼里的“船票”,虽然OPPO未曾正式官宣过造车,但造车“绯闻”已经传的沸沸扬扬。随着近日其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商云快充的消息传出,有关“OPPO汽车”的声音愈发高涨。

用户对于汽车的关注重点与此前不同,汽车行业也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当前汽车的工业变革其实有两个风口,一个是油转电,一个是功能性转智能化。

智能化这个风口,无疑是需要解决核心的感知问题,而这恰恰是科技巨头们深耕多年的优势领域,小米、华为、苹果等具备参与进产业链当中的资格。对于它们而言,已经经历过能力原始积累的阶段。

除了建设的“硬实力”之外,更值得关注和推进的是同样处于风口上的油转电。

OPPO并不是近期唯一一家宣告进军充电桩领域的手机厂商,而更加明显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巨头开始和“充电桩”挂上了联系。

2020年7月,国家电网与恒大集团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并联合碧桂园、万科、融创等三家龙头房企,共同签订一系列相关服务合作协议。

此前,宝马、大众、戴姆勒等7家德系巨头也联合成立了充电基础设施平台,并与中国本土充电运营商签约,计划新增3.5万根充电桩等。

拿大部分互联网巨头切入的充电桩运营行业来说,目前用户对于充电桩的需求首先是有没有充电桩可以用,其次是充电桩好用不好用。这样一来,运营行业的壁垒就在于规模和精细化运营上的差异。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个非指数增长的行业,那么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需要一个靠谱的模式来保证其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而充电桩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全面铺开最基础的一环,OPPO的入局离不开这两个维度的考量:OPPO若躬身入局造车,抢占市场最为基础的一环,这本身就有利于其在未来构建在造车领域的生态,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抢占市场的逻辑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除了有利于OPPO内在业务生态的搭建,也是OPPO对外延伸的一种战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向成熟化的阶段迈进,这也算是充当了OPPO的一大流量入口。

只是,任何新业务不代表一定是加分项,资本市场早已不再是看饼、造梦的傻白甜了。毕竟,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行业难题远比我们想象要激烈。

野蛮生长的市场

据IDC于12月3日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及增长率预测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将由2020年的116万辆增至2025年的542万辆。

这个未来规模或达万亿的朝阳行业,市场的活跃意味着充电桩行业的春风已至。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长达十五年的全方位规划。国家要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必须达到1:1。

专家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要达到2000万台以上,而目前公共充电桩仅仅不到100万根,解释中国公共充电桩缺口将达到1900万根,未来五年,充电桩面临巨大缺口。

市场存在的巨大缺口,再加上政策的不断利好与推进,充电桩行业面临巨大行业利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入局公共充电桩市场的玩家并不少,同时也存在充电桩配置不够合理的现象,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匹配偏差。有的地方桩少车多得排队,有的地方桩多车少造成了闲置。

此前,据北青报数据显示,北京有约2万个公共充电桩,使用率却不足一成。使用率低的背后原因有很多,比如车位被燃油车“霸占”或者被物业出租,国内私家车存量有3亿多,新能源汽车仅为172.9万,在抢车位的游戏上力量对比悬殊。

另一个因素就是充电设备的故障率。按照北青报的报道,在通州北苑地铁站的P R停车场中,24个充电桩只停了两辆新能源汽车,其他充电桩要么直接黑屏无法充电,要么设备暂停服务。

在充电桩成为下一个风口的背景下,投机者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政策补贴的刺激下,只建桩不运营几乎是常态。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充电桩是一个风口,却要加一个前缀,即“未来的风口”。

涌入共享单车的资金不下百亿,投注到网约车的资本规模以千亿计,但在充电桩这门生意上资本依然比较谨慎。

当然,云快充走得是一条轻资产的路线,在没有更好盈利模式实现开源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降低成本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从成本和风险上看,对参与的各方来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行业盈利依然是个难题,依赖普通电动车主的话,很可能陷入“辅助充电”的公共充电桩需求过于低频,场景过于分散,都成为盈利的不确定因素,就算是盈利也是特定区域特定客户的中小运营商。

