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2年,免税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2年,免税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2年的免税业务,依然值得市场着重关注。

文|闻旅 朱月静

编辑|郭鸿云

2021年12月31日,广州北站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动工,此前深圳也在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城市开始抢占免税市场这一“香饽饽”了。

疫情以来,免税市场成为热门赛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企图从中分一杯羹。一方面是海南免税市场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另一方面海南市场外的免税新政带来发展新空间。然而事情皆有利弊,对于免税行业来说,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或许都是盈利点,但寡头格局已现,牌照申请依然受限,想要真正抓住免税红利,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下,免税市场不断扩容,不论是老玩家,还是新入局者,都需要加速更新迭代现有的模式来争取更大的机遇空间。可以预见,2022年的免税业务,依然值得市场着重关注。

1、政策加持,免税市场持续火爆

疫情影响下,出境游仍处于停滞状态,国内免税市场仍然持续活跃。2022年初之际,作为免税主战场之一的海南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据海南省商务厅消费处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83%;免税购物人数967.6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免税购买件数5349.25万件,同比增长71%。

从2019年的136.1亿元,到2020年的274.8亿元,再提高到2021年504.9亿元,在离岛免税新政的影响下,海南免税销售3年增长3.7倍,免税市场表现出惊人的增速。

除了靓丽的销售数据,海南免税市场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自2020年7月1日开始,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实行,新政规定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将海南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提升至10万元,商品品种从38种增至45种,除化妆品、手机和酒水外,其他所有类型商品均取消购买件数限制。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新政实施后的第一周,离岛旅客累计购物6.5万人次,购物总额4.5亿元,免税6571万元,日均免税939万元,较上半年日均增长58.2%。

此外,新政中还明确指出,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均可平等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在政策的影响下,一场免税牌照之争也打响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众信旅游、岭南控股、中百集团、鄂武商A、欧亚集团等公司都宣布申请免税经营资质。

同时,2021年,不少国际品牌积极布局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新品牌进驻,新产品上架,且为刺激消费,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采取在主要客源地城市宣传离岛免税政策,还通过线上零售渠道和直播间等举措,吸引消费者。此外,在2021年2月,为进一步便利旅客购物,扩大政策效应,离岛免税购物又增加了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至此海南想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吸引人的免税购物中心的目标清晰起来。

据海南省商务厅介绍,目前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共5家,离岛免税店已增至10家,随着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投入使用,免税店经营面积达22万平方米,各免税门店品牌数量超过720个,品种上也由香化产品占主导,增加了更多的首饰、手表、箱包、服装、电子产品重量级品牌。

一系列措施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到未来海南免税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5年前,“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尽管目前该政策内的清单并没有公布出来,但是面向岛内居民消费的市内免税店已经在逐渐营业中。

据相关介绍,离岛免税品侧重高档消费品、奢侈品,而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更偏重日用消费品;离岛免税政策免除的税种包括商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岛内居民免税商品只是免除了进口关税。由此看来,市内免税的吸引力不如离岛免税。然而,市内免税店只需要省政府批准即可,离岛免税牌照必须由国家相关部委批准才行。这对于企业来讲,想要开展免税业务,哪一种方式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2、中免龙头,海南免税格局已定?

众所周知,免税市场是块“大蛋糕”,尽管入局门槛较高,但这并不影响玩家争相布局的热情。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海南免税市场的空间也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与拓宽,给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场以海南免税市场为核心的“掘金战”已经开始。

受疫情影响,海外奢侈品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其中,中国中免在国内免税市场占有率高达90%,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据相关消息显示,目前中免因疫情原因暂缓在港上市,虽然资本市场的动作暂停,但是从业绩方面来看,2018年~2020年,中国中免的收入分别为346.20亿元、480.10亿元及52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67亿元、54.71亿元及71.10亿元,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3.3%,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35.6%。

中国中免2021业绩预告

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中国中免2021年度预计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4亿元至101亿元,同比增长约54%至66%。报告期内,中国中免离岛免税业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疫情变化以及旅游业的复苏,叠加中国居民香化日化品类消费持续升级等因素影响,未来中国中免在海南的成长依旧很有潜力。

