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横跨千年的连接,前行在新时代的“秦汉驿道”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横跨千年的连接,前行在新时代的“秦汉驿道”上

邛崃市正以转型突破筑强经济支撑力,加快形成邛崃全新发展、赶超发展的新局面,走好属于邛崃的新时代“秦汉驿道”。

富饶的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特定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认同,也开掘出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文化富矿。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还有众多闪耀在最基层的人文地理、民情民俗……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作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邛崃,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站和茶马古道第一镇,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邛崃正将地域优势、经济互补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在这“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开局即攻坚、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各项部署,全力推进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步前行在新时代的“秦汉驿道”上。

推进城市更新提能

提升宜业宜居新能级

从商稷周祀的金沙遗址到杜甫草堂的盛唐文韵,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西,正是成都进行城市更新的沃土。而位于上风上水城西的邛崃,更是成都郊区新城中率先进行城市更新发展的区域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文脉巷虽古韵尚存,却不能再适应现代城市功能需求、居民生活需求。为了解决这个历史传承与城市高速发展冲击下产生的难题,2019年邛崃市委、市政府将文脉坊片区街巷复兴项目,列为邛崃市迫切解决的重大民生事项之一。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据统计截至2021年,邛崃市已实施谢巷子、善新巷等旧城改造项目5个,推进高铁TOD建设,城市四大片区格局基本形成。实施年度投资122.64亿元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128个,完成6条特色街区提质打造,段公馆、花园巷社区分别被命名为成都市首批“社区美空间”“最美大运社区”,成师附小文君分校顺利开校,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白沫江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成都唯一EOD试点,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列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分会场,邛崃市入选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加快推动文旅融合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用生态建设吸引流量,用流量创造经济价值,然后再回馈到生态建设当中,逐渐形成一个拥有自主造血功能的良性收支循环的同时,在新媒体矩阵和景区流量的助力下,开展线下农产品售卖,线上电商服务变现。近年来,邛崃市通过此种方式,创建“邛崃黑茶”“邛崃黑猪”等众多农产品品牌,同时开设特产品网络直销店,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据悉,邛崃黑茶获评“四川十大名茶”,邛崃市茶叶发展基地入选首批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创建名单。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提升乡村风貌形态和群众生活水平,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高品质生活圈。邛崃市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五大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五网”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15分钟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迈向民生福祉新高度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商贸重镇邛崃,历来重商亲商,如今,邛崃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将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邛崃市加强工作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务实工作作风,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平均办事环节缩减60%、办理时间缩减4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新增市场主体6896户。新增城镇就业9200余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达97%、98%。完成9家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成功创建15家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圆满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任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体化改革模式获司法部肯定,羊安街道界牌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面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民生问题906个,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营商环境建设等软件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日益完善,“邛”尽所有,八方商“崃”,邛崃将吸引更多优势产业和各类优秀人才,助力打造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实现。

全力以赴抓落实,邛崃市正以转型突破筑强经济支撑力,以宜居品质提升城市吸引力,以营商品牌塑造发展竞争力,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全力打造成都辐射服务川西的战略支撑,加快形成邛崃全新发展、赶超发展的新局面,走好属于邛崃的新时代“秦汉驿道”。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横跨千年的连接,前行在新时代的“秦汉驿道”上

邛崃市正以转型突破筑强经济支撑力,加快形成邛崃全新发展、赶超发展的新局面,走好属于邛崃的新时代“秦汉驿道”。

富饶的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特定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认同,也开掘出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文化富矿。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还有众多闪耀在最基层的人文地理、民情民俗……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作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邛崃,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站和茶马古道第一镇,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邛崃正将地域优势、经济互补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在这“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开局即攻坚、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各项部署,全力推进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步前行在新时代的“秦汉驿道”上。

推进城市更新提能

提升宜业宜居新能级

从商稷周祀的金沙遗址到杜甫草堂的盛唐文韵,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西,正是成都进行城市更新的沃土。而位于上风上水城西的邛崃,更是成都郊区新城中率先进行城市更新发展的区域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文脉巷虽古韵尚存,却不能再适应现代城市功能需求、居民生活需求。为了解决这个历史传承与城市高速发展冲击下产生的难题,2019年邛崃市委、市政府将文脉坊片区街巷复兴项目,列为邛崃市迫切解决的重大民生事项之一。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据统计截至2021年,邛崃市已实施谢巷子、善新巷等旧城改造项目5个,推进高铁TOD建设,城市四大片区格局基本形成。实施年度投资122.64亿元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128个,完成6条特色街区提质打造,段公馆、花园巷社区分别被命名为成都市首批“社区美空间”“最美大运社区”,成师附小文君分校顺利开校,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白沫江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成都唯一EOD试点,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列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分会场,邛崃市入选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加快推动文旅融合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用生态建设吸引流量,用流量创造经济价值,然后再回馈到生态建设当中,逐渐形成一个拥有自主造血功能的良性收支循环的同时,在新媒体矩阵和景区流量的助力下,开展线下农产品售卖,线上电商服务变现。近年来,邛崃市通过此种方式,创建“邛崃黑茶”“邛崃黑猪”等众多农产品品牌,同时开设特产品网络直销店,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据悉,邛崃黑茶获评“四川十大名茶”,邛崃市茶叶发展基地入选首批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创建名单。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提升乡村风貌形态和群众生活水平,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高品质生活圈。邛崃市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五大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五网”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15分钟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迈向民生福祉新高度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商贸重镇邛崃,历来重商亲商,如今,邛崃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将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邛崃市加强工作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务实工作作风,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平均办事环节缩减60%、办理时间缩减4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新增市场主体6896户。新增城镇就业9200余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达97%、98%。完成9家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成功创建15家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图片来源:邛崃供图

圆满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任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体化改革模式获司法部肯定,羊安街道界牌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面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民生问题906个,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营商环境建设等软件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日益完善,“邛”尽所有,八方商“崃”,邛崃将吸引更多优势产业和各类优秀人才,助力打造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实现。

全力以赴抓落实,邛崃市正以转型突破筑强经济支撑力,以宜居品质提升城市吸引力,以营商品牌塑造发展竞争力,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全力打造成都辐射服务川西的战略支撑,加快形成邛崃全新发展、赶超发展的新局面,走好属于邛崃的新时代“秦汉驿道”。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