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铁大脑”落地,海信拉高山东智慧交通的天花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铁大脑”落地,海信拉高山东智慧交通的天花板

海信技术落地,实现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三大技术领域的覆盖,一跃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并有望在市场上产生“鲶鱼效应”。

刚刚公布年报的海信,1月20日又传来一则重磅消息,海信集团旗下主要负责轨道业务的海信微联公司与交大微联公司研发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将应用到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这是海信拿下的首个轨道信号系统项目。这也是一场典型的海信式突围,用核心技术“攻城略地”。

轨道信号系统市场由于门槛较高,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国字号企业。比如央企中国通号旗下的通号城交,先后承担了十几个城市几十条城轨线路信号系统新建及改造项目。

海信技术落地,实现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三大技术领域的覆盖,一跃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并有望在市场上产生“鲶鱼效应”。

同时,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用于全国169个城市的海信,补齐了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一环,让海信的智能交通产业提升了一个档次,在事实上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国家队”。

抛去疫情不谈,当下无论是青岛一座城市,还是从全国来看,核心技术越来越成为支撑发展的中坚力量。

透过海信攻克“地铁大脑”系统到落地贵阳的历程,光鲜背后,有很多值得回味之处,包括企业的坚守、市场的深耕,甚至企业与政府如何更好互相成就等等。

1

海信拿下贵阳地铁信号系统项目,是企业的一大步,也是山东在此领域的一大突破。

目前,国内从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信号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而海信是山东省首家,填补了山东轨道交通信号产业的空白。

信号系统被称为地铁的大脑,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工况监测及维护管理,技术含量和安全要求极高。

国内城轨信号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曾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不仅信号设备费用昂贵,在核心技术问题上也备受限制。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中国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正在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而海信正是其中一员。

海信在“地铁大脑”上的攻关之路,很好地彰显了这家企业的性格。敢于坐“冷板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承担可能存在的失败风险。

2019年初,已经在轨道交通通信和综合监控领域拥有技术积累的海信,通过与北京交大微联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信号系统。

半年时间,研发团队将系统开发完成。不过,对所有软件控制系统来说,写完产品代码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更具挑战性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测试应用,只有在不断的测试调整中才能让产品真正变得稳定、好用。

此后,经过长达两年半的反复测试与第三方实验室的雷击、高低温、电磁干扰测试,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达到国际最高的SIL4安全等级,核心子系统均通过了TUV莱茵公司的安全认证,这标志着系统在安全性上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海信又“赌对了一次”。2021年,系统成功入选了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目录。

2

成果出炉,从0到1,只是产业化的第一步。如何将科技成果落地,做到从1到100,仍然是巨大考验。

说白了,如果应用不了,再好的成果也只能躺在实验室,产生不了社会价值。

在科技成果落地时会存在一个悖论,应用方招标时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此前的项目案例,但由于成果刚刚走出走出实验室,压根不会有项目案例。没有成功先例,就不能投标。不能投标,就不会有案例……很多成果就是在这样的死循环中,被逼进了死胡同。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海信能与贵阳牵手是幸运的。当然,幸运要靠实力说话。

“相比于其他平台的产品,海信测产品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特别是安全平台的硬件具有后发优势。”海信微联信号公司副总经理张溢滨表示,后发意味着所应用的硬件都是最新的,能与其他厂商形成较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再者,海信多年深耕智慧交通,尤其是在贵阳的深布局,为其赢得了不少印象分。

在此之前,海信承担并完成了贵阳地铁1号线的通信系统和2号线的通信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与此同时,海信承建的“脸行贵阳”项目,更是让贵阳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刷脸”就能全线乘坐地铁的城市。

海信还在贵阳打造了全国首个5G技术赋能的智慧街区——贵阳人民大道,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在街区两侧部署了智能井盖、智能消防栓、智能喷淋、智能照明、桥梁监测、积水路段监测、智能垃圾桶、环境监测等10余种外场智能化设备,并以街区两侧的智能路标为载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上网、交通出行、便民信息、应急信息等基础便民服务。

正因为有上述成功经验,海信才更容易被贵阳接纳。

海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进,使得其智能交通布局由此上升了一个台阶,涵盖范围更广,进入一片产业规模数百亿的新蓝海——

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共有24座城市发布了42个信号系统中标项目,中标金额共计106亿元,较2020年,都呈现大幅度上涨。

从长期发展来看,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上海、重庆、长春、沈阳、武汉、济南等22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共计批复建设里程达2810.19公里,预计此轮规划项目将在2022-2023年进入设备招标高峰期,仅信号系统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400亿元。

