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11月就业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还会加速缩减购债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11月就业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还会加速缩减购债吗?

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21万个,但失业率从4.6%下降至4.2%,劳动力规模也出现较大扩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美国的失业率从4.6%下降到4.2%,过去三个月中已经下降了1个百分点。与2020年4月的峰值相比,失业率至今已经下降了10.6%,但同样与疫情前的3.5%有一定距离。劳动力参与率则从10月的61.6%上升至61.8%,为今年7月以来首次上升。11月美国劳动力的规模扩大了近60万人,与前几个月相比显著提升。处于就业状态的总人数上升幅度超过110万人,失业者则减少了54.2万人,非劳动力人口8月以来首次下降。

分行业来看,11月就业数据继续体现着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关键影响。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第四波疫情10月逐渐缓解,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但到了11月这一下降势头停止了,11月中旬还有短暂反弹的迹象。疫情对有着远程工作等更多选择的白领影响已经不大,专业与商务服务行业11月就新增了9万个就业岗位,与10月差距不大。但饭店、酒店、商场等需要面对面工作的领域就业有所放缓。休闲和餐旅业11月仅新增了2.3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一数字在10月为16.4万。零售业则更是丧失了2万个岗位。

今年秋季以来,美国的通胀率持续上涨,就业恢复则一波三折。除了机构调查和家庭调查结果的不同之外,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其他经济数据中也存在着矛盾的信号。

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辞职潮”仍在持续。7月美国空缺就业岗位数达1109.8万个,创历史纪录;在有最新数据的9月,空缺岗位数也超过了1000万,超过了失业人数。9月美国的辞职人数也高达443.4万人,辞职率史上首次达到3.0%。另一方面,无论是非农就业岗位还是失业率都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密歇根大学统计的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67.4,创近10年来新低。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美国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虽然有初步证据表明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但是科学家可能还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对该毒株的传染性和疫苗的保护力得出确定的结论。今年夏天德尔塔毒株在美国引发第四波疫情时,美国就业数据就曾大幅下降。如果奥密克戎毒株最终如悲观者预测的那样引起新一波疫情,那么美国就业的恢复速度可能就会再次放缓。

还会加速缩减购债吗?

11月就业数据出炉后,市场接下来的关注重点就是美联储在12月中旬举行的下一场货币政策会议上是否会决定加速缩减购债。

目前,外界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的会议上加速缩减购债。11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数量虽然不及预期,但失业率等数据的恢复状况依然良好。 9月美联储会议预测今年年底的失业率为4.8%,而实际上现在已经降至4.2%,超出预期。11月新增就业岗位数也有可能在未来两个月的修正中上调。此前德尔塔毒株肆虐美国期间的8月至9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大幅降低,但随后都有所上调。比如9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初值仅为19.4万个,但在连续两个月的修正后,这一数字最终定格在37.9万,比初值翻了一番,显得不那么疲弱了。另外,8月和9月就业数据的下滑最终也并未影响美联储11月如期开始缩减购债的决定。

去年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而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每月1200亿美元的规模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其中包括800亿美元的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21年11月,美联储会议认为美国通胀和就业两大货币政策目标均取得了“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决定从当月起以每月15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购债,到明年6月完全结束。

当时,美联储只为11月至12月这两个月明确规定了缩减购债的速度,为未来根据经济状况作出调整预留了空间。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后不久,10月通胀数据出炉。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通胀率高达6.2%,创1990年以来新高,今年5月以来通胀率一直维持在5%以上。

至此,居高不下的通胀成为货币政策制定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无论美联储内外,呼吁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乃至提前加息的呼声都越来越高。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数据,自从9月末以来,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大幅提升。截至12月1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在明年6月前不加息的概率仅为30.1%,加息1次的概率为45.4%,加息2次的概率为21.2%。而9月美联储会议前夕,市场预期明年6月前不加息的概率还高达92.9%。

