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掘物新消费
01喜茶越来越像一家VC公司了
近日,“分子果汁”首创者野萃山获得喜茶投资,交割完毕后,喜茶成为野萃山第一大股东。
10月27日,喜茶官宣了一笔新投资:携手BAI资本、番茄资本共同领投了新国潮预调酒品牌“WAT”的A轮融资。
10月15日,喜茶投资同为茶饮领域的新式品牌“和気桃桃“,持股上海宫桃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占比5.1%。
9月27日,投资了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所属的安徽绿番茄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该公司目前主营燕麦奶产品,后期计划进军功能性、健康代餐等植物基领域饮品。
7月21日,喜茶入股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喜茶称,Seesaw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本土精品咖啡品牌,在产品、品牌、设计等方面都非常出色,与喜茶的品牌精神相匹配。
短短四个月内,喜茶完成了五笔投资,投资方面的新闻热度,已经超越了茶饮新品的推出和新门店的开设。
如此激进的投资布局,指向了一个不能绕过的讨论:喜茶未来要做的,是什么样的生意?
02只做新茶饮,对喜茶足够吗?
新茶饮市场的特点,可以用“千变万化”和“瞬间即逝”来形容。
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在新茶饮或新餐饮市场,用户的口味选择在不断变化,新茶饮品牌永远处在“不创新只有死“的生死线上。今年以来,各大新茶饮品牌在生椰产品、青提系列新品上的先后入局,就可见一斑。
作为新茶饮的龙头,喜茶面临的创新压力自然更大,除了要不断向消费者提供惊喜,也需要不断固化品牌市场份额。
既然竞争如此激烈,通过投资同行来扩大竞争力,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对和気桃桃的投资,可以理解为是喜茶在新茶饮市场横向提升市场优势的一种表现。
而对Seesaw、WAT、野生植物的投资,则是喜茶跳出新茶饮市场,在新消费跨界领域丰富自身产品线、寻找新的可能性、争取更大话语权的体现。
以咖啡市场为例,自瑞幸、连咖啡为代表的“新零售”咖啡推动市场新格局形成以来,咖啡品牌融资热已经到来。从数额和轮次来看,今年9个月咖啡领域相关融资事件共有21起,融资总额超46亿人民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中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同时,上海咖啡馆数量已经跃居全球城市第一了,对茶饮亦将形成冲击。与其坐等被冲击,不如主动投资这一必然风口。
从咖啡、茶饮,到燕麦奶、鸡尾酒,喜茶都围绕着饮品行业的布局越来越广泛,也充分说明了,只做新茶饮,对喜茶的品牌竞争力,还远远不够。
更何况,在2021年年中上市的奈雪的茶,也在资本市场充分验证了纯新茶饮布局在市值拉动上的缺失。
03奈雪破发揭开行业困局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陆港交所。新式茶饮行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股”。
然而,上市仅仅一个月,奈雪股价即遭遇“腰斩”,市值缩水一半。在此后近半年时间内,奈雪股价始终在低价徘徊。
“公司期望通过奈雪PRO店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然而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加速拓店将继续稀释单店销售额,持续挤压单店平均利润率水平。”浦银国际对奈雪的这一评价,也同样适用于喜茶、蜜雪冰城等未上市公司。奈雪更是预计,受到疫情因素及国内消费能力影响,2021年公司全年收入将低于预期。
反观喜茶,此前有媒体报道,喜茶或选择明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1300亿元)。尽管新茶饮行业尚在红利期,但热潮褪去的时刻可能随时会到来。喜茶如何能保证在上市前仍维持高估值?
自然而然地,投资成为了快速提高估值、支撑上市后讲好故事的好选择。
从喜茶布局的投资领域来看,其涉足领域基本上都是围绕主业、夯实基础、多能力加持。从企业成长的规律来看,品牌越往上成长难度越大,难免到达瓶颈期。企业转身投资同行,既有利于精进业务,也有望找到第二、第三增长点。
04新消费CVC浪潮到来
喜茶做投资,只是中国第一批新消费巨头VC化的一个缩影:7月中旬,茶颜悦色投资了同为长沙本土的网红茶饮品牌“果呀呀”。10月中旬,蜜雪冰城也做出了第一笔投资——汇茶。放眼茶饮界之外,新消费品牌已经纷纷开启了创而优则投的新模式。
饮料界小巨头元气森林也是VC圈的常客。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挑战者资本。今年4月,元气森林以十亿人民币新成立股权私募基金,涉猎范围更是遍布食品领域各个赛道,包括茶饮、乳制品、咖啡、酒类、轻食、休闲食品等各领域。眼下正火的品牌就有观云白酒、NeverCoffee、山鬼拉面、田园主义轻食、碧山啤酒等等,俨然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投资地图。
食品界外部,泡泡玛特在9月注资1亿元成立玩心回归投资公司,投资领域包括动画电影、潮流买手店、三坑(汉服、JK、Lolita)、二次元、艺术馆等等一系列新消费产业。
从纯新消费品牌到发展出CVC(非金融企业设立的独立投资子公司或者投资部),第一批新消费品牌正在以远快于互联网等行业的速度,成为新消费投资牌桌上主流投资玩家之一。
你无法简单评判这种变化的利弊。毕竟,新消费品牌的VC化,可以把原有经验快速带入到被投资的公司,带动行业的高速成长。但是,这是否也会导致,行业创新的玩法反而更少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