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虚拟的青春、现实的百万就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虚拟的青春、现实的百万就业

Facebook已经老了,它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恢复青春。但元宇宙可不是魔药,反而可能是毒药。

文|张书乐

随着Facebook更名为Meta(以下为考虑阅读习惯,依然称之为Facebook),投资者越来越好奇未来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但Facebook却似乎不能指望遥遥无期的元宇宙来拯救。

当地时间12月9日,Meta宣布旗下的VR世界“Horizon Worlds”正式向美国和加拿大18岁以上成年用户开放,这是目前Meta最具象的元宇宙产品。

在Horizon Worlds中,Oculus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用户可以创建一个没有双腿的化身形象在虚拟世界中四处游荡。

在那里,他们可以与其他用户的化身进行互动,甚至可以一起玩游戏。

然而,扎克伯克和脸书面前,竞争对手在公众面前已经远远不是混个脸熟那么简单。

最典型的莫过于短视频应用的强势进击。

据Sensor Tow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下载量已经超过 5700万。

这一数字力压Facebook“全家桶”社交产品(含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和Messenger),排在全球热门移动应用下载量榜单首位。

为了维护自身全球社交霸主的地位,Facebook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使绊”,只为打压TikTok的增长势头。

媒体报道称,扎克伯格多次向当地监管部门投诉,表示TikTok存在各种不安全漏洞及数据泄密行为。

不仅如此,Facebook还照搬与TikTok类似的短视频玩法和功能,伺机抢夺市场。

2018年11月,Facebook推出了与TikTok类似的对标产品Lasso,这款短视频产品在界面和功能上,几乎与TikTok雷同。

2019年11月,Facebook旗下子公司Instagram推出短视频产品Reels,同样与TikTok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无论是Lasso还是Reels,这些产品均无法与TikTok匹敌,后者在短视频赛道上已经俘获了无数年轻用户的芳心,这无疑让社交巨头Facebook倍感失意。

元宇宙,成为了Facebook的救命稻草,可真的有用吗?

对此,《商学院》记者沈思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Facebook已经老了,它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恢复青春。

但元宇宙可不是魔药,反而可能是毒药。

数据不会说谎。

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Facebook用户增速同比增长6.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8%。

另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青少年如今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比下降了16%。

尽管Facebook的用户总数多年来保持增长姿态。

但在关键的美国年轻用户群体当中,使用Facebook的多项指标和比例却在不断下滑。

这恰恰说明,Facebook已经老了,和它的核心用户一起步入了中年。

Facebook作为一个社交综合类平台,且核心玩法基本定型,用户的需求与选择也形成惯性定式,很难和开放度更高、由用户参与定义的短视频平台竞争。

当然,每一个平台或模式,都不可避免在自己形成定式和用户习惯(期待)的状态下,被次世代平台的玩法所冲击。

因此,把功能进行集成和照搬,事实上船大难掉头。

此前Facebook在短视频上的仿效式狙击,可以视为以本伤人。

但以本伤人能挡住简单创新,却无法杀伤颠覆式创新。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

比如国内的微博一度扶植起秒拍,但定式之下最终被活性更强的抖音所击败,就是同理。

进击元宇宙,能否有奇效呢?

愚以为,光靠改名,显然不可能收获年轻用户的欢心。

核心还是在定位之上。

其品牌形象由于核心用户的年龄增长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

这是每一个社交平台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也不可能是增加年轻人喜欢的时髦插件、间或逐步微调根基和定位能够解决。

尤其是面对新生态社交应用完全新定位的次世代冲击。

因此,此番改名和进击元宇宙,关键还是看Facebook能否调和伴随其成长的核心用户和年青一代新用户之间的需求。

唯有大踏步的调整定位且不乱套,才有可能让品牌恢复青春。

但这个风险之大,也可以让魔药随时变成毒药,让整个Facebook变得“内分泌失调”。

对此,扎克伯格也在不断的为元宇宙梦想站台。

不过,他并不只是在PPT上画饼。

反而,他正在用改名和进击元宇宙,想在目前的市场上打出一记现实而非虚拟的冲击波。

落点不是技术,而是就业。

“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内,元宇宙将惠及数十亿人,托管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扎克伯格这一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是在用元宇宙的远景,给更多生活压力迫在眉睫的人提供希望。

事实是,较之许多宣扬进击元宇宙但并没有实际行动或技术积累的同行而言,Facebook已经行动多年。

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而此次收购动作的完成,可以看作是Facebook进军虚拟世界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Facebook还连续收购了多家VR/AR领域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Facebook在包括计算机视觉、面部识别、眼动追踪、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领域的投资与收购项目已超过15次。

通过多年来的投资收购和自主研发系统两条路径,Facebook如今在VR/AR等关键技术上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而在前不久,亦有消息传出,Faceboo正在考虑在全球开设实体店。

该项目和公司文件的人士的话说,这些商店将用于向人们介绍该公司现实实验室部门制造的设备,例如虚拟现实,以及最终的增强现实眼镜。

随后,Facebook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无法确认任何门店计划。

但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Facebook通过进击元宇宙创造百万级的就业机会,确实并非虚言。

只是,真的元宇宙要靴子落地,仅仅靠技术和平台,依然不够。

技术不是问题,游戏也有存量,但理念上的问题则需要Facebook自己正视。

尤其是元宇宙应该是一个怎样有趣的灵魂,而非一个无所不包、没有灵魂的游乐园。

这将是Facebook目前元宇宙野心里最大的欠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虚拟的青春、现实的百万就业

