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庆农商行:创新“五专”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庆农商行:创新“五专”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

重庆农商行“三农”业务指标均居全市银行同业前列

文 | 杨雪

近年来,作为重庆本土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最多、存贷款余额第一的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重庆农商行”)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以找准乡村“五个振兴”着力点,持续优化“三农”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倾斜“三农”金融服务资源,创新推出“五专”服务机制,致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奋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美画卷。

设立专门组织架构

为深化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设,重庆农商行自上而下建立了乡村振兴专业服务机制,董事会、经营层均下设三农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委员会强化决策、部署、引领,总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牵头推动、实施,所有分支行也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或普惠金融部具体推进,并打造乡村振兴专营机构重点落实,建立了乡村振兴专委会、专职部门、专营机构等多层级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该行持续强化内部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行长挂帅的“双组长制”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建人才帮扶、产业帮扶、科技赋能、资源配置、“三社”融合、消费帮扶6个金融服务工作专班;针对“两群”17个区县及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建立“1+1+N”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由1个总行党委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个分支行定点服务、N个总行部室协同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团队。

重庆农商行在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召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院坝会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推出专项支持政策

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重庆农商行还通过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建立“产业兴农”的长效服务机制,持续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首先,该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支持乡村振兴实施倾斜考核,将涉农信贷利息收入20%调增支行经济利润,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业务进行绩效奖励。其次,该行坚持“产业兴农”方针,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倾斜。如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收集各区县农业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需求,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并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

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模式,该行已经助推形成“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重点围绕柑橘、柠檬、榨菜、畜牧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对产销一体化产业链上各类农业主体提供金融支持,有力扶持了丰都肉牛、潼南柠檬、江津花椒、巫山脆李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投放山地特色农业产业贷款余额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12%;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0余家,贷款余额超过110亿元。

重庆农商行支持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展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创新专项信贷产品

“从没想过活山羊也能作抵押办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日子也更有盼头了!”今年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镇山羊养殖户周时江凭借养殖的360头山羊作抵押,拿到了重庆农商行发放的30万元贷款。这种创新的抵押贷款模式带来的“真金白银”,让他对山羊养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仅有“山羊活体抵押贷款”,为了切实满足农村各类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重庆农商行还创新推出了烟叶种植贷、农产品鲜储保证贷、支农创投贷、扶贫收购贷等50多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形成了从农户到覆盖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从传统存贷汇到新型投融资的完整产品线,为农民生产经营、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活宜居等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围绕助推产业发展,该行还创新推出了订单贷、增信贷、融合贷、振兴贷等信贷产品,并将活畜禽纳入押品准入范围,成功发放了重庆市首单生猪、活羊抵押贷款,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跨境融资贷款等。同时,运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加大涉农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执行优惠利率,下放产业振兴贷款审批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880亿元,涉农贷款占全市总量近30%,“三农”业务指标均居全市银行同业前列。

重庆农商行支持丰都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助力丰都打造“南方肉牛之乡”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切实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大力推行普惠金融基地、积分银行、“五走进”服务“三种模式”,推进便民惠民常态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倾力打造普惠金融基地,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目前,该行已建立普惠金融基地300余个,在农村及县域地区设立网点1450余个,县域网点占比80%以上,上线2900余台自动柜员机、390余台多媒体查询机,80%以上手机银行客户在县域地区,有效构建了“乡镇有实体网点、村社有自助机具、个人有手机银行”的多层次、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有力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建设“积分银行”,助推家乡文化培育。在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和左岚乡左岸村,重庆农商行联合当地政府共建乡风文明“爱心超市”,并设立“爱心基金”,推出“积分银行”,对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孝敬父母、公益劳动、村貌整治等给予一定积分奖励,有效助推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扎实开展“五走进”活动,推进金融知识进万家。该行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到村行动,累计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5万余场,连续7年开展“服务众乡亲·情暖回乡路”春运公益活动,累计服务返乡农民工超过400万人次,成功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价值创造与践行社会责任的融合发展之路。

重庆农商行支持南川区美丽乡村建设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培养人才无疑是乡村发展的长远之计。重庆农商行深度聚焦“三类人群”,致力于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队伍。

派出乡村一线“建设者”。该行把积极作为、本领过硬的基层管理人员派往脱贫地区,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边远山区,并选派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到重点乡镇开展帮扶。目前,该行已选派3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到乡村第一线,压实助力产业振兴、信贷推动、消费帮扶、金融宣传等工作职责。

支持乡村振兴“带头人”。该行在对接好、服务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上,围绕乡村建设“带头人”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据悉,该产品针对村社干部、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经营者等乡村振兴带头人,通过行内采集的农户建档评级数据与外部大数据融合运用,以“线下进村+线上跑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授信,最高可授信30万元。同时,该产品是集线上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于一体的信用贷款产品,可实现秒批秒贷、随用随支,有效满足了农村客户“短、小、频、快”的融资需求。

服务乡村建设“新农人”。该行积极服务全市乡村人才“虹吸”工程,依托各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对返乡下乡人群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各地创业、兴业。2021年1—9月,该行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投放额占全市该类贷款总额的77%,截至目前,该类贷款余额54亿元。

“下一步,该行将重点围绕乡村‘五个振兴’、重庆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在巩固前期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重庆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重庆农商行

