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AKB48与SNH48合作告吹 女团间的战争何时走到终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AKB48与SNH48合作告吹 女团间的战争何时走到终点?

这群曲风类似、相貌也趋同于同一审美体系下的少女们,或许会受制于发展模式的单一化与市场的日渐饱和,甚至沦为造星时代的牺牲品。

文| 黄云腾

顺风顺水的丝芭传媒,或许没有想到危机来得如此之快。

就在昨日(6月9日),有网友爆料,以AKB48姐妹团身份活跃的中国女团SNH48已被前者“踢”出48系队伍,不再享有姐妹团身份。SNH48相关信息亦在AKB48官网上被全面删除。

AKB48官网对此事给出官方说明,称因SNH48与运营方单方面存在“违规行为”,故决定终止授权合作。

掌管着AKB48及其庞大海外分支的AKS公司亦在公告中表明,SNH48运营方丝芭4月份推出的BEJ48、GNZ48两支女团与其并无瓜葛,纯属中方单方面行为。

由数十位少女组成的两支中国女团自4月份推出,迄今为止已进行了首演并在不少活动上的公开亮相,颇为瞩目。但由于推出时便有粉丝质疑其命名不符合日本授权姐妹团的命名规则,彼时亦有不少人指出,包括两支女团与其大姐大SNH48在内,其幕后运营方丝芭传媒或许很快就要摆脱日本版权所有方的控制、自立门户。

而这一消息的传出,无疑坐实了外界猜测。昨日,丝芭传媒也在消息传出不久后做出回应,称“SNH48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中国本土化大型女子偶像团体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造星平台,运营方在和日本AKB48之跨国姐妹团体技术合作关系中,不存在所谓的违规行为”,并“已经全面走向原创道路”。

1 SNH48危机来袭?

而日本正式就此事发表说明,冠有48系帽子的SNH48演艺事业势必将受到影响。“比如和各种影视剧的合作在失去授权后的效力、比如日方成员的去留、比如成员合约等等。”清华大学博士陈曦告诉《三声》。

公开资料显示,SNH48是自2012年成立的大型女子团体,拥有超过170多名成员。今年4月份,因剧场城市不同命名的GNZ48与BEJ48诞生,与SNH48共同构成“SNH48团队”,总人数超过200。

上海丝芭传媒则是游戏公司出身,现为SNH48运营方。2015年,公司接受了来自君联资本、创新工场的B轮投资,数值上亿。今年4月,丝芭获得华人文化投资,数值未知。但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对资本市场已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短短几年内,这家公司将互联网的试错与女团的养成模式结合,填补了国内长期的女团空白。迄今为止,丝芭传媒占据的市场份额因成员曝光率增多而不断增长,从在上海剧场的340个座位初始不过三分之一的上座率、到现在一个周期八场演出的门票在1小时内全部售罄;两个半小时的公演线上同时在线数据达到100万、一般演唱会达到200万;2015年的五期生招募,报名练习生人数跃至12万。

但如今,伴随着日方一纸公告的横空出世,这些数字或多或少会被阴霾笼罩。此前,SNH48因AKB48姐妹团的身份收获不少掌声。陈曦认为, SNH48之所以目前能赢得粉丝与许多国内女团无法达到的成就,本质上便在于AKB48官方授权的加成,实现了前者粉丝的导流。

事实上,SNH48早期发展模式基本拷贝AKB48,发行单曲亦多以翻唱后者成名曲为主。发展初期,日方也曾派出两位日本成员前往上海分部活动。虽然两位日本成员最终发展不温不火,但彼时双方资源间互通有无,确可见双方对合作关系的重视程度。

而自今年始,SNH48与丝芭传媒的某些动作却开始透露出紧张气息。原本依赖于日方曲库的SNH48自今年推出专辑《源动力》,单曲均为原创,并由中方一手敲定。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上,丝芭传媒更提出要做5支分团,分攻不同领域,命名规则则不再与日方保持一致。

如今看来,中日合作破裂并非全无苗头;除开各种动作的暗中进行,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亦是一场前期预告。原本,4月份便是日方与中方授权到期的时间点,但丝芭却偏偏将发布会时点定在同时。陈曦认为,这一波发布会正是为了掩饰续约失败的手法。“当时办了发布会还公布了新团,大家都以为续约成功了。”

2 “从姐妹到对手”

而本次事件过后,双方态度僵持不下,或许根本原因仍在于一个——那便是庞大的中国市场。

现在,中国女团的复苏已成为既定事实。据自媒体音乐财经之前整理,中国女团数目已经突破30支,这还不包括有计划、但尚未成功孵化的女团在内,如《超级女声》、《夏日甜心》等选秀节目。