Facebook已经老了,它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恢复青春。但元宇宙可不是魔药,反而可能是毒药。

文|张书乐

随着Facebook更名为Meta(以下为考虑阅读习惯,依然称之为Facebook),投资者越来越好奇未来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但Facebook却似乎不能指望遥遥无期的元宇宙来拯救。

当地时间12月9日,Meta宣布旗下的VR世界“Horizon Worlds”正式向美国和加拿大18岁以上成年用户开放,这是目前Meta最具象的元宇宙产品。

在Horizon Worlds中,Oculus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用户可以创建一个没有双腿的化身形象在虚拟世界中四处游荡。

在那里,他们可以与其他用户的化身进行互动,甚至可以一起玩游戏。

然而,扎克伯克和脸书面前,竞争对手在公众面前已经远远不是混个脸熟那么简单。

最典型的莫过于短视频应用的强势进击。

据Sensor Tow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下载量已经超过 5700万。

这一数字力压Facebook“全家桶”社交产品(含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和Messenger),排在全球热门移动应用下载量榜单首位。

为了维护自身全球社交霸主的地位,Facebook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使绊”,只为打压TikTok的增长势头。

媒体报道称,扎克伯格多次向当地监管部门投诉,表示TikTok存在各种不安全漏洞及数据泄密行为。

不仅如此,Facebook还照搬与TikTok类似的短视频玩法和功能,伺机抢夺市场。

2018年11月,Facebook推出了与TikTok类似的对标产品Lasso,这款短视频产品在界面和功能上,几乎与TikTok雷同。

2019年11月,Facebook旗下子公司Instagram推出短视频产品Reels,同样与TikTok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无论是Lasso还是Reels,这些产品均无法与TikTok匹敌,后者在短视频赛道上已经俘获了无数年轻用户的芳心,这无疑让社交巨头Facebook倍感失意。

元宇宙,成为了Facebook的救命稻草,可真的有用吗?

对此,《商学院》记者沈思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Facebook已经老了,它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恢复青春。

但元宇宙可不是魔药,反而可能是毒药。

数据不会说谎。

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Facebook用户增速同比增长6.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8%。

另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青少年如今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比下降了16%。

尽管Facebook的用户总数多年来保持增长姿态。

但在关键的美国年轻用户群体当中,使用Facebook的多项指标和比例却在不断下滑。

这恰恰说明,Facebook已经老了,和它的核心用户一起步入了中年。

Facebook作为一个社交综合类平台,且核心玩法基本定型,用户的需求与选择也形成惯性定式,很难和开放度更高、由用户参与定义的短视频平台竞争。

当然,每一个平台或模式,都不可避免在自己形成定式和用户习惯(期待)的状态下,被次世代平台的玩法所冲击。

因此,把功能进行集成和照搬,事实上船大难掉头。

此前Facebook在短视频上的仿效式狙击,可以视为以本伤人。

但以本伤人能挡住简单创新,却无法杀伤颠覆式创新。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

比如国内的微博一度扶植起秒拍,但定式之下最终被活性更强的抖音所击败,就是同理。

进击元宇宙,能否有奇效呢?

愚以为,光靠改名,显然不可能收获年轻用户的欢心。

核心还是在定位之上。

其品牌形象由于核心用户的年龄增长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

这是每一个社交平台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也不可能是增加年轻人喜欢的时髦插件、间或逐步微调根基和定位能够解决。

尤其是面对新生态社交应用完全新定位的次世代冲击。

因此,此番改名和进击元宇宙,关键还是看Facebook能否调和伴随其成长的核心用户和年青一代新用户之间的需求。

唯有大踏步的调整定位且不乱套,才有可能让品牌恢复青春。

但这个风险之大,也可以让魔药随时变成毒药,让整个Facebook变得“内分泌失调”。

对此,扎克伯格也在不断的为元宇宙梦想站台。

不过,他并不只是在PPT上画饼。

反而,他正在用改名和进击元宇宙,想在目前的市场上打出一记现实而非虚拟的冲击波。

落点不是技术,而是就业。

“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内,元宇宙将惠及数十亿人,托管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扎克伯格这一番言论的背后,其实是在用元宇宙的远景,给更多生活压力迫在眉睫的人提供希望。

事实是,较之许多宣扬进击元宇宙但并没有实际行动或技术积累的同行而言,Facebook已经行动多年。

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而此次收购动作的完成,可以看作是Facebook进军虚拟世界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Facebook还连续收购了多家VR/AR领域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Facebook在包括计算机视觉、面部识别、眼动追踪、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领域的投资与收购项目已超过15次。

通过多年来的投资收购和自主研发系统两条路径,Facebook如今在VR/AR等关键技术上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而在前不久,亦有消息传出,Faceboo正在考虑在全球开设实体店。

该项目和公司文件的人士的话说,这些商店将用于向人们介绍该公司现实实验室部门制造的设备,例如虚拟现实,以及最终的增强现实眼镜。

随后,Facebook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无法确认任何门店计划。

但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Facebook通过进击元宇宙创造百万级的就业机会,确实并非虚言。

只是,真的元宇宙要靴子落地,仅仅靠技术和平台,依然不够。

技术不是问题,游戏也有存量,但理念上的问题则需要Facebook自己正视。

尤其是元宇宙应该是一个怎样有趣的灵魂,而非一个无所不包、没有灵魂的游乐园。

这将是Facebook目前元宇宙野心里最大的欠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