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回答“向何处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回答“向何处去”

向低线城市、向海外去来继续保持用户增长,用更好的服务、更优良的基础设施做大用户价值。

文|湾区经济评论

12月16日,阿里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投资者大会。会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的动向是,阿里巴巴将财务报告中的商业部分进一步拆分为四个部分:

●中国商业,包括中国零售市场、中国批发业务和新零售业务。

●跨境及全球商业,包括跨境及全球零售和批发业务,如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 和Alibaba.com。

●本地生活服务,即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其中包括饿了么、高德地图、口碑和飞猪。

●菜鸟物流,菜鸟正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独立业务,为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商业业务提供服务,包括在下沉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不同场景下服务消费者和商家。

正如武卫所说,这种划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透明度,反映业务最新进展,与此同时,阿里也释放了以多元化治理驱动多引擎增长的新信息。

实际上,这次大会回答了面对市场激烈竞争时,阿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也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必须要向投资者回答的问题。

阿里的答案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多引擎驱动。向低线城市、向海外去来继续保持用户增长,用更好的服务、更优良的基础设施做大用户价值。用新的组织架构以及激励措施去保证新领域能够逐渐成长为支柱业务。

01 保证新业务发展空间

(阿里巴巴重新划分财务报告中的商业分部)

首先看中国商业部分。

张勇在会上又重新强调了中国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AAC)数据,达到了9.53亿。这个数据自然是不错。

在国内用户增长到达一定阶段后,阿里开始向低线城市去,也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作为对标拼多多的产品,淘特的AAC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从约3000万增长到2.4亿,移动端在过去12个月里共增加了3000万非淘宝APP用户的增量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去重之后的非淘宝APP用户。

在低线城市光增加用户,不增加收入,是不是也是没有意义?徐宏给出的三段论框架,有助于投资者更清晰地理解问题,他说一直以来阿里坚持“增长三阶段”框架,即在“播种阶段”、“壮大阶段”、“盈利阶段”三阶段,对于不同业务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对于淘特这种年轻业务,毫无疑问处于播种阶段,在这个阶段,增长用户规模,提升消费者心智是最重要的优先级。对于未来,徐宏说,“淘特有能力在中长期产生可观的交易量和增长,从而推动中国零售市场业务的发展”。他给出的数据表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社会零售总额为15万亿人民币——市场是庞大的。

在中国商业板块,用成熟的淘宝、天猫自然是盈利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聚焦创新,培育具有变现潜力的增值服务,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投资效率和效益,从而确保长期可持续的、创造盈利的增长,”徐宏说。

因此在淘宝和天猫上,阿里的策略是通过扩大会员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和优惠以及发掘新品牌和新品类,丰富产品供给等来保持留存率和强劲的年均购买金额(APRU)增长。

张勇提供了今年平台的ARPU数据,显示阿里在高端用户上的留存情况非常好:年度超过7000元ARPU值用户的整体留存率超过98%,在2000到7000元的范围内,整体留存率达到96%。

其次,再看看阿里的海外业务,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阿里的国际业务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合计年活跃消费者达到2.85亿,同比增速超过37%,业务广泛覆盖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从月活跃用户人数(MAU)的角度,阿里巴巴的海外商业平台均登上全球TOP 20 MAU排行榜,加总后,阿里全球化业务的整体海外MAU排在全球第四名。

从GMV来看,在过去的12个月,这四个海外平台的支付GMV达到441亿美元,支付订单同比增长超过60%。

张勇对于海外业务给出了相信的应对策略:“我们希望用多样化的方式来组织对客户的服务,”他说。

在东南亚市场,阿里坚持以本地为主,通过本地电商的发展带动跨境,利用中国供应链的优势面向海外发展;而在欧洲市场,因为早年AliExpress是从跨境业务开始的,所以利用跨境优势,近年来大力拓展欧洲重点国家本地化的服务,能够形成多纬度的本地供给和跨境商品供给结合,服务本地消费者的多元的角度。

张勇认为,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

今天在整个东南亚市场,电商的渗透率仅仅到了11%,而Lazada在东南亚AAC对于当地互联网人口的渗透率也只有34%。因此,无论从电商整体蛋糕的增长,还是Lazada对于互联网人口的渗透率来讲,都有巨大空间。

同样,在EMEA地区,包括中东、欧洲、中亚、非洲这些市场,目前市场电商渗透率还非常低,只有12%,而阿里AAC的渗透率也只有15%。

商业分部值得注意的还有菜鸟,这是阿里长期投入的基础设施之一。物流体系也成为了今年阿里所有商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以海外商业为例,无论是跨境节点、运力调度能力,还是本地化的递送网络的建设,乃至到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的自提柜的建设,都受益于菜鸟,这些能力将为阿里海外消费业务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02 组织上提供更强劲的保障