对于中方而言,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个未知而又强大的市场,一旦兴起,除了能为娱乐圈贡献出更多新鲜血液,还能创造日本AKB48或是韩国女团年收入过亿的消费奇迹。

而对于日方,已在本土市场陷入疲软的AKB48,正需要一个具有消费能力、潜力又够大的海外市场来提升业绩。从某种程度上看,再没有比隔海相望的中国更适合的选择。

不过,如果日方是希望在中国市场掘金,那么授权给中方,每年靠版权收入亦可过活。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在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上,丝芭便推出了BEJ48和GNZ48,而这两支头顶48系大名的队伍,所运转的轨道却不像印尼、台湾、马来西亚等海外分团一样以日本为中心,相反,BEJ48与GNZ48在当时的通稿中是称将紧紧围绕在SNH48周围。并且,以后者为中心,当时丝芭透露,沈阳与成都的分团亦在计划之列。这也就意味着,SNH48已逐渐生出了独立甚至是与母团分庭抗礼的想法。

而陈曦认为,正是中方试图摆脱日方的决心已太过明显,导致日方在认清现实后及时止损。而由于跨国官司多年来的不确定性,陈曦表示,日方极有可能不会亲自下场将此事诉诸法庭,双方今后或将处于一个十分微妙与尴尬的状态。

但除开此事透射出跨国版权官司的尴尬之处,日方或许也未必会选择忍气吞声。之前,赶在丝芭4月份发布会召开的前期,由秋元康领导的AKS公司宣布与酷酷音乐达成合作。后者由酷我、酷狗合并而成,自之前的海洋音乐集团孵化而出。达成合作后,这项战略合作范围将涵盖AKS的今后所有在华业务,包括旗下超级女子偶像团体AKB48及官方关联姐妹团体在中国的线上线下推广、唱片制作出版发行、巡回演出、网络直播、音视频版权、影视出演、新偶像团体的选拔培养以及衍生品的开发销售等所有业务,今后还将与多家中国大型综合媒体集团进行深度的业务协同。

而自去年开始筹备新女团的丝芭,如今许多动作也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过去一年间,丝芭将SNH48许多成员送往影视剧与综艺节目拍摄的片场,磨炼这些少女们除开音乐演出外的其余技能。而获得华人文化、创新工场等投资巨擘的高额融资,丝芭也势必能从其中借鉴运营模式,快速实现全产业布局。事实上,就在双方宣布合作告吹的前一天,丝芭传媒旗下的丝芭影视在上海电视节亮相,向行业展示了十多部IP影视剧项目,同时还宣布与山影、华策等知名影视公司及平台达成合作。

而双方未来是否会有一场恶战,又或是鹿死谁手,答案则尚未明确。

3 女团的唯一出路是去山寨化?

不过,即使双方能够达到抗衡的地步,许多问题仍远未能够迎刃而解。比如——国内女团何时能摘掉“山寨”的帽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长期照搬AKB48的发展模式,尽管有官方认证,但SNH48仍被认定是前者的山寨团,不为外界看好。粉丝于当时指出,“虽一直号称是姐妹团,但是看来就是山寨AKB。论唱歌AKB比SNH强太多;论特色,山寨AKB也没有自己的特色。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直接喜欢元祖的AKB?”

而现在,在衍生出自己特色、即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女团靠拢的同时,SNH48的成败与否都注定深深烙上AKB48的印记,不仅因为在合作撤销的同时,SNH48还一直以AKB48姐妹团的身份对外活动;自AKB48处承袭来的剧场演出模式、年度总选与握手会等互动方式,为SNH48赢来了一大批粉丝,而进行大幅度更改的代价或许就是彻底失去这批忠实粉丝。

更重要的是,偶像养成与粉丝经济如今已成为娱乐圈显学,不少女团已开始借鉴并沿袭这一模式。如百度贴吧推出的葫芦姐妹,便自称也是用互联网加偶像养成的方式进行打造。芒果TV则试图用互联网加女团的模式来重启《超级女声》。女团Lunar与SNH48相似,走的亦是与AKB48类似的剧场公演与偶像养成的路子。

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批诞生出来的新女团,仍然是在日韩经验的土壤上得以诞生、在资本的推动下得以成长;而某种程度上,这群曲风类似、相貌也趋同于同一审美体系下的少女们,或许会受制于发展模式的单一化与市场的日渐饱和,甚至沦为造星时代的牺牲品。

随着作为元祖的AKB48登场,汹涌袭来的女团浪潮,未来的发展亦因此充满着许多未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AKB48与SNH48合作告吹 女团间的战争何时走到终点?

