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冲高回落,“茅指数”遭受重挫,随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宁组合”强势崛起,周期股也迎来高光时刻。进入三季度,随着周期股见顶,市场整体呈现热点散乱的震荡横盘期。
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行情中把握市场主线,做到震荡市中回撤小、进攻市中收益高?
成立于2005年,作为银行系公募的旗舰,工银瑞信基金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今年以来,工银瑞信基金投资业绩突出、在管产品表现优异,非货公募基金规模跻身前十,创下新高。与此同时,养老金规模一举突破6000亿元,持续13个季度保持同业第1的领先地位。
全方位多领域保持全面开花,工银瑞信基金有什么秘诀?
1 公募产品:非货月均规模逾4009亿元,跻身前十创下新高
在今年极致分化的市场行情下,工银瑞信旗下的公募产品业绩依旧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工银瑞信旗下共计200只公募基金,合计管理规模为7529.3亿元。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的公募前三季度规模排行显示,工银瑞信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月均规模高达4009.63亿元,从二季度的第11名跃居第10名,跻身TOP10队伍。
总体来看,200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有55只,规模为994.61亿元,混合型基金有65只,规模为1159.87亿元。Wind数据显示,上述偏股主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11.33%,而今年沪深300的收益率则为-6.04%。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在前列的当属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工银瑞信物流产业、工银瑞信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等多只主动型基金。

但这些基金并非仅仅在今年“押对了风口”,如果将统计维度放在更长的时间段,业绩回报更为突出: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累计回报率为366.67%,排名同类基金第3名;工银瑞信生态环境自2015年6月成立至今回报率为193.5%,排名同类基金第2名;工银瑞信物流产业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305.9%,排名同类基金前15%。
统计工银瑞信旗下全部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超过200%的基金高达21只,更有成立至今回报率高达13.64倍的“宝藏基金”。Wind数据显示,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自2005年8月31日成立以来,至今回报率高达1364.45%。

从中长期维度来看,截至2021年11月25日,工银瑞信旗下已具备约120只主动偏股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其中具备同期可比业绩的主动偏股基金,近一年整体平均回报率为26.25%,近三年平均回报率为187.57%,均在业内遥遥领先。
2 投研团队:老中青三代接力 主动权益群星闪耀
在工银瑞信基金内部,赵蓓、袁芳、谭冬寒、何肖颉、闫思倩、张宇帆等因为业绩好而“出圈”的明星基金经理,仅是整支投研团队代表的一部分。
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的核心资源。为打造专业优势,工银瑞信全方位引入国内外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风格稳健、诚信敬业、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的专业团队。
作为一家成立16年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秉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持续为持有人创造稳健的回报。同时,通过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风格稳健、风格多元、团结协作的专业团队。目前,公司(含子公司)共有员工 约700人,其中,73%的员工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整个投研团队由资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组成,投研人员177人,投资人员平均拥有约13年的从业经验,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在权益投资中,通过优化投研架构,积极进行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形成了老中新三代人才辈出的王牌权益投研战队,团队中涌现出黄安乐、何肖颉、杜洋、王筱玲、鄢耀、王君正、单文、闫思倩、张宇帆、张剑峰、胡志利等老将、中生代、新锐三代基金经理协同合作的“全明星”阵容。
3 管好养老钱 养老金规模持续第一并屡创新高
除了公募基金之外,工银瑞信管理的包括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在内的养老金规模已一举突破6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末,工银瑞信养老金管理规模已持续13个季度保持同业第1的领先地位。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养老金能否实现保值增值,则关系到幸福晚年。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公募基金推出了养老目标日期FOF和养老目标风险FOF,可根据投资者的目标日期或风险水平来动态调整基金的资产配置,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养老金投资需求。
作为公募业养老金管理规模领先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发挥养老金投资管理优势,积极服务个人养老,首批获得养老FOF业务资格,并于2018年10月31日推出了首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工银养老2035。近三年以来,工银瑞信持续扩容养老FOF产品线,不仅涵盖了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基金两大类型,同时,养老目标日期系列基金已覆盖2035、2040、2045、2050、2055以及2060多个日期,精准对接70后至00后主流人群的养老投资需求,成为国内目标日期基金产品线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
从投资回报来看,工银养老目标日期系列均实现了10%以上的年化回报,其中工银养老2035、2040、2045、2050年化回报均超过了15%。综合已披露的各年度基金年报,工银瑞信旗下FOF各阶段均实现正利润,截至2021年中期,工银瑞信旗下所有FOF成立以来为投资者实现利润总计5.9亿元,其中养老目标FOF实现利润3.2亿元。
4 综合管理能力:持续向上的基石
公募产品业绩能打、投研团队群星闪耀、养老金规模持续扩容,这得益于公司强大的综合管理能力。
从日常的投研管理制度来看,工银瑞信在权益投研板块建立了7个投资能力中心和8个研究小组,形成了涵盖宏观、策略、各个产业等不同研究领域;主动、量化等不同研究方法;成长、价值,灵活配置等不同风格;国内、海外等不同市场的完整研究体系,通过精细化分工来提升投研的整体战斗力,成为业绩、规模、回报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的保障。
在日常的投研工作中,工银瑞信基金做实推票制度,是推动投研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为此,工银瑞信基金制订了一整套规则,内部形成买方、卖方关系,鼓励研究员对重点个股的研究、推荐和跟踪,根据推票的实盘贡献进行相应奖励。
工银瑞信设有多个投资委员会,委员们来自不同专业和领域,形成良好的互补。有的对宏观形势有深刻见解、擅长大类资产配置;有的对风险收益的权衡有独到认识,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板块的再平衡,在实现较好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净值回撤;有的擅长挖掘优质公司,充分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以股票投资为例,买的、卖的以及持观望态度的人员都坐在一起,把工银瑞信持仓靠前的股票一只一只地讨论。
从业务布局来看,工银瑞信旗下“立体化”的产品体系覆盖各种风格与行业资产,筛选优质的权益资产,实现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帮助投资者获得长期优异的业绩,力争为客户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
经历24年的发展,我国公募基金已经壮大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力量,同时凭借深厚的投研实力、较好的长期投资收益,成为推动共同富裕,满足普通投资者理财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其中,作为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坚持“投资为民”,成立16年来持续夯实投研核心能力,致力于为持有人持续创造良好回报。根据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统计,至 2021年9月末,工银瑞信旗下各类产品(含非公募)已累计创造4707亿元投资回报,其中公募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了1957亿元的利润,居基金行业前列,银行系基金公司首位。
展望未来,以工银瑞信为代表的银行系公募基金,将立足发展新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基,不断为投资人创造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养老,推动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