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业集群观察|打造人工智能之城,这是济南高新区的时代抉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业集群观察|打造人工智能之城,这是济南高新区的时代抉择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选的2021年度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更是赫然在列。

文|逯文祺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而产业已经成为这场浪潮中的“弄潮儿”。大势之下,人工智能以着力点的身份、率先垂范。

经过多年的创新迭代,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国际的大型IT企业在不断收购新建立的公司,网络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制高点。而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之际,人工智能更是各省市强占的高地。已经成为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目光投向山东,世人皆言其保守,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那几年未能抢占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其实不然,当下最前沿的产业领域,山东一直在扮演着冲锋陷阵的角色,就比如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

自2020年开始,“强省会”跃级成为山东省的顶层战略之一,而济南亦不负众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选的2021年度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更是赫然在列。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对于其他产业巨大的提升作用让人工智能成为了当下中国城市厚植新兴产业所青睐的对象。

可以说,拥抱人工智能,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997年5月11日,美国IBM公司研制的并行计算机“深蓝”击败了雄踞世界棋王宝座12年之久的卡斯帕罗夫。这场集中了全球目光的比赛结果,震惊了世人,让人类看到了当时的这一新兴产业的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回到当下,人工智能确实正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创造着奇迹。在生产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服务业,可以优化行业现有产品和服务,提升其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此外,金融、医疗等领域,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而愈发繁荣,人们的生活也因为其更加便利。

早在2017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就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集举国之力,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近日召开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说,我国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在这17个试验区中,就包含济南。

近年来的济南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强省会”战略、黄河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落在这座泉城,日益融入国家发展格局。而承担好这个角色,那么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融入未来发展趋势则是其必然的选择,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关键一子”。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以科创为支撑,打造“智能之城”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1991年设立的济南高新区,从设立之处便有着以科创为支撑的定位,规划了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等一系列专业园区。

回到其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上来,济南高新区在城里三十周年之际,入选2021年度山东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更能说明高新区这三十年以来的发展成果。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1106.8亿元,增长12.9%,正式迈入千亿大区的行列,为其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在设区三十周年之际,济南高新区聚焦“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立区使命,先后制定济南高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和促投资等若干政策,持续优生态、汇要素、强创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进一步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在山东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的当下,前不久,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专项激励名单公布,济南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并领衔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集群成功入选,而这无疑为济南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契机,围绕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部署,坚持以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融合性新兴业态等发展方向,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在人工智能产业培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而言,在载体建设方面,以齐鲁软件园为核心,建设汉峪金谷人工智能大厦、“中国算谷”等核心载体空间,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在产业推进方面,支持浪潮、神思电子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膨胀发展,推动中维世纪、深兰科技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流的集群化产业体系。

除此之外,还引进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和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区内的科创平台建设量质齐升。

目前来说,已经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内规划“一核一区一带”的人工智能岛空间布局。“一核”指以齐鲁软件园为人工智能岛核心展示区,建设济南市人工智能体验馆以及智慧金融、智慧商圈等高端应用示范。“一区”指划定北到齐鲁软件园,作为济南人工智能岛主体区域,吸引集聚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全面部署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政务、智慧环保等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应用。“一带”指人工智能岛辐射齐鲁科创走廊,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联动,整合区域资源服务于人工智能岛的建设发展。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成效显现,济南高新区未来可期

通过财政优惠与补贴等政策、科创平台的提质增量等措施,济南的人工智能产业可以说是已经颇具规模,发展道路与模式日益成熟。

截至今年4月,济南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等方面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浪潮集团AI服务器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方案供应商;已有56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项目,占济南市试点项目数量的53%;浪潮集团和神思电子成功入选2020年度“AI中国·最强人工智能公司TOP30榜单”,是山东省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

2021以来,兑现区级创新创业政策及研究开发补助2.3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家。组织申报实施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及人工智能重大创新示范工程等项目197项,申请省级财政资金逾2亿元。

可以说,高新区前三季度的千亿产值,人工智能产业表现抢眼。

而高新区人工智能岛的规划,到2021年底其建设机制也将基本完成,初步具备展示体验能力,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部署1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到2022年底,人工智能岛“1+3+N”体系基本建设完成,“1”即建设1个人工智能体验馆,“3”即形成人工智能名企集聚生态、人工智能高端研发生态、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生态3个生态,“N”即围绕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领域打造N个特色智能应用场景。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坚持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助推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重点企业集聚和快速发展,突破一批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推进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济南高新

