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协鑫“氢”转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协鑫“氢”转身

协鑫集团的“氢能”大戏已经缓缓拉开了序幕。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华夏能源网 刘洋

协鑫氢能转型,一路疾行。

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HK:00451)与保利协鑫(HK:03800)联合发布公告称,协鑫新能源未来将从协鑫集团关联子公司——保利协鑫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获得5万亿立方米的稳定气源。

同一天,协鑫新能源还公告,今年已出售约2.9GW光伏电站,提早达成2GW电站出售的全年目标。至今累计已出售光伏电站约6.4GW,获得超过93亿元现金流。这些资金清偿债务后,将用于发展氢能业务,围绕蓝氢及附属产品、绿电制氢等方向持续布局。

这些连环动作,为协鑫集团近来高举高打的氢能战略,给资本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7月29日,协鑫新能源对外宣布了“蓝绿同行,氢鑫世界”的氢能战略。具体而言,“蓝氢”首期目标是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是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这一战略定位,掀开了协鑫的转型大幕。在上一个30年,协鑫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力巨头。下一个30年,协鑫将向[qīng]而行:“清”洁,“氢”能,“轻”资产……

“轻”转型,丢下包袱

协鑫集团的事业,早年起步于热电厂,1996年同央企保利集团旗下子公司共同创办太仓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十年间,协鑫先后建了20多家热电厂,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民营电企。

2006年,彼时全球光伏市场刚刚起步,嗅觉敏锐的朱共山投资数十亿元进入光伏产业,主营多晶硅。此后几年间,随着光伏行业火热行情的到来,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协鑫站在了风口上。短短5年,便成为全球多晶硅和硅片行业的老大。

一脚踏入新能源领域,光伏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曾给协鑫集团带来无上荣耀。然而,到了新的阶段,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资产较重的光伏产业也使协鑫集团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协鑫旗下协鑫新能源(保利协鑫持有其49.24%的股份),在2016-2018年大幅扩张投资光伏电站,导致债务不断攀升。2018年“531”光伏新政出炉后,外界甚至一度担心协鑫集团资金链能不能撑得住。光是因为国家光伏补贴拖欠的问题,协鑫最高时就被拖欠了100多亿元。

截至2020年6月底,协鑫新能源总负债近430亿元,有息负债高达365亿元,短期债务133亿元。

协鑫曾经的现金利润“奶牛”——保利协鑫日子也不好过。2020年财报显示,保利协鑫2020年亏损56.7亿元。此前2018、2019年分别亏损6.94亿元、1.97亿元。而更早前的2015、2016年,保利协鑫净利均在20亿至30亿元之间。

面对如此局面,协鑫集团只能以退为进,破釜沉舟。要降负债、提净利、摆脱危局,协鑫必须大刀阔斧的有所动作。

从2018年开始,协鑫新能源就开始出售光伏电站。进入2020年,协鑫新能源更是密集出售光伏电站,以缓解债务压力。当年,保利协鑫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0%,但债务总额仍高达3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7%,较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

大规模抛售光伏电站,回笼资金效果非常明显。2021年上半年,保利协鑫负债继续大幅降低,总债务为259.4 亿元,同比下降41%;资产负债率为60.8%,较去年降低13.9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减少31.8%。

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自1月1日以来,协鑫集团出售约2.9GW的光伏电站,进而获得超过93亿元的现金流。而自2020年以来,协鑫集团已经累计出售光伏电站约6.4GW。

通过甩卖电站,深陷债务泥潭的协鑫新能源从重资产的光伏电站中抽身出来,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目前,协鑫新能源仅留有少量光伏发电业务,并为大部分已出售电站提供运营维护服务。截至当前,该公司累计代运维签约总装机容量达3.18GW。

随着后续电站交割和现金回收,2022年上半年,协鑫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至50%以下水平。三年蜕下一层皮,协鑫新能源在煎熬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氢”转型,腾笼换鸟

素有21世纪“终极能源”之称的氢能,正在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不断有巨头涌入氢能赛道。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而在“双碳”目标持续执行的强预期下,氢能预期将获得政府越来越大力度的扶持。

在出售电站降低负债之外,协鑫集团还有更大的战略考量——腾笼换鸟,向氢能转型。7月29日,协鑫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对外宣布了“蓝绿氢同行”战略,希望透过提前布局来捕捉到氢能这一未来风口。

