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末,寻找那些用爱成就的家乡风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末,寻找那些用爱成就的家乡风味

岁月总是让生活一边丢弃,一边弥合。

文丨史子杨 陈育林

对于大多数在外工作的“漂泊者”来说,回家最大的意义便是吃上一口妈妈的饭菜。但反复无常的疫情阻挡了游子归家的脚步。也许这个春节,你也选择了异地过年,但我们和家乡之间始终还有味觉作为一道桥梁。

海南人陈慧敏心中记挂着文昌鸡肉、甘肃人王思琪最爱的是松软可口的酿皮子、重庆人孟一清的年节仪式感是腊猪脚……年末了,我们找到了四位“不回家”的孩子,在他们的年货包裹里,寻找那些用爱成就的风味。

在澳门的年味是海南的文昌鸡

年味渐浓的街尾,海南姑娘陈慧敏又一次翻开手机查看了实时的防疫数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打开微信给妈妈发了一句:“妈,今年我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澳门的新雅马路上零散地开着几家琼菜馆,招牌上的“海南风味”总会让陈慧敏感觉亲切,因为妈妈常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吃才是过年的终极奥义。”一块皮脆肉嫩的白切文昌鸡,沾上山柚油、酸橘子、酱油、蒜油沫调成的酱汁,入口的甜香就是海南的年味吧。思绪刚停的陈慧敏再打开微信说了句:“妈,我想吃你做的白切文昌鸡了。”她也想家里的年夜饭了,更想全家一起守岁的欢声笑语。

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海南的年饭可以从大年三十延续到正月十五,每顿的餐桌上必然有白切鸡,无论是拜祭祠堂还是亲人聚餐都少不了这一道主菜。2021年下半年突然反弹的疫情让陈慧敏一家都开心不起来,女儿不能回家过年,陈妈妈已经早早准备家乡的年货寄往澳门。“既然一家不能团聚过年,那就一起吃鸡过年。”陈妈妈的笑声里藏着不舍。除了文昌鸡,她还给女儿准备了马鲛鱼,海南本地的咸鱼干、肉粽,还有6个去皮的青椰。

年味这件事,总是故乡给我们埋下了根源,工作或为之奋斗的地方也许也是第二个故乡。

和陈慧敏一样倔强的还有她的舍友,面对2020、2021两年反复的疫情,她们都一起跨年,吃着不同地方的特色年饭,电话里和家里说着平安。放弃家乡安逸的生活工作环境,唯有他乡的努力和进步才能守住心底的那份取舍。

在海口的年味是兰州的酿皮子

听到电话那头的啜泣声,王思琪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由于近期全国各地疫情反弹,考虑到往返兰州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后,思琪将不打算回家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妈妈。

自五年前南下念大学,王思琪记忆中的家乡四时只剩冬夏,等到毕业在外地工作,家乡就只剩隆冬了,今年更是连隆冬都没有了。虽然在海口待了已有小几年的时间,绝大多数时候,她始终觉得是别处的异乡人,所以总是期待着年节回家找回那份丢失已久的归属感。但总是天不遂人意,今年注定是异地过年的一年。

过年的兰州早已白雪满天,电视机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准备着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一起举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是思琪记忆中的年味。年夜饭满满一大桌都是爸妈精心准备的兰州风味,都是她日思夜想许久的味道。

“在告诉妈妈没办法回家消息的几天后,我就收到了一大箱从甘肃邮寄过来的包裹。”她回忆起前几天收到包裹的情形,嘴角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包裹里满满当当都是妈妈寄给我的家乡年货,有油饼子、兰州牛肉、酿皮,全是我爱吃的。虽然现在淘宝、京东都很发达,但这些是妈妈精心为我准备的,所以显得格外珍贵。”王妈妈将她对女儿的思念与爱都装进了一箱箱沉重的快递中,连同年货一起飘洋过海,将妈妈的味道带给了远在异乡的思琪。

说到最想念的家乡味道,“当然是兰州的酿皮子了,上锅蒸熟,松软可口,加上酱油、酸醋等调味,别提多美味了!”思琪激动地说道。简单又快手的家乡菜既是思琪最难以忘怀的味道,也是她在异地与家乡唯一的链接。