  • 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成立产业投资发展公司
  • 济高发展: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业集群观察|打造人工智能之城,这是济南高新区的时代抉择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选的2021年度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更是赫然在列。

文|逯文祺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而产业已经成为这场浪潮中的“弄潮儿”。大势之下,人工智能以着力点的身份、率先垂范。

经过多年的创新迭代,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国际的大型IT企业在不断收购新建立的公司,网络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制高点。而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之际,人工智能更是各省市强占的高地。已经成为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目光投向山东,世人皆言其保守,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那几年未能抢占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其实不然,当下最前沿的产业领域,山东一直在扮演着冲锋陷阵的角色,就比如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

自2020年开始,“强省会”跃级成为山东省的顶层战略之一,而济南亦不负众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选的2021年度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更是赫然在列。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对于其他产业巨大的提升作用让人工智能成为了当下中国城市厚植新兴产业所青睐的对象。

可以说,拥抱人工智能,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997年5月11日,美国IBM公司研制的并行计算机“深蓝”击败了雄踞世界棋王宝座12年之久的卡斯帕罗夫。这场集中了全球目光的比赛结果,震惊了世人,让人类看到了当时的这一新兴产业的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回到当下,人工智能确实正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创造着奇迹。在生产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服务业,可以优化行业现有产品和服务,提升其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此外,金融、医疗等领域,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而愈发繁荣,人们的生活也因为其更加便利。

早在2017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就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集举国之力,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近日召开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说,我国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在这17个试验区中,就包含济南。

近年来的济南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强省会”战略、黄河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落在这座泉城,日益融入国家发展格局。而承担好这个角色,那么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融入未来发展趋势则是其必然的选择,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关键一子”。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以科创为支撑,打造“智能之城”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1991年设立的济南高新区,从设立之处便有着以科创为支撑的定位,规划了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等一系列专业园区。

回到其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上来,济南高新区在城里三十周年之际,入选2021年度山东特色产业集群榜单,更能说明高新区这三十年以来的发展成果。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1106.8亿元,增长12.9%,正式迈入千亿大区的行列,为其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在设区三十周年之际,济南高新区聚焦“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立区使命,先后制定济南高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和促投资等若干政策,持续优生态、汇要素、强创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进一步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在山东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的当下,前不久,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专项激励名单公布,济南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并领衔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集群成功入选,而这无疑为济南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契机,围绕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部署,坚持以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融合性新兴业态等发展方向,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在人工智能产业培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而言,在载体建设方面,以齐鲁软件园为核心,建设汉峪金谷人工智能大厦、“中国算谷”等核心载体空间,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在产业推进方面,支持浪潮、神思电子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膨胀发展,推动中维世纪、深兰科技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流的集群化产业体系。

除此之外,还引进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和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区内的科创平台建设量质齐升。

目前来说,已经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内规划“一核一区一带”的人工智能岛空间布局。“一核”指以齐鲁软件园为人工智能岛核心展示区,建设济南市人工智能体验馆以及智慧金融、智慧商圈等高端应用示范。“一区”指划定北到齐鲁软件园,作为济南人工智能岛主体区域,吸引集聚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全面部署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政务、智慧环保等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应用。“一带”指人工智能岛辐射齐鲁科创走廊,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联动,整合区域资源服务于人工智能岛的建设发展。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成效显现,济南高新区未来可期

通过财政优惠与补贴等政策、科创平台的提质增量等措施,济南的人工智能产业可以说是已经颇具规模,发展道路与模式日益成熟。

截至今年4月,济南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等方面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浪潮集团AI服务器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方案供应商;已有56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项目,占济南市试点项目数量的53%;浪潮集团和神思电子成功入选2020年度“AI中国·最强人工智能公司TOP30榜单”,是山东省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

2021以来,兑现区级创新创业政策及研究开发补助2.3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家。组织申报实施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及人工智能重大创新示范工程等项目197项,申请省级财政资金逾2亿元。

可以说,高新区前三季度的千亿产值,人工智能产业表现抢眼。

而高新区人工智能岛的规划,到2021年底其建设机制也将基本完成,初步具备展示体验能力,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部署1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到2022年底,人工智能岛“1+3+N”体系基本建设完成,“1”即建设1个人工智能体验馆,“3”即形成人工智能名企集聚生态、人工智能高端研发生态、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生态3个生态,“N”即围绕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领域打造N个特色智能应用场景。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坚持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助推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重点企业集聚和快速发展,突破一批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推进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