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有妖气被“捡漏”,不是十万个冷笑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有妖气被“捡漏”,不是十万个冷笑话

B站捡了大漏,有妖气有希望复活,奥飞娱乐甩掉了包袱。

文|张书乐

有妖气承载了我中二期的所有记忆,希望B站收购后,有妖气振作起来!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冲冲冲!!!

有妖气被辣鸡公司耽误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喜极而泣,希望我的漫画启蒙时代能重回巅峰。

在B站正式宣布有妖气漫画内容将全面并入B站内容体系后,动漫界网友沸腾了。

在2021-2022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B站就正式宣布有妖气漫画内容将全面并入B站内容体系。

B站表示,有妖气的经典IP如《镇魂街》《十万个冷笑话》《端脑》等13部漫画作品将得到持续性的改编和开发。

此外,B站将启动动画的“寻光”计划,并推出51部动画作品新内容。

有妖气是谁?缘何被网友吐槽“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B站买“有妖气”花的6亿元值吗?

B站又是出于什么战略考虑收购有妖气?

就此,《商学院》记者李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B站捡了大漏,有妖气有希望复活,奥飞娱乐甩掉了包袱。

有妖气值6亿元吗?

有妖气一度是国漫之光。

2009年6月,盛大文学向有妖气投去橄榄枝,表示要投资800万元给到提出了“五年内不要指望赚钱”的有妖气。

有了钱的有妖气,得以从早期的“网站交流平台”变成了“有妖气·中国原创漫画梦工厂”

2015年,有妖气以9.04亿元的高价出售给了“国漫第一股”奥飞娱乐。

然而,此后的数年,有妖气开始低迷。

于是,有了奥飞的售出。

但总体来说,有妖气的底气依然还在,只是不适合作为盈利模式出现。

对于此次收购,B站副董事长兼COO 李旎曾表示,有妖气沉淀了很多受用户喜欢的原创作品,期待这些头部IP在B站内容生态中获得多元化的呈现。

并入B站,恰恰可以成为资源库和新的内容创作地,让更多的创作者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创作和IP,和B站进行更多维度的深度交融,通过动漫的衍生周边获得市场。

这样的逢低买入,B站其实是赚了。

而B站此刻对于此类资源,几乎是如饥似渴的需求,更贵一点,也拿下。

据企查查数据,B站过一半的投资都集中在ACG(动画、漫画和游戏)领域。

在今年的43起投资事件中,动漫游戏等内容制作类公司占比就超过六成。而2017-2019年期间,B站投资的动漫公司就有26起。

这样的买买买,其实利弊参半。

好处是并购双方的内容可以互补,让急需更多国漫底牌来构建真正的国产二次元平台这一护城河的B站,肌肉爆发。

但坏处则是消化、吸收和国漫多渠道衍生变现的通道,B站自己也没有真正打开,有力但使不出,容易消化不良成为虚胖子。

而此次奥飞娱乐断臂,则可看作是一个模式的落幕。

2009年,坐稳“玩具大王”地位的奥飞动漫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漫第一股”。

奥飞娱乐是国内最有实力的动漫及娱乐文化产业公司之一,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奥迪玩具实业公司。

旗下拥有喜洋洋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爆裂飞车等知名IP,具备一定的IP全产业链运作能力。

这使得在2010年代,它开始通过投资和并购迅速打通下游玩具到上游IP的产业链。

不过似乎战略并未达到公司预期,公司财报在近年来表现不佳。

尤其是2015年到2016年,奥飞花费了近20亿元进行了包括有妖气在内的多项投资并购,对公司产生了较大的资金偿还压力。

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奥飞的商誉账面价值仍高达18.49亿元。

当年并购有妖气,奥飞的思路没问题。

但路径是反向衍生或反向迪士尼,即先玩具后IP。

这条路径,显然由于知名度不足无法复刻奥飞当年在四驱车上的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奥飞娱乐的创始人蔡东青便开始尝试早期的IP商业化——重金引进日本动画《四驱小子》,同时引入四驱车生产。

