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freelee 体育大生意记者
北京时间6月12日,美国时间周六,中国知名职业拳手邹市明在有“拳坛麦加”美誉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击败匈牙利小将约塞夫·阿伊塔伊(Jozsef Ajtai),卫冕WBO国际蝇量级拳王特设腰带。
这是邹市明职业生涯首次在美国比赛。赛前,邹市明曾说过:“对我来说,一个没有在美国打过比赛的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最终邹市明顺利拿下职业生涯第八胜。与此同时,邹市明本人、中国职业拳击乃至中国的体育品牌,都通过这场赛事得到更多高层次的收获。
收获一:邹市明的拳坛高度
登陆麦迪逊,是邹市明代表中国拳击缔造的新成就。在拉斯维加斯成为拳击名城之前,麦迪逊是拳击的标志。这里见证过乔-路易斯(Joe Louis)的八次卫冕、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与乔-弗雷泽(Joe Frazier)的“世纪之战”,还有麦克-泰森(Mike Tyson)、小罗伊-琼斯(Roy Jones, Jr.)、根纳季-戈洛夫金(Gennady Golovkin)等各年代巨星的风采。
更难得的是,邹市明参加的不是单纯为他人当绿叶的比赛。他要通过这一场十回合的对决,来争取年底第二次挑战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机会。能在麦迪逊出战这样一场职业生涯的关键之战,是拳坛对邹市明作为职业拳手的价值的肯定。
▼邹市明赢得兵不血刃
除此之外,中国拳击也在一幕非常特殊的拳坛大场面中,成为深入参与者。
八天之前,传奇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ohammad Ali)与世长辞,令这场比赛增添了一份悲情。阿里曾在麦迪逊八次比赛,纽约33街靠近麦迪逊的一段,也被临时更名为“阿里路”。邹市明参加的这场大战,刚好是阿里去世后第一场在麦迪逊举行的比赛,纪念意义非同一般。
赛前发布会、称重仪式以及正赛期间,阿里的形象贯穿始终。向来把阿里视为心目中英雄的邹市明,内心冲击一定非常巨大。而在如此有代表性的比赛中亲自上场向英雄致敬,无疑是邹市明职业生涯中永难忘怀的一刻。
收获二:中国拳击的未来探索
邹市明这一次的出征团队有点特殊,新老两位师父上演“中西合璧”。
前中国拳击队总教练张传良是邹市明一直十分尊敬的恩师。正是张传良为邹市明量身定做的“海盗拳法”,令后者以独特的防守反击风格赢得两面奥运会业余拳击金牌。
进入职业拳坛后,邹市明转投为美国名人堂教练弗雷迪·罗奇(Freddie Roach)的门徒。罗奇崇尚进攻,强调力量,他最得意的门生、八个级别世界冠军曼尼·帕奎奥(Manny Pacquiao)就以霸气而闻名。
邹市明30岁后才涉足职业拳坛,比赛风格转变是他遇到的其中一项大挑战。此前邹市明的大部分比赛,罗奇都在现场指挥。然而去年挑战IBF世界拳王金腰带失利后,邹市明休战了十个月。当他今年1月再次回到拳台、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迎来内地首秀时,罗奇没有随行。
上海一战前,邹市明重新跟随张传良训练,另外聘用了罗奇团队的两位体能师和训练师。其后邹市明技术性击倒来自巴西的对手,完成漂亮复出。
▼张传良和邹市明师徒一起备战美国首秀
到这次麦迪逊比赛时,张传良作为中方团队成员随邹市明来到美国。这一决定造就了两位各有非凡成就的教练的正式合作。在封闭训练期间,张传良一直陪伴邹市明,包括跟他一起到罗奇的外卡拳馆训练。这种节奏一直持续到赛前。罗奇曾就此对中国媒体解释:“‘双剑合璧’是帮助邹市明备战的最好途径。”由罗奇制定进攻战术,张传良搭建防守体系,“邹市明效率提高了不少”。
麦迪逊之战,最终变成东西方拳击人交流观念的媒介。在奥运拳击日益追求职业化风格的大环境下,中国的优秀体制内教练能借鉴西方先进职业经验,对中国拳击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而中国人的拳击智慧,也可能借此机会看看能不能打动外国人。
收获三:拳击市场的勘察成果
这是一场远在美国的比赛,但中国声音此起彼伏。从电视直播中,竟然可以听到“邹市明加油!”这种字正腔圆的中文呐喊。
纽约华人众多,在有中国人参与的赛事中响起中文助威声,倒不特别出人意料。根据在前方的媒体同行反馈,现场约有100多名中国拳迷。这对于国外的拳击赛事主办方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信号。入场观赛的球迷,究竟本身是铁杆拳击粉丝,还是冲着民族热情才走进比赛场馆呢?假如答案是后者,他们又是否会借着这一契机成为拳迷,进而成为拳击娱乐内容的消费者呢?