财报上做了更为清晰划分时,阿里在组织上做了进一步升级——阿里始终倡导以“敏捷组织”理念,指导内部生产关系调整,以适应多特质业务向前发展的需要。

早在2021年12月6日,阿里宣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显示:戴珊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一级组织,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而海外商业则交由蒋凡分管,包括其下辖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在2019年,阿里曾经做过一次组织架构的打通:在保持淘宝、天猫两个品牌独立发展同时,打通了淘宝、天猫两个消费场景。

如今电商已经成为常规的社会流通渠道,线上线下的区别不再重要,消费者、商家在多种不同渠道发生交集。例如,淘菜菜在社区汇聚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又在线上与淘宝实现了交融。淘特、淘菜菜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产品上不断出现交互的时候,毫无疑问,往上一层需要有一个组织上的大平台,保证多端、多渠道联动的全局视角,合并同类项,去除冗余,打通更多资源。

阿里实施多年的内需战略,从过去分散于不同业务单元,到现在集聚到“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主阵地上来。“BC融合”再升级,对于用户来说,将有助于提升供给体系与消费结构的适配度,通过更好更全的供给释放大量过去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巨大的新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化。

“我们制定的策略出发点是,能为客户持续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戴珊说。

03 部分业务获得独立融资机会

将产生更多支柱业务?

武卫在演讲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在“部分业务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薪酬结构,以使员工和具体业务的利益更加协同一致。部分业务也可能获得自己的外部融资机会,”据悉,其海外业务Trendyol刚刚成功完成私募融资,获得了超额认购。

Trendyol是土耳其市场的电商平台,在该国位于市场第一的水平,拥有约2400万AAC,在截至9月底的过去12个月内,GMV快速增长超过100%。

Trendyol除了电商平台之外,在过去的11年里也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包括推出了二手交易平台Dolap、最后一英里服务Trendyol Express、即时配送服务Trendyol Go。

此轮融资为Trendyol今后包括并购活动在内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支持,也使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与Trendyol的未来增长前景更加统一。“今后,我们将继续用这些战略资产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融资,以助力这些业务进一步增长”。

阿里的重新划分,让业务板块变得越来越清晰,商业板块中的菜鸟和本地生活以及跨境商业,都有在未来成为支柱业务的可能,与此同时,商业板块之外的阿里云以及企业科技业务,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可能性。

阿里这一次回答了向何处去的问题,剩下的,需要在市场中去证明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6.2k
  • 因产品策略调整,阿里云版权与专利服务将退市
  • 1元起拍仍无人问津,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回答“向何处去”

向低线城市、向海外去来继续保持用户增长,用更好的服务、更优良的基础设施做大用户价值。

文|湾区经济评论

12月16日,阿里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投资者大会。会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的动向是,阿里巴巴将财务报告中的商业部分进一步拆分为四个部分:

●中国商业,包括中国零售市场、中国批发业务和新零售业务。

●跨境及全球商业,包括跨境及全球零售和批发业务,如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 和Alibaba.com。

●本地生活服务,即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其中包括饿了么、高德地图、口碑和飞猪。

●菜鸟物流,菜鸟正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独立业务,为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商业业务提供服务,包括在下沉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不同场景下服务消费者和商家。

正如武卫所说,这种划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透明度,反映业务最新进展,与此同时,阿里也释放了以多元化治理驱动多引擎增长的新信息。

实际上,这次大会回答了面对市场激烈竞争时,阿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也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必须要向投资者回答的问题。

阿里的答案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多引擎驱动。向低线城市、向海外去来继续保持用户增长,用更好的服务、更优良的基础设施做大用户价值。用新的组织架构以及激励措施去保证新领域能够逐渐成长为支柱业务。

01 保证新业务发展空间

(阿里巴巴重新划分财务报告中的商业分部)

首先看中国商业部分。

张勇在会上又重新强调了中国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AAC)数据,达到了9.53亿。这个数据自然是不错。

在国内用户增长到达一定阶段后,阿里开始向低线城市去,也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作为对标拼多多的产品,淘特的AAC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从约3000万增长到2.4亿,移动端在过去12个月里共增加了3000万非淘宝APP用户的增量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去重之后的非淘宝APP用户。

在低线城市光增加用户,不增加收入,是不是也是没有意义?徐宏给出的三段论框架,有助于投资者更清晰地理解问题,他说一直以来阿里坚持“增长三阶段”框架,即在“播种阶段”、“壮大阶段”、“盈利阶段”三阶段,对于不同业务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对于淘特这种年轻业务,毫无疑问处于播种阶段,在这个阶段,增长用户规模,提升消费者心智是最重要的优先级。对于未来,徐宏说,“淘特有能力在中长期产生可观的交易量和增长,从而推动中国零售市场业务的发展”。他给出的数据表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社会零售总额为15万亿人民币——市场是庞大的。