根据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氢能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化石能源制氢称为灰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加碳捕集称为蓝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则称为绿氢。2020年中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为天然气制氢,1%为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成本是制约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

在蓝氢领域,天然气制氢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氢能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天然气制氢占全世界制氢超过70%。

事实上,协鑫新能源在“蓝氢”上有巨大优势——背靠协鑫集团及其关联方全资子公司保利协鑫天然气。该公司主要从事非洲埃塞俄比亚天然气开采业务,埃塞俄比亚气田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其勘探期长达45年,资源量达5万亿立方米,目前已完全具备规模化商业开发条件。

数据显示,远东天然气价格已经从过去十年平均价格2.48元人民币/立方米,大幅飙升至现在约10.34元人民币/立方米。但协鑫新能源通过长期协议的模式拿到的协议价格大约只有0.85元人民币/立方米,这样的价格优势,能让协鑫新能源在下一步“蓝氢”制造的成本上占得先机。

在“绿氢”制造方面,协鑫新能源在酝酿布局中。

为了推进和落地氢能战略,协鑫新能源分别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设立规模约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规模不多于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68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两者合计150亿元。

布局已成,但挑战仍在。尽管协鑫集团转型氢能几脚踢出了先发优势,但不得不面临行业发展的诸多难题。

目前,无论是上游制氢还是下游氢能应用,整个氢能产业仍处于市场导入期,从上马氢能到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路线,再到实现商业化,都要经历很长一段距离。

除了“绿氢”制造技术尚不成熟,整个氢能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匮乏,与电力、燃气一样,氢能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发达的由主网和配网组成的基础设施实现输送与供应,而这一网络还远未建成;市场建设依赖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比如碳税、氢能的定价补贴机制等引导人们走向氢能市场的政策工具,还没有被提出;还有资金问题,由于氢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究竟有多少资金能做成氢能这件事都还不好说。

此外,氢能行业还要面临光伏产业曾走过的弯路,避免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和政府补贴。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对协鑫新能源定下的期许是:将打造为不依赖补贴、完全市场化的零碳科技先锋企业,成为绿氢与蓝氢综合运营服务商。

协鑫集团的“qing”转身,就这样上路了。道阻且长,且看下一个30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协鑫集团

  • 协鑫集成于合肥投资成立光伏发电新公司
  • 协鑫集成: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2%,芜湖基地多项生产指标创新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协鑫“氢”转身

协鑫集团的“氢能”大戏已经缓缓拉开了序幕。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华夏能源网 刘洋

协鑫氢能转型,一路疾行。

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HK:00451)与保利协鑫(HK:03800)联合发布公告称,协鑫新能源未来将从协鑫集团关联子公司——保利协鑫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获得5万亿立方米的稳定气源。

同一天,协鑫新能源还公告,今年已出售约2.9GW光伏电站,提早达成2GW电站出售的全年目标。至今累计已出售光伏电站约6.4GW,获得超过93亿元现金流。这些资金清偿债务后,将用于发展氢能业务,围绕蓝氢及附属产品、绿电制氢等方向持续布局。

这些连环动作,为协鑫集团近来高举高打的氢能战略,给资本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7月29日,协鑫新能源对外宣布了“蓝绿同行,氢鑫世界”的氢能战略。具体而言,“蓝氢”首期目标是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是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这一战略定位,掀开了协鑫的转型大幕。在上一个30年,协鑫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力巨头。下一个30年,协鑫将向[qīng]而行:“清”洁,“氢”能,“轻”资产……

“轻”转型,丢下包袱

协鑫集团的事业,早年起步于热电厂,1996年同央企保利集团旗下子公司共同创办太仓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十年间,协鑫先后建了20多家热电厂,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民营电企。

2006年,彼时全球光伏市场刚刚起步,嗅觉敏锐的朱共山投资数十亿元进入光伏产业,主营多晶硅。此后几年间,随着光伏行业火热行情的到来,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协鑫站在了风口上。短短5年,便成为全球多晶硅和硅片行业的老大。

一脚踏入新能源领域,光伏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曾给协鑫集团带来无上荣耀。然而,到了新的阶段,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资产较重的光伏产业也使协鑫集团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协鑫旗下协鑫新能源(保利协鑫持有其49.24%的股份),在2016-2018年大幅扩张投资光伏电站,导致债务不断攀升。2018年“531”光伏新政出炉后,外界甚至一度担心协鑫集团资金链能不能撑得住。光是因为国家光伏补贴拖欠的问题,协鑫最高时就被拖欠了100多亿元。