另一个赛前细节,则对中国职业拳击市场的前景带来积极暗示——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赛前接见了邹市明。邹市明身上带有两届奥运冠军、跨界名人、网红童星爸爸等光环,但他首先是一位职业拳手。中国职业拳手在海外得到领事馆的热烈欢迎,是否表明中国政府对职业拳击的态度越来越开放?
▼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总领事章启月在领事馆中接见了邹市明
市场前沿的探索者们,也许早就嗅到了春天的味道。邹市明的经纪公司盛力世家从两年前起就开始大投入布局内地草根职业拳击圈,打造了“拳力巅峰”“拳力联盟”等赛事;体奥动力也在5月份正式宣布与世界拳击协会(WBA)合作,6月份举办世界拳王争霸战。邹市明海外比赛的成功,也许将反哺国内职业拳赛的壮大——既然中国的优秀拳手在海外能得到这么多的认可,为什么不邀请他们回国内制造更多的欢呼呢?
收获四:中国品牌的历史露出
麦迪逊之战还有一个赢家:运动装备民族品牌安踏。
从2013年邹市明踏足职业拳坛起,安踏一直是邹市明的运动装备赞助商。但安踏的拳击战略不只是招揽优秀拳手,还曾数次成为邹市明在澳门或上海的比赛的赞助商,以完成一套完整的产品宣传方案。
在这场“拳美旋风”大战中,安踏进行了该品牌在拳击领域规格最高的赞助。安踏获得了拳台地标露出,以及邹市明比赛中中立角露出的权益。在此前的赛事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也专门安排了拳击宝贝在邹市明发言时展示安踏标志。
▼随着邹市明一起亮相美国的,还有民族品牌安踏
安踏因此成为首个赞助麦迪逊拳赛的中国品牌,与邹市明一起创造历史。从此前安踏赞助拳赛的方式来看,安踏主要针对的还是国内市场。像之前邹市明两次在澳门替帕奎奥打暖场赛时,安踏就没有成为赛事赞助商。大概是因为帕奎奥相关赛事在美国地区是付费比赛(Pay-Per-View),主办方设定的赞助门槛很高。在没有太多美国受众的情况下,这笔生意并不划算。
“拳美旋风”的级别比Pay-Per-View稍低,隶属于HBO“夜幕拳赛”(Boxing After Dark)系列。借着邹市明出战麦迪逊的契机进行新的赞助尝试,安踏的步子比较谨慎。无论最终效果如何,作为首秀麦迪逊拳赛的中国品牌,安踏这一回还是在话题性上面抢到了分数。
一点遗憾
虽然邹市明的美国处子战以好消息居多,但遗憾还是比较明显。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手实力与邹市明差距较大,其频频抱头避战的场面令人甚感失望。麦迪逊有这么响亮的名堂,观战拳迷对比赛的内容也有巨大期望。邹市明本应配对一位能痛快一战对手,在挑剔的美国拳迷面前展示“皇金之拳”(Fist of Gold,邹市明的英文外号)。
如果能出现这一幕,“拳美旋风”就针对堪称完美了:邹市明因出战麦迪逊而增添身价,拳迷也看到邹市明有成为下一位麦迪逊传奇的潜力。说到底,只有选手成绩卓越,表现出众,其他形象提升、商业效益之类的话题,才有良好的谈论空间。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