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围绕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同社会各界的“绿色先行者”一道积极探索实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邮储银行绿色金融的探索实践遍布全国各地,从山西生态造林到海南天然橡胶,从广东低碳新能源到江西水环境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贯穿其中。
山西生态造林模式,绿水青山造就幸福之路
山西省岢岚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过去几年,当地通过生态造林,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2017年3月,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帮助乡亲们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政银联合推动下,绿色致富的种子在岢岚县的黄土地上生根发芽。
如今,54万亩黄土地披上了绿装。通过几年实践,邮储银行岢岚县支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邮储银行持续加大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金融助力岢岚县山更绿、水更清,让黄土高坡高寒山区增绿增收有了新的希望,绘就春季有花、夏季有果、秋季有彩、冬季有绿的美好画卷。
水环境综合治理,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作为江西省唯一濒临长江的城市,九江市坐拥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拥有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2/3的水面和湖岸线。水是这个城市的生命与灵魂。
面对过去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九江市开启对沿江岸线的综合治理,并着手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在长江最美岸线项目的的背后,是邮储银行提供了金融支持。该行积极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彭泽县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接,主动牵头江西省长江最美岸线彭泽段示范项目,总分联动,根据需求设计了行外套行内银团贷款金融服务方案,快速推动业务获批、授信,以金融力量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在邮储银行绿色金融的助力下,长江生态保护工作有了肉眼可见的成效。长江最美岸线的打造,绘就了九江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图景。
橡胶林筑起生态墙,探寻海南天然橡胶产业
位于海南省中西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是海南岛重要的橡胶种植区,橡胶树是当地橡胶相关从业人员的主要经济来源。
为了推动海南橡胶林高质量发展,邮储银行与当地政府围绕天然橡胶产业上游原料的生产管理,推进标准化乳胶收购点建设,合作建立“橡胶吧”,为胶农提供技术、销售、就业等方面信息,“橡胶吧”已然成为胶农们农闲时的“充电课堂”。
针对橡胶交易的信息化、无纸化、无现金交易化的发展趋势,2020年5月,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与海南橡胶集团战略合作,共同优化“橡胶智慧收购平台”,使得橡胶生产、收割、销售环节实现了资金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联合当地政府、企业为胶农打造海南橡胶农民丰收卡,极大方便了胶农胶商的交易结算。
从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到不断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海南的天然橡胶产业正从单一的原料生产加工走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之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进程加速,海南天然橡胶产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发展。
锂电池产业低碳转型,助力绿色节能减排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邮储银行积极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融资、能效融资、绿色理财、绿色账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绿色金融、气候融资领域的政策支持。
邮储银行还制定印发了“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授信政策指引”,将光伏发电、风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列为鼓励进入类,禁止支持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公司之一,位于广东深圳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邮储银行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的助力下,加快了数字化转型。
除了助力欣旺达完成数字化转型,在该企业早期发展过程中,邮储银行也给予了金融支持。正是通过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欣旺达在早期快速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于201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如今,欣旺达已经做到了手机电池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在新能源领域也成为了一个领军企业,而这一切都与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息息相关。
欣旺达仅仅是邮储银行以金融力量助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行为多家新能源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
一个个绿色金融实践成果的鲜活案例,正是邮储银行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有力见证。截至2021年10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绿色融资余额40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邮储银行多年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获评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2021年,获明晟公司ESG评级A级,在中国银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邮储银行将继续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从公司治理、政策制度、产品创新、金融科技、内控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