3

再说远一点,虽然地处西部,但贵阳对前沿科技的开放与包容,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贵阳是把‘我的需求跟你的研发无缝对接’,以应用场景倒逼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人才的变革。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表示,许多企业说初看贵阳什么都没有,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这里有需求、有场景、有懂他们的人,他们的技术、资源可以在贵阳落地,可以产生价值,光这一点就颠覆了过去的传统模式。

可以说,贵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数据之都,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在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政府与当地企业的相互成就,或者说,优先为当地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做法。

典型例子如深圳与华为。不夸张地说,华为将深圳作为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华为与深圳在鲲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诸多基础产业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共建了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基础产业生态。

早在2017年,华为就与深圳机场合作打造“智慧机场”,并在全国首次推出“刷脸”进机场。

得益于一个个从未有过的成功案例,华为成功将其做法从深圳复制到全国。而深圳则收获了一家巨无霸科技企业。

实际上,地铁领域同样存在“内卷”。在1月20日举行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招商合作推介会暨高峰论坛上,青岛地铁相关负责人坦言,青岛企业遇到了“南方城市不让进,青岛本地进不来”的尴尬局面。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青岛地铁提出力争三期建设本地化率提高到80%。一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企业,助力本地企业创新成果和科研项目落地;二是鼓励尚不具备条件的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形成联合体,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参与青岛地铁建设,加快新技术、新专利研发,快速做大做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外地企业来青投资、在青纳税。

对于地方而言,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土企业,既能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红利,又能助力企业壮大,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迈出这一步并非易事。

4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比拼,更是企业间的竞争。

让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快速将成果落地并发展壮大,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城市来说,都极为关键。也考验着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等等多个方面。

这两年,山东省级层面出台了诸多有关大数据、智慧城市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领域的问题举措。比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应用场景需求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打造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但在如何切实利用场景资源培育一批前沿企业方面,着墨并不太多。

相比而言,济南、青岛等地市要走得远一点。

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精准最优的新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打造新经济业态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区和生态创新区。目前,青岛已在城市运行、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发展、信息基础、5G示范等领域,向企业敞开怀抱。

但是,开放场景不等于项目落地。

如何让更多典型项目在山东生根,并具备可复制性,仍是各级需要思考的课题。

 

来源:青小岛

原标题:“地铁大脑”落地,海信拉高山东智慧交通的天花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海信视像

3.3k
  • 新增停车位1000个!辽阳东路7号停车场项目提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 中国公司紧盯欧洲杯、奥运会,体育营销竞赛已经打响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铁大脑”落地,海信拉高山东智慧交通的天花板

海信技术落地,实现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三大技术领域的覆盖,一跃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并有望在市场上产生“鲶鱼效应”。

刚刚公布年报的海信,1月20日又传来一则重磅消息,海信集团旗下主要负责轨道业务的海信微联公司与交大微联公司研发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将应用到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这是海信拿下的首个轨道信号系统项目。这也是一场典型的海信式突围,用核心技术“攻城略地”。

轨道信号系统市场由于门槛较高,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国字号企业。比如央企中国通号旗下的通号城交,先后承担了十几个城市几十条城轨线路信号系统新建及改造项目。

海信技术落地,实现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三大技术领域的覆盖,一跃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并有望在市场上产生“鲶鱼效应”。

同时,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用于全国169个城市的海信,补齐了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一环,让海信的智能交通产业提升了一个档次,在事实上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国家队”。

抛去疫情不谈,当下无论是青岛一座城市,还是从全国来看,核心技术越来越成为支撑发展的中坚力量。

透过海信攻克“地铁大脑”系统到落地贵阳的历程,光鲜背后,有很多值得回味之处,包括企业的坚守、市场的深耕,甚至企业与政府如何更好互相成就等等。

1

海信拿下贵阳地铁信号系统项目,是企业的一大步,也是山东在此领域的一大突破。

目前,国内从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信号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而海信是山东省首家,填补了山东轨道交通信号产业的空白。

信号系统被称为地铁的大脑,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工况监测及维护管理,技术含量和安全要求极高。

国内城轨信号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曾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不仅信号设备费用昂贵,在核心技术问题上也备受限制。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中国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正在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而海信正是其中一员。

海信在“地铁大脑”上的攻关之路,很好地彰显了这家企业的性格。敢于坐“冷板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承担可能存在的失败风险。

2019年初,已经在轨道交通通信和综合监控领域拥有技术积累的海信,通过与北京交大微联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信号系统。

半年时间,研发团队将系统开发完成。不过,对所有软件控制系统来说,写完产品代码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更具挑战性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测试应用,只有在不断的测试调整中才能让产品真正变得稳定、好用。