综合来看,充电桩无疑是个巨大的市场,但赛道上的玩家不论是想大规模的落实还是实现商业变现,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行业难题的限制,而对于云快充以及像OPPO这类入局造车的手机厂商而言,又是一个不得不参与的游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PPO

4.3k
  • 中国移动宣布5G-A正式商用
  • 京东与OPPO签署未来3年增长100%的全渠道销售额目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面对充电桩万亿“蛋糕”的诱惑,OPPO心动了?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潮流,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陆陆续续奔向造车大军。

文|新工业洞察

近年来,共享充电桩的概念随着城市中的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们的兴起被大家所熟知。

电能作为作为优质、高效、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能够满足社会绝大多数的能源需求,电能替代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节能的新型交通工具,可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电能替代,已成为了世界各国现代交通发展的共同选择。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风口”,与之配套的充电桩行业也经历了一波野蛮生长,成为不少投资者眼里的“明星”行业。

近日,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OPPO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云快充在九个月内收获的第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洛斯、宁德时代、蔚来资本。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加速崛起、明星新势力辈出的时代拐点上,充电桩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浪潮。正值风口之上,云快充是如何从一众奋勇直追的玩家脱颖而出的?OPPO注资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突出重围的黑马

汽车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造就了新能源汽车的大火,作为与新能源汽车唇齿相依的充电桩同样是利好频出,行业发展被按下了加速键。

新能源出行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可谓是黑马辈出。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此前公布的数据中,排在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之后的第四名的企业,便是云快充。

云快充是一家为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生产商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用户提供“云端共享平台”的第三方公司,并同时是基于平台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大数据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科技性公司。

其创始人,CEO田波在创立云快充前,服务于政府部门。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毅然而然的选择了踏上充电领域这个赛道。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云快充曾是一家建桩上千根、在江苏拥有着相当可观的充电用户量的电桩运营商,但正是这样切身的运营经验,云快充才意识到了市场的分散性带来的弊端。

充电桩运营商经营状态为“小而分散,大而不强”,双边互不透明,生存艰难。因此他决定转型,放弃已经实现盈利的充电桩投资运营,专心做平台研发。

不建桩不产桩,专注技术研发与用户运营,一方面为全国电桩运营商提供从选址、建站方案、接入平台到运营提升、运维支持、金融、场站配套增值服务等全流程赋能支持,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找桩、充电、结算等全流程服务支持,同时积极探索“SaaS+N”中的“+N”增值业务。

2017年,云快充开始免费向中小运营商开放运营服务平台。同时,陆续与110家充电设备生产商合作,在它们售出设备时,无需再开发运营服务平台,可以选择直接用云快充的平台。到2019年8月,云快充接入充电终端数量突破3.2万台(充电促进联盟的统计略有滞后),覆盖城市160多座,为超过600家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月充电量超过2000万度。

就融资历程来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云快充共收获了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OPPO、物流巨头普洛斯、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及TOP级造车新势力蔚来等投资机构。

随着“脱碳”政策的深入人心,商业车领域迅速新能源化,充电成为造车产业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频频传出造车的OPPO正是盯上了这个风口,向新能源充电黑马伸出了橄榄枝。

OPPO转身,却盯上了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潮流,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陆陆续续奔向造车大军。

近日,OPPO举办开发者大会。会议上,OPPO 正式推出 OPPO 智行(OPPO Carlink)解决方案,打造专属的智能车机生态,进行车机全场景的无缝互联。

“新能源汽车”是众人眼里的“船票”,虽然OPPO未曾正式官宣过造车,但造车“绯闻”已经传的沸沸扬扬。随着近日其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商云快充的消息传出,有关“OPPO汽车”的声音愈发高涨。

用户对于汽车的关注重点与此前不同,汽车行业也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当前汽车的工业变革其实有两个风口,一个是油转电,一个是功能性转智能化。

