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终于出了一台爆款

折叠屏手机终于从概念走向大众化,产生了第一个“爆款”。

OPPO在12月15日发布了自己的首款折叠屏旗舰机,23日开售,首批快速售罄。据渠道消息,Find N首批货为3万台,快速售罄算是目前折叠屏品类首销的最好成绩。中国市场今年全年折叠屏品类截至目前销量不足50万,首销3万台是一个突破性的成绩。

刘作虎在发布会上说:“折叠机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折叠屏将成为高端手机下一个最重要的转折。OPPO推动智能手机迎来下一程。”

犹记得2018年折叠屏刚刚诞生的时候,曲面屏、旋转屏这类过度性外观设计终于被突破,折叠这一颠覆式的创新,被业内视作未来新方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屏幕折痕,甚至被掰裂,以及价格高昂、应用不适配等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经历质疑、反对到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折叠屏手机也不例外。经过四年探索,以三星为代表,手机厂商们均进入了折叠屏赛道的长跑。

2021年,是不折不扣的折叠屏元年。国内厂商研发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不断传出,并在年底爆发:华为在23日的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华为P50 Pocket旗舰折叠手机;荣耀预计将在2022年1月份推出左右翻折的Magic X折叠屏手机;小米预计明年年中发布MIX FOLD2产品。苹果也将折叠屏纳入发布计划,预计在2023年推出。

伴随更多玩家入局,未来几年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有望快速攀升。折叠屏也将成为未来高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用上折叠屏有多难

手机从诞生之初,就一直被赋予各种不同形态的想象。翻盖、滑盖、平板,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形态花样百出。但来到智能时代,一块触摸屏代替了按键,手机形态也变得无聊起来,大多厂商们只能在屏占比上做文章。

折叠屏是一种突破性的新思路:折叠时用作手机,展开成大屏便是pad。更大的屏幕意味着更多可发挥的空间。

只是动辄上两万的价格,显然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受得起的。早期的几款产品也被诟病不耐用、折痕严重等等。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折叠屏手机往往被商务人士用作“撑场面”的备用机,而非主力。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为194.7万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占比为0.15%。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千台手机,只有约一部是折叠屏的。

消费电子产品几乎三年一迭代,这一定律在折叠屏手机上也体现了。到2021年,众多厂商发布折叠屏新品,并且把价格拉低至万元人民币以下,折叠屏手机来到了2.0时代。

屏幕机构DSCC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直到2021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规模,一直没有突破100万台/季度。今年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总出货量环比增加了215%达到260万台,品牌方面,三星的出货份额高达93%,其次是华为的6%。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高端手机市场被进一步打开,折叠屏手机也即将迎来爆发。国金证券预估2021年全球折叠手机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台,2023年全球出货量大概会突破3000万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420亿元人民币。

OPPO重新思考折叠屏

折叠屏2.0时代,OPPO交出的答卷怎么样?

从外观看,OPPO Find N外屏采用18:9的5.49英寸屏幕,73mm机身宽度,用户单手可完成文字输入、看图等操作。OPPO Find N采用的是较主流的左右折叠形式,在展开之后,Find N是一块比例为8.4:9的7.1英寸横屏。值得留意的是,在目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中,Find N的“体重”算是很轻巧的,仅重275g,和主流智能手机相当。

OPPO的屏幕方案选择了与面板巨头三星联合研发,共经历4年6代研发,先后设计6版屏幕堆叠方案,最终用125项专利,带来业内领先的“无缝‘隐痕’”折叠屏效果及“多角度自由悬停”功能。

先看折叠屏最受关注的折痕方面。

行业里常用的铰链是U型和水滴型,后者弯折半径更大,但成本更高。OPPO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这需要多达136个零部件,成本超过600元,是其他铰链的3倍。并且在铰链中设定了400多个重点尺寸管控标准,将精度控制到了0.01mm。效果上,OPPO宣称屏幕的折痕降低了48%。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折痕,工程师们还需要针对材质、堆叠方案、转轴与中框的配合进行优化,并且保证屏幕的耐用性。团队决定屏幕外层采用抗冲击力更强的0.03mm UTG玻璃,同时自研专利网纹矩阵,将弯折区域应力降低 30%。

而为了让屏幕更加耐用,OPPO通过严苛的实验室高温高湿环境,顺带做了一系列跌落和弯折测试,结果显示,OPPO Find N从1米高摔在大理石台面上16次,通过率为 90%,而在各种不同极限高低温环境下,它依旧能正常弯折20W次以上,获得了德国莱茵折叠无忧的认证。

配置方面,OPPO Find N搭载了高通骁龙™ 888 SoC,内屏为1-120Hz可变刷新率,E5发光材质,2K(1792x1920)分辨率,外屏为1080p分辨率,60Hz刷新率,此外新机支持33W闪充,在力保轻薄的同时内置了4500mAh电池。

