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理财师必读的资产配置要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理财师必读的资产配置要点

资产配置才是长期获利的基础

近年的结构性市场环境,让很多投资者都深感投资越来越难。市场涨跌如同海水的涨落,当潮水褪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更深切懂得“资产配置才是长期获利的基础”!无论行情是亢奋还是低迷,无论是哪一类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都不能被大家忽视。

01. 进行资产配置的三大要点

▍增厚收益

今年以来,央行陆续取消了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叫停了异地存款、互联网存款、结构性存款等,各大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三年期国债利率下降。这一切都说明了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许多投资者不再满足于把资金全部做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理财需求发生快速转变,从单一的储蓄存款转向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产品投资,从专注国内市场转向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

目前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也大多数以绝对收益为导向,难以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所以要满足客户的较高收益目标,只有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传统权益资产或另类资产,帮助客户提升资产配置的意识。

▍平衡风险

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投资者关注的不再只是收益,同时也关注收益的来源以及风险。在没有“去刚兑”监管前,以信托产品为主的高收益资管产品收益高,风险低,性价比之高令多元资产配置黯然失色。

随着信托产品暴雷事件的不断出现,许多投资者意识到,将资产集中配置于这类产品不再是最优选择,通过资产配置获取最优资产组合才是制胜之道。

在后疫情时代,“黑天鹅”事件逐渐常态化,地缘政治摩擦增加,各类资产价格持续震荡,也进一步引发高净值人群对跨资产、跨地域的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视。

▍留住客户

站在理财师的角度,其客户持有的产品数量少,和银行就没有强关系,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说走就走”。研究表明,客户在同一机构持有4种金融产品,流失率仅17%,持有3种金融产品,流失率会上升至40%。

客户持有的产品数量多,尤其是强黏性产品或者每个月有频繁沟通往来的产品多,就一定会有部分资金存在这个银行。哪怕是其他机构有收益更高的产品,客户也不会把所有资金转出,将来可能还会把资金转回。资产配置能使存量客户持有更多种类产品,有效增强客户黏性。

02. 理财师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理财师目前仍难以将资产配置应用到服务客户的实践当中。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配置在理论上专业性较强,在实践中需以客户为中心,与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相比,对理财经理的客户关系维护和需求洞察能力要求更高,专业难度更大。

潮流所向,不进则退。无论是财富管理机构还是理财师个人,唯有不断强化这一资产核心竞争力,方能在财富管理的蓝海中破浪前行。

03. 实践中,资产配置落地常见的难点

1. 理解肤浅

不少理财师对资产配置认知较浅,了解多元化资产配置有价值,却不了解在大类资产中比例究竟该如何配;知道“分散”是降低风险原理,却不知适当的“集中”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实现客户目标的必需。

由于资产配置的意义在理论上较专业,在自己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许多理财师不会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讲解,让客户明白资产配置的价值,资产配置方案落地也就无从谈起。

2. 专业欠缺

战术资产配置(即在不同经济周期或市场环境下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调整以抓住市场机会的策略)是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利器,也是增强客户黏性的重要途径。但实施这一策略的前提是,需要对经济周期和市场前景有清晰研判,方可提出有信服力的战术资产配置方案。

如果理财师在专业上有所欠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框架,也不懂大类资产的背后的宏观驱动逻辑,就会让资产配置对客户的吸引力大幅减弱。

3. 角度不对

资产配置能够落地最重要的是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开展,根据客户需求(具体可拆解为客户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等要素)制定的资产配置方案才可能持续实施。然而客户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显而易见,甚至隐藏颇深,这就要求理财师从有限的客户行为和信息中洞察客户真实需求,从真实需求角度切入,配合有效引导,才能使资产配置落地,否则就是缘木求鱼,很容易劳而无功。

4. 工具落后

受科技进步的推动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财富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开始加速。从财经资讯推送、线上人工智能投顾到数字化资产配置支持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资产配置支持工具纷纷涌现。理财师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直观、更精准地向客户展示资产配置的关键点,更容易在通往“元宇宙”的时代赢得客户认同。