311
  • 银行板块盘初走低,渝农商行、重庆银行跌超3%
  • 渝农商行(601077.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37.45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6.2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庆农商行:创新“五专”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

重庆农商行“三农”业务指标均居全市银行同业前列

文 | 杨雪

近年来,作为重庆本土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最多、存贷款余额第一的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重庆农商行”)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以找准乡村“五个振兴”着力点,持续优化“三农”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倾斜“三农”金融服务资源,创新推出“五专”服务机制,致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奋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美画卷。

设立专门组织架构

为深化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设,重庆农商行自上而下建立了乡村振兴专业服务机制,董事会、经营层均下设三农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委员会强化决策、部署、引领,总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牵头推动、实施,所有分支行也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或普惠金融部具体推进,并打造乡村振兴专营机构重点落实,建立了乡村振兴专委会、专职部门、专营机构等多层级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该行持续强化内部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行长挂帅的“双组长制”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建人才帮扶、产业帮扶、科技赋能、资源配置、“三社”融合、消费帮扶6个金融服务工作专班;针对“两群”17个区县及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建立“1+1+N”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由1个总行党委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个分支行定点服务、N个总行部室协同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团队。

重庆农商行在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召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院坝会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推出专项支持政策

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重庆农商行还通过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建立“产业兴农”的长效服务机制,持续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首先,该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支持乡村振兴实施倾斜考核,将涉农信贷利息收入20%调增支行经济利润,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业务进行绩效奖励。其次,该行坚持“产业兴农”方针,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倾斜。如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收集各区县农业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需求,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并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

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模式,该行已经助推形成“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重点围绕柑橘、柠檬、榨菜、畜牧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对产销一体化产业链上各类农业主体提供金融支持,有力扶持了丰都肉牛、潼南柠檬、江津花椒、巫山脆李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投放山地特色农业产业贷款余额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12%;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0余家,贷款余额超过110亿元。

重庆农商行支持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展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创新专项信贷产品

“从没想过活山羊也能作抵押办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日子也更有盼头了!”今年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镇山羊养殖户周时江凭借养殖的360头山羊作抵押,拿到了重庆农商行发放的30万元贷款。这种创新的抵押贷款模式带来的“真金白银”,让他对山羊养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仅有“山羊活体抵押贷款”,为了切实满足农村各类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重庆农商行还创新推出了烟叶种植贷、农产品鲜储保证贷、支农创投贷、扶贫收购贷等50多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形成了从农户到覆盖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从传统存贷汇到新型投融资的完整产品线,为农民生产经营、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活宜居等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围绕助推产业发展,该行还创新推出了订单贷、增信贷、融合贷、振兴贷等信贷产品,并将活畜禽纳入押品准入范围,成功发放了重庆市首单生猪、活羊抵押贷款,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跨境融资贷款等。同时,运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加大涉农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执行优惠利率,下放产业振兴贷款审批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880亿元,涉农贷款占全市总量近30%,“三农”业务指标均居全市银行同业前列。

重庆农商行支持丰都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助力丰都打造“南方肉牛之乡”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切实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大力推行普惠金融基地、积分银行、“五走进”服务“三种模式”,推进便民惠民常态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倾力打造普惠金融基地,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目前,该行已建立普惠金融基地300余个,在农村及县域地区设立网点1450余个,县域网点占比80%以上,上线2900余台自动柜员机、390余台多媒体查询机,80%以上手机银行客户在县域地区,有效构建了“乡镇有实体网点、村社有自助机具、个人有手机银行”的多层次、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有力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建设“积分银行”,助推家乡文化培育。在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和左岚乡左岸村,重庆农商行联合当地政府共建乡风文明“爱心超市”,并设立“爱心基金”,推出“积分银行”,对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孝敬父母、公益劳动、村貌整治等给予一定积分奖励,有效助推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扎实开展“五走进”活动,推进金融知识进万家。该行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到村行动,累计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5万余场,连续7年开展“服务众乡亲·情暖回乡路”春运公益活动,累计服务返乡农民工超过400万人次,成功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价值创造与践行社会责任的融合发展之路。

重庆农商行支持南川区美丽乡村建设 图片来源:重庆农商行供图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培养人才无疑是乡村发展的长远之计。重庆农商行深度聚焦“三类人群”,致力于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队伍。

派出乡村一线“建设者”。该行把积极作为、本领过硬的基层管理人员派往脱贫地区,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边远山区,并选派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到重点乡镇开展帮扶。目前,该行已选派3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到乡村第一线,压实助力产业振兴、信贷推动、消费帮扶、金融宣传等工作职责。

支持乡村振兴“带头人”。该行在对接好、服务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上,围绕乡村建设“带头人”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据悉,该产品针对村社干部、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经营者等乡村振兴带头人,通过行内采集的农户建档评级数据与外部大数据融合运用,以“线下进村+线上跑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授信,最高可授信30万元。同时,该产品是集线上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于一体的信用贷款产品,可实现秒批秒贷、随用随支,有效满足了农村客户“短、小、频、快”的融资需求。

服务乡村建设“新农人”。该行积极服务全市乡村人才“虹吸”工程,依托各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对返乡下乡人群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各地创业、兴业。2021年1—9月,该行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投放额占全市该类贷款总额的77%,截至目前,该类贷款余额54亿元。

“下一步,该行将重点围绕乡村‘五个振兴’、重庆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在巩固前期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重庆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