硬件以外,折叠屏的软件更是决定使用体验的重点。大屏的操作逻辑与普通手机不同,交互与软件适配都需要重新设计,同时也需做到不复杂。OPPO设计了几个简单的手势操作:例如分屏,只需要双指在屏幕中间划下便可开启;如想收起当前窗口,只需四指朝中间收拢,便能将当前应用变为浮窗。

下一步,高端突破

国内手机厂商的下一征程,不可回避“高端突破”,折叠屏可以看做一个突破口。

当前折叠屏仅有三星这一寡头,消费者认知仍有极大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还将有几个被接受的折叠屏代表品牌出现。在OPPO走向高端的战略布局中,折叠屏也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OPPO Find N帮助OPPO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目前Find N一机难求。在产品发布的第二天,闲鱼二手交易平台就出现了多条OPPO Find N加价转售信息,其中全新未拆12GB+512GB售价12000元(官方售价8999元),8GB+256GB售价9299元(官方售价7699元)。OPPO Find N出现了高价求购的情况。

在OPPO Find N发布前一天,OPPO首个“十年磨一剑”的重要研发成果——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也被重磅推出。该芯片采用6nm先进制程,具备四大技术突破,是移动端第一个独立影像专用NPU芯片。它意味着OPPO的竞争力走上了一步新台阶。通过底层技术的革新,OPPO能够逐步降低对传统芯片大厂的依赖,进一步地协同硬件、软件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将在明年一季度的Find X系列新品上应用。

自研芯、折叠屏新品,均是服务于OPPO在2020年制定的3+N+X科技跃迁战略。其中,“3”是整套战略的“基本功”,代表硬件、软件、服务这三项基础技术;“N”是像AI、安全、IoT这样偏向于用户场景的多种技术应用;“X”则是指像芯片、VOOC闪充这样的差异化独家技术,决定着OPPO的核心竞争力。

OPPO还在2019年宣布,三年内要投入500亿元研发费用和更多资源,构建最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架构能力,将OPPO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

显然,OPPO的野心远不只是做一台爆款手机。在迈向它想要的一流科技公司的路上,硬件、软件、服务都是必须同时切入的重点。今年我们已见证它交出的答卷,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手机市场上,OPPO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人们拭目以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折叠屏手机,终于出了一台爆款

折叠屏手机终于从概念走向大众化,产生了第一个“爆款”。

OPPO在12月15日发布了自己的首款折叠屏旗舰机,23日开售,首批快速售罄。据渠道消息,Find N首批货为3万台,快速售罄算是目前折叠屏品类首销的最好成绩。中国市场今年全年折叠屏品类截至目前销量不足50万,首销3万台是一个突破性的成绩。

刘作虎在发布会上说:“折叠机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折叠屏将成为高端手机下一个最重要的转折。OPPO推动智能手机迎来下一程。”

犹记得2018年折叠屏刚刚诞生的时候,曲面屏、旋转屏这类过度性外观设计终于被突破,折叠这一颠覆式的创新,被业内视作未来新方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屏幕折痕,甚至被掰裂,以及价格高昂、应用不适配等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经历质疑、反对到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折叠屏手机也不例外。经过四年探索,以三星为代表,手机厂商们均进入了折叠屏赛道的长跑。

2021年,是不折不扣的折叠屏元年。国内厂商研发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不断传出,并在年底爆发:华为在23日的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华为P50 Pocket旗舰折叠手机;荣耀预计将在2022年1月份推出左右翻折的Magic X折叠屏手机;小米预计明年年中发布MIX FOLD2产品。苹果也将折叠屏纳入发布计划,预计在2023年推出。

伴随更多玩家入局,未来几年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有望快速攀升。折叠屏也将成为未来高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用上折叠屏有多难

手机从诞生之初,就一直被赋予各种不同形态的想象。翻盖、滑盖、平板,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形态花样百出。但来到智能时代,一块触摸屏代替了按键,手机形态也变得无聊起来,大多厂商们只能在屏占比上做文章。

折叠屏是一种突破性的新思路:折叠时用作手机,展开成大屏便是pad。更大的屏幕意味着更多可发挥的空间。

只是动辄上两万的价格,显然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受得起的。早期的几款产品也被诟病不耐用、折痕严重等等。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折叠屏手机往往被商务人士用作“撑场面”的备用机,而非主力。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为194.7万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占比为0.15%。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千台手机,只有约一部是折叠屏的。

消费电子产品几乎三年一迭代,这一定律在折叠屏手机上也体现了。到2021年,众多厂商发布折叠屏新品,并且把价格拉低至万元人民币以下,折叠屏手机来到了2.0时代。

屏幕机构DSCC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直到2021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规模,一直没有突破100万台/季度。今年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总出货量环比增加了215%达到260万台,品牌方面,三星的出货份额高达93%,其次是华为的6%。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高端手机市场被进一步打开,折叠屏手机也即将迎来爆发。国金证券预估2021年全球折叠手机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台,2023年全球出货量大概会突破3000万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420亿元人民币。

OPPO重新思考折叠屏

折叠屏2.0时代,OPPO交出的答卷怎么样?