在中国商业板块,用成熟的淘宝、天猫自然是盈利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聚焦创新,培育具有变现潜力的增值服务,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投资效率和效益,从而确保长期可持续的、创造盈利的增长,”徐宏说。

因此在淘宝和天猫上,阿里的策略是通过扩大会员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和优惠以及发掘新品牌和新品类,丰富产品供给等来保持留存率和强劲的年均购买金额(APRU)增长。

张勇提供了今年平台的ARPU数据,显示阿里在高端用户上的留存情况非常好:年度超过7000元ARPU值用户的整体留存率超过98%,在2000到7000元的范围内,整体留存率达到96%。

其次,再看看阿里的海外业务,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阿里的国际业务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合计年活跃消费者达到2.85亿,同比增速超过37%,业务广泛覆盖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从月活跃用户人数(MAU)的角度,阿里巴巴的海外商业平台均登上全球TOP 20 MAU排行榜,加总后,阿里全球化业务的整体海外MAU排在全球第四名。

从GMV来看,在过去的12个月,这四个海外平台的支付GMV达到441亿美元,支付订单同比增长超过60%。

张勇对于海外业务给出了相信的应对策略:“我们希望用多样化的方式来组织对客户的服务,”他说。

在东南亚市场,阿里坚持以本地为主,通过本地电商的发展带动跨境,利用中国供应链的优势面向海外发展;而在欧洲市场,因为早年AliExpress是从跨境业务开始的,所以利用跨境优势,近年来大力拓展欧洲重点国家本地化的服务,能够形成多纬度的本地供给和跨境商品供给结合,服务本地消费者的多元的角度。

张勇认为,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

今天在整个东南亚市场,电商的渗透率仅仅到了11%,而Lazada在东南亚AAC对于当地互联网人口的渗透率也只有34%。因此,无论从电商整体蛋糕的增长,还是Lazada对于互联网人口的渗透率来讲,都有巨大空间。

同样,在EMEA地区,包括中东、欧洲、中亚、非洲这些市场,目前市场电商渗透率还非常低,只有12%,而阿里AAC的渗透率也只有15%。

商业分部值得注意的还有菜鸟,这是阿里长期投入的基础设施之一。物流体系也成为了今年阿里所有商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以海外商业为例,无论是跨境节点、运力调度能力,还是本地化的递送网络的建设,乃至到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的自提柜的建设,都受益于菜鸟,这些能力将为阿里海外消费业务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02 组织上提供更强劲的保障

财报上做了更为清晰划分时,阿里在组织上做了进一步升级——阿里始终倡导以“敏捷组织”理念,指导内部生产关系调整,以适应多特质业务向前发展的需要。

早在2021年12月6日,阿里宣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显示:戴珊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一级组织,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而海外商业则交由蒋凡分管,包括其下辖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在2019年,阿里曾经做过一次组织架构的打通:在保持淘宝、天猫两个品牌独立发展同时,打通了淘宝、天猫两个消费场景。

如今电商已经成为常规的社会流通渠道,线上线下的区别不再重要,消费者、商家在多种不同渠道发生交集。例如,淘菜菜在社区汇聚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又在线上与淘宝实现了交融。淘特、淘菜菜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产品上不断出现交互的时候,毫无疑问,往上一层需要有一个组织上的大平台,保证多端、多渠道联动的全局视角,合并同类项,去除冗余,打通更多资源。

阿里实施多年的内需战略,从过去分散于不同业务单元,到现在集聚到“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主阵地上来。“BC融合”再升级,对于用户来说,将有助于提升供给体系与消费结构的适配度,通过更好更全的供给释放大量过去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巨大的新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化。

“我们制定的策略出发点是,能为客户持续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戴珊说。

03 部分业务获得独立融资机会

将产生更多支柱业务?

武卫在演讲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在“部分业务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薪酬结构,以使员工和具体业务的利益更加协同一致。部分业务也可能获得自己的外部融资机会,”据悉,其海外业务Trendyol刚刚成功完成私募融资,获得了超额认购。

Trendyol是土耳其市场的电商平台,在该国位于市场第一的水平,拥有约2400万AAC,在截至9月底的过去12个月内,GMV快速增长超过100%。

Trendyol除了电商平台之外,在过去的11年里也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包括推出了二手交易平台Dolap、最后一英里服务Trendyol Express、即时配送服务Trendyol Go。

此轮融资为Trendyol今后包括并购活动在内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支持,也使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与Trendyol的未来增长前景更加统一。“今后,我们将继续用这些战略资产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融资,以助力这些业务进一步增长”。

阿里的重新划分,让业务板块变得越来越清晰,商业板块中的菜鸟和本地生活以及跨境商业,都有在未来成为支柱业务的可能,与此同时,商业板块之外的阿里云以及企业科技业务,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可能性。

阿里这一次回答了向何处去的问题,剩下的,需要在市场中去证明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