当时四驱车玩具与动画的相互促进,让奥飞娱乐在2000年初就将公司的销售额冲到了3亿元。

事实上,奥飞当年也是引入日漫来驱动了四驱车,国人也是先动漫后衍生玩具的路径,且当时国内缺少类似的玩具,而具有极大优势。

而有妖气和奥飞的合作,双方都没有拿得出手“组合件”,结果就成了合而不作(为)。

结果,奥飞和有妖气之间的合而不作,在奥飞自身资金链不佳的状态下,自然不可能让其继续作为一个战略“闲子”存在,舍弃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国内动漫市场,B站确实有极强的号召力,但留给它的时间也不多了。

国漫目前在中国市场发展向好,且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投资及布局国漫赛道。

对比竞争对手腾讯,B站本身在泛娱乐的沉浸深度方面还存在差距。

此刻如此迫切的买买买,也基于这种压迫。

毕竟,B站如果没有真正的知名国漫作为护城河,就将失去二次元的先发优势。

近期它疯狂布局和发布作品,本质上也是为了广种薄收。

如果不布局,就是面对巨头的进击而慢慢窒息。

所以,其选择了放手一搏求生。

此外,如今腾讯、抖音、微博等旗下的泛娱乐平台,都将IP打造作为重点发展路径。

对于动漫领域来说,谁能真正打开IP的衍生链,谁就将定下输赢。

事实上,这也是国漫的软肋所在。

目前而言,IP本身可以形成粉丝黏性和极强的消费号召力,但问题是IP进行衍生的过程,是消费粉丝,还是增长粉丝。

国内目前的IP衍生,基本上都是在消费粉丝,并没有真正出现较好的粉丝破圈增长案例。

不止是动漫,也包括游戏和影视。

或许,除了疯狂购买,B站还剩下的利好就是人望(不是人气)。

作为最懂二次元的平台,B站在多年的运营中,有一大批铁杆粉丝,这是其基本盘,也是其他进击者难以短时间内破解的“人和”。

同时,二次元粉丝并不吝啬于消费,包括中高消费,只是想要获得真正值得消费的产品。

因此B站的任务就是作出真正的优质国漫,并实现衍生。

这一方面,日漫的经验其实已经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只是国漫还需要时间沉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有妖气被“捡漏”,不是十万个冷笑话

B站捡了大漏,有妖气有希望复活,奥飞娱乐甩掉了包袱。

文|张书乐

有妖气承载了我中二期的所有记忆,希望B站收购后,有妖气振作起来!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冲冲冲!!!

有妖气被辣鸡公司耽误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喜极而泣,希望我的漫画启蒙时代能重回巅峰。

在B站正式宣布有妖气漫画内容将全面并入B站内容体系后,动漫界网友沸腾了。

在2021-2022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B站就正式宣布有妖气漫画内容将全面并入B站内容体系。

B站表示,有妖气的经典IP如《镇魂街》《十万个冷笑话》《端脑》等13部漫画作品将得到持续性的改编和开发。

此外,B站将启动动画的“寻光”计划,并推出51部动画作品新内容。

有妖气是谁?缘何被网友吐槽“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B站买“有妖气”花的6亿元值吗?

B站又是出于什么战略考虑收购有妖气?

就此,《商学院》记者李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B站捡了大漏,有妖气有希望复活,奥飞娱乐甩掉了包袱。

有妖气值6亿元吗?

有妖气一度是国漫之光。

2009年6月,盛大文学向有妖气投去橄榄枝,表示要投资800万元给到提出了“五年内不要指望赚钱”的有妖气。

有了钱的有妖气,得以从早期的“网站交流平台”变成了“有妖气·中国原创漫画梦工厂”

2015年,有妖气以9.04亿元的高价出售给了“国漫第一股”奥飞娱乐。

然而,此后的数年,有妖气开始低迷。

于是,有了奥飞的售出。

但总体来说,有妖气的底气依然还在,只是不适合作为盈利模式出现。

对于此次收购,B站副董事长兼COO 李旎曾表示,有妖气沉淀了很多受用户喜欢的原创作品,期待这些头部IP在B站内容生态中获得多元化的呈现。

并入B站,恰恰可以成为资源库和新的内容创作地,让更多的创作者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创作和IP,和B站进行更多维度的深度交融,通过动漫的衍生周边获得市场。