从外观看,OPPO Find N外屏采用18:9的5.49英寸屏幕,73mm机身宽度,用户单手可完成文字输入、看图等操作。OPPO Find N采用的是较主流的左右折叠形式,在展开之后,Find N是一块比例为8.4:9的7.1英寸横屏。值得留意的是,在目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中,Find N的“体重”算是很轻巧的,仅重275g,和主流智能手机相当。

OPPO的屏幕方案选择了与面板巨头三星联合研发,共经历4年6代研发,先后设计6版屏幕堆叠方案,最终用125项专利,带来业内领先的“无缝‘隐痕’”折叠屏效果及“多角度自由悬停”功能。

先看折叠屏最受关注的折痕方面。

行业里常用的铰链是U型和水滴型,后者弯折半径更大,但成本更高。OPPO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这需要多达136个零部件,成本超过600元,是其他铰链的3倍。并且在铰链中设定了400多个重点尺寸管控标准,将精度控制到了0.01mm。效果上,OPPO宣称屏幕的折痕降低了48%。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折痕,工程师们还需要针对材质、堆叠方案、转轴与中框的配合进行优化,并且保证屏幕的耐用性。团队决定屏幕外层采用抗冲击力更强的0.03mm UTG玻璃,同时自研专利网纹矩阵,将弯折区域应力降低 30%。

而为了让屏幕更加耐用,OPPO通过严苛的实验室高温高湿环境,顺带做了一系列跌落和弯折测试,结果显示,OPPO Find N从1米高摔在大理石台面上16次,通过率为 90%,而在各种不同极限高低温环境下,它依旧能正常弯折20W次以上,获得了德国莱茵折叠无忧的认证。

配置方面,OPPO Find N搭载了高通骁龙™ 888 SoC,内屏为1-120Hz可变刷新率,E5发光材质,2K(1792x1920)分辨率,外屏为1080p分辨率,60Hz刷新率,此外新机支持33W闪充,在力保轻薄的同时内置了4500mAh电池。

硬件以外,折叠屏的软件更是决定使用体验的重点。大屏的操作逻辑与普通手机不同,交互与软件适配都需要重新设计,同时也需做到不复杂。OPPO设计了几个简单的手势操作:例如分屏,只需要双指在屏幕中间划下便可开启;如想收起当前窗口,只需四指朝中间收拢,便能将当前应用变为浮窗。

下一步,高端突破

国内手机厂商的下一征程,不可回避“高端突破”,折叠屏可以看做一个突破口。

当前折叠屏仅有三星这一寡头,消费者认知仍有极大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还将有几个被接受的折叠屏代表品牌出现。在OPPO走向高端的战略布局中,折叠屏也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OPPO Find N帮助OPPO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目前Find N一机难求。在产品发布的第二天,闲鱼二手交易平台就出现了多条OPPO Find N加价转售信息,其中全新未拆12GB+512GB售价12000元(官方售价8999元),8GB+256GB售价9299元(官方售价7699元)。OPPO Find N出现了高价求购的情况。

在OPPO Find N发布前一天,OPPO首个“十年磨一剑”的重要研发成果——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也被重磅推出。该芯片采用6nm先进制程,具备四大技术突破,是移动端第一个独立影像专用NPU芯片。它意味着OPPO的竞争力走上了一步新台阶。通过底层技术的革新,OPPO能够逐步降低对传统芯片大厂的依赖,进一步地协同硬件、软件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将在明年一季度的Find X系列新品上应用。

自研芯、折叠屏新品,均是服务于OPPO在2020年制定的3+N+X科技跃迁战略。其中,“3”是整套战略的“基本功”,代表硬件、软件、服务这三项基础技术;“N”是像AI、安全、IoT这样偏向于用户场景的多种技术应用;“X”则是指像芯片、VOOC闪充这样的差异化独家技术,决定着OPPO的核心竞争力。

OPPO还在2019年宣布,三年内要投入500亿元研发费用和更多资源,构建最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架构能力,将OPPO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

显然,OPPO的野心远不只是做一台爆款手机。在迈向它想要的一流科技公司的路上,硬件、软件、服务都是必须同时切入的重点。今年我们已见证它交出的答卷,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手机市场上,OPPO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人们拭目以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