虽然中国中免目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国内目前有免税运营资质的还有中出服、王府井等在内的7家企业。王府井的免税牌照是在2020年6月获得的,自此开始布局免税市场之路,比如王府井集团已经与海南橡胶集团成立海南海垦王府井日用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免税商店商品销售、保税仓库经营和保税物流中心经营。除了海南,王府井集团还计划在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和武汉光谷开设一体化大型购物中心及市内免税店,以此来推进免税业务的发展。

根据1月6日王府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来看,目前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免税项目的落地准备工作,并没有在获得免税牌照之后销声匿迹。据统计,王府井2021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83%;免税购物人数967.6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免税购买件数5349.25万件,同比增长71%。

除了有免税经营资质的企业布局海南免税,众多处于申请免税牌照阶段的企业也不甘落后。比如众信旅游集团与中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整合各自在境内外免税业务以及旅游综合服务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境内外旅游零售市场;此外,众信旅游集团还与王府井免税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市内免税店领域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合开展“旅游+购物”业务。

凯撒旅业在2019年就设立了海南同盛世嘉免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免税业务管理平台,并引入文远(三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长期战略投资者,2020年凯撒不仅引入了京东子公司的战略投资,还获得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亿元的增资,双方将在文旅、投资,以及免税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其实不单是国内企业,外资企业也计划在海南征战。据媒体报道,全球钻石业巨头戴比尔斯将与海南自贸港共同合作,推动加工制造、供应链布局和分销中心的建设;奢侈品旅游零售商DFS集团计划在海南设立中国总部,推动免税市场的发展。

另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免税相关企业3.35万家,2021年前10个月,新增1.15万家,其中海南省“免税”相关企业共有1.58万家。入局者增多,未来免税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大。

3、海南之外,新的免税机遇已来?

“免税”市场究竟有多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中国免税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4亿元增至2019年的5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8%。预计2022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将达944亿元;2025年或增至18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4%。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的免税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内免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据中信建设预计,到2025年,国内免税消费总空间或将突破2000亿元,长线或突破5000亿元,西南证券预测,到2028年国内免税市场规模或能达到302亿美元。但就目前来看,参照国际免税巨头Dufry,其在全球拥有的门店超过2200家,与之相比,中国免税店数量还相差甚远,所以未来还有宽阔的发展前景。

如此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也意味着免税市场未来的竞争也会逐渐增大。其实,免税新政放开之后,除了海南,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大力推进打造免税经济、推动实行“市内免税店”政策。比如前文提到的广州北站免税综合体项目动工;深圳规划在前海建设全球免税品集散中心,在罗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珠海免税集团拱北口岸免税店正加快改扩建工程,横琴口岸进、出境免税店也在规划中。除此之外,天津、武汉、成都、长沙等多地也传来要布局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各地竞相布局免税店,也显示出免税市场的巨大前景。

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免税经济,有专家曾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免税经济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是拥有发达的海陆空交通枢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带流量优势。另一方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可以为免税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种种动作背后,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可以有新的机遇入局免税,这是否会影响到海南免税市场的发展,目前仍不能下定论,还需等待时间的验证。

那么,回归到海南本身的市场来看,目前海南离岛免税已经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多家免税玩家入场。但是,业内对此看法不一。“目前免税店布局不太均衡,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线一侧,尤其是在海口和三亚两端,整个西部仍是空白。”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域旅游发展来看,要改变海南旅游“东热西冷”的格局,在西线比如儋州适当增设免税店无疑是游客引流立竿见影的方式。

此外,刘锋认为,目前免税经营主体都是国内企业,仍不够多元、开放,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境外免税商独资经营。“这是后续海南自贸港市场准入和产业开放的重要领域,也是海南对外主动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举措。”他说。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海南免税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市场及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闻旅通过相关搜索发现,目前海南免税店的产品相较海外而言,主要存在品类少、价格高,以及购物体验差等不足,未来还需要相关企业与政府不断完善政策与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对此,有研究机构认为,随着岛内展开有限竞争,将有更多主体参与离岛免税经营。海南离岛免税店经营服务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将更具吸引力,商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届时,排队和断货问题有望缓解,多家市场主体也将共同打造离岛免税口碑,做大免税市场蛋糕。

参考资料:

【1】《5000亿的中国中免:没多少鬼故事了》来源:格隆汇

【2】《13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动工!》来源:赢商网

【3】《行业新“灯塔” 海南或成为全球最大免税市场》来源:中国商报

【4】《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逾500亿元,该喜还是忧?》来源:21style