这群曲风类似、相貌也趋同于同一审美体系下的少女们,或许会受制于发展模式的单一化与市场的日渐饱和,甚至沦为造星时代的牺牲品。

文| 黄云腾

顺风顺水的丝芭传媒,或许没有想到危机来得如此之快。

就在昨日(6月9日),有网友爆料,以AKB48姐妹团身份活跃的中国女团SNH48已被前者“踢”出48系队伍,不再享有姐妹团身份。SNH48相关信息亦在AKB48官网上被全面删除。

AKB48官网对此事给出官方说明,称因SNH48与运营方单方面存在“违规行为”,故决定终止授权合作。

掌管着AKB48及其庞大海外分支的AKS公司亦在公告中表明,SNH48运营方丝芭4月份推出的BEJ48、GNZ48两支女团与其并无瓜葛,纯属中方单方面行为。

由数十位少女组成的两支中国女团自4月份推出,迄今为止已进行了首演并在不少活动上的公开亮相,颇为瞩目。但由于推出时便有粉丝质疑其命名不符合日本授权姐妹团的命名规则,彼时亦有不少人指出,包括两支女团与其大姐大SNH48在内,其幕后运营方丝芭传媒或许很快就要摆脱日本版权所有方的控制、自立门户。

而这一消息的传出,无疑坐实了外界猜测。昨日,丝芭传媒也在消息传出不久后做出回应,称“SNH48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中国本土化大型女子偶像团体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造星平台,运营方在和日本AKB48之跨国姐妹团体技术合作关系中,不存在所谓的违规行为”,并“已经全面走向原创道路”。

1 SNH48危机来袭?

而日本正式就此事发表说明,冠有48系帽子的SNH48演艺事业势必将受到影响。“比如和各种影视剧的合作在失去授权后的效力、比如日方成员的去留、比如成员合约等等。”清华大学博士陈曦告诉《三声》。

公开资料显示,SNH48是自2012年成立的大型女子团体,拥有超过170多名成员。今年4月份,因剧场城市不同命名的GNZ48与BEJ48诞生,与SNH48共同构成“SNH48团队”,总人数超过200。

上海丝芭传媒则是游戏公司出身,现为SNH48运营方。2015年,公司接受了来自君联资本、创新工场的B轮投资,数值上亿。今年4月,丝芭获得华人文化投资,数值未知。但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对资本市场已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短短几年内,这家公司将互联网的试错与女团的养成模式结合,填补了国内长期的女团空白。迄今为止,丝芭传媒占据的市场份额因成员曝光率增多而不断增长,从在上海剧场的340个座位初始不过三分之一的上座率、到现在一个周期八场演出的门票在1小时内全部售罄;两个半小时的公演线上同时在线数据达到100万、一般演唱会达到200万;2015年的五期生招募,报名练习生人数跃至12万。

但如今,伴随着日方一纸公告的横空出世,这些数字或多或少会被阴霾笼罩。此前,SNH48因AKB48姐妹团的身份收获不少掌声。陈曦认为, SNH48之所以目前能赢得粉丝与许多国内女团无法达到的成就,本质上便在于AKB48官方授权的加成,实现了前者粉丝的导流。

事实上,SNH48早期发展模式基本拷贝AKB48,发行单曲亦多以翻唱后者成名曲为主。发展初期,日方也曾派出两位日本成员前往上海分部活动。虽然两位日本成员最终发展不温不火,但彼时双方资源间互通有无,确可见双方对合作关系的重视程度。

而自今年始,SNH48与丝芭传媒的某些动作却开始透露出紧张气息。原本依赖于日方曲库的SNH48自今年推出专辑《源动力》,单曲均为原创,并由中方一手敲定。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上,丝芭传媒更提出要做5支分团,分攻不同领域,命名规则则不再与日方保持一致。

如今看来,中日合作破裂并非全无苗头;除开各种动作的暗中进行,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亦是一场前期预告。原本,4月份便是日方与中方授权到期的时间点,但丝芭却偏偏将发布会时点定在同时。陈曦认为,这一波发布会正是为了掩饰续约失败的手法。“当时办了发布会还公布了新团,大家都以为续约成功了。”

2 “从姐妹到对手”

而本次事件过后,双方态度僵持不下,或许根本原因仍在于一个——那便是庞大的中国市场。

现在,中国女团的复苏已成为既定事实。据自媒体音乐财经之前整理,中国女团数目已经突破30支,这还不包括有计划、但尚未成功孵化的女团在内,如《超级女声》、《夏日甜心》等选秀节目。