此后,经过长达两年半的反复测试与第三方实验室的雷击、高低温、电磁干扰测试,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达到国际最高的SIL4安全等级,核心子系统均通过了TUV莱茵公司的安全认证,这标志着系统在安全性上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海信又“赌对了一次”。2021年,系统成功入选了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目录。

2

成果出炉,从0到1,只是产业化的第一步。如何将科技成果落地,做到从1到100,仍然是巨大考验。

说白了,如果应用不了,再好的成果也只能躺在实验室,产生不了社会价值。

在科技成果落地时会存在一个悖论,应用方招标时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此前的项目案例,但由于成果刚刚走出走出实验室,压根不会有项目案例。没有成功先例,就不能投标。不能投标,就不会有案例……很多成果就是在这样的死循环中,被逼进了死胡同。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海信能与贵阳牵手是幸运的。当然,幸运要靠实力说话。

“相比于其他平台的产品,海信测产品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特别是安全平台的硬件具有后发优势。”海信微联信号公司副总经理张溢滨表示,后发意味着所应用的硬件都是最新的,能与其他厂商形成较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再者,海信多年深耕智慧交通,尤其是在贵阳的深布局,为其赢得了不少印象分。

在此之前,海信承担并完成了贵阳地铁1号线的通信系统和2号线的通信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与此同时,海信承建的“脸行贵阳”项目,更是让贵阳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刷脸”就能全线乘坐地铁的城市。

海信还在贵阳打造了全国首个5G技术赋能的智慧街区——贵阳人民大道,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在街区两侧部署了智能井盖、智能消防栓、智能喷淋、智能照明、桥梁监测、积水路段监测、智能垃圾桶、环境监测等10余种外场智能化设备,并以街区两侧的智能路标为载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上网、交通出行、便民信息、应急信息等基础便民服务。

正因为有上述成功经验,海信才更容易被贵阳接纳。

海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进,使得其智能交通布局由此上升了一个台阶,涵盖范围更广,进入一片产业规模数百亿的新蓝海——

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共有24座城市发布了42个信号系统中标项目,中标金额共计106亿元,较2020年,都呈现大幅度上涨。

从长期发展来看,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上海、重庆、长春、沈阳、武汉、济南等22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共计批复建设里程达2810.19公里,预计此轮规划项目将在2022-2023年进入设备招标高峰期,仅信号系统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400亿元。

3

再说远一点,虽然地处西部,但贵阳对前沿科技的开放与包容,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贵阳是把‘我的需求跟你的研发无缝对接’,以应用场景倒逼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人才的变革。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表示,许多企业说初看贵阳什么都没有,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这里有需求、有场景、有懂他们的人,他们的技术、资源可以在贵阳落地,可以产生价值,光这一点就颠覆了过去的传统模式。

可以说,贵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数据之都,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在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政府与当地企业的相互成就,或者说,优先为当地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做法。

典型例子如深圳与华为。不夸张地说,华为将深圳作为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华为与深圳在鲲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诸多基础产业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共建了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基础产业生态。

早在2017年,华为就与深圳机场合作打造“智慧机场”,并在全国首次推出“刷脸”进机场。

得益于一个个从未有过的成功案例,华为成功将其做法从深圳复制到全国。而深圳则收获了一家巨无霸科技企业。

实际上,地铁领域同样存在“内卷”。在1月20日举行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招商合作推介会暨高峰论坛上,青岛地铁相关负责人坦言,青岛企业遇到了“南方城市不让进,青岛本地进不来”的尴尬局面。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青岛地铁提出力争三期建设本地化率提高到80%。一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企业,助力本地企业创新成果和科研项目落地;二是鼓励尚不具备条件的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形成联合体,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参与青岛地铁建设,加快新技术、新专利研发,快速做大做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外地企业来青投资、在青纳税。

对于地方而言,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土企业,既能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红利,又能助力企业壮大,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迈出这一步并非易事。

4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比拼,更是企业间的竞争。

让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快速将成果落地并发展壮大,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城市来说,都极为关键。也考验着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等等多个方面。

这两年,山东省级层面出台了诸多有关大数据、智慧城市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领域的问题举措。比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应用场景需求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打造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但在如何切实利用场景资源培育一批前沿企业方面,着墨并不太多。

相比而言,济南、青岛等地市要走得远一点。

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精准最优的新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打造新经济业态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区和生态创新区。目前,青岛已在城市运行、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发展、信息基础、5G示范等领域,向企业敞开怀抱。

但是,开放场景不等于项目落地。

如何让更多典型项目在山东生根,并具备可复制性,仍是各级需要思考的课题。

 

来源:青小岛

原标题:“地铁大脑”落地,海信拉高山东智慧交通的天花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