【5】《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来源:海南日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2年,免税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2年的免税业务,依然值得市场着重关注。

文|闻旅 朱月静

编辑|郭鸿云

2021年12月31日,广州北站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动工,此前深圳也在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城市开始抢占免税市场这一“香饽饽”了。

疫情以来,免税市场成为热门赛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企图从中分一杯羹。一方面是海南免税市场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另一方面海南市场外的免税新政带来发展新空间。然而事情皆有利弊,对于免税行业来说,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或许都是盈利点,但寡头格局已现,牌照申请依然受限,想要真正抓住免税红利,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下,免税市场不断扩容,不论是老玩家,还是新入局者,都需要加速更新迭代现有的模式来争取更大的机遇空间。可以预见,2022年的免税业务,依然值得市场着重关注。

1、政策加持,免税市场持续火爆

疫情影响下,出境游仍处于停滞状态,国内免税市场仍然持续活跃。2022年初之际,作为免税主战场之一的海南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据海南省商务厅消费处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83%;免税购物人数967.6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免税购买件数5349.25万件,同比增长71%。

从2019年的136.1亿元,到2020年的274.8亿元,再提高到2021年504.9亿元,在离岛免税新政的影响下,海南免税销售3年增长3.7倍,免税市场表现出惊人的增速。

除了靓丽的销售数据,海南免税市场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自2020年7月1日开始,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实行,新政规定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将海南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提升至10万元,商品品种从38种增至45种,除化妆品、手机和酒水外,其他所有类型商品均取消购买件数限制。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新政实施后的第一周,离岛旅客累计购物6.5万人次,购物总额4.5亿元,免税6571万元,日均免税939万元,较上半年日均增长58.2%。

此外,新政中还明确指出,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均可平等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在政策的影响下,一场免税牌照之争也打响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众信旅游、岭南控股、中百集团、鄂武商A、欧亚集团等公司都宣布申请免税经营资质。

同时,2021年,不少国际品牌积极布局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新品牌进驻,新产品上架,且为刺激消费,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采取在主要客源地城市宣传离岛免税政策,还通过线上零售渠道和直播间等举措,吸引消费者。此外,在2021年2月,为进一步便利旅客购物,扩大政策效应,离岛免税购物又增加了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至此海南想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吸引人的免税购物中心的目标清晰起来。

据海南省商务厅介绍,目前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共5家,离岛免税店已增至10家,随着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投入使用,免税店经营面积达22万平方米,各免税门店品牌数量超过720个,品种上也由香化产品占主导,增加了更多的首饰、手表、箱包、服装、电子产品重量级品牌。

一系列措施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到未来海南免税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5年前,“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尽管目前该政策内的清单并没有公布出来,但是面向岛内居民消费的市内免税店已经在逐渐营业中。

据相关介绍,离岛免税品侧重高档消费品、奢侈品,而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更偏重日用消费品;离岛免税政策免除的税种包括商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岛内居民免税商品只是免除了进口关税。由此看来,市内免税的吸引力不如离岛免税。然而,市内免税店只需要省政府批准即可,离岛免税牌照必须由国家相关部委批准才行。这对于企业来讲,想要开展免税业务,哪一种方式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2、中免龙头,海南免税格局已定?

众所周知,免税市场是块“大蛋糕”,尽管入局门槛较高,但这并不影响玩家争相布局的热情。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海南免税市场的空间也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与拓宽,给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场以海南免税市场为核心的“掘金战”已经开始。

受疫情影响,海外奢侈品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其中,中国中免在国内免税市场占有率高达90%,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据相关消息显示,目前中免因疫情原因暂缓在港上市,虽然资本市场的动作暂停,但是从业绩方面来看,2018年~2020年,中国中免的收入分别为346.20亿元、480.10亿元及52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67亿元、54.71亿元及71.10亿元,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3.3%,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35.6%。

中国中免2021业绩预告

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中国中免2021年度预计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4亿元至101亿元,同比增长约54%至66%。报告期内,中国中免离岛免税业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疫情变化以及旅游业的复苏,叠加中国居民香化日化品类消费持续升级等因素影响,未来中国中免在海南的成长依旧很有潜力。