有了承载家人思念与爱的味道,在哪都是家。

在三亚的年味是重庆的腊猪脚

在收到好几天过年春节工作安排的微信后,孟一清一一将信息转载到了家庭微信群里。

“今年这么忙吗?过年都不放假?调休都不行吗?”妈妈连续地追问显得有些失落,这是孟一清转行工作的第一年,2020年还是一名舞蹈老师的他因为一场意外终止了他的舞蹈生涯,于是他离开家乡重庆来到三亚转行行政岗位。

在第一时间和家里人报备后,孟妈妈也第一时间用行动表示了对儿子的爱与思念。“当快递员递给我一箱沉甸甸的箱子时,我还愣了一下,想着这不是我的快递吧,再看看寄件人,原来是我的妈妈。”

带着疑问打开箱子,孟一清惊喜不已,箱子里全是重庆本地熏制的腊肉香肠,还有他最喜欢的腊猪脚,他心心念念已久,在海口根本找不到同款。“腊猪脚带着重庆特有的烟熏味道,不管是炖汤还是蒸熟食用,都别具一番风味,我想这一口想了好久了!”不过,孟一清最想念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酸辣菜,“还是想尝尝妈妈亲手做的菜,又酸又麻又辣又香,没有尝过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好吃。”说着,他便咽了咽口水。

自记事起,孟一清记忆中的年味就是从各家各户晾挂着的各种烟熏腊货开始的。每到过年前两三月起,邻里各家就会开始张罗着熏腊肉香肠、制作各种烧鸡板鸭,一排排的红色腊货成为年节时期最独特的风景线,腊肉晒干,春节也就来了。

今年的春节虽然不能回到熟悉的家乡重庆,但孟一清并不失落。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公司的各项福利政策也让一清觉得十分暖心,“公司对我们都很关心,不仅为大家发放年终奖,在年前还专门为每名员工发放了春节慰问品。”年味更应有人情,公司的关怀更让他觉得暖心,他说,“有了公司的关怀,让我在异地也不觉得孤独了。”

在西安的年味是妈妈亲手腌制的腊肉

“儿子,你那里什么时候解封,今年不回家了?!”晚上九点,陆驰结束工作回到住处,打开微信就收到了母亲的语音。近日西安多地爆发疫情,陆驰妈妈的关切骤然变多了。

过年的脚步近了,在五年求学工作的漂泊时光里,家乡言笑晏晏的除夕团圆桌已经成为了每年陆驰心里渴盼的根。西安的城门封住了,却没有封住亲人间对彼此的牵挂。今年初,电话那头的陆妈妈得知无法与儿子过年团圆时,声音都多了些哽咽,除了反复叮嘱儿子注意疫情安全,还给陆驰寄去了家中腌制的腊肉。

“对我来说,这是妈妈漂洋过海的母爱。”十几斤重的腊肠腊肉组成的年货包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陆妈妈的手中辗转到了陆驰在西安雁塔区租的单间出租屋里,陆驰拆开快递箱,隔着薄薄密封袋的是厚重又温暖的思念,随着腊肉的香气一起涌上了陆驰的心头。

“我觉得我们家自己腌的腊肉吃起来和外面卖得不一样,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比外面的好吃。”说起自己家里腌制的腊肉,陆驰的脸上露出了有些得意的笑容,思绪仿佛飘回了几千公里外的昌江小院。

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家乡的风味,就如同桥梁,将故乡的亲人和远在外地的孩子用另一种方式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今年刚学会做饭的陆驰买了各种厨具,在陆妈妈通过电话的细心“指导”下,他准备和不回家的同事动手做年夜饭。

虽然异乡餐桌上的味道,远不及海南老家的一蔬一饭,但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父母懂得他在异地打拼的辛苦执着。他觉得,吃着母亲寄来的美食,就感觉已经身处故乡过年时的浓浓氛围里了。如果说家乡是渴盼的根,那么家人千里迢迢的爱就是他心底坚守的力量。

岁月总是让生活一边丢弃,一边弥合。以食为旅,四海为家,这也许就是“异地过年”的意义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末,寻找那些用爱成就的家乡风味