对于中方而言,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个未知而又强大的市场,一旦兴起,除了能为娱乐圈贡献出更多新鲜血液,还能创造日本AKB48或是韩国女团年收入过亿的消费奇迹。

而对于日方,已在本土市场陷入疲软的AKB48,正需要一个具有消费能力、潜力又够大的海外市场来提升业绩。从某种程度上看,再没有比隔海相望的中国更适合的选择。

不过,如果日方是希望在中国市场掘金,那么授权给中方,每年靠版权收入亦可过活。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在4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上,丝芭便推出了BEJ48和GNZ48,而这两支头顶48系大名的队伍,所运转的轨道却不像印尼、台湾、马来西亚等海外分团一样以日本为中心,相反,BEJ48与GNZ48在当时的通稿中是称将紧紧围绕在SNH48周围。并且,以后者为中心,当时丝芭透露,沈阳与成都的分团亦在计划之列。这也就意味着,SNH48已逐渐生出了独立甚至是与母团分庭抗礼的想法。

而陈曦认为,正是中方试图摆脱日方的决心已太过明显,导致日方在认清现实后及时止损。而由于跨国官司多年来的不确定性,陈曦表示,日方极有可能不会亲自下场将此事诉诸法庭,双方今后或将处于一个十分微妙与尴尬的状态。

但除开此事透射出跨国版权官司的尴尬之处,日方或许也未必会选择忍气吞声。之前,赶在丝芭4月份发布会召开的前期,由秋元康领导的AKS公司宣布与酷酷音乐达成合作。后者由酷我、酷狗合并而成,自之前的海洋音乐集团孵化而出。达成合作后,这项战略合作范围将涵盖AKS的今后所有在华业务,包括旗下超级女子偶像团体AKB48及官方关联姐妹团体在中国的线上线下推广、唱片制作出版发行、巡回演出、网络直播、音视频版权、影视出演、新偶像团体的选拔培养以及衍生品的开发销售等所有业务,今后还将与多家中国大型综合媒体集团进行深度的业务协同。

而自去年开始筹备新女团的丝芭,如今许多动作也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过去一年间,丝芭将SNH48许多成员送往影视剧与综艺节目拍摄的片场,磨炼这些少女们除开音乐演出外的其余技能。而获得华人文化、创新工场等投资巨擘的高额融资,丝芭也势必能从其中借鉴运营模式,快速实现全产业布局。事实上,就在双方宣布合作告吹的前一天,丝芭传媒旗下的丝芭影视在上海电视节亮相,向行业展示了十多部IP影视剧项目,同时还宣布与山影、华策等知名影视公司及平台达成合作。

而双方未来是否会有一场恶战,又或是鹿死谁手,答案则尚未明确。

3 女团的唯一出路是去山寨化?

不过,即使双方能够达到抗衡的地步,许多问题仍远未能够迎刃而解。比如——国内女团何时能摘掉“山寨”的帽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长期照搬AKB48的发展模式,尽管有官方认证,但SNH48仍被认定是前者的山寨团,不为外界看好。粉丝于当时指出,“虽一直号称是姐妹团,但是看来就是山寨AKB。论唱歌AKB比SNH强太多;论特色,山寨AKB也没有自己的特色。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直接喜欢元祖的AKB?”

而现在,在衍生出自己特色、即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女团靠拢的同时,SNH48的成败与否都注定深深烙上AKB48的印记,不仅因为在合作撤销的同时,SNH48还一直以AKB48姐妹团的身份对外活动;自AKB48处承袭来的剧场演出模式、年度总选与握手会等互动方式,为SNH48赢来了一大批粉丝,而进行大幅度更改的代价或许就是彻底失去这批忠实粉丝。

更重要的是,偶像养成与粉丝经济如今已成为娱乐圈显学,不少女团已开始借鉴并沿袭这一模式。如百度贴吧推出的葫芦姐妹,便自称也是用互联网加偶像养成的方式进行打造。芒果TV则试图用互联网加女团的模式来重启《超级女声》。女团Lunar与SNH48相似,走的亦是与AKB48类似的剧场公演与偶像养成的路子。

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批诞生出来的新女团,仍然是在日韩经验的土壤上得以诞生、在资本的推动下得以成长;而某种程度上,这群曲风类似、相貌也趋同于同一审美体系下的少女们,或许会受制于发展模式的单一化与市场的日渐饱和,甚至沦为造星时代的牺牲品。

随着作为元祖的AKB48登场,汹涌袭来的女团浪潮,未来的发展亦因此充满着许多未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