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唐僧要蒸着吃?
小时候的未解之谜之一:妖怪们抓到唐僧以后为什么不直接一人咬一口分掉,而非要捆好了等孙悟空来救命呢?功利一点想的话,是因为不这样剧情就无法继续了;脑洞打开一点想,大概是因为追求功效和仪式吧。看看知友们都怎么说:
生吃不卫生,可能有寄生虫。
煎炸煮烤,火候掌握不好,活性成分流失,吃了没用,岂不是天大的冤枉?
只有清蒸,既可以保留活性成份,又可以尝出原滋原味,合家共享,益寿延年。
妖怪们都是懂生活的。
丸丸 :
因为唐朝的烹饪技术比较单一,食用油也比较匮乏,蒸和炙是当时最通行的两种烹饪方法。
在唐朝谈论唐僧小炒肉和唐僧红烧肉纯粹耍流氓,第一你没炒锅,第二你没那么多油。
陈未强 :
我就想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美食区的
从做菜程序的角度回答,蒸着吃孙悟空好救。
蒸着吃,孙悟空到的时候师父大概能处于一种一整个的被绑着等放锅或者刚被蒸了一会儿的情形,这都还能救。要是其他做法,等孙悟空到了师父都被切成段儿了,没准炒熟过油都煎得脆脆的了,这你让孙悟空还咋救啊?
2、如何看待上海迪士尼被吐槽太贵?
上海迪士尼开园以来每天都人满为患,相关新闻也是从未间断。不过,在这个很多人心中的“梦幻乐园”里用餐可不是个便宜的事情,一瓶可乐15块、一份简餐100块……网上对于园区内部餐饮价格的吐槽越来越多,看看知友们都怎么说:
青色的光 :
我说过,喜欢迪斯尼可不是崇洋媚外,但吃相难看那就不好说了!人山人海的中国人以饿虎扑食的姿态沖向迪斯尼,别说是迪斯尼了,就是一个普通的游乐园会不会抬高价格,以不断的促进供需平衡~游人总量不会影响游玩品质!
这是供需的关系!有什么好说的!至少一开始爆满的游人,就让需求方基本丧失议价的能力!
匿名用户:
去过澳洲的好几个游乐场,园内的食物和外面比差不多贵了20%,完全可以接受。说迪斯尼是高端娱乐,真的吗?美帝价格300刀,人民币这算过来1800左右,不过人家挣得多啊。
上海迪斯尼这个价格翻的有点多
如果说什么你穷就别去啊,那就没意思了,只是讨论下物价而已。当然国内价格高有助于分流人群,毕竟中国真是人山人海
我的观点就是贵,食物贵且坑爹。不过中国不缺有钱人
陈雨:
确实又贵又难吃。
其实贵我也能接受,但难吃我真的不能接受。
实名反感某些去了有优越感的人。
马尧 :
举个例子:
你买了房子200万,然后开发商等你买完房子告诉你车位开卖了,要50万一个。买还是不买?不买没地方停车呀。
同理,进了景区买了门票打算玩一天,中午要吃一顿饭,看这色泽好像也就3、40块钱吧,一看价目表写着70。那是吃还是不吃呢?来都来了,吃吧。
3、跟别人聊天,没有话题,怎么办?
凌云:
《鲁豫有约》的模式:比较客观!
1、说过去共处过的事,怀旧,说正在干的事,手头上的事,聊对方(工作、家庭、脾气、成绩)
2、看到别人的变化,谈变化
3、聊起劲儿了,捧人
4、找一个话题,换一个话题谈
5、最好会讲故事
6、最后结束谈话的时候记得展望未来哦,如果对方有什么新的值得骄傲的事去做,要表示期待和祝愿啊!
肖深刻的九叔 :
这也许是和性格有关的。而性格是只能改进不能改变的。
外向型的小宇宙往外辐射,长久以来都是这样,他们喜欢交际,像大自然害怕真空一样害怕冷场,不管感兴趣与否都能聊起来;内向型的能量往里收缩,心思没放在交际上,长年如此,只会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你是非常内向的,别人问一句你答一句型的,就不要太纠结于不能hold住全场了。如果你试图突然突破自己,只会给人一种没话找话的感觉,效果反而更坏。
加加林 :
两种方法:一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见多识广且有趣且表达能力强的人,这样你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跟你在聊天的人也从不会觉得无聊;另外一种是做一个绝佳的倾听者,听别人说话时发光的眼神,适时的微笑、附和,恰当的总结,让别人觉得跟你说话是如此的享受。
不过想成为其中的任何一种人都不容易。
4、哪些看上去很先进的事物其实早就发明了?

牛顿、爱迪生、王莽这类的历史名人所作的事,总是会让人觉得他们其实是现代穿越回去的。很多发明在当时也许因为需求不明显或者制作成本过高并没有被普及,导致我们对这个东西的认知时间变得很晚。看看知友们都举了哪些例子:
钟士季 :
隐形眼镜
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隐形眼镜
蔡参差 :
1995 《无用的日本发明》
世界第一台智能手机诞生于1990年
抽水马桶,古罗马人就有这么个雏形了。
然后十六世纪就有改良版的抽水马桶了。
和我们现代人用的差不多的抽水马桶是1775年发明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