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向为王的世界,我愿做内向的自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向为王的世界,我愿做内向的自己

性格没有对错,内向的人依然可以很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周围这些谈笑风生的“外向者”,有一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他们就好像是内向者联盟派来的间谍,不断通过各种试探,来获取如何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装得更像一个外向者。

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吧,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断挣扎着想要外向的内向者。

从有记忆开始,周围的人就在不断鼓励我要培养外向的性格,要多和人接触,不要总是一个人待着,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你才更有可能成功。

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把外向与内向归于对错的是非判断了。外向是对的,内向是错的,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就要努力改掉这个“坏毛病”。

在校期间,我就不止一次为了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而苦苦挣扎。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想想自己平时没什么机会锻炼自己的外向性格,正好这是一次好机会,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向班主任提出了申请。

随后的日子就是不断后悔自己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以及说服自己外向的性格对自己有好处,要好好培养。这样的循环一直持续到演讲的那一天。

现在对于那场演讲的唯一记忆就是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看到台下的同学老师各顾各的闲聊打趣,我甚至能站在第三视角看到自己结尾的时候,伸出双手呼吁大家要如何如何,表情僵硬得可怕。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结束这次演讲,我的外向修炼到此结束。

类似的场景可能每个内向的人都经历过,要么就是被拉去参加自己不想去的活动,要么就是被推上去表演一个节目。总之,如果这个时候你表现出一点不自信,就会被人打上不够勇敢,不够大方的标签。

其实比起当时的窘况,更让人难过的是自己确实相信了他们所说的这些话,认为自己确实不够优秀,没有能力。因此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地自己折磨自己。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你不光有一个观念上的偏差,而且还非常上进想要纠正自己的“错误”,比如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外向的人。

这方面的折磨一直持续到大学,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挣扎,不过终于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找到了那个正确答案:性格没有对错,内向的人依然可以很成功。

为了纠正自己在这方面的误区,我也着实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在这里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和体会。如果你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你会感到欣慰;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你会更加理解内向的人的世界。

若我们外向,那只是我们的能力

很多人会误以为内向等同于社交障碍,反过来只要你是一个能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就会把你归类为外向的群体。

其实由于生活所迫,很多内向性格的人不得不努力进化出一套应对世界的外向策略,当他们不得不与人打交道时,他们会开启一套“外向模式”。这就好比你在苹果系统里开一个Windows的虚拟机。

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一些诸如酒会晚宴等社交场合其实是“充电”的场所。他们非常乐于这种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愉悦自己。

但是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这种场合则是“放电”的过程。我们把自己独处的时候积攒下的能力,释放到这种场合中,来维持我们的外向。如果某一天你发现我一反常态,跑到角落里一个人待着,那说明我的电量不够了,请让我一个人充会儿电。

我们更敏感,也更懂得体谅别人

其实性格之所以会出现内外向之分,是因为我们在生理上就存在差异,内向的人对于外在的刺激更为敏感,而这种敏感导致他们能够感受到很多微小的刺激。

比起大大咧咧的外向性格,我们更容易看到周围人身上细小的变化。比如今天换了一双新鞋,花盆摆放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等等。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特工潜质,只是我们对于外界更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去那些人多嘈杂的环境,这样的环境里变化实在太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负荷。

也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得我们能够体察到别人情绪的细微变化,并且实时给出我们的帮助。当然我们不会贸然行动,因为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我们知道,即便是善意的举动,也不能强加于对方。

我们也能很有成就

人们总是认为为了争夺各种资源,为了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要不断地向外宣传自己,而这个时候需要你外向的性格助你一臂之力。

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以上要素之外,还需要我们能够深入思考,谨慎判断,捕捉细节。而这些恰恰都是内向性格的强项。

其实内向的人非常适合做领导,由于性格的原因他们会更善于倾听员工的反馈,并且不轻易下任何判断。尤其是当团队中有外向的员工时,对于他们的倾听其实就是最好的管理手段之一。

如果有机会去查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内向性格的典型代表。比如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J·K·罗琳、扎克伯格等等。

他们中有人比起讲电话更喜欢发短信,比起参加派对更喜欢一个人在家看书等等。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在外人看来不属于内向者的一面,比如我们其实并不排斥交流,只是方式上有些不同;我们也很快乐,只是我们并不会向外界宣传自己的快乐;我们也非常幽默,而且很有创意,不信你看我们为自己都做了些什么APP.

这款APP能够根据各大社交网站的地点图标,分析出哪些地方的人比较少,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啊!