岁月总是让生活一边丢弃,一边弥合。

文丨史子杨 陈育林

对于大多数在外工作的“漂泊者”来说,回家最大的意义便是吃上一口妈妈的饭菜。但反复无常的疫情阻挡了游子归家的脚步。也许这个春节,你也选择了异地过年,但我们和家乡之间始终还有味觉作为一道桥梁。

海南人陈慧敏心中记挂着文昌鸡肉、甘肃人王思琪最爱的是松软可口的酿皮子、重庆人孟一清的年节仪式感是腊猪脚……年末了,我们找到了四位“不回家”的孩子,在他们的年货包裹里,寻找那些用爱成就的风味。

在澳门的年味是海南的文昌鸡

年味渐浓的街尾,海南姑娘陈慧敏又一次翻开手机查看了实时的防疫数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打开微信给妈妈发了一句:“妈,今年我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澳门的新雅马路上零散地开着几家琼菜馆,招牌上的“海南风味”总会让陈慧敏感觉亲切,因为妈妈常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吃才是过年的终极奥义。”一块皮脆肉嫩的白切文昌鸡,沾上山柚油、酸橘子、酱油、蒜油沫调成的酱汁,入口的甜香就是海南的年味吧。思绪刚停的陈慧敏再打开微信说了句:“妈,我想吃你做的白切文昌鸡了。”她也想家里的年夜饭了,更想全家一起守岁的欢声笑语。

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海南的年饭可以从大年三十延续到正月十五,每顿的餐桌上必然有白切鸡,无论是拜祭祠堂还是亲人聚餐都少不了这一道主菜。2021年下半年突然反弹的疫情让陈慧敏一家都开心不起来,女儿不能回家过年,陈妈妈已经早早准备家乡的年货寄往澳门。“既然一家不能团聚过年,那就一起吃鸡过年。”陈妈妈的笑声里藏着不舍。除了文昌鸡,她还给女儿准备了马鲛鱼,海南本地的咸鱼干、肉粽,还有6个去皮的青椰。

年味这件事,总是故乡给我们埋下了根源,工作或为之奋斗的地方也许也是第二个故乡。

和陈慧敏一样倔强的还有她的舍友,面对2020、2021两年反复的疫情,她们都一起跨年,吃着不同地方的特色年饭,电话里和家里说着平安。放弃家乡安逸的生活工作环境,唯有他乡的努力和进步才能守住心底的那份取舍。

在海口的年味是兰州的酿皮子

听到电话那头的啜泣声,王思琪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由于近期全国各地疫情反弹,考虑到往返兰州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后,思琪将不打算回家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妈妈。

自五年前南下念大学,王思琪记忆中的家乡四时只剩冬夏,等到毕业在外地工作,家乡就只剩隆冬了,今年更是连隆冬都没有了。虽然在海口待了已有小几年的时间,绝大多数时候,她始终觉得是别处的异乡人,所以总是期待着年节回家找回那份丢失已久的归属感。但总是天不遂人意,今年注定是异地过年的一年。

过年的兰州早已白雪满天,电视机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准备着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一起举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是思琪记忆中的年味。年夜饭满满一大桌都是爸妈精心准备的兰州风味,都是她日思夜想许久的味道。

“在告诉妈妈没办法回家消息的几天后,我就收到了一大箱从甘肃邮寄过来的包裹。”她回忆起前几天收到包裹的情形,嘴角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包裹里满满当当都是妈妈寄给我的家乡年货,有油饼子、兰州牛肉、酿皮,全是我爱吃的。虽然现在淘宝、京东都很发达,但这些是妈妈精心为我准备的,所以显得格外珍贵。”王妈妈将她对女儿的思念与爱都装进了一箱箱沉重的快递中,连同年货一起飘洋过海,将妈妈的味道带给了远在异乡的思琪。

说到最想念的家乡味道,“当然是兰州的酿皮子了,上锅蒸熟,松软可口,加上酱油、酸醋等调味,别提多美味了!”思琪激动地说道。简单又快手的家乡菜既是思琪最难以忘怀的味道,也是她在异地与家乡唯一的链接。