虽然中国中免目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国内目前有免税运营资质的还有中出服、王府井等在内的7家企业。王府井的免税牌照是在2020年6月获得的,自此开始布局免税市场之路,比如王府井集团已经与海南橡胶集团成立海南海垦王府井日用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免税商店商品销售、保税仓库经营和保税物流中心经营。除了海南,王府井集团还计划在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和武汉光谷开设一体化大型购物中心及市内免税店,以此来推进免税业务的发展。

根据1月6日王府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来看,目前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免税项目的落地准备工作,并没有在获得免税牌照之后销声匿迹。据统计,王府井2021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83%;免税购物人数967.6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免税购买件数5349.25万件,同比增长71%。

除了有免税经营资质的企业布局海南免税,众多处于申请免税牌照阶段的企业也不甘落后。比如众信旅游集团与中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整合各自在境内外免税业务以及旅游综合服务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境内外旅游零售市场;此外,众信旅游集团还与王府井免税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市内免税店领域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合开展“旅游+购物”业务。

凯撒旅业在2019年就设立了海南同盛世嘉免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免税业务管理平台,并引入文远(三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长期战略投资者,2020年凯撒不仅引入了京东子公司的战略投资,还获得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亿元的增资,双方将在文旅、投资,以及免税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其实不单是国内企业,外资企业也计划在海南征战。据媒体报道,全球钻石业巨头戴比尔斯将与海南自贸港共同合作,推动加工制造、供应链布局和分销中心的建设;奢侈品旅游零售商DFS集团计划在海南设立中国总部,推动免税市场的发展。

另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免税相关企业3.35万家,2021年前10个月,新增1.15万家,其中海南省“免税”相关企业共有1.58万家。入局者增多,未来免税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大。

3、海南之外,新的免税机遇已来?

“免税”市场究竟有多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中国免税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4亿元增至2019年的5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8%。预计2022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将达944亿元;2025年或增至18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4%。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的免税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内免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据中信建设预计,到2025年,国内免税消费总空间或将突破2000亿元,长线或突破5000亿元,西南证券预测,到2028年国内免税市场规模或能达到302亿美元。但就目前来看,参照国际免税巨头Dufry,其在全球拥有的门店超过2200家,与之相比,中国免税店数量还相差甚远,所以未来还有宽阔的发展前景。

如此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也意味着免税市场未来的竞争也会逐渐增大。其实,免税新政放开之后,除了海南,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大力推进打造免税经济、推动实行“市内免税店”政策。比如前文提到的广州北站免税综合体项目动工;深圳规划在前海建设全球免税品集散中心,在罗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珠海免税集团拱北口岸免税店正加快改扩建工程,横琴口岸进、出境免税店也在规划中。除此之外,天津、武汉、成都、长沙等多地也传来要布局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各地竞相布局免税店,也显示出免税市场的巨大前景。

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免税经济,有专家曾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免税经济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是拥有发达的海陆空交通枢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带流量优势。另一方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可以为免税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种种动作背后,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可以有新的机遇入局免税,这是否会影响到海南免税市场的发展,目前仍不能下定论,还需等待时间的验证。

那么,回归到海南本身的市场来看,目前海南离岛免税已经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多家免税玩家入场。但是,业内对此看法不一。“目前免税店布局不太均衡,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线一侧,尤其是在海口和三亚两端,整个西部仍是空白。”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域旅游发展来看,要改变海南旅游“东热西冷”的格局,在西线比如儋州适当增设免税店无疑是游客引流立竿见影的方式。

此外,刘锋认为,目前免税经营主体都是国内企业,仍不够多元、开放,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境外免税商独资经营。“这是后续海南自贸港市场准入和产业开放的重要领域,也是海南对外主动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举措。”他说。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海南免税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市场及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闻旅通过相关搜索发现,目前海南免税店的产品相较海外而言,主要存在品类少、价格高,以及购物体验差等不足,未来还需要相关企业与政府不断完善政策与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对此,有研究机构认为,随着岛内展开有限竞争,将有更多主体参与离岛免税经营。海南离岛免税店经营服务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将更具吸引力,商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届时,排队和断货问题有望缓解,多家市场主体也将共同打造离岛免税口碑,做大免税市场蛋糕。

参考资料:

【1】《5000亿的中国中免:没多少鬼故事了》来源:格隆汇

【2】《13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动工!》来源:赢商网

【3】《行业新“灯塔” 海南或成为全球最大免税市场》来源:中国商报

【4】《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逾500亿元,该喜还是忧?》来源:21style

【5】《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来源:海南日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