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如何?官方解读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如何?官方解读来了

1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勤

 

发布人:济南市政府副市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英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谈友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贾吉同

济南公布国土资源“家底”:

耕地517.24万亩,园地152.91万亩

按照“三调”分类,我市主要地类情况是:耕地517.24万亩,园地152.91万亩,林地372.42万亩,草地40.57万亩,湿地0.5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1.4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5.9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8.43万亩。

济南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

打通山水林田湖草“批、供、用、补、查”全过程管理

“三调”成果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统筹生态建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持续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应用。

一是以“三调”为底图,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打通山水林田湖草“批、供、用、补、查”全过程管理,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数字赋能”工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各项需求。

二是建立“三调”可公开的数据目录清单,对数据进行脱密处理,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公众实时查询和动态浏览的需要。

三是把“三调”成果植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分析结果,支持政府各部门需求,服务政府科学决策,为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服务支撑。

济南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应用

在“三调”成果共享应用方面,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共享“三调”成果数据库。在“多规合一”、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绿化、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执法监察和督察、重大建设工程选址、“多测合一”等工作中,已充分利用“三调”成果作为统一底图。同时,我们将根据各部门管理和应用需要,进一步拓宽“三调”成果数据库共享应用覆盖面。

二是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省“数字赋能”要求,建设以“三调”成果为统一底版,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审批及实施监管等相关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同时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实现对各类空间利用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分析、共享服务等功能。

三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集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相关空间规划在“一张图”上的协调衔接,实现全市国土空间统一用途管制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管。

开展助农服务、完善政府统计基础框架

市统计局这样利用“三调”成果

市统计局作为国土“三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是政府统计的职能部门,将充分共享、利用好“三调”成果。

首先,利用“三调”成果开展助农服务。通过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弄准农村土地现状,将会更有利于巩固土地确权成果,更精确地掌握耕地的情况、更有利于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调查成果也会为征地拆迁补偿、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切实保护农民权益,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

其次,利用“三调”成果完善政府统计基础框架。国土“三调”承担了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统计调查任务,是政府部门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部门积极推进统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统计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取得长足进步,以国土“三调”为代表的部门统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撑。

第三,利用“三调”成果助推政府统计服务创新。借鉴国土“三调”成功的组织经验,不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方式,助力科学决策,推进统计治理和统计能力现代化;充分利用耕地、园地、林地、湿地等“三调”基础数据,积极配合开展好深度分析研究,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济南四方面措施强化耕地保护

一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等约束性管控指标。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草地以及坑塘等其他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市级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对于违法用地苗头性问题,严格落实“112”处置机制,即1小时到达现场,1天内整改到位,2天内上报工作情况,严厉打击破坏耕地、非法占地等问题,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三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来源:济南发布

原标题: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如何?官方解读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如何?官方解读来了

1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勤

 

发布人:济南市政府副市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英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谈友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贾吉同

济南公布国土资源“家底”:

耕地517.24万亩,园地152.91万亩

按照“三调”分类,我市主要地类情况是:耕地517.24万亩,园地152.91万亩,林地372.42万亩,草地40.57万亩,湿地0.5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1.4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5.9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8.43万亩。

济南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

打通山水林田湖草“批、供、用、补、查”全过程管理

“三调”成果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统筹生态建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持续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应用。

一是以“三调”为底图,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打通山水林田湖草“批、供、用、补、查”全过程管理,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数字赋能”工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各项需求。

二是建立“三调”可公开的数据目录清单,对数据进行脱密处理,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公众实时查询和动态浏览的需要。

三是把“三调”成果植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分析结果,支持政府各部门需求,服务政府科学决策,为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服务支撑。

济南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应用

在“三调”成果共享应用方面,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共享“三调”成果数据库。在“多规合一”、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绿化、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执法监察和督察、重大建设工程选址、“多测合一”等工作中,已充分利用“三调”成果作为统一底图。同时,我们将根据各部门管理和应用需要,进一步拓宽“三调”成果数据库共享应用覆盖面。

二是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省“数字赋能”要求,建设以“三调”成果为统一底版,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审批及实施监管等相关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同时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实现对各类空间利用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分析、共享服务等功能。

三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集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相关空间规划在“一张图”上的协调衔接,实现全市国土空间统一用途管制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管。

开展助农服务、完善政府统计基础框架

市统计局这样利用“三调”成果

市统计局作为国土“三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是政府统计的职能部门,将充分共享、利用好“三调”成果。

首先,利用“三调”成果开展助农服务。通过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弄准农村土地现状,将会更有利于巩固土地确权成果,更精确地掌握耕地的情况、更有利于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调查成果也会为征地拆迁补偿、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切实保护农民权益,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

其次,利用“三调”成果完善政府统计基础框架。国土“三调”承担了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统计调查任务,是政府部门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部门积极推进统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统计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取得长足进步,以国土“三调”为代表的部门统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撑。

第三,利用“三调”成果助推政府统计服务创新。借鉴国土“三调”成功的组织经验,不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方式,助力科学决策,推进统计治理和统计能力现代化;充分利用耕地、园地、林地、湿地等“三调”基础数据,积极配合开展好深度分析研究,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济南四方面措施强化耕地保护

一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等约束性管控指标。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草地以及坑塘等其他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市级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对于违法用地苗头性问题,严格落实“112”处置机制,即1小时到达现场,1天内整改到位,2天内上报工作情况,严厉打击破坏耕地、非法占地等问题,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三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来源:济南发布

原标题:济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情况如何?官方解读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