这样的逢低买入,B站其实是赚了。

而B站此刻对于此类资源,几乎是如饥似渴的需求,更贵一点,也拿下。

据企查查数据,B站过一半的投资都集中在ACG(动画、漫画和游戏)领域。

在今年的43起投资事件中,动漫游戏等内容制作类公司占比就超过六成。而2017-2019年期间,B站投资的动漫公司就有26起。

这样的买买买,其实利弊参半。

好处是并购双方的内容可以互补,让急需更多国漫底牌来构建真正的国产二次元平台这一护城河的B站,肌肉爆发。

但坏处则是消化、吸收和国漫多渠道衍生变现的通道,B站自己也没有真正打开,有力但使不出,容易消化不良成为虚胖子。

而此次奥飞娱乐断臂,则可看作是一个模式的落幕。

2009年,坐稳“玩具大王”地位的奥飞动漫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漫第一股”。

奥飞娱乐是国内最有实力的动漫及娱乐文化产业公司之一,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奥迪玩具实业公司。

旗下拥有喜洋洋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爆裂飞车等知名IP,具备一定的IP全产业链运作能力。

这使得在2010年代,它开始通过投资和并购迅速打通下游玩具到上游IP的产业链。

不过似乎战略并未达到公司预期,公司财报在近年来表现不佳。

尤其是2015年到2016年,奥飞花费了近20亿元进行了包括有妖气在内的多项投资并购,对公司产生了较大的资金偿还压力。

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奥飞的商誉账面价值仍高达18.49亿元。

当年并购有妖气,奥飞的思路没问题。

但路径是反向衍生或反向迪士尼,即先玩具后IP。

这条路径,显然由于知名度不足无法复刻奥飞当年在四驱车上的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奥飞娱乐的创始人蔡东青便开始尝试早期的IP商业化——重金引进日本动画《四驱小子》,同时引入四驱车生产。

当时四驱车玩具与动画的相互促进,让奥飞娱乐在2000年初就将公司的销售额冲到了3亿元。

事实上,奥飞当年也是引入日漫来驱动了四驱车,国人也是先动漫后衍生玩具的路径,且当时国内缺少类似的玩具,而具有极大优势。

而有妖气和奥飞的合作,双方都没有拿得出手“组合件”,结果就成了合而不作(为)。

结果,奥飞和有妖气之间的合而不作,在奥飞自身资金链不佳的状态下,自然不可能让其继续作为一个战略“闲子”存在,舍弃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国内动漫市场,B站确实有极强的号召力,但留给它的时间也不多了。

国漫目前在中国市场发展向好,且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投资及布局国漫赛道。

对比竞争对手腾讯,B站本身在泛娱乐的沉浸深度方面还存在差距。

此刻如此迫切的买买买,也基于这种压迫。

毕竟,B站如果没有真正的知名国漫作为护城河,就将失去二次元的先发优势。

近期它疯狂布局和发布作品,本质上也是为了广种薄收。

如果不布局,就是面对巨头的进击而慢慢窒息。

所以,其选择了放手一搏求生。

此外,如今腾讯、抖音、微博等旗下的泛娱乐平台,都将IP打造作为重点发展路径。

对于动漫领域来说,谁能真正打开IP的衍生链,谁就将定下输赢。

事实上,这也是国漫的软肋所在。

目前而言,IP本身可以形成粉丝黏性和极强的消费号召力,但问题是IP进行衍生的过程,是消费粉丝,还是增长粉丝。

国内目前的IP衍生,基本上都是在消费粉丝,并没有真正出现较好的粉丝破圈增长案例。

不止是动漫,也包括游戏和影视。

或许,除了疯狂购买,B站还剩下的利好就是人望(不是人气)。

作为最懂二次元的平台,B站在多年的运营中,有一大批铁杆粉丝,这是其基本盘,也是其他进击者难以短时间内破解的“人和”。

同时,二次元粉丝并不吝啬于消费,包括中高消费,只是想要获得真正值得消费的产品。

因此B站的任务就是作出真正的优质国漫,并实现衍生。

这一方面,日漫的经验其实已经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只是国漫还需要时间沉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