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苏宁收购国际米兰一事从今年四月初就开始炒了,并在整个五月一直持续,但今天苏宁和国米官方的正式签约还是使得这一中资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标志性事件在今天的投资界和体育界刷屏。
今天(6月6日),苏宁在南京召开“苏宁并购国际米兰新闻通报会”,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价格拿下国米约70%的股份,成为国米第一大股东,交易方式包括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在苏宁入主国米之后,萨内蒂将成为俱乐部新任主席。
连年亏损致国米再次易主。2013年9月,托希尔以2.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国米70%股份,结束了莫拉蒂在国米长达18年的掌舵。后者自1995年初以来就一直在执掌国际米兰,并在掌舵期间总共赢得了16座奖杯,包括一次国际足球联盟俱乐部世界杯(FIFA Club World Cup)冠军、一次欧洲足球协会联盟冠军联赛(UEFA Champions League)冠军,以及连续五年的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Scudetti)。据称,国米这16个冠军是莫拉蒂18年来持续输血10亿换来的,一次,没有球迷会怀疑莫拉蒂对国米的忠诚。
但目前看来,托希尔接手后的国米只能说是彻底的失败,接手后的三年联赛成绩分别仅为第五名、第八名和第四名,且总收入也逐年降低。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到,莫拉蒂放手之前的国米自09/10赛季以后的营收就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托希尔接手之后不但毫无反弹,甚至还微降了一些。
国米08/09赛季以来营收状况

此前多家意大利媒体报道称,托希尔接手后的国米已经亏损了4亿多,加上总收入方面仍然没有其他可增长的办法。托希尔上任之初提出的“远征”中国市场似乎也不如预期。因此,托希尔此时的放手也就毫无意外可言。
而在去年以5.23亿元收购江苏舜天的苏宁集团接手国米并不让人惊讶。一来苏宁在国内已有相关布局,二来寻求多元化国际化经营的苏宁也确实需要一个突破。
虽然国内足球市场近年来发展火热,中超的转播版权费也拍出“天价”。由在本土立足的苏宁来开发国米的中国市场也显然比印尼人要有更大的胜算,但苏宁要想经营好国米仍然有几大难题要解决。
据腾讯体育分析,苏宁接手国米后,并不能够马上去转会市场烧钱引援的“土豪”玩法来快速增强球队实力,因为国米目前深受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掣肘。根据财政公平法案的要求,国米必须将赤字缩减到3000万欧元以下,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如今的国米在球市上“节衣缩食”都尚且赤字惊人,如果苏宁入主国米后迅速开始疯狂收购,那么蓝黑军将面临欧足联的处罚。此外,意大利的保守的政策法规也不利于苏宁对国米的改善。即便意甲各队如今生存境况艰难,但意大利当局仍然为各队的各种变法而设置障碍。
KPMG最新发布的《2016年欧洲足球俱乐部估值报告》估计,国米当前的估值中位数为3.99亿欧元,而Forbes对国米的估值则为4.95亿欧元。从这个层面看,苏宁2.7亿欧元拿下70%的价格并不亏。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对于双方合作的初衷和未来目标,做出了解释和展望,苏宁并购国米,基于以下三点目的:
1、布局体育产业,引领国人健康消费;
2、提升苏宁足球俱乐部技术体系和运营能力;
3、促进苏宁集团国际化发展。
同时,苏宁并购国米,也将帮助国米在以下三方面获得提升:
1、让中国成为国际米兰的第二主场,更加国际化;
2、注入资本和资源,让国米称霸意甲称雄欧洲;
3、再现莫拉蒂时代辉煌,吸引全球天才球星。
苏宁收购国米能否成功也就看未来几年在以上方面的执行效果如何了。
今天对国米的收购只是近两年来中资“海淘”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最新案例,下面晨哨君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几宗此前的案例。
>>>> 早期俱乐部收购案例:合力万盛800万欧元收购荷甲海牙俱乐部98%股份、上海品怡收购意丙球队PAVIA
2014年7月,北京合力万盛公司就宣布以800万欧元收购荷甲球队海牙俱乐部98%股份。这是早期中资收购海外主流足球俱乐部的第一个收购案例。
