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教育观察 | 洞察山东2021“双减”工作,到底成效几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教育观察 | 洞察山东2021“双减”工作,到底成效几何?

寒假已至,山东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

 文 | 宋明君

2022年初,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top 10 expressions on the internet in 2021)和“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榜单,从两大榜单上看,二十个词语各具特色,或是热门影视剧、或是行业内专业术语,抑或是重要政策,无一不是在网络上、媒体传播中占据极高热度的领先者。

而其中,“双减”成为唯一一个出现了两次的年度词语。

作为2021年涉及教育及下沿行业的国家重磅政策,在2021年7月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文的发布,宣告正式落地。5个月以来,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方案规划与之来响应。

一载去,新载至。“双减”政策引发的教育浪潮在新一年中并未停歇,2022年初,面对“双减”旗帜下的第一个寒假,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如何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成为了教育部以及各地省市新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回首2021年“双减”工作,山东减压成绩显著

从去年数据来看,自7月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连续数月都出现了教育相关企业吊销注销超过万家的情况。

落脚山东,这一年来,双减成绩斐然。在2021年末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提到在学科类机构压减方面,山东等地大力推动机构压减,压减率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给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的虚火“降温”,山东还迅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培训机构无证办学、夸大营销、虚假宣传、不公平格式合同、制造焦虑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

经过一系列政策实践,无论是山东还是其他省市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2021年度山东教育十件大事评选中,山东“双减”成绩赫然在列。

当然,每份成绩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夜以继日,山东能够为2021年的双减工作划下圆满句号亦是如此。

从宏观来看,山东首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实施意见》《治理方案》两大指导性文件及20余个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把握落实“双减在山东”的全局观。其次,从双减的细节入手,把握好教育各个环节减负的完成度,综合运用“预收费监管”“营转非”“政府指导价”和“禁止节假日开课”等政策工具,圆满完成“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的目标任务。

最后,通过坚持校内提质增效和校外全面规范治理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加强作业管理,健全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应开尽开、有需求的学生实现应保尽保,就此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主阵地作用得到彰显和巩固。

多策并举,山东推出校外培训收费规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继山东多地停止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严查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实施强课提质行动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意见下,作为对双减工作以及必要课外培训的补充,山东推出了《关于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规范山东省内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有效减轻学生家庭负担,更利于“人性化”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非“一刀切”。

从本次山东省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的规划中可以看到,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收费标准低”——山东省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30分钟时长的课时培训基准收费标准核定为:义务教育阶段16元/课时∙人次,高中阶段18元/课时∙人次;上浮幅度均不得超过10%,下浮不限。

相较以往动辄上千元上万元的辅导价格,本次标准价格显然实现大幅下降,“义务教育阶段16元/课时∙人次,高中阶段18元/课时∙人次”的费用极大减轻了对校外培训有需求家庭负担,也使得以往对高价辅导班“望而却步”的学生家庭可以享受到更平价的教育服务。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中也对培训机构收取的学科类培训费机制做出了管控。其中,明确学科类培训费应按规定缴入指定银行帐户,并且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规定时长的费用,也不能过量、提前收取费用。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家长追款难索赔难的现象,保障了教辅行业正常健康的发展方向。

稳中求进,2022寒假双减工作更进一步

2022年初始,山东选择再接再厉,齐鲁大地上教育春风再度拂面。因此,面对首个重点任务——寒假期间“双减”工作,山东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以为学生减负减压为中心,争取‘双减’工作在新一年取得新成效。

在这个寒假,诸多乒乓球、羽毛球、绘画、音乐等音体美类课外培训备受欢迎,学生们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乐趣寒假。

以济南为例,针对“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不少学校打破传统设计,在寒假作业上分层次、分主题,分系列,打破学科的观念,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深融入其中。

不仅如此,山东各地还就寒假“双减”工作做出系统部署,在严格遵守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之上,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全面覆盖。通过日常巡查,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新年新气象,“双减”工作任重道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谈到,要继续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并进,确保党中央决策落地见效。并且在“有学上”基础上加快构建满足人民“上好学”愿望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教育资源全程伴随每个人、让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而这些,也正是双减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教育观察 | 洞察山东2021“双减”工作,到底成效几何?