这款APP可以跟踪一些人社交账号中的地点标签,及时反馈给你,以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偶遇”。

其实不论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可以很可爱,也都可以很成功。没必要把内向当做一种弱点,甚至是性格缺陷,那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本来的样子就很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向为王的世界,我愿做内向的自己

性格没有对错,内向的人依然可以很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周围这些谈笑风生的“外向者”,有一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他们就好像是内向者联盟派来的间谍,不断通过各种试探,来获取如何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装得更像一个外向者。

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吧,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断挣扎着想要外向的内向者。

从有记忆开始,周围的人就在不断鼓励我要培养外向的性格,要多和人接触,不要总是一个人待着,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你才更有可能成功。

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把外向与内向归于对错的是非判断了。外向是对的,内向是错的,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就要努力改掉这个“坏毛病”。

在校期间,我就不止一次为了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而苦苦挣扎。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想想自己平时没什么机会锻炼自己的外向性格,正好这是一次好机会,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向班主任提出了申请。

随后的日子就是不断后悔自己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以及说服自己外向的性格对自己有好处,要好好培养。这样的循环一直持续到演讲的那一天。

现在对于那场演讲的唯一记忆就是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看到台下的同学老师各顾各的闲聊打趣,我甚至能站在第三视角看到自己结尾的时候,伸出双手呼吁大家要如何如何,表情僵硬得可怕。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结束这次演讲,我的外向修炼到此结束。

类似的场景可能每个内向的人都经历过,要么就是被拉去参加自己不想去的活动,要么就是被推上去表演一个节目。总之,如果这个时候你表现出一点不自信,就会被人打上不够勇敢,不够大方的标签。

其实比起当时的窘况,更让人难过的是自己确实相信了他们所说的这些话,认为自己确实不够优秀,没有能力。因此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地自己折磨自己。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你不光有一个观念上的偏差,而且还非常上进想要纠正自己的“错误”,比如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外向的人。

这方面的折磨一直持续到大学,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挣扎,不过终于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找到了那个正确答案:性格没有对错,内向的人依然可以很成功。

为了纠正自己在这方面的误区,我也着实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在这里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和体会。如果你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你会感到欣慰;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你会更加理解内向的人的世界。

若我们外向,那只是我们的能力

很多人会误以为内向等同于社交障碍,反过来只要你是一个能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就会把你归类为外向的群体。

其实由于生活所迫,很多内向性格的人不得不努力进化出一套应对世界的外向策略,当他们不得不与人打交道时,他们会开启一套“外向模式”。这就好比你在苹果系统里开一个Windows的虚拟机。

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一些诸如酒会晚宴等社交场合其实是“充电”的场所。他们非常乐于这种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愉悦自己。

但是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这种场合则是“放电”的过程。我们把自己独处的时候积攒下的能力,释放到这种场合中,来维持我们的外向。如果某一天你发现我一反常态,跑到角落里一个人待着,那说明我的电量不够了,请让我一个人充会儿电。

我们更敏感,也更懂得体谅别人

其实性格之所以会出现内外向之分,是因为我们在生理上就存在差异,内向的人对于外在的刺激更为敏感,而这种敏感导致他们能够感受到很多微小的刺激。

比起大大咧咧的外向性格,我们更容易看到周围人身上细小的变化。比如今天换了一双新鞋,花盆摆放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等等。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特工潜质,只是我们对于外界更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去那些人多嘈杂的环境,这样的环境里变化实在太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负荷。

也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得我们能够体察到别人情绪的细微变化,并且实时给出我们的帮助。当然我们不会贸然行动,因为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我们知道,即便是善意的举动,也不能强加于对方。

我们也能很有成就

人们总是认为为了争夺各种资源,为了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要不断地向外宣传自己,而这个时候需要你外向的性格助你一臂之力。

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以上要素之外,还需要我们能够深入思考,谨慎判断,捕捉细节。而这些恰恰都是内向性格的强项。

其实内向的人非常适合做领导,由于性格的原因他们会更善于倾听员工的反馈,并且不轻易下任何判断。尤其是当团队中有外向的员工时,对于他们的倾听其实就是最好的管理手段之一。

如果有机会去查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内向性格的典型代表。比如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J·K·罗琳、扎克伯格等等。

他们中有人比起讲电话更喜欢发短信,比起参加派对更喜欢一个人在家看书等等。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在外人看来不属于内向者的一面,比如我们其实并不排斥交流,只是方式上有些不同;我们也很快乐,只是我们并不会向外界宣传自己的快乐;我们也非常幽默,而且很有创意,不信你看我们为自己都做了些什么APP.

这款APP能够根据各大社交网站的地点图标,分析出哪些地方的人比较少,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啊!

这款APP可以跟踪一些人社交账号中的地点标签,及时反馈给你,以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偶遇”。

其实不论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可以很可爱,也都可以很成功。没必要把内向当做一种弱点,甚至是性格缺陷,那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本来的样子就很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