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2021年12月15日,随着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的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现场发出机器轰鸣声,上海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正式集中开工建设。
此次集中开工的15个项目约115万平方米、1.85万套,建成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群体的安居宜居需求。
近两年,上海不断增加“一间房”、“一张床”供应。“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今年至明年,上海计划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
人才公寓:让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上海安家
“今年是我来上海工作第二年,之前我只能和朋友合租一个小的两室一厅。最近,在耀华滨江公寓物业经理的陪同下,我入住了这套江边的新房。”在上海工作的刘女士说。
耀华滨江公寓位于浦东,这里有3500套租赁房源,租户以央企、国企的青年人才居多,入租率超过95%。他们怀揣着梦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上海拼搏,这里成了他们共同的家。
刘女士说,公寓装修简约现代,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等家电配备一应俱全,楼下有便利店、儿童乐园、公园……让人感到很暖心。
“小区紧靠后滩地铁站,交通也方便。晚上出门散步就能欣赏美丽的河景,还有草坪和跑道,有人跳广场舞放风筝,很有生活气息。”入住以后,刘女士在家中购置了一个圣诞树,挂上一个个装饰打扮新家。

打造精品租赁公寓、大型租赁社区,持续推进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和“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如今,上海正努力让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辛勤奉献的新市民、青年人安居宜居。
上海地产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租赁社区里上钢新村街道后滩家门口服务站,耀华滨江公寓的租客能享受“一站式”办理居住证、医保、接种疫苗等生活服务。目前,地产集团有9个公租房项目,将推出约1.3万套租赁房源。
外来务工人员也能拥有“一张床”
如何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家政人员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在这座城市打造一个家?上海的住房保障部门拿出了“拆解”的智慧。
公租房从“一套房”拆分为“一间房”甚至到“一张床”,降低了一线务工人员的居住成本,使他们在上海可以体面工作、体面居住。
位于虹口的公租房中湾公寓项目,120套房源中有一半被改成了两人间或四人间宿舍。该项目由国有租赁企业利用一处经济型酒店改建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53间宿舍配置床位138张,定向供应给虹口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环卫、绿化养护等一线职工。
入住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大多在附近上班,每个月最低只需支付450元租金就能拥有一张床位,租金定价仅为周边市场租金的70%左右。
之前,这些一线务工人员几乎都住在旧式里弄、群租房、农民房里居住,用手拎马桶,甚至没有热水洗澡。如今,这里不仅可以让他们洗上热水澡,还配套了厨卫,每到饭点,公寓底楼的公共厨房就飘出阵阵饭菜香,食堂里有说有笑。

虹口公租房公司经营部相关负责人朱孝贤说,为了方便公寓里的人生活,公共区域全都重新规划改造,新增了厨房、食堂和共享洗衣间和2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在房间里烧菜有危险,有一个公共的厨房可以方便大家做饭烧菜,厨房里有十个灶台,五个水槽。”
在过去,大部分外地人到了上海之后,没有能力去整租房子,为了降低生活成本通常会租一个单间,以群租的方式留在上海。而如今,上海的住房保障部门为他们提供的“一张床”服务,这既让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家,又解决了上海的务工人员群租的顽疾。
作为沪上第一个治理群租过程中堵疏结合的样板案例,位于华泾镇的盛华公租房也提供了“一张床”服务,为环卫、公交、家政等企业职工找到了“住有安居”的新选择,最低月租费为460元。
盛华公寓项目是徐汇区首个宿舍型公租房整体项目,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房屋均采用全装修,干湿分离,统一供热,并配备部分家具、家电等基本生活设施,还将多个共享空间打造成舒适的生活社群。
华泾镇通过引入规模化正规代理经租机构憓家公司,对整治后和存在隐患的房源进行收储,与业主签订五年以上租房合同,作为储备公租房进行市场化规范运营。
专家:公租房将助推青年人加速融入城市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表示,对于政府而言,应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为这既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体现,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公租房将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租得到、租得起、租得近、租得稳、租得好。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近期所强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侧重点更多放在了新市民和青年人,是更广意义上的住房保障,是一种发展型保障。
“眼下,高端的租赁住房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中低端的运营存在一定的难点。在设计上,可以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推出不同品种的产品,不能只是针对单身青年。”他建议。
除了公共服务、医疗教育、停车等配套服务外,陈杰认为,公租房的运营还应该在社区治理上加把力。“建议上海探索纯租赁社区的社区治理,比如,未来能否成立租客委员会,对外代表租客群体,形成和出租方、物业的协商机制,租客也能参与到居委会选举中来。”
同时,他指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要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外来人口市民化、新市民劳动技能培训、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乃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新市民和青年人更快更紧密融入到城市主体社会网络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