此前美联储曾多次强调不会在缩减购债完成之前就加息。央行购买债券属于宽松政策,加息属于紧缩政策。如果美联储在尚未完全结束购债时就加息,那么购债和加息会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往相反的方向拉动,这是美联储所不愿看到的。按照美联储原定的缩减购债进度,缩购进程将于明年6月结束。因此,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年6月前至少加息一次的概率接近70%,就暗示着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的概率至少为70%,很有可能会更大。

近期多名美联储高官也表示支持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11月下旬发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表明了美联储官员治理通胀的决心:“多名与会者指出,如果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的目标水平,委员会应当准备好调整资产购买步伐,并比预期更早地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所有参会者都表示,美联储将“果断采取适当行动”以应对通胀压力。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表示支持加速缩减购债。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赴国会作证时表示,由于通胀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持续恢复、消费支出增长等因素,目前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与居高不下的通胀并存。鲍威尔认为美联储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购债是比较合适的。

听证会上,有参议员对美联储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通胀暂时论”提出质疑。共和党参议员帕特·图米(Pat Toomey)就向鲍威尔发问:“暂时”一词包罗万象,“人生也是暂时的”,那么高通胀究竟要持续到何时,美联储才能放弃“通胀暂时论”?鲍威尔在回答中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放弃通胀暂时论:“我认为现在可能是时候放弃这个词了,应该更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鲍威尔作出上述表态后,美联储多名高官也纷纷发声支持加速缩减购债。即将卸任的美联储理事兰德尔·夸尔斯(Randal Quarles)于12月2日表示自己支持美联储将缩购进程提前至明年6月以前就结束。同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以及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洛瑞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均表示对加速缩减购债持开放态度。就连较为鸽派的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也转变立场,支持加速缩减购债。而在短短两周前,戴利还主张面对高通胀要“保持耐心”。

接下来,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在12月10日发布美国11月通胀数据,为美联储随后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提供重要的参考。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性及其经济后果也将于未来几周逐渐明朗。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11月中旬有言:“疫情是美国经济的指挥棒。”因此,奥密克戎对通胀和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值得密切关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11月就业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还会加速缩减购债吗?

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21万个,但失业率从4.6%下降至4.2%,劳动力规模也出现较大扩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美国的失业率从4.6%下降到4.2%,过去三个月中已经下降了1个百分点。与2020年4月的峰值相比,失业率至今已经下降了10.6%,但同样与疫情前的3.5%有一定距离。劳动力参与率则从10月的61.6%上升至61.8%,为今年7月以来首次上升。11月美国劳动力的规模扩大了近60万人,与前几个月相比显著提升。处于就业状态的总人数上升幅度超过110万人,失业者则减少了54.2万人,非劳动力人口8月以来首次下降。

分行业来看,11月就业数据继续体现着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关键影响。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第四波疫情10月逐渐缓解,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但到了11月这一下降势头停止了,11月中旬还有短暂反弹的迹象。疫情对有着远程工作等更多选择的白领影响已经不大,专业与商务服务行业11月就新增了9万个就业岗位,与10月差距不大。但饭店、酒店、商场等需要面对面工作的领域就业有所放缓。休闲和餐旅业11月仅新增了2.3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一数字在10月为16.4万。零售业则更是丧失了2万个岗位。

今年秋季以来,美国的通胀率持续上涨,就业恢复则一波三折。除了机构调查和家庭调查结果的不同之外,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其他经济数据中也存在着矛盾的信号。

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辞职潮”仍在持续。7月美国空缺就业岗位数达1109.8万个,创历史纪录;在有最新数据的9月,空缺岗位数也超过了1000万,超过了失业人数。9月美国的辞职人数也高达443.4万人,辞职率史上首次达到3.0%。另一方面,无论是非农就业岗位还是失业率都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密歇根大学统计的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67.4,创近10年来新低。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美国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虽然有初步证据表明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但是科学家可能还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对该毒株的传染性和疫苗的保护力得出确定的结论。今年夏天德尔塔毒株在美国引发第四波疫情时,美国就业数据就曾大幅下降。如果奥密克戎毒株最终如悲观者预测的那样引起新一波疫情,那么美国就业的恢复速度可能就会再次放缓。

还会加速缩减购债吗?