截至2020年6月底,协鑫新能源总负债近430亿元,有息负债高达365亿元,短期债务133亿元。

协鑫曾经的现金利润“奶牛”——保利协鑫日子也不好过。2020年财报显示,保利协鑫2020年亏损56.7亿元。此前2018、2019年分别亏损6.94亿元、1.97亿元。而更早前的2015、2016年,保利协鑫净利均在20亿至30亿元之间。

面对如此局面,协鑫集团只能以退为进,破釜沉舟。要降负债、提净利、摆脱危局,协鑫必须大刀阔斧的有所动作。

从2018年开始,协鑫新能源就开始出售光伏电站。进入2020年,协鑫新能源更是密集出售光伏电站,以缓解债务压力。当年,保利协鑫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0%,但债务总额仍高达3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7%,较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

大规模抛售光伏电站,回笼资金效果非常明显。2021年上半年,保利协鑫负债继续大幅降低,总债务为259.4 亿元,同比下降41%;资产负债率为60.8%,较去年降低13.9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减少31.8%。

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自1月1日以来,协鑫集团出售约2.9GW的光伏电站,进而获得超过93亿元的现金流。而自2020年以来,协鑫集团已经累计出售光伏电站约6.4GW。

通过甩卖电站,深陷债务泥潭的协鑫新能源从重资产的光伏电站中抽身出来,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目前,协鑫新能源仅留有少量光伏发电业务,并为大部分已出售电站提供运营维护服务。截至当前,该公司累计代运维签约总装机容量达3.18GW。

随着后续电站交割和现金回收,2022年上半年,协鑫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至50%以下水平。三年蜕下一层皮,协鑫新能源在煎熬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氢”转型,腾笼换鸟

素有21世纪“终极能源”之称的氢能,正在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不断有巨头涌入氢能赛道。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而在“双碳”目标持续执行的强预期下,氢能预期将获得政府越来越大力度的扶持。

在出售电站降低负债之外,协鑫集团还有更大的战略考量——腾笼换鸟,向氢能转型。7月29日,协鑫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对外宣布了“蓝绿氢同行”战略,希望透过提前布局来捕捉到氢能这一未来风口。

根据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氢能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化石能源制氢称为灰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加碳捕集称为蓝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则称为绿氢。2020年中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为天然气制氢,1%为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成本是制约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

在蓝氢领域,天然气制氢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氢能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天然气制氢占全世界制氢超过70%。

事实上,协鑫新能源在“蓝氢”上有巨大优势——背靠协鑫集团及其关联方全资子公司保利协鑫天然气。该公司主要从事非洲埃塞俄比亚天然气开采业务,埃塞俄比亚气田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其勘探期长达45年,资源量达5万亿立方米,目前已完全具备规模化商业开发条件。

数据显示,远东天然气价格已经从过去十年平均价格2.48元人民币/立方米,大幅飙升至现在约10.34元人民币/立方米。但协鑫新能源通过长期协议的模式拿到的协议价格大约只有0.85元人民币/立方米,这样的价格优势,能让协鑫新能源在下一步“蓝氢”制造的成本上占得先机。

在“绿氢”制造方面,协鑫新能源在酝酿布局中。

为了推进和落地氢能战略,协鑫新能源分别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设立规模约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规模不多于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68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两者合计150亿元。

布局已成,但挑战仍在。尽管协鑫集团转型氢能几脚踢出了先发优势,但不得不面临行业发展的诸多难题。

目前,无论是上游制氢还是下游氢能应用,整个氢能产业仍处于市场导入期,从上马氢能到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路线,再到实现商业化,都要经历很长一段距离。

除了“绿氢”制造技术尚不成熟,整个氢能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匮乏,与电力、燃气一样,氢能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发达的由主网和配网组成的基础设施实现输送与供应,而这一网络还远未建成;市场建设依赖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比如碳税、氢能的定价补贴机制等引导人们走向氢能市场的政策工具,还没有被提出;还有资金问题,由于氢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究竟有多少资金能做成氢能这件事都还不好说。

此外,氢能行业还要面临光伏产业曾走过的弯路,避免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和政府补贴。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对协鑫新能源定下的期许是:将打造为不依赖补贴、完全市场化的零碳科技先锋企业,成为绿氢与蓝氢综合运营服务商。

协鑫集团的“qing”转身,就这样上路了。道阻且长,且看下一个30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