智能化这个风口,无疑是需要解决核心的感知问题,而这恰恰是科技巨头们深耕多年的优势领域,小米、华为、苹果等具备参与进产业链当中的资格。对于它们而言,已经经历过能力原始积累的阶段。

除了建设的“硬实力”之外,更值得关注和推进的是同样处于风口上的油转电。

OPPO并不是近期唯一一家宣告进军充电桩领域的手机厂商,而更加明显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巨头开始和“充电桩”挂上了联系。

2020年7月,国家电网与恒大集团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并联合碧桂园、万科、融创等三家龙头房企,共同签订一系列相关服务合作协议。

此前,宝马、大众、戴姆勒等7家德系巨头也联合成立了充电基础设施平台,并与中国本土充电运营商签约,计划新增3.5万根充电桩等。

拿大部分互联网巨头切入的充电桩运营行业来说,目前用户对于充电桩的需求首先是有没有充电桩可以用,其次是充电桩好用不好用。这样一来,运营行业的壁垒就在于规模和精细化运营上的差异。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个非指数增长的行业,那么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需要一个靠谱的模式来保证其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而充电桩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全面铺开最基础的一环,OPPO的入局离不开这两个维度的考量:OPPO若躬身入局造车,抢占市场最为基础的一环,这本身就有利于其在未来构建在造车领域的生态,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抢占市场的逻辑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除了有利于OPPO内在业务生态的搭建,也是OPPO对外延伸的一种战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向成熟化的阶段迈进,这也算是充当了OPPO的一大流量入口。

只是,任何新业务不代表一定是加分项,资本市场早已不再是看饼、造梦的傻白甜了。毕竟,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行业难题远比我们想象要激烈。

野蛮生长的市场

据IDC于12月3日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及增长率预测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将由2020年的116万辆增至2025年的542万辆。

这个未来规模或达万亿的朝阳行业,市场的活跃意味着充电桩行业的春风已至。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长达十五年的全方位规划。国家要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必须达到1:1。

专家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要达到2000万台以上,而目前公共充电桩仅仅不到100万根,解释中国公共充电桩缺口将达到1900万根,未来五年,充电桩面临巨大缺口。

市场存在的巨大缺口,再加上政策的不断利好与推进,充电桩行业面临巨大行业利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入局公共充电桩市场的玩家并不少,同时也存在充电桩配置不够合理的现象,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匹配偏差。有的地方桩少车多得排队,有的地方桩多车少造成了闲置。

此前,据北青报数据显示,北京有约2万个公共充电桩,使用率却不足一成。使用率低的背后原因有很多,比如车位被燃油车“霸占”或者被物业出租,国内私家车存量有3亿多,新能源汽车仅为172.9万,在抢车位的游戏上力量对比悬殊。

另一个因素就是充电设备的故障率。按照北青报的报道,在通州北苑地铁站的P R停车场中,24个充电桩只停了两辆新能源汽车,其他充电桩要么直接黑屏无法充电,要么设备暂停服务。

在充电桩成为下一个风口的背景下,投机者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政策补贴的刺激下,只建桩不运营几乎是常态。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充电桩是一个风口,却要加一个前缀,即“未来的风口”。

涌入共享单车的资金不下百亿,投注到网约车的资本规模以千亿计,但在充电桩这门生意上资本依然比较谨慎。

当然,云快充走得是一条轻资产的路线,在没有更好盈利模式实现开源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降低成本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从成本和风险上看,对参与的各方来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行业盈利依然是个难题,依赖普通电动车主的话,很可能陷入“辅助充电”的公共充电桩需求过于低频,场景过于分散,都成为盈利的不确定因素,就算是盈利也是特定区域特定客户的中小运营商。

综合来看,充电桩无疑是个巨大的市场,但赛道上的玩家不论是想大规模的落实还是实现商业变现,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行业难题的限制,而对于云快充以及像OPPO这类入局造车的手机厂商而言,又是一个不得不参与的游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