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爱你如夏日诗词的凉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爱你如夏日诗词的凉意

夏天啊,就应当是这样静谧而热闹的呀。

作者:施好

你记忆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石家小鬼

是太阳永远耀眼,风一直温热,还是树上的蝉喋喋不休,远处池塘里的荷正生姿摇曳?

是恰逢一阵雷雨过后,热气散去一半,你把脚丫子兴奋地踩在泥水里,还是你在和伙伴的嬉笑打闹中,一边遥望东边天空架起的彩虹,一边听那荷塘此起彼伏的蛙鸣?

石家小鬼

夏·蝉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的这首五言绝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或许还是许多人小学时候的必背古诗词之一呢。

整首诗的用语看似简单通俗,但却画面感极强。诗共四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但主人公都是骑牛的牧童。

首先,一“骑”一“振”,将牧童的悠闲自得与无忧无虑刻画的形象生动。再次,一“闭”一“立”,又将孩童的天真烂漫和机智果敢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情与景完美契合,俨然成就了这首极具诗情画意之作,同时也见证了诗人内心的孩子气与真性情。

石家小鬼

夏·雨

《喜晴》

宋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一入夏,江南地区便迎来了梅雨时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从此江南地区便被笼罩进梦一样的轻纱。

诗人看到窗外梅子成熟落蒂,墙角的竹笋也已成长为林,多日的阴雨天气让人误以为春天还在,直等到天空放晴,方才察觉,原来季节早已到了盛夏。

石家小鬼

夏·觉

《初夏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写夏日的诗句总是这样富有情趣与诗意。读完全诗,“初夏睡起图”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梅子酸到倒牙,绿色芭蕉叶子扫到了窗纱,夏日午睡醒来无所事事,闲看嬉戏的儿童捕捉纷飞的柳絮,也是一件趣事呀。

石家小鬼

夏·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是他在被贬官闲居江西黄沙岭时的作品。朗月清风,稀雨疏星,鸣蝉惊鹊,稻香蛙声……想必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对这样的夏夜情景并不陌生。

在此次的夜行中,词人走在丰收的乡间的小路上,将自己完全置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不疾不徐,优哉游哉,与明月清风一起融入这朗朗乾坤,不问世事忧烦,尽情享受宁静山村的夏夜迷人风光。

石家小鬼

夏·池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从“小”处着眼,透过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捕捉到了这样一组情趣盎然的画面,细致而生动地展现了初夏小池中的动态感和生命力,自然真切,明媚动人,真是处处都充满了浓郁的夏日生活气息。读完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石家小鬼

夏·荷

《苏幕遮·燎沈香》

宋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小令向来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著称于世,但实为词人表达久居汴京、观荷消夏而思归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只三两句,便把一种活泼清新的氛围创造了出来,其中结构脉络连贯自然,视点变换也更极具层次。怪不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其曰“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下片以“故乡”开头,言辞质朴,不加雕饰。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五月的风物。最后一句以梦结尾,虽虚而实,再一次使其思归之情在梦中得到片刻的满足。

石家小鬼

夏·夜

《夏日六言》

宋 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这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全诗共四句,24字,一句一景,但却唤醒了我们的多种感知,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地将一幅恬淡、静谧、悠远的山乡夏夜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实为写景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石家小鬼

夏·意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深深别院竹席冰凉,幕帘之外榴花开遍,正阳当午树荫满地,午睡醒来恰听莺声……

苏舜钦的这首《夏意》诗,无一句不是在写夏景,然而又句句透着清爽之意,唇齿开合间,似有微风拂面。整首诗格调明朗活泼,逸气流转,清而不弱。在这炎炎夏日,让我们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夏天啊,就应当是这样静谧而热闹的呀。

(注:本文所用图片皆转自于微博@石家小鬼)

转载本文务必注明出处,不然XXX,嘿嘿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爱你如夏日诗词的凉意

夏天啊,就应当是这样静谧而热闹的呀。

作者:施好

你记忆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石家小鬼

是太阳永远耀眼,风一直温热,还是树上的蝉喋喋不休,远处池塘里的荷正生姿摇曳?

是恰逢一阵雷雨过后,热气散去一半,你把脚丫子兴奋地踩在泥水里,还是你在和伙伴的嬉笑打闹中,一边遥望东边天空架起的彩虹,一边听那荷塘此起彼伏的蛙鸣?

石家小鬼

夏·蝉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的这首五言绝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或许还是许多人小学时候的必背古诗词之一呢。

整首诗的用语看似简单通俗,但却画面感极强。诗共四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但主人公都是骑牛的牧童。

首先,一“骑”一“振”,将牧童的悠闲自得与无忧无虑刻画的形象生动。再次,一“闭”一“立”,又将孩童的天真烂漫和机智果敢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情与景完美契合,俨然成就了这首极具诗情画意之作,同时也见证了诗人内心的孩子气与真性情。

石家小鬼

夏·雨

《喜晴》

宋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一入夏,江南地区便迎来了梅雨时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从此江南地区便被笼罩进梦一样的轻纱。

诗人看到窗外梅子成熟落蒂,墙角的竹笋也已成长为林,多日的阴雨天气让人误以为春天还在,直等到天空放晴,方才察觉,原来季节早已到了盛夏。

石家小鬼

夏·觉

《初夏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写夏日的诗句总是这样富有情趣与诗意。读完全诗,“初夏睡起图”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梅子酸到倒牙,绿色芭蕉叶子扫到了窗纱,夏日午睡醒来无所事事,闲看嬉戏的儿童捕捉纷飞的柳絮,也是一件趣事呀。

石家小鬼

夏·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是他在被贬官闲居江西黄沙岭时的作品。朗月清风,稀雨疏星,鸣蝉惊鹊,稻香蛙声……想必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对这样的夏夜情景并不陌生。

在此次的夜行中,词人走在丰收的乡间的小路上,将自己完全置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不疾不徐,优哉游哉,与明月清风一起融入这朗朗乾坤,不问世事忧烦,尽情享受宁静山村的夏夜迷人风光。

石家小鬼

夏·池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从“小”处着眼,透过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捕捉到了这样一组情趣盎然的画面,细致而生动地展现了初夏小池中的动态感和生命力,自然真切,明媚动人,真是处处都充满了浓郁的夏日生活气息。读完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石家小鬼

夏·荷

《苏幕遮·燎沈香》

宋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小令向来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著称于世,但实为词人表达久居汴京、观荷消夏而思归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只三两句,便把一种活泼清新的氛围创造了出来,其中结构脉络连贯自然,视点变换也更极具层次。怪不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其曰“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下片以“故乡”开头,言辞质朴,不加雕饰。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五月的风物。最后一句以梦结尾,虽虚而实,再一次使其思归之情在梦中得到片刻的满足。

石家小鬼

夏·夜

《夏日六言》

宋 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这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全诗共四句,24字,一句一景,但却唤醒了我们的多种感知,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地将一幅恬淡、静谧、悠远的山乡夏夜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实为写景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石家小鬼

夏·意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深深别院竹席冰凉,幕帘之外榴花开遍,正阳当午树荫满地,午睡醒来恰听莺声……

苏舜钦的这首《夏意》诗,无一句不是在写夏景,然而又句句透着清爽之意,唇齿开合间,似有微风拂面。整首诗格调明朗活泼,逸气流转,清而不弱。在这炎炎夏日,让我们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夏天啊,就应当是这样静谧而热闹的呀。

(注:本文所用图片皆转自于微博@石家小鬼)

转载本文务必注明出处,不然XXX,嘿嘿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