海牙俱乐部成立于1905年,至今已有110历史,其主场海牙足球场则最多可容纳15000人。但是俱乐部近年来成绩一般,最近三个赛季的成绩分别为9-13-13,在荷甲18只球队在属于中游偏下。而其历史上两次获得荷甲冠军还得追溯到1942,1943年。因此,2014年被收购的价格也并没有很高,合力万盛以800万欧元就购得了其98%的股份,拥有绝对控股权。
不过,今年年初有外媒报道称,合力万盛完成了对荷兰甲级联赛海牙俱乐部的收购后,投资者王辉(合力万盛老板)却没有追加投入,这让海牙方面非常不满,双方的关系一度对立。这样的一起事件引起了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媒体认为王辉只当老板,但是没有履行义务出资帮助海牙实现崛起,这引起了海牙当地球迷的排斥和不满。
而几乎同一时段,意大利《慢镜头》等多家媒体消息,一家中国财团正式收购了意大利丙一联赛球队PAVIA,这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第一次有球队被有中国背景的财团收购。在意大利媒体看来,这次收购对于意大利足球而言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这也将是意大利球队第一次由中国管理层来进行掌控。
后被证实这笔交易的收购方是由朱晓冬担任董事长的上海品怡股权投资基金。
以上两笔不算大手笔的收购可以说是中资“海淘”足球俱乐部的早期探索。
>>>> 第一个引起轰动的收购:万达拿下4500万欧元马竞20%股份
2015年1月,万达宣布收购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体育界和投资界不小轰动。一来是因为王健林的首富光环及万达频繁的新闻曝光率,二来就是因为标的马德里竞技的超高知名度了。不管是从西甲冠军数还是总收入,马竞都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三伟大的足球俱乐部,而近年来成绩一直很稳定。
2013/14赛季打破9年来皇马和巴萨的统治,拿下西甲冠军;2014/15赛季则位列第三。
对马竞的这笔入股直接将中资入主海外足球俱乐部这一话题打开了,此后的收购足球俱乐部案例几乎都会提到万达对马竞入股这个标志性事件。
>>>> 低存在感收购:华信收购捷甲布拉格斯拉维亚
相比万达入股马竞,2015年9月华信收购捷克老牌球队布拉格斯拉维亚就显得相对存在感低很多了。并购方与标的在知名度方面不够高是主因。而且双方披露的信息甚少,因此也无法知道布拉格斯拉维亚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球队历史上曾走出过传奇球星约瑟夫-比坎这样的足球史上的大人物,有统计称比坎是历史上进球数最多的球员。
>>>> 首次控股五大联赛球队:互动娱乐收购西甲西班牙人
2015年11月,互动娱乐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增资和购买股份的方式收购西甲俱乐部西班牙人,交易完成后,互动娱乐将至少持有西班牙人50.1%的股份,即拥有西班牙人的控股权。这是中资第一次控股五大联赛球队。
互动娱乐收购的西班牙人俱乐部同样来自欧足联排名第一的联赛西甲。虽然从历史地位,知名度及估值上来讲,西班牙人要弱于上面介绍的马德里竞技,但此次收购之所以受到大范围关注是因为这是中资首次控股五大联赛的球队。
50.1%的股份奠定了互动娱乐的控股股东身份。而万达仅仅入股马竞20%股份,在股东地位上,万达于马竞显然不如互动娱乐于西班牙人。
>>>> 最大手笔的收购:华人文化4亿美元购曼城母公司13%股份
2015年12月1日,黎瑞刚旗下的华人文化联手中信资本宣布以4亿美元入股英超球队曼城俱乐部的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获得后者13%股份。此笔交易对城市足球集团的估值约为30.8亿美元。这笔收购不是单纯的对单一俱乐部的收购,城市足球集团旗下还拥有纽约城市俱乐部、墨尔本城市俱乐部,横滨水手俱乐部部分股权以及其他的各类有价资产。
收购后,黎瑞刚将代表中国投资方进入城市足球集团董事会。考虑到中国市场和华人文化的其他投资与曼城的协同效应,此次黎瑞刚领衔的交易从长期来看或有不错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6年又陆续有多笔对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收购案,华人文化与中信资本这笔4亿美元的投资仍然保持了中资“海淘”足球俱乐部的最大金额记录。
此外,其他案例还包括2015年7月中国企业莱德斯公司以约700万欧元成为法乙索肖俱乐部的唯一股东,而联合睿康6000万英镑收购英超老牌球队阿斯顿维拉则是最新的案例。
国米不是第一个被收购的欧洲豪门,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未来,我们将对中资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越来越习以为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