寒假已至,山东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

 文 | 宋明君

2022年初,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top 10 expressions on the internet in 2021)和“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榜单,从两大榜单上看,二十个词语各具特色,或是热门影视剧、或是行业内专业术语,抑或是重要政策,无一不是在网络上、媒体传播中占据极高热度的领先者。

而其中,“双减”成为唯一一个出现了两次的年度词语。

作为2021年涉及教育及下沿行业的国家重磅政策,在2021年7月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文的发布,宣告正式落地。5个月以来,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方案规划与之来响应。

一载去,新载至。“双减”政策引发的教育浪潮在新一年中并未停歇,2022年初,面对“双减”旗帜下的第一个寒假,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如何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成为了教育部以及各地省市新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回首2021年“双减”工作,山东减压成绩显著

从去年数据来看,自7月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连续数月都出现了教育相关企业吊销注销超过万家的情况。

落脚山东,这一年来,双减成绩斐然。在2021年末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提到在学科类机构压减方面,山东等地大力推动机构压减,压减率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给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的虚火“降温”,山东还迅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培训机构无证办学、夸大营销、虚假宣传、不公平格式合同、制造焦虑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

经过一系列政策实践,无论是山东还是其他省市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2021年度山东教育十件大事评选中,山东“双减”成绩赫然在列。

当然,每份成绩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夜以继日,山东能够为2021年的双减工作划下圆满句号亦是如此。

从宏观来看,山东首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实施意见》《治理方案》两大指导性文件及20余个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把握落实“双减在山东”的全局观。其次,从双减的细节入手,把握好教育各个环节减负的完成度,综合运用“预收费监管”“营转非”“政府指导价”和“禁止节假日开课”等政策工具,圆满完成“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的目标任务。

最后,通过坚持校内提质增效和校外全面规范治理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加强作业管理,健全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应开尽开、有需求的学生实现应保尽保,就此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主阵地作用得到彰显和巩固。

多策并举,山东推出校外培训收费规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继山东多地停止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严查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实施强课提质行动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意见下,作为对双减工作以及必要课外培训的补充,山东推出了《关于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规范山东省内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有效减轻学生家庭负担,更利于“人性化”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非“一刀切”。

从本次山东省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的规划中可以看到,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收费标准低”——山东省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30分钟时长的课时培训基准收费标准核定为:义务教育阶段16元/课时∙人次,高中阶段18元/课时∙人次;上浮幅度均不得超过10%,下浮不限。

相较以往动辄上千元上万元的辅导价格,本次标准价格显然实现大幅下降,“义务教育阶段16元/课时∙人次,高中阶段18元/课时∙人次”的费用极大减轻了对校外培训有需求家庭负担,也使得以往对高价辅导班“望而却步”的学生家庭可以享受到更平价的教育服务。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中也对培训机构收取的学科类培训费机制做出了管控。其中,明确学科类培训费应按规定缴入指定银行帐户,并且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规定时长的费用,也不能过量、提前收取费用。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家长追款难索赔难的现象,保障了教辅行业正常健康的发展方向。

稳中求进,2022寒假双减工作更进一步

2022年初始,山东选择再接再厉,齐鲁大地上教育春风再度拂面。因此,面对首个重点任务——寒假期间“双减”工作,山东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以为学生减负减压为中心,争取‘双减’工作在新一年取得新成效。

在这个寒假,诸多乒乓球、羽毛球、绘画、音乐等音体美类课外培训备受欢迎,学生们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乐趣寒假。

以济南为例,针对“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不少学校打破传统设计,在寒假作业上分层次、分主题,分系列,打破学科的观念,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深融入其中。

不仅如此,山东各地还就寒假“双减”工作做出系统部署,在严格遵守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之上,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全面覆盖。通过日常巡查,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新年新气象,“双减”工作任重道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谈到,要继续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并进,确保党中央决策落地见效。并且在“有学上”基础上加快构建满足人民“上好学”愿望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教育资源全程伴随每个人、让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而这些,也正是双减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