来源:金库网

原标题:理财师必读的资产配置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理财师必读的资产配置要点

资产配置才是长期获利的基础

近年的结构性市场环境,让很多投资者都深感投资越来越难。市场涨跌如同海水的涨落,当潮水褪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更深切懂得“资产配置才是长期获利的基础”!无论行情是亢奋还是低迷,无论是哪一类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都不能被大家忽视。

01. 进行资产配置的三大要点

▍增厚收益

今年以来,央行陆续取消了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叫停了异地存款、互联网存款、结构性存款等,各大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三年期国债利率下降。这一切都说明了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许多投资者不再满足于把资金全部做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理财需求发生快速转变,从单一的储蓄存款转向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产品投资,从专注国内市场转向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

目前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也大多数以绝对收益为导向,难以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所以要满足客户的较高收益目标,只有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传统权益资产或另类资产,帮助客户提升资产配置的意识。

▍平衡风险

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投资者关注的不再只是收益,同时也关注收益的来源以及风险。在没有“去刚兑”监管前,以信托产品为主的高收益资管产品收益高,风险低,性价比之高令多元资产配置黯然失色。

随着信托产品暴雷事件的不断出现,许多投资者意识到,将资产集中配置于这类产品不再是最优选择,通过资产配置获取最优资产组合才是制胜之道。

在后疫情时代,“黑天鹅”事件逐渐常态化,地缘政治摩擦增加,各类资产价格持续震荡,也进一步引发高净值人群对跨资产、跨地域的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视。

▍留住客户

站在理财师的角度,其客户持有的产品数量少,和银行就没有强关系,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说走就走”。研究表明,客户在同一机构持有4种金融产品,流失率仅17%,持有3种金融产品,流失率会上升至40%。

客户持有的产品数量多,尤其是强黏性产品或者每个月有频繁沟通往来的产品多,就一定会有部分资金存在这个银行。哪怕是其他机构有收益更高的产品,客户也不会把所有资金转出,将来可能还会把资金转回。资产配置能使存量客户持有更多种类产品,有效增强客户黏性。

02. 理财师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理财师目前仍难以将资产配置应用到服务客户的实践当中。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配置在理论上专业性较强,在实践中需以客户为中心,与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相比,对理财经理的客户关系维护和需求洞察能力要求更高,专业难度更大。

潮流所向,不进则退。无论是财富管理机构还是理财师个人,唯有不断强化这一资产核心竞争力,方能在财富管理的蓝海中破浪前行。

03. 实践中,资产配置落地常见的难点

1. 理解肤浅

不少理财师对资产配置认知较浅,了解多元化资产配置有价值,却不了解在大类资产中比例究竟该如何配;知道“分散”是降低风险原理,却不知适当的“集中”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实现客户目标的必需。

由于资产配置的意义在理论上较专业,在自己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许多理财师不会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讲解,让客户明白资产配置的价值,资产配置方案落地也就无从谈起。

2. 专业欠缺

战术资产配置(即在不同经济周期或市场环境下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调整以抓住市场机会的策略)是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利器,也是增强客户黏性的重要途径。但实施这一策略的前提是,需要对经济周期和市场前景有清晰研判,方可提出有信服力的战术资产配置方案。

如果理财师在专业上有所欠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框架,也不懂大类资产的背后的宏观驱动逻辑,就会让资产配置对客户的吸引力大幅减弱。

3. 角度不对

资产配置能够落地最重要的是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开展,根据客户需求(具体可拆解为客户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等要素)制定的资产配置方案才可能持续实施。然而客户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显而易见,甚至隐藏颇深,这就要求理财师从有限的客户行为和信息中洞察客户真实需求,从真实需求角度切入,配合有效引导,才能使资产配置落地,否则就是缘木求鱼,很容易劳而无功。

4. 工具落后

受科技进步的推动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财富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开始加速。从财经资讯推送、线上人工智能投顾到数字化资产配置支持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资产配置支持工具纷纷涌现。理财师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直观、更精准地向客户展示资产配置的关键点,更容易在通往“元宇宙”的时代赢得客户认同。

来源:金库网

原标题:理财师必读的资产配置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