有了承载家人思念与爱的味道,在哪都是家。

在三亚的年味是重庆的腊猪脚

在收到好几天过年春节工作安排的微信后,孟一清一一将信息转载到了家庭微信群里。

“今年这么忙吗?过年都不放假?调休都不行吗?”妈妈连续地追问显得有些失落,这是孟一清转行工作的第一年,2020年还是一名舞蹈老师的他因为一场意外终止了他的舞蹈生涯,于是他离开家乡重庆来到三亚转行行政岗位。

在第一时间和家里人报备后,孟妈妈也第一时间用行动表示了对儿子的爱与思念。“当快递员递给我一箱沉甸甸的箱子时,我还愣了一下,想着这不是我的快递吧,再看看寄件人,原来是我的妈妈。”

带着疑问打开箱子,孟一清惊喜不已,箱子里全是重庆本地熏制的腊肉香肠,还有他最喜欢的腊猪脚,他心心念念已久,在海口根本找不到同款。“腊猪脚带着重庆特有的烟熏味道,不管是炖汤还是蒸熟食用,都别具一番风味,我想这一口想了好久了!”不过,孟一清最想念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酸辣菜,“还是想尝尝妈妈亲手做的菜,又酸又麻又辣又香,没有尝过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好吃。”说着,他便咽了咽口水。

自记事起,孟一清记忆中的年味就是从各家各户晾挂着的各种烟熏腊货开始的。每到过年前两三月起,邻里各家就会开始张罗着熏腊肉香肠、制作各种烧鸡板鸭,一排排的红色腊货成为年节时期最独特的风景线,腊肉晒干,春节也就来了。

今年的春节虽然不能回到熟悉的家乡重庆,但孟一清并不失落。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公司的各项福利政策也让一清觉得十分暖心,“公司对我们都很关心,不仅为大家发放年终奖,在年前还专门为每名员工发放了春节慰问品。”年味更应有人情,公司的关怀更让他觉得暖心,他说,“有了公司的关怀,让我在异地也不觉得孤独了。”

在西安的年味是妈妈亲手腌制的腊肉

“儿子,你那里什么时候解封,今年不回家了?!”晚上九点,陆驰结束工作回到住处,打开微信就收到了母亲的语音。近日西安多地爆发疫情,陆驰妈妈的关切骤然变多了。

过年的脚步近了,在五年求学工作的漂泊时光里,家乡言笑晏晏的除夕团圆桌已经成为了每年陆驰心里渴盼的根。西安的城门封住了,却没有封住亲人间对彼此的牵挂。今年初,电话那头的陆妈妈得知无法与儿子过年团圆时,声音都多了些哽咽,除了反复叮嘱儿子注意疫情安全,还给陆驰寄去了家中腌制的腊肉。

“对我来说,这是妈妈漂洋过海的母爱。”十几斤重的腊肠腊肉组成的年货包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陆妈妈的手中辗转到了陆驰在西安雁塔区租的单间出租屋里,陆驰拆开快递箱,隔着薄薄密封袋的是厚重又温暖的思念,随着腊肉的香气一起涌上了陆驰的心头。

“我觉得我们家自己腌的腊肉吃起来和外面卖得不一样,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比外面的好吃。”说起自己家里腌制的腊肉,陆驰的脸上露出了有些得意的笑容,思绪仿佛飘回了几千公里外的昌江小院。

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家乡的风味,就如同桥梁,将故乡的亲人和远在外地的孩子用另一种方式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今年刚学会做饭的陆驰买了各种厨具,在陆妈妈通过电话的细心“指导”下,他准备和不回家的同事动手做年夜饭。

虽然异乡餐桌上的味道,远不及海南老家的一蔬一饭,但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父母懂得他在异地打拼的辛苦执着。他觉得,吃着母亲寄来的美食,就感觉已经身处故乡过年时的浓浓氛围里了。如果说家乡是渴盼的根,那么家人千里迢迢的爱就是他心底坚守的力量。

岁月总是让生活一边丢弃,一边弥合。以食为旅,四海为家,这也许就是“异地过年”的意义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