11月就业数据出炉后,市场接下来的关注重点就是美联储在12月中旬举行的下一场货币政策会议上是否会决定加速缩减购债。

目前,外界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的会议上加速缩减购债。11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数量虽然不及预期,但失业率等数据的恢复状况依然良好。 9月美联储会议预测今年年底的失业率为4.8%,而实际上现在已经降至4.2%,超出预期。11月新增就业岗位数也有可能在未来两个月的修正中上调。此前德尔塔毒株肆虐美国期间的8月至9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大幅降低,但随后都有所上调。比如9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初值仅为19.4万个,但在连续两个月的修正后,这一数字最终定格在37.9万,比初值翻了一番,显得不那么疲弱了。另外,8月和9月就业数据的下滑最终也并未影响美联储11月如期开始缩减购债的决定。

去年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而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每月1200亿美元的规模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其中包括800亿美元的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21年11月,美联储会议认为美国通胀和就业两大货币政策目标均取得了“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决定从当月起以每月15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购债,到明年6月完全结束。

当时,美联储只为11月至12月这两个月明确规定了缩减购债的速度,为未来根据经济状况作出调整预留了空间。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后不久,10月通胀数据出炉。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通胀率高达6.2%,创1990年以来新高,今年5月以来通胀率一直维持在5%以上。

至此,居高不下的通胀成为货币政策制定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无论美联储内外,呼吁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乃至提前加息的呼声都越来越高。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数据,自从9月末以来,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大幅提升。截至12月1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在明年6月前不加息的概率仅为30.1%,加息1次的概率为45.4%,加息2次的概率为21.2%。而9月美联储会议前夕,市场预期明年6月前不加息的概率还高达92.9%。

此前美联储曾多次强调不会在缩减购债完成之前就加息。央行购买债券属于宽松政策,加息属于紧缩政策。如果美联储在尚未完全结束购债时就加息,那么购债和加息会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往相反的方向拉动,这是美联储所不愿看到的。按照美联储原定的缩减购债进度,缩购进程将于明年6月结束。因此,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年6月前至少加息一次的概率接近70%,就暗示着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的概率至少为70%,很有可能会更大。

近期多名美联储高官也表示支持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11月下旬发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表明了美联储官员治理通胀的决心:“多名与会者指出,如果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的目标水平,委员会应当准备好调整资产购买步伐,并比预期更早地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所有参会者都表示,美联储将“果断采取适当行动”以应对通胀压力。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表示支持加速缩减购债。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赴国会作证时表示,由于通胀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持续恢复、消费支出增长等因素,目前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与居高不下的通胀并存。鲍威尔认为美联储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购债是比较合适的。

听证会上,有参议员对美联储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通胀暂时论”提出质疑。共和党参议员帕特·图米(Pat Toomey)就向鲍威尔发问:“暂时”一词包罗万象,“人生也是暂时的”,那么高通胀究竟要持续到何时,美联储才能放弃“通胀暂时论”?鲍威尔在回答中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放弃通胀暂时论:“我认为现在可能是时候放弃这个词了,应该更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鲍威尔作出上述表态后,美联储多名高官也纷纷发声支持加速缩减购债。即将卸任的美联储理事兰德尔·夸尔斯(Randal Quarles)于12月2日表示自己支持美联储将缩购进程提前至明年6月以前就结束。同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以及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洛瑞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均表示对加速缩减购债持开放态度。就连较为鸽派的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也转变立场,支持加速缩减购债。而在短短两周前,戴利还主张面对高通胀要“保持耐心”。

接下来,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在12月10日发布美国11月通胀数据,为美联储随后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提供重要的参考。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性及其经济后果也将于未来几周逐渐明朗。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11月中旬有言:“疫情是美国经济的指挥棒。”因此,奥密克戎对通胀和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值得密切关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